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8642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docx

大学计算机基础部分整理

数据库:

1、经历阶段:

人工管理(不共享)、文件系统管理(程序与数据分离)、数据库系统管理(共享)

2、常用术语: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核心、一切操作Access、SQLServer、Oracle、DB2、MySQL)

应用程序

数据库系统相关人员(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管理人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最终用户(不编应用程序)

数据库系统(DBS)(人机系统)

3、数据库分类:

桌面型数据库、网络数据库

桌面型数据库:

Access、Foxpro

网络数据库:

SQLServer、Oracle、DB2

4、数据模型是数据库中数据的_存储方式(数据库系统核心和基础)

分类:

层次模型(树形结构)、网状模型(网状结构)、关系模型(二维表例如Access、SQLServer、Oracle)

每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详细介绍关系模型:

P227

1关系(1关系对2二维表)

2关系模式(对关系描述)

3记录或元组(一行为一条记录)

4属性或字段(一列)

5关键字(唯一确定一条记录)

6主键(选中的关键字)

7值域(属性取值范围男or女)

关系的三种类型:

基本表、查询表、视图

关系模型(查表方法)|层次和网状(指针链查找)

5、从运行模式上数据库系统分为: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6、Access数据库中包括:

表(核心基础、基本对象)、查询、窗体(交互界面,对数据操作)、报表(可计算)、宏、模块、页

7、数据库的建立:

字段数据类型(10种)、字段属性、表的建立等考试时可看Access

8、常用运算符

以Access为例分为4类:

算数运算符、字符串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算数运算符:

+—*/^(乘方)\(整除)MOD(取余数)

字符串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BetweenLike

逻辑运算符:

NotAndOr

字符型数据用“””或“’”括起来

日期型用“#”括起来

Like通常与?

、*、#等结合用用于模糊查询

-------单一字符

*---------0个或多个字符

#---------任何一个数字

&--------连接两个字符串

9、Access常用内部函数和合计函数

内部函数:

Date、Year

合计函数:

AVG、COUNT(*)、COUNT(列名)、SUM、MAX、MIN、FIRST、LAST

10、SQL语句:

INSERT语句(插入语句)、DELETE语句(删除数据)、UPDATE语句(修改数据)

SQL查询功能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四个部分

11、数据库查询:

数据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操作

12、创建查询:

方法:

向导创建查询、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

查询是一种提取数据的方法。

将我们需要的数据,由一个或多个数据表中提取出来,必要时进行一些排序、计算或统计,然后将结果放在虚拟的数据表中供我们使用。

查询对象可供Access用来建立窗体、报表等其他对象,也可作为另一查询的数据源。

查询是一个虚拟的数据表,所以当我们对查询进行编辑时,更新会自动的保存到数据表中,而不存放在查询中!

每次运行查询,系统会重新到数据表中取出数据,因此查询能显示当前最新的数据。

如何建立简单的查询(选择查询)

如何建立复杂的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

查询类型:

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

13、创建窗体:

方法:

向导创建窗体、设计视图中创建窗体

14、创建报表:

方法:

向导创建报表、设计视图中创建报表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1、Excel2003

工作簿(最多255工作表)

工作表(行号1~65536256列)

单元格

单元格地址

活动单元格

编辑栏

2、工作表基本操作

数据类型及数据输入:

数值型、文本型、日期型、逻辑型

自动填充规律性数据

输入有效性数据

使用公示和函数:

计算结果自动更新哦~~

3、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乘方)

文字连接符:

&(字符串连接)

关系运算符:

=、>、>=、<=、<、<>

单元格引用(绝对引用、相对引用、混合引用)

4、数据筛选:

自动筛选、高级筛选

5、分类汇总(按一个字段进行分类,对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汇总):

分类汇总前,先对要分类的字段排序

分为简单汇总、嵌套汇总

6、数据透视表(按多个字段进行分类并汇总)

数据透视图

7、协同工作及安全

单元格保护的概念和实施方法

设置单元格的锁定保护

处理公式的隐藏保护

使用和撤销保护状态

8、保存打印与共享

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页眉、页脚、分页符、页面显示、打印标题、打印预览

 

演示文稿软件

1、控制幻灯片外观的方法(3):

母版、设计模板、配色方案

2、放映方式:

