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7998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 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docx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

在青岛洗海澡当心离岸流石老人浴场危险系数高

2015-05-2510:

01:

20

来源:

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

光影

扫描到手机

随着气温升高,不少市民又开始眼巴巴盼着洗海澡的日子。

夏天在海边玩水再惬意不过,但如果安全意识不够,却有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近日,一篇关于断层海潮的文章在朋友圈和微博热传,还得到了不少公众账号的推送转发,称断层海潮,也就是离岸流,是海滩的隐形杀手,而且这种离岸流在青岛的海水浴场也有出现。

专家表示,离岸流在青岛确实存在,并建议浴场进行安全警示。

网传

离岸流是海滩致命杀手

在这篇受到热捧的文章中,作者称断层海潮的专业术语为离岸流,也叫裂流。

根据巴西与澳洲的长期研究显示,在海边,大约有90%的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发生的。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50人因为离岸流溺水丧命,在佛罗里达州,离岸流导致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暴风雨、飓风和龙卷风致命人数之和。

文章中称,离岸流主要是海浪冲击海岸时,因为遇到障碍而溃散,而大量的海水必须寻找回到海里的路径,但由于受到后续海浪的堆挤,这些海水初期会沿着与海滩平行的方向移动,最后汇聚成一道或数道的强大水流退回海中,这个过程循环发生形成离岸流。

专家

离岸流受三因素影响

针对网上热传的离岸流,记者咨询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专家,文中的观点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广义上,离岸流的产生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环流场的影响、波浪的影响和潮汐的影响。

文章里的定义是一种较小尺度现象,在这个定义下,一浴有这种离岸流,并且可能很典型。

离岸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

”这位专家说。

在专家看来,比一浴更加危险的,是石老人海水浴场。

因为地处市区东部,石老人浴场游客较少,一直被本地市民当做“自留地”,但事实上,这里的离岸流不容小觑。

“一旦被卷入离岸流,不要急着往回游,而要努力沿着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朝一侧游出。

此外,石老人浴场沙滩浅,还有拖沙浪容易把人卷入海中。

”专家表示。

建议

应进行海潮及地形警示

根据以往的经验,虽然每年各大浴场都会划定游泳区和非游泳区,但现实中还是有不少市民和游客选择非游泳区下水。

“现在很多人有收看海洋预报的习惯,了解每天涨潮落潮的时间点,浴场也会进行提示。

但事实上,这些信息很多市民和游客很难掌握。

根据研究,浴场的离岸流等情况与地形有很大关系,我们可以先进行数值模拟,再通过观测,就可以了解到离岸流明显的规律性,再通过浴场的大屏幕等进行具体的风险提示,要比原来好很多。

”专家说。

目前对于市民和游客来说,最保险的办法还是远离危险的非游泳区。

石老人暗流出没,注意!

2012年08月08日01:

41

来源:

城市信报

字号:

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8月7日,石老人海水浴场。

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这里就发生了两起事故。

下午两点多,13岁的小文(化名)和爸爸一起到海里游泳,妈妈在岸边等着他们。

谁知时间慢慢过去,妈妈等来的不是欢乐归来的两人,而是溺水的儿子和失踪的丈夫……

下午五点多,四个好朋友结伴去海里游泳,没想到其中两个人玩得高兴了也忘记了危险,其中一人溺水被救,一人失踪……

浴场有危险,我们之前已经提醒过很多次了。

本报之前还专门做了几个浴场的危险区域,但现在悲剧依然在发生。

采访中,记者看到仍然有不少人集中在石老人海水浴场的非游泳区,仿佛意识不到危险可能会发生。

因此,本报再次做出提醒,为您列出四大浴场的危险区域,您可千万要注意了!

