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8452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温馨提示:

本卷共23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30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又是一个学期拉开了序幕。

在语文世界里,我们去北国观赏那“红装素裹”的妖ráo

(1);在《雨说》中,我们跟随郑愁予淋着四月的雨,去踩那润如油gāo

(2)的泥土;在伏尔泰的墓前,我们倾听了雨果ruì(3)智的演讲;在《傅雷家书》中,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shì(4)犊之情。

(1)▲

(2)▲(3)▲(4)▲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1)▲,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左牵黄,右擎苍。

(3)了却君王天下事,▲。

(4)《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涉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5)温庭筠在《望江南》中以归船之多写思妇失望之深的▲,▲。

(6)《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的句子是▲,▲。

(7)《沁园春·雪》中在写景和议论之间起着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大楚兴,陈胜王▲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尉果笞广▲(4)虽然,受地于先王▲

4、名著阅读。

(7分)

(1)《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

史进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他的绰号是▲___;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__▲____,在景阳冈打虎的是▲___;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__。

(2)阅读下面这段话,并回答问题。

他寻思道:

“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

“你诈死!

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语段采用__▲__、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___▲____(人物)____▲__的性格特征。

5、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5分)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1分)▲

(2)【活动设计】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2分)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

(3)【人物推介】根据毛泽东的“风流人物”标准,请你推介一个这样的人物,并简述理由。

(2分)风流人物:

▲_理由:

_▲

三、阅读理解(55分)

(一)学会转身(14分)

董建昌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

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

孩子说,很简单啊!

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卡耐基说:

“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

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

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

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

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

“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

自己想的太复杂了。

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

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

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

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

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

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

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

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

⑥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

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

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

⑦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

为什么呢?

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

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

⑧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

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

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6、文章开头列举木匠找表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分)

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8、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

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

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⑥段“这个故事”的内容。

(2分)

10、下面两个事例能否都拿来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为什么?

(4分)

【甲】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乙】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

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每次都是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田忌都失败了。

一次,田忌又失败了,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

这时孙膑走来,并献上“以盈去虚”的战术,于是又开始了新一场的比赛。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田忌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

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

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二)苔花如米努力开(16分)

积雪草

  

(1)是在山里,与那些苔米花猝然相逢的。

  

(2)夏天里,跟随朋友去山中小住几日。

山中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山泉清凌,唱着你听不懂的歌。

树木苍幽,毫不吝啬地铺张着阴凉。

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小草,随风尽情摇曳。

那么久了,一直被那些烦心琐事纠缠不休,心中一直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在一瞬间松弛下来,坍塌下来,说不出的好,说不出的舒爽。

  (3)阴凉浓郁,那不是一棵树所能给予我们的,那是大片大片的树木叠在一起,绿意涛涛,浓阴蔽日,有一股清凉兜头盖脸地铺下来,心中满满的都是清静与安宁。

茫然四顾,都是惊喜。

  (4)心安。

神凝。

  (5)顺着石阶慢慢拾级而上,脚下的石阶上长满了青绿的苔藓,脚下一滑,险些摔倒,有人抢着来扶我,我笑,我又不是林妹妹,没那么娇气。

再看旁边,石头上、树木上、台阶上,很多阴暗潮湿的地方,都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那种绿,有翠嫩的绿,也有浓郁的绿。

  (6)真的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石苔花,在路边,在溪旁,在南方悠长悠长的小巷里,也曾在青石板路上遇到过这种绿色的苔藓,湿、滑,一不小心,便会让人摔一跤。

灰瓦粉墙的屋子,院墙上爬满了藤萝植物,偶尔有裸露出来的地方便生满这种青苔。

  (7)从来没有觉得这种苔花有多美,它们小如米粒,小到让人漠视它们的存在。

此刻,在山里,我盯着那些铺满石头、长满树干的苔米花,小小的,绿色的,连片的,分不清彼此,却都是一派生机盎然。

  (8)说是苔花如米小,其实青苔无花,也没有种子,可是它们一样是子孙满堂,处处青苔处处花。

清代散文家袁枚,不知在什么情景之下,兴致盎然地赋了一首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前两句,说的是苔花这种植物,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后两句,笔锋一转,自然就有了励志的范儿,犹如米粒一样渺小的苔藓,像牡丹一样努力地盛开着。

  (9)牡丹富贵,自不用说,花瓣层层,堆叠如云,乃是花中之王;梅花孤傲,冰骨玉肌,香魂一缕,傲雪盛开;兰花清幽,有花中君子的美名,守得寂寞,享得孤单,淡定雅致。

这世间,还有很多花儿,比如玫瑰的幽香,菊花的淡定,百合的大方,好看的花儿比比皆是,苔花算什么呢?

它能算是花吗?

卑微到尘埃里,花小如米粒,生活在溪旁、路边不起眼的地方,时常静默,无人问津,就连山间中一朵小野花的命运都会比它出彩。

  (10)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选择的。

花有花语,人有人言,这花儿其实也和人一样。

不管境遇多么糟糕,不管命运多么不公,努力地盛开,全力以赴地去活,存在过,努力过,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11)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难道我还不如一朵小小的苔米花吗?