演讲者放映(全屏幕):

可看备注,可动

观众自行浏览(窗口):

可浏览、编辑、适合人少场合、

展台浏览(全屏幕):

不可动,按事先排练计时顺次播放

字处理软件---WORD

1、联机手写输入

手写输入分为:

;联机手写输入、脱机手写输入

2、扫描输入:

输入的文字内容两种形式:

印刷字、脱机手写体

3、查找与替换

作用于具体的文字、格式、特殊字符、通配符

4、文件的排版

3种基本操作对象:

字符、段落、页面

5、对齐5种方式:

左对齐、居中、右对齐、两端对齐、分散对齐

6、分栏----普通视图看不到,转化为页面视图才看得到

7、表格的格式化有两种:

对表格外观的格式化、对表格的内容的格式化

 

多媒体基础与应用

1、第一台具有多媒体特性的计算机:

Macintosh

2、使用位图概念对图形处理窗口和图标作为用户界面鼠标----完善人机交互

3、媒体:

媒体又称媒介、媒质,通常指大众信息传播,如报纸、杂志、电视等,常说的新闻媒体、电视媒体等就属于这个概念范畴。

在计算机信息领域中泛指一切信息载体

此时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二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如大家已熟悉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4、多媒体:

多媒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集合”。

多媒体是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多媒体技术。

5、计算机能处理的多媒体信息从时效分类:

1静态媒体

2动态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并连同多媒体设备一起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能的应用系统的技术。

6、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集成性(2方面)、交互性(特色)、实时性

7、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关键核心)

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介质:

硬盘、光盘、磁带)----微机单个硬盘达到TB

集成电路制作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

8、多媒体系统:

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字化媒体设备整合能力,能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提供多媒体信息的输入、编辑、存储和播放等功能。

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接口卡

多媒体外部设备、计算机基本配置

接口卡:

声卡(最基本、数模转换)【16位声卡采样频率22.05kHZ、44.1kHZ、48kHZ

采样位数:

8、16、32位】

显卡

组成:

显示主芯片

显示缓存

数/模转换器

常见输出接口:

VGA、DVI、HDMI

视频卡:

视频采集卡(模拟信号采集卡,数字信号采集卡)、MPETG解压卡

信息获取设备:

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摄像头

软件系统:

多媒体应用系统、多媒体创作工具、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多媒体操作系统(核心)、多媒体外部设备驱动程序(硬件交道)

 

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

(1)文字处理:

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2)图形:

AutoCAD、FreeHand、CorelDRAW

  (3)图像:

画图、Photoshop、Fireworks、Painter

  (4)动画:

二维:

Flash、ToonBoomStudio、Animator

  三维:

3DSMAX、Maya、Cool3D

(5)声音:

录音机、CoolEdit、Audition、WaveEdit

(6)视频:

MovieMaker、Premiere、UleadMediaStudio

9、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脚本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集成和调试、多媒体作品包装

10、声音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

媒体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如磁盘、光盘等。

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多媒体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综合技术,包括数字化信息的处理技术、音频和视频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通信和图像技术等,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

多媒体分类:

文本、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多媒体信息的处理: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和压缩技术

复杂的声波由许许多具有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波组成。

数字化:

用计算机对音频信息处理,就要将模拟信号(如语音、音乐等)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音频的技术指标:

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数

数字音频的文件格式:

Wav、mid、mp1、mp2、mp3、ra

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bmp、dib、WMF、gif、jpg、

常用视频文件格式:

avi、mov、mpg、dat、

数字图像及处理:

1280×1024分辨率的“真彩色”电视图像,按每秒30帧计算,显示1分钟,需要的存储空间

图像的数字化:

采样和量化

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数据压缩技术的性能指标:

压缩比、恢复性能、速度、开销

 

信息安全

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

如果能够保障计算机的安全和网络系统的安全,就可以保障和实现信息的安全,因此,信息系统的安全内容包含了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内容。

1、信息安全是指

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法授权泄漏、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识、控制

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

自然灾害、系统故障、操作失误、人为的蓄意破坏

2、病毒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概括来讲就是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的定义是: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分类:

第一类:

传统单机病毒:

引导性病毒、文件型病毒、宏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第二类:

现代网络病毒:

