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6802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docx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

高考语文知识点之积累运用

考试要求: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个专题,是语文课程中最庞杂的一个板块。

从语文课程标准来说,它涵盖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的全部内容,并涉及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三个方面的部分内容。

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是前提,运用是关键。

所以,一定要按照语文学习的要求,首先要有丰富的积累,比如字词的积累,古代优秀诗文的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等,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诗的日积月累,就会有着丰厚的积淀。

在广泛积累的基础上,重在学会运用,如汉字的正确运用,标点的正确运用,词语的准确运用,句式的准确运用等,经常运用,就会逐渐养成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良好习惯和基本能力。

一个人对于语文基础知识能否灵活地运用,标志着他的语文素养是高还是低。

考试内容:

具体而言,它主要有以下内容:

1.能用普通话正确识读常用汉字;

2.正确识记常用现代汉字的字形;

3.汉字书写正确、规范、工整;

4.能熟练地运用字典、词典;

5.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能准确运用现代汉语的词语(包括成语);

7.能正确使用现代汉语的句式,并会辨析修改病句;

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9.能按照要求进行仿写、续写、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10.能够提取语段的主要信息,概括段意;

11.能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恰当的表达;

12.语言表达做到通顺、连贯、简明、得体;

13.会背诵并默写教材上学习和课标推荐的古代诗文;

14.阅读熟知课标推荐的文学名著;

15.识记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一、字音

[考查要点]《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18套卷中有13套考查了字音,单独设题的有11套,与字形合在一起考的有2套;命题形式有注音的占8套,无注音的占5套;答题要求,有选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有选读音有误的一项,有选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有选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等等,但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查的字音来看,以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为主,其次还考查了同音字、统读字、形声字、形近字等。

[考题例析]

例1(全国卷Ⅰ)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菁华(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è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解析】答案:

D。

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涉及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

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其中多音字可以通过记少推多(如“呱呱坠地”仅在此处读gū)、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或区别词性、词义(如“冠心病”,“冠”,帽子(名词)/“冠军”,第一)

例2(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解析】答案:

D。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音近字。

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A.侥幸(jiǎo)/角色(júe)车辙(zhé)/折戟沉沙(zhé)瞠目(chēng)/交口称赞(chēng);B.盘踞(jù)/拮据(jū) 癖好(pì)/否极泰来(pǐ) 摒弃(bìng)/敛声屏息(bǐng);C.怆然(chuàng)/创伤(chuāng)蛊惑(gǔ)/余勇可贾(gǔ) 诘问(jié)/开花结果(jiē);D.蹩脚(bié)/别扭(biè)  干涸(hé)/曲高和寡(hè)徜徉(cháng)/逢场作戏(chǎng)。

[复习建议]

语音复习,关键在平时.要多留心别人、广播、电视的语音,勤奋查字典、词典,练好自己的口耳,记少不记多,突出重点。

上几节复习课,可帮助疏理知识点、了解命题形式,但不要把希望只寄托在几节复习课上。

如果养成了平时说普通话的习惯,那复习起来就轻松多了;若在方言重的地区,要有意识地练习讲普通话。

同时,要克服语音复习无用的思想。

如果经常练读音,对养成和保持普通话语音的口感和语感是十分有利的。

从字音考题来看,多是考查常见字的读音,只要平时注意了,得分就不难。

二、字形

《考纲》要求“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从各省考题看,考查的字有音同形异字:

其—奇,滑—猾,筚—荜,起—启,辐—幅,阵—镇,须—需,首—手,理—里,杆—竿,偏—片,叠—迭,做—作,拔—跋,嘻—嬉,理—礼,至—置,佑—沽,踏—沓,示—事,计—技等;有音同形近字:

滑—猾,筚—荜,辐—幅,杆—竿,拔—跋,嘻—嬉等;有音异形近字:

戳—戮。

[考题例析]

例3(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答案:

B。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能力。

A“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例4(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

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解析】答案:

D。

本题吸取了浙江卷的考查形式,应该说更具理性化。

因为当今学生用错字主要是在语言的具体运用中,不辨析词义而乱用同音字词造成误用。

A项的“波滔”是“波涛”的误用,B项的“头酬”为“头筹”的误用,“凸显”“突显”只是词义有区别(前为“清楚地显露”,后为“突出地显露”),字形都是正确的。

C项“不黯世事”应为“不谙世事”。

[复习建议]

考查“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以客观题形式考查,且都是考查别字,有的放在词语中考查,有的放在句子中考查。

一个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义定音,以义定形,在要把字形识记与词汇积累结合起来。

要特别注意容易混淆的别字,如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异形近字等。

还要留意媒体中的错别字,以及自己平时习惯性写错的字。

这样复习才会有效。

要坚持勤查字典,坚决摒弃网络等媒体滥用汉字的恶习,提高自己对汉字的辨别与识记能力。

如果平时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得分是不难的。

三、词语

[考查重点]《考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词语包括实词、虚词两大类;熟语,包括成语、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考题涉及了词语选用、使用正误的辨别等命题形式,一般性实词与虚词、成语等有分别设题的,也有合在一题命制的。

[考题例析]

例5(北京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      画山水

A.遏制 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 秩序擅长    D.遏止 次序善于

【解析】答案:

B。

考查词语(实词)的选用。

近义实词可以从适用对象或范围、感情色彩、词义轻重、搭配习惯诸方面辨析。

遏制:

重点是“制”,控制住/遏止:

重点是“止”,使停止。

显然,目前对于环境恶化只能控制还不能使其停止,排除C、D。

善于:

范围广/擅长:

主要用于专业特长,如擅长绘画。

第③句,应该选用“擅长”。

考生不必逐空选择,只需要选出自己最拿手的两空即可。

选择时,组词造句法最为适用,也最为实用。

如:

维持秩序/按次序入场。

例6(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国事   况且    荣誉

【解析】答案:

C。

考查现代汉语词语(实词和虚词)的选用。

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

如:

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例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解析】答案:

B。

考查成语的选用,能力层级为D级。

A.寻根究底:

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

B.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

比喻正当壮年。

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

C.崇论宏议:

崇,高;宏,大。

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D.明日黄花:

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例8(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

(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

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

(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

(脱胎换骨)

【解析】答案:

B。

本题考查熟语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熟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

熟记其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