时间:

7日下午2时许

地点:

石老人海水浴场

妈妈看着爷俩去游泳,却没等到他俩归来

8月7日下午2时许,在石老人海水浴场,13岁的小文(化名)和爸爸一起到海里游泳,小文的妈妈,看着儿子和丈夫走进大海。

后来小文妈妈听说有个孩子溺水了,她上前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儿子!

而孩子的爸爸现在仍不知所踪……

“爷俩手拉手在海里玩,感情真好”

下午2时40分许,在青医附院急诊室,记者见到了被救上来的小文,他躺在担架床上,一动都不动。

这时,一位男子过来询问小文的情况,护士摇头后,男子惋惜地说,“真是太可惜了,孩子还这么小。

”原来,这位男子是当时把小文从海里救到岸边的市民韩海军。

“当时我在海里游泳,看到距离我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人浮在海面,我赶紧喊有人溺水了。

”韩海军说,“旁边还有一个男的,我俩一块把他拖上了岸边。

”看到被救上来的男孩后,韩先生觉得有点眼熟,“之前我看见过这个孩子,他牵着他爸爸的手,在浅海里面玩,当时我看见他们爷俩一边拉着手一边戏水,心里还想这爷俩感情真好。

“孩子被救上来以后,意识一直都没有清醒,肚子鼓鼓的。

后来,一位好心人拨打了120。

在120来之前,我们还给孩子做了心脏按压,孩子吐出来不少水。

不一会儿,孩子的家人过来了,跟着120一块到了医院。

”韩先生告诉记者。

因为担心孩子的情况,他又专门开车跟来,没想到却得到孩子去世的消息,“这个男孩胖乎乎的,很可爱,真是太可惜了。

“他爸爸还没有找到,还没见到他啊!

在医院急诊室,记者见到了男孩的母亲,她大约有四五十岁,穿着的衣服还都是湿的,胳膊上、脚上也都是沙子。

她瘫靠在急诊室外的墙上,扶着她的亲戚朋友都在哭,唯独她没有流泪。

随后,她被搀扶着坐在了急诊室门前的排椅上,过了一会,她突然仰面摔倒在地。

当家人把她扶起来时,她只是呆呆地问:

“他爸爸呢?

他爸爸呢?

是不是还在海上?

负责抢救的王医师出来告诉大家孩子去世的消息。

他介绍说,“孩子送来时,心跳和呼吸都没有了,我们抢救了一个半小时,还是没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听到噩耗,孩子的母亲突然嚎啕大哭:

“医生,我不能签字啊,我孩子不能走,他爸爸还没找到,还没见着他啊。

记者了解到,出事的小文一家住在西韩附近,小文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来洗海澡,谁想到会这样。

”小文的一位家属说。

“他爸爸带着他下海了,我坐在沙滩上,因为沙滩上人多,过了一会,我也看不见他俩在哪了,就看见当时浪头特别大,一浪接一浪打过来。

后来就听见有人喊溺水了,我就跑过去看,一看竟然是我们家孩子。

”孩子的母亲颤颤巍巍地说。

随后,医生建议将小文送入太平间,但小文的妈妈哭着说,“医生,我们不能走啊,他爸爸还没有找到,你就让我们再等等吧……”

“俺孩子活了,他把水吐出来了”

小文静静地躺在担架床上,记者看到小文的一位家人,把小文的凉鞋脱下来,仔细地擦掉脚上和鞋里的沙子。

而小文的姐姐久久跪在弟弟床前,不时给弟弟整理搭在肚子上的一床薄薄的小被子。

站在一旁的,还有孩子的姑姑,她一边流着泪一边搀扶着伤心欲绝的小文姐姐。

下午3时40分,小文家里其他亲戚陆续赶到了医院。

他们脸上的泪水还没擦去,就赶紧拿出了手机,不停地打电话,帮忙寻找小文生死未卜的父亲。

每次看到急诊室门前隐约有白色的车开过,他们就以为是救护车到了,焦急冲到门口,但是每一次,他们又痛哭着失望地走回来。

下午4时许,在急诊室外徘徊一个小时的小文母亲,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急诊室,她扑倒在孩子床前,把孩子的头紧紧地埋在自己怀抱里。

