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0484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化学反应速率MicrosoftWord文档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2—1化学反应速率

考试说明: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趋向:

化学反应速率是历年来命题的重点,在近几年来其命题的方式及形式呈现出来一些新的特点:

注重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加强对图像分析及绘制能力的考查

要点梳理: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

定义:

数学表达式。

单位:

规律: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计算类型:

求速率、起始或平衡浓度、反应时间、容器体积、方程式计量数、物质的量、转化率、速率大小比较等

例1、(2011·江苏卷)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1>t2):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应该是t1min内H2浓度变化与t1的比值,而不是H2物质的量的变化与t1的比值。

B.因为反应前后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常数不会改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molH2O,似乎与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H2O和1.20molCO效果是一致的,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的体积分数会增大。

D.原平衡常数可通过三段式列式计算(注意浓度代入)结果为1,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

,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是向左移动的,那么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BC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与化学平衡移动不能混淆)

内因: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因主要有: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___。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压强对反应速率__影响?

(填有或无)

[探讨]N2+3H2==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1.容器若为恒定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化学反应速率_____(加快、不变、减慢),原因是_________

2.容器若为恒压容器,在容器内充入惰性气体,则反应速率(加快,不变,减慢)___,原因是。

(四)催化剂:

(五)其他:

例2、(2009

·山东卷)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例3、(2009·宁夏、辽宁卷)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越高、

溶液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即出现浑浊所需时间越短。

综合分析4种情况下的温度和浓度,D中温度最高,溶液浓度最大。

所以本题选D。

三、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速率变化的原因或改变反应速率,如何选择适当的条件。

例4、(2010·福建卷)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映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

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反应速率、盖斯定律、分散系、元素周期律重要的基本概念,规律。

A选项中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容易判断影响反应速率的主导因素,因此更难得出有关规律;B选项是盖斯定律的表述;C选项中分散系的划分是以分散质颗粒大小来区分的;D选项,在以酸性强弱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依据时,是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判断依据的。

【答案】B

例5、(2009·安徽卷)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298

3

6.0

0.30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98

10

6.0

0.30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

(2)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v(p-CP)=_____________mol·L-1·s-1。

[解释与结论]

(3)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

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

pH等于10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5)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T/K

pH

c/10-3mol·L-1

H2O2

Fe2+

 

 

 

 

 

 

313

3

6.0

0.30

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8.0×10-6

(3)过氧化氢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

(4)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5)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约为10(或将所取样品骤冷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②的实验目的为“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很显然就要固定其他变量〔pH、c(H2O2)、c(Fe2+)〕,而只改变温度——题目中已给的另一个恒定温度313K。

第③组实验的变量是pH,其他条件未变,显然实验目的是:

探究溶液的pH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图中实验①曲线,该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为:

此处p—CP的浓度很容易漏掉10—3,这就是命题人的匠心独具之处。

(3)温度过高时,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从Fenton法所使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就要联系H2O2的相关性质,再和“温度”这一因素联系起来,就不难得出“H2O2在温度过高时迅速分解,从而不能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结论。

(4)观察实验③的曲线,几

乎是一条c(p-CP)不变的曲线,说明p-CP几乎没有被降解。

所以当pH=10时反应速率趋向于零(或该降解反应趋于停止)。

(5)该题承接第(4)题,根据题目信息,使该降解反应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应是:

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碱性溶液中,并控制溶液的pH=10。

经典习题

1、(2008年高考广东理基)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的O2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

【解析】 A项中通入氧气,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B项中增大容器体积,反应物的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C项中移走部分三氧化硫,反应物的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D项中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要减小。

故选A。

【答案】 A

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2.5μmol·L-1·min和2.0μmol·L-1·min

B.2.5μmol·L-1·min和2.5μmol·L-1·min

C.3.0μmol·L-1·min和3.0μmol·L-1·min

D.5.0μmol·L-1·min和3.0μmol·L-1·min

【解析】本题考察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第8秒与第4秒时反应物浓度差△C为10μmol·L-1·min,△C为4秒,所以在4~8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μmol·L-1·min

,可以排除CD两个答案;图中从0mim开始到8min反应物浓度减低了4倍,根据这一幅度,可以推测从第8

到第16分也降低4倍,即由10μmol·L-1·min降低到2.5μmol·L-1·min,因此推测第16

反应物的浓度为2.5μmol·L-1·min,所以可以排除A而选B

【答案】B

3、(2009·福建卷)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

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0.80

0.20

0.0010

290

1.60

0.20

0.0010

145

0.80

0.40

0.0010

145

0.80

0.20

0.002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4、(2008·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SiCl4(g)+2H2(g)

Si(s)+4HCl(g);ΔH=+QkJ·mol-1(Q>0)可知,该反应为正向气体体积增大且吸热的可逆反应。

A项若在反应过程中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SiCl4转化率降低,A项错。

1molSiCl4反应达平衡时,不可能完全转化,因此吸收热量小于QkJ,B项错。

C项中HCl的速率为0.03mol·L-1·min-1,H2的速率应为0.015mol·L-1·min-1,故C错误。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反应生成HCl为0.1mol,将其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

