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0020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docx

北京城六区实验题节选

32.东城二模

6分)根据下列三组实验回答问题

甲—稀释浓硫酸乙—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丙—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这让溶液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三组实验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指出甲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

(3)乙实验中,燃烧匙中装入的药品应为,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4)丙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⑤→→→→②。

 

32、(共5分)某化学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的课题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

(1)SO2有毒,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2)算能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实验过程】

(1)常温下,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

下列气体的制备装置能用于制备SO2的是(填序号)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

(2)右图A中,实验时,A中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右图B中,在通入SO2之前,将滴管内的水滴到试纸上,试纸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当有SO2通过时,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将其通入溶液中。

 

33.(8分)为探究四瓶未知无色溶液的成分,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四种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实验过程】

甲组实验方案:

将四瓶溶液标号分别为1、2、3、4,只利用紫色石蕊试液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和操作

实验现象和结论

(1)如图所示:

①2号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2号溶液是

②另三支试管中溶液均由无色变蓝色

(2)另取1、3、4、号溶液,分别滴加2号溶液

①3号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则3号溶液是

②另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3)另取1、4号溶液,分别滴加

①1号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另一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乙组实验方案:

不用其他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任取三种溶液

于三支试管中,

分别滴加第四

中溶液

一支试管中有气泡放出,

其余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第四种溶液为稀盐酸

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析出,

其余二支试管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第四种为碳酸钠溶液

三支试管中溶液均无明显变化

第四种为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分析】

经过交流后,发现实验结论(填序号)是不正确的;若该结论正确,对应的实验现象应时。

丙组实验方案:

将四种溶液编号为1、2、3、4,不用其他试剂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如图所示:

 

①A、B、C均无明显变化

②D中有沉淀析出

标号为1、2、3、4的

溶液依次为(用化学式

表示):

 

32.(6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图1图2图3

(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水中的白磷B.铜片上的白磷C.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

的原因。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3.(7分)生活中离不开水。

若水的硬度过大,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进行软化处理。

(1)小文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某硬水水样进行软化,其

原理示意如右图所示。

树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

(2)生活中通过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小文取此水样煮

沸后,发现有水垢生成。

为探究水垢的成分,他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水垢变白、变疏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部分溶解,

放出热量,

滤液的pH约为12

实验现象是。

 

【实验分析及结论】

由实验Ⅰ可知,水垢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

②实验Ⅲ小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实验探究,推测此水垢的成分中可能含有。

(3)小文另取该水样,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其反应为:

A+Ca(OH)2==2CaCO3↓+2H2O,则A的化学式为。

海淀一模拟

31.(5分)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盐田盐堆旁的水样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下图序号),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a.b.c.d.e.f.g.h.i.

(2)小明想从操作

(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上图序号)。

(3)小明未作实验就判断自己带回来的水样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他的判断依据是

32.(6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时停止。

(2)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然后进行的操作是,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

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即可。

(4)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不另加仪器),方法为。

33.(8分)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

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

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

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

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2NaOH+==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

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

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

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仪器。

②两套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

(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

(两套仪器相同)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

(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

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

一会儿,管道内发生化学反应。

根据题目信息,推测管道内的反应现象是。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

要确认猜想

(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填一条即可)。

 

海淀二模

32.(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2)点燃生成的气体,产生色火焰。

点燃前应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3)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H2

高温

(4)该小组同学用生成的氢气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H2+Fe2O32Fe+3H2O

实验装置如右图。

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33.(8分)某课外小组研究“影响H2O2生成O2快慢的因素”的课题。

通过查阅资料,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都会影响H2O2生成O2的快慢

【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操作:

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锥形瓶中,立即收集一瓶放出的气体。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反应物

5%H2O2100mL

5%H2O2

3%H2O2100mL

加入固体

0.5g氯化钠固体

0.5g二氧化锰

收集气体的时间

165s

46s

80s

(1)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②中加入H2O2的体积为mL。

(3)实验③中加入的固体和用量为。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后反应明显加快。

小红提出,为了更好的证明二氧化锰和氯化钠是否对H2O2生成O2快慢有影响,还应该增加一组对比实验。

该实验选用的药品和用量为。

【实验拓展】小红用收集的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2)小红发现用该气体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现象都不明显。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西城二模

31.