她放声痛哭,不停地喊:

“你不能走,你爸爸还没回来啊。

”就在这时,孩子突然吐了一口水出来。

围在病床前的所有亲朋好友顿时都收起了泪水,母亲四处寻找着医生的身影:

“活了,活了,俺孩子活了,他把水吐出来了。

医生你们快过来看看。

”小文的家人哭着喊道:

“医生都去哪了,我们孩子还有救啊。

”可是奇迹,终究没有发生。

经过医生诊断后,仍然是“没有任何生命体征”。

“搜了近两小时,没找到另一个溺水者”

下午3时20分许,记者来到石老人海水浴场时,搜救人员还在海面上搜救,“当时有目击者说,除了孩子溺水以外,还有一位溺水者在距离海边很远的地方,估计是孩子的父亲。

”现场的一位搜救者告诉记者,“只是现在海面上浪非常大,估计还有暗流,所以搜救的难度非常大。

”下午4时许,搜救人员陆续回到岸边,“我们接到有人溺水的情况以后,就马上出动救人。

可是我们都已经搜到了雕塑园附近的海面,还是找不到溺水的人。

”搜救人员介绍说。

“我们一共出动了4艘游艇,因为风浪非常大,我们有2艘游艇都被海浪打翻了。

”石老人海水浴场管理处的刘海鹏说。

下午5时许,因为救护人员一直都搜不到溺水者,所以记者又回到青医附院,小文依旧躺在抢救室里面,小文的妈妈说,“还能找着他爸爸吗?

还能找到吗?

孩子已经走了,他爸爸不能再有事啊。

”记者劝说,“现在找不到的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孩子的爸爸,一切都要等找到溺水者以后才能确定。

而小文的妈妈默默地说,“希望不是,希望不是。

“一定要在游泳区游泳”

在记者采访石老人海水浴场管理处的时候,管理处的负责人刘海鹏告诉记者说,“我们这里分为游泳区和非游泳区,游泳区在东面,有白色的浮标,而西面是游艇的航道,是彩色的浮标,大家一定要在游泳区里面游泳,如果在非游泳区里面游泳,往往会发生危险情况的。

“因为在非游泳区附近,停车比较方便,所以有不少人都在非游泳区游泳。

”刘先生说,“虽然我们一直重复广播,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听我们的劝说。

其实我们现在搜救的工作,大部分已经转移到非游泳区了。

我们希望游客们能遵守我们浴场的规定,一定要在游泳区游泳,只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保证生命的安全。

晚上7时许,记者又联系了警方,但警方还在进行搜救,目前仍没有线索。

时间:

8月7日下午4点多地点:

石老人海水浴场

觉得水性好,他俩游向了深水区……

大学生结伴去海里游泳,一个溺水被救出,送往医院抢救,一个溺水失踪,截止到发稿前,救援队仍在对其进行搜救。

“我当时就是想去救他,谁知道我也被淹了。

”躺在急诊室的小杨(化名)告诉记者。

4个小时候的好伙伴,现在他们都上大学了,难得暑假里能凑到一块,下海游泳时候,一高兴就忘了危险,两个人发生溺水,小杨被救上岸,小张(化名)至今下落不明。

8月7日下午5点半,记者赶到医院的时候,溺水的大学生小杨正在急诊室接受治疗,意识已经清醒,还穿着当时下海游泳时的短裤,左侧脸部还粘着细纱。

他告诉记者:

“我没什么事,就是有点咳嗽,嗓子难受,估计是海水呛多了。

”在与小杨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他今年21岁,是青岛本地人,和他一块游泳的3个人年纪相仿,都是大学生。

“我被救上来了,小张还没有救上来,也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他一定不要出什么事啊。