它又包括蠕虫病毒和木马病毒。

3、病毒的特点:

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可触发性

4、危害:

占用系统资源,破坏程序或数据,影响系统运行

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预防:

打补丁、安装杀毒软件、安装防火墙、切断病毒入侵途径

清除:

杀毒软件、专杀工具、手动清除、系统更新

6、黑客攻击步骤:

信息收集、探测分析系统、实施攻击

黑客的攻击方式:

密码破解、IP嗅探(即网络监听)、欺骗、端口扫描

防止黑客攻击策略:

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审计、保护IP地址、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7、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设置在被保护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软件和硬件设备的组合

防火墙的功能:

监控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保护内部网络不被非授权访问、非法窃取或破坏。

过滤不安全的服务,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

限制内部网络用户访问某些特殊站点,防止内部网络的重要数据外泄。

对网络访问进行记录和统计。

 

8、数据加密方式、优缺点

(1)方式:

对称密钥密码体系(替换加密法和移位加密法)和非对称密钥密码对称体系

(2)优缺点:

 对称密钥密码体系:

用于加密数据量大的文件内容,密钥必须保密

优点:

加密速度快

缺点:

密钥的分发与管理复杂、代价高。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系:

用来加密数据量小的核心机密数据、用来实现数字签名。

私钥必须保密,公钥可以公开发布。

优点:

密钥的分发与管理简单。

缺点:

加密速度慢

9、数字签名的作用与要求(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形成的签名,它类似现实生活中的手写签名,但数字签名并不是手写签名的数字图像化,而是加密后得到的一串数据)

(1)作用

保证发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解决网络通信中双方身份的确认,防止欺骗和抵赖行为的发生。

(2)要求:

1接收方可以确认发送方的真实身份

2发送方不能抵赖自己的数字签名

3接收方不能伪造签名或篡改发送的信息

 

10、数字证书作用?

包括什么信息

(1)作用:

用于数字签名

用于保密传输

(2)包括什么信息:

数字证书就是包含了用户的身份信息。

数字证书中包含了申请者和颁发者的信息。

申请者的信息包括证书序列号、证书主题、证书的有效期限、证书所有人的公开密钥。

颁发者的信息包括颁发者的名称、颁发者的数字签名、签名所使用的算法。

 

计算机的发展与信息社会

1、计算积分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管)、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晶体管)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

2、计算机分类

1高性能计算机(速度快、处理能力强)

2微型计算机成功在一芯片

(个人计算机)台式、笔记本、平板、超便携

3工作站(微机与小型之间)

4服务器(安全稳定)

3、计算机新技术

1嵌入式计算机

2网格计算

3中间件技术(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5、信息技术3层次内容:

1信息基础技术2信息系统技术

(1)微电子技术

(1)信息获取技术

(2)光电子技术

(2)信息处理技术

(3)信息传输技术

(4)信息控制技术

(5)现代信息存储技术

3信息应用技术

 

6、现代信息技术特点

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7、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电子商务

过程控制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多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1、计算机网络就是“一群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之间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数据通信(基本功能)

2资源共享(最主要功能)

3分布式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2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ARPANET)

3体系结构标准化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4以网络互连为核心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数量增加)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距离有限、速度快----最常见应用最广以太网、无线局域网WLAN)

2城域网(一个城市范围内)

3广域网(远程网------范围大、慢、传输误码率高------有公用数据网、数字数据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帧中继网、千兆以太网、10GE的光以太网)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

语法、语义、时序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近代计算机网络都采用分层的层次结构

5、常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L参考模型

TCP/IP体系结构(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目的:

网络与网络的互连

6、局域网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至少一个当服务器)和对等结构(同等地位)

7、局域网的组成:

网络硬件计算机设备(服务器、客户机)、网络接口设备(网络接口卡/网卡、网络适配器)、网络传输媒体、网络互连设备

 

网络软件

 

8、局域网关键技术:

1设备互连的拓扑结构

1总线型结构(所有连到一个上。

成本低、简单但网速慢)

2环形结构(1连2相邻简单,实时性强但一个影响整个)

3星形结构

4树形结构(扩展)

2数据通信的传输媒体

3解决信道共享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操作系统基础

1、操作系统是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中所有软、硬件资源的一组程序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3、操作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