 

(1)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相同条件下,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

(2)实验B中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由此证明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是。

(3)实验C中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2.(7分)课外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查阅资料】

Ⅰ.常温下,甲酸(HCOOH)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

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HCOOHCO↑+H2O。

Ⅱ.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设计及操作】

(1)利用下列装置完成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并检验气态产物。

 

①若各步均反应完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尾气处理(填序号)。

②实验时先点燃甲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丁中的酒精喷灯,目的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装置丁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为检验氧化铁是否反应完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从装置丁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则说明氧化铁已完全反应。

上述判断是否正确,理由是_____。

33.(7分)有一包未知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中的四种。

兴趣小组为确定其组成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进行定性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1)取少量该未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粉末部分溶解,

得到白色滤渣和无色滤液。

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

白色滤渣不一定是原粉末中的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滤液中存在碱性物质。

(3)向

(2)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

【实验二】乙组同学进行定量探究。

 

实验测得固体B中含15g氯元素。

试综合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进行分析。

(1)乙组实验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和。

(2)该未知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朝阳一模

31.(6分)下列是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1)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3)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它明显现象。

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②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③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石灰水

(4)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试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气体的成分。

丰台一模

32.(5分)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

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小明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

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

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2)小刚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3)小红用此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运动。

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试纸缠绕在小试管外壁,带孔的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试纸很快变红色,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

33、(8分)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

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

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二氧化碳和氨气(NH3)

③二氧化碳和氮气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理由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实验现象和分析】

(1)A装置的作用是。

(2)实验时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明生成了,同时看到D中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32.(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

(1)先打开K1,关闭K2和K3,从长颈漏斗

向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此时装置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K1的目的是。

(2)然后关闭K1和K3,打开K2,将胶头

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中。

稍后打开K3,此时装置C和D中的现

象分别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在

(2)实验过程中没有关闭K1,其它操作相同,则装置B的现象不同点

是。

33.(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

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查阅资料】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氢气、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

应。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C和D中的药品分别为。

(3)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

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装置G中的药品、现象和结论是。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3)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尖嘴处点燃气体,。

(4)同学们为了验证通过干燥管后气体的成分,继续进行的实验为:

 

丰台二模

32.(6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也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实

验2实验3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

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

对该现象的解释为。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33.(8分)小丽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对其是否变质产生了兴趣。

她和同学们准备对这瓶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作出猜想】猜想1.固体没有变质

猜想2.固体部分变质

猜想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1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两个方案都不合理。

方案一不合理的原因是;

方案二不合理的原因是。

同学们重新设计了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若猜想3正确,该实验的现象应该是。

【继续探究】同学们继续探究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利用以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你认为她们需要测的数据是(填字母序号)。

a.固体样品的质量b.碱石灰实验前后的质量

c.浓硫酸实验前后的质量d.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

e.所用稀硫酸的质量

【实验反思】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比实际偏小,原因可能是。

石景山一模

32.(5分)向一只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烧杯中,依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和过量的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加入澄清石灰水时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加入过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最终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为。

33.(8分)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ABCDE

澄清氢氧化氯化钯

石灰水钠溶液溶液

⑴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9.0g氧化铁和1.2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

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

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气体;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⑵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

只含有铁;

猜想2:

含有铁和木炭;

猜想3:

含有;

猜想4:

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

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g,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

 

32.(5分)已知2H2SO4(浓)+C△CO2↑+2SO2↑+2H2O。

为了证明木炭与浓硫酸反

应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生成,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下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中甲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乙同学在C中盛放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两位同学在其他装置中盛放的药品相同且适量。

 

ABCD

【提供资料】

①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CO2与饱和NaHCO3溶液不发生反应;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③C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发生反应;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发生反应。

④SO2+Ca(OH)2CaSO3↓+H2O

⑴D中盛放的试剂是。

⑵观察到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硫生成。

⑶甲、乙两位同学能够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另一位同学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33.(8分)一瓶无色液体A,含有NaCl、NaOH和Na2CO3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有CaO、Ca(OH)2和CaCO3中的两种。

化学小组的同学决定探究A和B的成分。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②CaCl2+Na2CO3CaCO3↓+2NaCl;

③Ca(OH)2溶于水时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

 

⑴固体C为,写出滤液1与液体A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液体A中一定含有,白色粉末B中一定含有。

⑶若液体A滴加适量,则滤液2中的溶质组成可能为。

【继续探究】

⑷对白色粉末B的成分作出进一步的判断,最简单的方法是。

⑸对无色液体A的成分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其实验方案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