”说到这里,小杨的声音有些哽咽。

小张是和小杨一块下海游泳的,记者去医院的时候,小张依然没有找到。

“大学里放暑假了,我们4个人从天南海北赶回来,难得聚在一块,天气这么热,我们就结伴来石老人游泳,到石老人的时候是下午3点多钟。

我们俩会游泳,就游到深水里玩,离着岸边最少也得30米,另外两个不太会游,就在岸边浅水里玩。

要是知道会出这样的事,我就不往这么深的水里游了。

”小杨告诉记者。

就这样,小杨和小张在深水区,另外两个朋友在浅水区。

到4点左右的时候,深水区的两个人出现了意外。

据小杨回忆溺水前后的经历:

“我们两个人游着游着就忘记了深海里的危险,离着岸边是越来越远,在我们附近游泳的人已经很少了,就两个老外。

当时脚还是可以够到海底的,头露出海面,被浪头一打就是一个趔趄,很难掌握平衡,就在这么个情况下出事了,当时小张游在我的前面,忽然头沉了下去,然后开始扑腾,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意识地往前迈步,想去抓他的手,根本没有意识到前面的海底更深了。

今年浴场开放以来8人溺亡各大海水浴场有这些“陷阱”

8月7日,记者从各大海水浴场获悉,各浴场从7月1日开放以来,已经有8人溺亡。

海水浴场的暗流、非游泳区成为事故多发地,游客碰到大风大浪的天气,也照下海不误,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记者采访各大海水浴场管理处,详细列出每个海水浴场存在的“陷阱”,供游客参考。

金沙滩海水浴场:

西侧200米危险区事故最多

金沙滩海水浴场从7月1日开放以来,已经发生了两例溺亡事件。

开发区海水浴场与其他海水浴场有所不同,凡是去过开发区金沙滩的人都知道,该沙滩向海里延伸的坡度特别缓,人往海水中走很远海水仍不没脖,所以很多外地来的“旱鸭子”也敢往远海处走,但他们并不知道水中有暗流,暗流将沙冲出一个个大坑,人掉进去就没了踪影,所以事故频发。

金沙滩海底的暗流暗地里“吸人”,当地人称它们为“海窝子”,大海表面看上去平静,实际却暗流涌动。

据了解,金沙滩西侧200米的区域被划为危险区。

每年海水浴场开放,沙滩西侧200米的地方都配备专门救生员,海里还要撒上长长的防鲨网,阻止游客深入危险区域。

除此之外,海岸上有保安不停巡逻,遇到“越界”的游客就吹哨阻止。

金沙滩海水浴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这200米的危险区域,暗流多数出现在距离西侧礁石80米内的区域,因为80米外还有礁石存在,游泳时容易被划伤,所以一并被划入危险区”。

工作人员提醒游客说:

“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我们海水浴场随时可能关闭,到时候会通过广播告知游客。

这个时候,游客一定不要贸然下海。

另外,游客游玩一定不要跑到防鲨网外面,否则十分危险。

第一海水浴场:

浴场东面的海沟容易栽倒

6月22日,外地一名20岁小伙子不幸溺亡,成为第一海水浴场今年第一例溺亡游客。

7月21日上午10时20分许,在第一海水浴场处发生一起惨剧。

66岁的市民刘老汉游泳时不幸溺亡。

据了解,刘老汉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

7月26日,在第一海水浴场,一名在海边玩水的20岁小伙,不幸被浪卷进大海溺亡。

第一海水浴场是岛城西部规模最大的海水浴场,“浴场东面以前建了一条堤坝,形成了两条海沟。

后来堤坝被炸掉了,海沟的威胁也明显减轻。

”第一海水浴场救护队队长宗志忠介绍。

据介绍,这条暗流自西向东长约100米,宽约五六米,绝对深度约0.6米。

高潮时,海沟中心线距岸边约20米;低潮时,海沟中心线距岸边约10多米。

“这条海沟宽五六米,走到这儿的人容易栽,但不要慌,再往前游一游,越过这个海沟就是平地儿了。

这时候站起来,水又是齐腰深。

第一海水浴场负责人刘主任提醒游客,首先要注意收听海水浴场的广播,海水浴场每隔半小时播放一次天气状况、海浪情况。

其次,要关注浴场的旗帜,当升起的旗帜是绿旗,表示适合游泳,黄旗则表示不太适合游泳,游客要准备上岸,如果是红旗则表示非常不适合游泳,游客必须上岸,不要再停留在海水里。