,D正确。

5、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2SO4

[答案]D。

6、反应P(g)+3Q(g)

2R(g)+2S(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P)=0.15mol/(L·min)B.v(Q)=0.6mol/(L·min)

C.v(R)=0.1mol/(L·s)D.v(S)=0.4mol/(L·min)

[答案]C。

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s)+2B(g)

xC(g)△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2,反应开始2min内,v(B)=0.1mol/(L·min)

B.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C),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D.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错误分析】错选A或C,错选A,当x=2时,v(B)=(0.3-0.1)/2=0.1mol/(L·min);错选C,若增大c(C),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错选A是没有看清楚图,纵轴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而反应速率的公式中分子是浓度的变化;错选C是模糊了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分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增加并不意味着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答案】D。

8、(2011·安徽卷)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

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写化学式)。

(2)右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

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

溶液的pH;

假设二:

假设三: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

(已知:

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及结论:

 

【解析】

(1)因为铁易生锈,即铁表面会有铁的氧化物等杂质,所以要用硫酸除去铁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氧气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生成的Fe2+,为防止该反应的发生必需通入一种保护原性气体且不能引入杂质,因此可以选用氮气;

(2)由图像可知反应的产物有Fe2+、NH4+和NO气体,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Fe+10H++NO3-=4Fe2++NH4++3H2O;t1时刻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pH逐渐增大,当pH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和反应产生的Fe2+结合,因此其浓度没有增大;

(3)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比较多,例如温度、浓度、溶液多酸碱性、固体多表面积等等;

(4)要验证假设一,需要固定其它条件不变,例如硝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铁的表面积都必需保持一致,然后在相同时间内测量溶液中NO3-的浓度(依据提示:

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来判断pH不同时对脱氮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

【答案】

(1)除去铁粉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N2

(2)4Fe+10H++NO3-=4Fe2++NH4++3H2O;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OH-的结合);

(3)温度铁粉颗粒大小

(4)实验步骤及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KNO3溶液于不同的试管中;

②调节溶液呈酸性且pH各不相同,并通入氮气;

③分别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的同种铁粉;

④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时各溶液中NO3-的浓度。

若pH不同KNO3溶液中,测出的NO3-浓度不同,表明pH对脱氮速率有影响,否则无影响。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

9、(2011·广东卷)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

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I、VII和V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

CH4(g)+H2O(g)

CO(g)+3H2(g)。

该反应的△H=+206kJ•mol-1。

①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10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

CH4(g)+2O2(g)===CO2(g)+2H2O(g)△H=-802kJ•mol-1

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

(1)由图像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30小时时,催化剂Ⅲ生成的甲烷最多,其次是催化剂Ⅱ,催化剂Ⅰ生成的甲烷最少。

因此VI、VII和VII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VIII>VII>VI>;同理由图像也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2小时时,催化剂Ⅱ生成的甲烷最多,因此在第Ⅱ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

(2)①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此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为。

②设CH4和H2O(g)的物质的量均为xmol.根据反应方程式:

         CH4(g)  +  H2O(g)

CO(g)  +  3H2(g)

  起始量(mol)   x          x          0         0

  转化量(mol)  0.10       0.10       0.10       0.30

  平衡量(mol)(x-0.10)   (x-0.10)     0.10       0.30

因为容器的体积时1L,所以平衡常数=(0.10×0.303)/[(x-0.10)×(x-0.10)]=27,解得x=0.11.因此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0.1/0.11=91%。

(3)由热化学方程式①CH4(g)+H2O(g)

CO(g)+3H2(g)△H=+206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g)△H=-802kJ•mol-1

①-②得CO2(g)+3H2O(g)===CO(g)+3H2(g)+2O2(g)△H=+1008kJ•mol-1

10、(2011·重庆卷)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填分子式)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题29表所示。

已知:

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mol/L。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

②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mol/(L·min)。

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a.40°C、pH=3.0b.10°C、pH=4.0c.30°C、pH=7.0

(3)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题29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_____(填

“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③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有yL气体(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

(忽略O3的分解)。

【解析】本题考察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对影响以及有关电化学知识。

(1)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方程式为O3+2KI+H2O=I2+2KOH+O2↑;

(2)①pH增大,说明碱性增强,因此其催化剂作用的是OH-;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在30°C、pH=4.0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是108min,所以其反应速率是

③由表中数据知温度越高,pH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b、a、c;

(3)①溶液中-2价的O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臭氧,在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A是阴极,B是阳极;溶液中只有阳离子氢离子,所以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②若阴极通氧气,则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成OH-,然后结合溶液中氢离子生成水,方程式为O2+4H++4e-=2H2O;

③由以上分析知D、E分别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臭氧的混合气体。

设臭氧的体积是n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

,解得n=x-2y,所以臭氧的体积分数是

【答案】

(1)O2I2

(2)①OH-;②1.00×10-

4③b、a、c

(3)①2H++2e-=H2↑②O2+4H++4e-=2H2O;③

11、(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