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695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29第八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第29讲免疫新人教版

题组层级快练(二十九)免疫

(A卷 免疫)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在机体各部位的器官中成熟

C.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

解析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淋巴细胞,A项正确;免疫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如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都是在淋巴器官中成熟,B项错误;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项错误;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D项错误。

答案 A

2.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

B.抗原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淋巴细胞的增殖

C.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

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解析 吞噬细胞能识别和吞噬抗原,但它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抗原侵入人体后可引起免疫应答,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B项正确;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C项正确;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D项正确。

答案 A

3.(2013·新课标全国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解析 对必修3免疫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考纲对获取信息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图甲中发生了从RNA到DNA的分子合成过程,但存在干扰因素“酶降解RNA”,会使部分考生疑惑不解,因为高中生物课是不讲这些的。

而后面的信息“整合到动物染色体”又会让考生联想起课本上的知识,坚定不选A的信心。

乙图中横标为感染时间,纵标为抗体水平,那么产生体液免疫是不容置疑的了。

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量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量,而丁却是HIV病毒的数量。

C、D的说法相似,应选其一。

C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

D选项中,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故D项错误。

答案 D

4.(2013·山东)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解析 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A选项错;图示细菌进入吞噬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对细菌进行了加工处理,并暴露抗原,B选项正确;加工处理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细胞,而不是B淋巴细胞,C选项错;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中都存在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选项错。

答案 B

5.(2015·新课标全国Ⅱ)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解析 抗体只能在体液中与抗原结合,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病原体,A项错误;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对细胞的黏附或形成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溶酶体杀灭病菌是靠酶将其分解,B项错误;Rous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诱发人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C项错误;人感染HIV后体内该病毒浓度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D项正确。

答案 D

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

解析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自身的癌变、衰老的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感应阶段,对部分抗原进行初步处理。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组织液、外分泌液(乳汁)中也有分布。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答案 C

7.(2015·北京)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

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

解析 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A项错误。

抗体是浆细胞针对特定抗原合成并分泌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因此不能与多种抗原特异性结合,B项错误。

该抗体只能与乙肝病毒特异性结合并形成沉淀,之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水解,C项错误。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依据酶的作用特点可知,该物质可被蛋白酶水解,D项正确。

答案 D

8.如图是人体感染某种病毒以后所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癌基因表达的病毒多肽可以作为抗原

B.病毒多肽转移到细胞膜上不需要经过高尔基体

C.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不需要吞噬细胞就能完成

D.图示过程属于细胞免疫,过程A表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病毒癌基因表达的病毒多肽可以作为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不需要吞噬细胞参与就能完成。

病毒多肽属于大分子,其转移到细胞膜表面离不开被感染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答案 B

9.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解析 题图中⑤是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③是浆细胞,②是B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①是淋巴因子,与靶细胞接触的是⑦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T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均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浆细胞主要由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也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而来;自身免疫病就是机体产生了攻击自身正常结构或物质的抗体所致。

答案 C

10.(2013·海南)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

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析 该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由于链球菌表面与心脏瓣膜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类似,因此免疫系统

对该种链球菌免疫的同时,也会攻击人的心脏瓣膜,造成心脏瓣膜关闭不严。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此病发病机理相同,D项正确;A项肝移植引起免疫排斥主要是细胞免疫引起的,B属于过敏反应,C属于免疫缺陷病。

答案 D

11.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

B.实验表明PLCEl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

D.实验组的裸小鼠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

解析 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这说明PLCE1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项错误。

答案 B

12.(2015·天津)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后,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解析 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原,A项错误;在第一次注射后,引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变异是不定向的,鸡霍乱病原菌不能诱导存活鸡产生定向的抗性变异,B项错误;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从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C项正确;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也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项错误。

答案 C

13.(2015·福建)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攻击自身胰岛B细胞造成,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胰岛B细胞作用是合成并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死亡将导致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项错误;效应T细胞将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致其死亡,C项错误;促进T细胞增殖将加快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使该病更加严重,D项错误。

答案 A

14.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

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是用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解析 分析题意,树突状细胞为吞噬细胞,可以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图中①和⑤均是T细胞,由于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故A项正确;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抗原,经过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故B项正确;图中③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其不识别抗原,其细胞膜上没有抗原S蛋白的受体,⑦为效应T细胞,细胞膜上有能识别抗原S蛋白的受体,故C项错误;图乙对照组为空基因载体,注射不同剂量的基因疫苗后,必须过一段时间后检测抗体的含量,故D项正确。

答案 C

15.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________中发育成熟的。

(3)E和F都是________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产生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

(4)图中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