最后,刘主任提醒游客下海游泳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宗队长介绍,有心血管、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不要贸然下水,外地人要先熟悉海水浴场的地形地貌后再下水。

第六海水浴场:

浴场公厕下暗藏礁石

第六海水浴场面积较小,因为挨着火车站,外地游客特别多。

“浴场东面公厕下的大坝暗藏礁石,这片区域游客多。

西侧大坝下的海域也暗藏礁石,涨潮时人们根本看不见这海底下的情景,往往一头扎下去不是被碰破头,就是被海蛎子壳划伤,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从第六海水浴场下海,最好从中间下水。

离海岸线600米左右也有个暗流,问题不是太大。

“最好在鲨鱼网规定的范围内,否则有礁石。

”第六海水浴场的救护队员也提醒市民,很多时候海水表面看起来很平静,但下面暗流汹涌,很多游客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不知不觉就被暗流卷着离岸边越来越远,等发现危险时已经来不及了。

第六海水浴场管理处韩场长建议游客要在规定的游泳区里游泳,不要游到游泳区外,最好在100米以内,尽量不去深水区。

在游泳时发生脚抽筋不要惊慌,向周边的人大声呼救。

儿童要有大人陪护,不要在海水里打闹嬉戏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石老人海水浴场:

东侧暗渠处形成非游泳区,暗流较强

8月4日下午,石老人海水浴场发生溺水事故,8名游客被大浪拍倒,一人失踪。

5日上午,石老人岸边出现一具男尸,后经确认是4日失踪的游客。

7月22日晚上8时,一名外地男子在石老人浴场游泳时突然失踪。

时隔一周后,从即墨方面传来的消息证实,这名男子已经溺亡,尸体漂浮到即墨海域后被人发现打捞上岸。

8月7日下午2时许,一对父子走进海水浴场海里,儿子溺亡,父亲失踪。

同一天,一名大学生也在石老人海水浴场失踪。

石老人海水浴场最危险的就是风高浪急时,此时,海里偶尔会有一股看不到的暗流,海水流动复杂,海水不断循环流动,从东西两侧向中间靠拢后形成回流,这就是“离岸流”。

此外,石老人海岸线较为平坦,但里面小碎浪花多,下海要注意。

记者联系上石老人海水浴场管理处,据了解,在海水浴场东侧有个暗渠,这是自然防汛排水口,此处每年都要清理淤沙,水床较深,暗流较强,此处也是非游泳区,建议广大游客为自身安全请到游泳区游玩,同时,也请广大游客在风大浪急及恶劣天气里,不要下水。

另外救护人员每天下午6点钟下班,请广大游客晚6点后尽量不要下水,即使下水一定要在游泳区的浅水区,切勿进入深水区,以免发生危险。

其他野浴场:

缺乏救生设备和救生员

台湾路和东海路附近海域、仰口海水浴场等野浴场,因游泳设施不足,游客很容易陷入危险地带,卷入暗流遇险。

“在海中游泳不像在江河里游泳,只要技术好就基本没什么危险,海中除了暗流,还可能出现鲨鱼、海葵等海洋生物,对游泳者的安全带来危险。

”第六海水浴场韩场长告诉记者,正规的海水浴场必须选择海域比较平缓、沙质好的地段,且在海中设立防鲨网,并配备专业的救护人员和救护设备。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野浴场并没有这些设施,游客一旦发生意外很难挽救。