活得开心、快乐、尽情,才是最重要的事。

  (12)站在清幽的山里,闭上眼睛,在这天然的氧吧里,深深地吸一口气,悠然,怡然。

  (13)听说半山腰上有一座庙宇,是尼姑庵,庵中有几个尼姑,守着偌大的一座庙。

香火不算很旺,偶有人来。

  (14)有苔米花在庙宇的背阴处,向阴而生。

(15)向阴而生,这是它的命,也是它不能选择的选择。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9期有删改)

11、阅读全文,说说苔花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12、文章第

(1)段说“是在山里,与那些苔米花猝然相逢的”,

(2)(3)两段却另起一笔,写山里阴凉的环境,写山泉、小花小草、滔滔绿意,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分)

13、选文第(8)段引用清代散文家袁枚的诗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4、赏析语句。

(5分)

①此刻,在山里,我盯着那些铺满石头、长满树干的苔米花,小小的,绿色的,连片的,分不清彼此,却都是一派生机盎然。

(抓重点词语赏析,2分)

②山中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山泉清凌,唱着你听不懂的歌。

树木苍幽,毫不吝啬地铺张着阴凉。

(从修辞角度赏析,3分) 

15、“花有花语,人有人言。

”联系实际,说说文中的苔花给你的感悟。

(3分)

三(20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唐雎不辱使命》)

【乙】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②亦为霁威③。

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曰: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

”上笑曰: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

回转。

②上:

指唐太宗李世民。

③霁威:

息怒。

④谒告:

请假。

⑤鹞:

猛禽。

⑥臂:

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

⑦固:

故意。

16、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亦免冠徒跣▲

(2)长跪而谢之▲

(3)魏征状貌不逾中人▲(4)故中辍耳▲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皆布衣之士也之次所旁丛柌中B.徒以有先生也扶苏以数谏故

C.言于上曰何至于此D.故中辍耳广故数言欲亡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6分)

(1)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2)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0、甲文中秦王“色挠”,乙文中唐太宗“畏卿”,皆有畏惧之意,两者有何不同?

(4分)

(五)(5分)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

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2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   是近景。

       ▲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分)

2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

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请将题目“从来没有这样▲”(幸福、勇敢、自信、忧伤……)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好想消灭青春痘笑靥如花,好想拥有偶像签名的宣传画,好想让爸妈永葆青春不生华 发,好想慵懒在藤椅上看夕阳西下,好想徜徉于林荫小路感受自然的风景如画……

请以“好想,好想”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7学年(上)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5分)

二、积累运用:

(30分)

1、(4分)娆膏睿舐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1)——(7)略(按中考要求评卷)

3、(4分)称王通“披”穿用鞭、杖或竹板打虽然如此,(但是)

4、(7分)

(1)九纹龙;李逵,武松;智取生辰纲(花石纲)

(2)心理   鲁智深(鲁达)    勇而有谋、粗中有细(每空1分)

5、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5分)

(1)示例一:

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示例二:

学风流人物,做国家栋梁。

(2)示例一:

诵风流人物诗文;示例二:

评风流人物功过;示例三:

写风流人物英姿

(3)罗阳;他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成功后,不幸殉职。

他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人物推荐,需明确毛泽东的“风流人物”标准,即“当代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能符合标准的当代人物均可推介,结合人物具体事迹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理解:

(55分)

(一)(14分)

6、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2分)

7、(3分)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言之有理即可)

8、A(3分)

9、(2分)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了第一家银行。

10、【甲】不能,本文阐述的观点是遇到困难时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而所给事例侧重表现勤奋刻苦,所以不能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乙】能,因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壮,几次比赛都以田忌失败而告终。

但孙膑换个角度看问题,改变马的出场顺序,以己方的下等马对对方的上等马,以上等马对中等马,以中等马对下等马,最后赢了威王。

孙膑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使田忌获胜。

因此这个例子可以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

(二)(16分)

11、(3分)a、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随处可见;b、如米小,无花,没有种子;c、生命力旺盛。

12、(共3分)写山中阴凉的环境,为下文发现青绿的苔藓作铺垫(1分);写山泉、小花小草、绿意滔滔,从侧面衬托苔花的美丽。

(1分)

13、(共3分)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1分),又突出赞美了苔花旺盛的生命力和在困境中毫不卑微的精神品质(1分),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共5分)

(1)、“铺满”、“长满”写出了苔米花旺盛的生命力;“小小的,绿色的,连片的”表现出了苔米花的外形、颜色、形态特点,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2分)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的描写出了夏日山中清泉淙淙,绿树成荫的美景(1分),表达了作者对夏日山中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意近即可,共3分)

15、示例:

面对向阴而生这一命中注定的困境,苔花毫不卑微,努力的盛开,活出了自己的精彩(1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

如果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将会永无出路。

只有像苔花那样,勇于面对现实,努力开拓进取,才会使人生充满生机和活力(2分)。

(意思相近即可,共3分)

(三)(20分)

16、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

(3分)

17、

(1)光着

(2)道歉(3)超过(4)停止(4分)

18、B(3分)

19、

(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2)有时皇上特别生气,但魏征神色一点儿不改变,皇上也就为他收敛威容。

(6分)

20、唐雎以布衣侠士为榜样,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迫使秦王屈服。

秦王“色挠”是为了保全自己,属权宜之计。

通过秦王“色挠”这一行为,赞赏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而唐太宗畏魏征,不仅赞扬的是的是魏征的直言善谏,也赞扬了唐太宗知人善任、敢于纳谏来改正过失的君主风范。

(4分)

(四)(5分)

21、酒旆、夕阳 两三航(2分)

22、描绘了渔人晚归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分)

四、作文(60分)

23、略(按中考要求评分)

附【乙】译文: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

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

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

“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

”皇上笑答:

“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

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