同时,野浴场的沙滩没有专人管理,玻璃瓶、铁器及海中的渔网、船只都可能给游泳者带来伤害。

记者李敏

“我往前一迈,重心都在前脚上,前脚一踩空,我直接失去了平衡,也没有个抓手的地方,紧接着呛了两口水,我也开始慌了,开始扑腾,手脚都抓空,浪也大,上下翻滚,没有一点空间感,冒出头想张口喊救命,根本发不出声,直接就是嘴里不断地呛水,脑子疼,后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在医院,记者见到了当时一块游泳的朋友小刘(化名),小刘告诉记者:

“我不会游泳,就在海边的水里,小杨和小张水性好一些,游得比较远,一开始他俩离岸边十几米,后来离岸边能有二十多米,我也怕他俩出什么危险,就在岸边一直留意着他俩。

看到远处的海里只剩他俩露着头的时候,我就挺着急的,想喊他们回来,后来看到他俩像是溺水了,我就去喊救生员去看看,在救生员下海救他们的时候,我的心真是提到嗓子眼了。

现在小杨救上来了,小张的情况还不清楚,另外那个朋友还在石老人盯着呢。

记者在跟小刘交流的时候,小杨的父母也从浮山后的家中赶了过来。

看到小杨躺在急救床上,劈头盖脸就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当听到小杨说“下海游泳,呛水了,没什么事,打打吊瓶就好了”时,他们舒了一口气,但是听到一块游泳的一个朋友至今还没有找到时,两人也很慌,急问有没有通知其家人,并对小杨一通数落。

小杨难过地闭上眼睛说:

“先别说这些了,我心里也很难受。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救上来的,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岸上了,不断地咳嗽,感觉胸口都要炸了,头也疼,想吐,特别难受。

等恢复一些意识了,才迷迷糊糊听清楚别人说话,小张还没有救上来,后来好像是120来了,把我送到医院来了。

我现在就担心小张的情况,他是我小学同学,我们是一个村的,从小玩到大,我在山东,他在武汉,虽然见面时间少了,但是感情一直很好,寒暑假都会在一块玩。

他人很乐观,很随和,我希望他不要出什么事。

”小杨对记者说。

将小杨送往医院的120师傅告诉记者:

“我们在4点20分左右接到了救护指令,赶到现场的时候,两个溺水的就救上了一个。

小杨躺在海滩上,呈现半昏迷状态,正在有救护队对他进行急救。

我们马上给他输上氧气,又给他量了血压,显示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在他的两个朋友和一位市民的帮助下,一块将他抬上了救护车,送到医院的急诊室。

”实习生谢春燕

青岛各大海水浴场安全隐患盘点

回顾整个夏天,洗海澡是岛城市民和来青外地游客消暑纳凉的首选,岛城各大浴场熙来攘往。

然而,浴场热闹的背后也潜伏着一些看不见的危险。

据媒体报道,仅8月7日至23日,就有十余人在海水浴场游泳时溺水甚至溺亡。

汹涌的大海不同于一汪平静的湖水,如果没有安全意识,生命可能会消失在这片海洋天堂中。

近日,记者探访了青岛市区内四个游客量较大的海水浴场,了解到不少浴场的地形特点,专家们也分析了各个浴场的情况,给游客们提个醒。

石老人:

暗流汹涌,大浪无情

入夏以来,石老人海水浴场溺水事故频发,23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来到石老人海水浴场这里,游人众多。

沙滩上每隔几十米就立有一面救护队的绿色的大旗,游泳区救护队队员戴先生此时正在沙滩上巡逻,他告诉记者,石老人海水浴场风高浪急,海底偶尔会有流动复杂的暗流。

另一位浴场工作人员王先生拿笔画出了暗流的形成示意图,大潮时,打在浴场东边礁石上的海浪会形成一股回流,打在浴场西边码头上的海浪也会形成一股回流,两股回流交汇时就形成了暗流,从东西两侧向中间靠拢。

“8月7日一对父子溺死的情况就是发生在浴场西侧的非游泳区。

”工作人员王先生描述,暗流主要存在于浴场东西两侧,属于非游泳区,有大浪的情况下暗流的速度就像湍急的河水一般,某些游客不听劝阻到非游泳区游泳,海水中的暗流让游客在沙子中站不稳,被水流“抽”进海水中,摔倒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救护队员戴先生说,除了暗流,特殊天气情况下海浪也比较大,有时高达四五米,大浪打上来可能会让游客呛水。

如果气管呛水,一滴水都可能夺去人的性命。

“大风天气时,浴场浪很大,会不断广播禁止游泳或者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还是有游客不听劝阻。

”戴先生说。

六浴:

沙滩有坡,礁石锋利

22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来到青岛市第六海水浴场,因为六浴靠近火车站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很多外地游客一下火车就来到这里。

孩子们在海边追逐着浪花奔跑,让人看着有些担心。

六浴沙滩东侧不远处,有不少游客往礁石上攀爬,记者还看到有一名小男孩坐在礁石上踢水。

“经常有游客被礁石上的棱角和海蛎子壳割伤。

”六浴的管理人匡明光说,退潮时游客爬上礁石抓小螃蟹和小鱼,涨潮时,他们涉水往岸边走,看不清礁石上的情况,经常会被绊倒或者割伤。

匡明光介绍,六浴的地形是坐西北朝东南,最高潮位置有15到20度的坡度,在水下走着走着会出现水突然变深的情况。

记者看到,一名游泳爱好者的背部有大片的伤痕,这是被海蜇蛰伤的。

现在海蜇问题是每个浴场都会面临的,匡明光告诉记者,怕海蜇伤人,每天都有船在鲨鱼网附近巡逻,尽量把鲨鱼网内的海蜇打捞过滤。

每天能捞到不少海蜇,最大的直径有60多厘米。

”匡明光边说边比划着。

一浴:

常遇抽筋,海沟危险

在第一海水浴场,记者看到,浴场的游泳区被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专门的巡逻船巡视。

“现在每个游泳区都有专人巡逻。

”一浴第一游泳区负责人李岗说,水温24摄氏度以上才适合游泳,7月份时水温比较凉,但很多游客没有安全意识,尤其是体质差的老年人,下海前不做热身运动,直接往海里冲,就会出现抽筋、头晕、恶心的症状。

“外地游客不了解海,还以为海面像湖面一样,他们不知道潮涨潮落,不知道一个浪花就能把人卷下去,卷下去救都不好救,说得严重了人家还以为别人吓他们。

”李岗说,青岛本地人对天然海沟并不陌生,外地游客是不慎坠入的主要人群。

涨潮时,很多游客都在浅滩上玩,站起来水差不多到脖子附近,当他们想回到岸上时,不知道中间的海沟有多深,就可能不注意走进海沟里,发生溺水事故。

“我们救生船就停在海沟附近,发现有这种现象马上就救人。

”李岗说,因为海沟的原因,如遇大浪或者涨潮,浴场广播会不停地循环播报,提醒游客注意海沟。

三浴:

注意回流,勿爬礁石

23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青岛市第三海水浴场,此时三浴游泳者不算多。

“以前有五六个游客被困在礁石上的情况,其中还有老人,我们派船一个一个把他们拉回来。

”青岛市第三海水浴场救护队队长李永顺告诉记者,不少外地游客来到海边很喜欢爬礁石,趁着海水退潮的时候在礁石上玩耍,等涨潮时才意识到已经没有路可以回到岸上。

“再就是比较怕风浪,海水有回流,小孩子容易摔倒。

”李永顺说,以前有过小孩子追逐浪花摔倒后,被后面的大浪打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