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7746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7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docx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

 

高级汉语综合(下)教案

课程类型:

汉语综合课

授课对象:

汉语言专业本科生

所用教材: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

 

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本课程为《高级汉语综合》(下),属于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汉语基础课,共108学时,6个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高级汉语综合课是来华留学生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必修课,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汉语现代范文的讲解学习,辅以适当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之对中国语言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汉语专业理论与中国基本人文知识。

作为本科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任务,除了继续上学期的虚词学习、同义词辨析外,还增加了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的学习。

此外,根据课文涉及到的内容适当增补一些人文社会历史知识,扩展学生汉语学习的视野,提高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在高级汉语综合(下)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初级汉语综合(上、下)、中级汉语综合(上、下)以及高级汉语综合(上),在语言知识点及课文长度、难度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高级汉语综合(上)主要讲解部分为课文内容及以虚词为主的词语例释、以同义词辨析为主的词语学习,适当增加了复句的学习运用。

本课程在高级汉语综合(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修辞内容,在学生汉语准确表达的基础之上加强学生言辞或文句表达艺术效果的学习,提高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高级汉语综合(下)以马树德主编《现代汉语高级教程》(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为主要教材,辅以以下参考书目:

1.刘月华等: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吕叔湘等: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赵新等:

《商务馆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张斌等: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第一课傅雷家书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书信集《傅雷家书》选辑的学习,掌握课文主要生词的用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时间

10学时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至”、“而”、“另外”、“如此”等词的用法。

2.同义词“终身——终生”、“鼓励——鼓舞”、“错误——失误”、“打动——感动”的辨析与运用。

3.排比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简要介绍作者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以及文章写作的背景。

(二)生词学习

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

2.重点生词讲解

(1)翻来覆去:

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例:

他把今天发生的事细细地想了一遍,躺在床上~,久不成眠。

(2)随时随地:

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例:

如果有问题,你可以~来找我。

(3)悲喜交集:

交:

共。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例:

他们母子分别了40多年,今日相聚,真是~。

(4)大惊小怪:

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例:

一个人说一两句过头话是难免的,用不着~。

(5)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例:

这次战斗双方死亡惨重,场面~。

(6)前因后果:

起因和结果。

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例:

要想正确处理一个问题,首要条件是把它的~都弄清楚。

(7)重蹈覆辙:

蹈:

踏;覆:

翻;辙:

车轮辗过的痕迹。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

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例:

失败并不可怕,但应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以免~。

(8)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例:

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永志不忘。

(9)高天厚地:

比喻深重。

(10)涕泗横流: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

形容极度悲伤。

例:

当时的场面让人感动,很多人禁不住~。

(11)自知之明:

自知:

自己了解自己;明:

看清事物的能力。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例:

做人重在有~。

(12)赤子之心:

赤子:

初生的婴儿。

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例:

他有一颗~。

(13)滔滔不竭:

比喻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例:

他讲起话来,~,非常有见解。

(14)气吞牛斗:

牛:

牵牛星;斗:

北斗星;牛斗:

泛指星空。

形容气魄很大。

例:

中华民族应该有~的表现。

(15)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例:

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工人们都在~地工作着。

(16)羲皇上人:

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

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

例:

年轻人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要不然做了~,在世上毫无价值。

(17)若有所失:

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例:

孩子去外地工作,父母不免有些空虚,昨儿一整天~。

(18)战战兢兢:

战战:

恐惧的样子;兢兢:

小心谨慎的样子。

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

也形容小心谨慎。

例:

那小孩~地走着,唯恐摔倒。

做课后练习一,选用适当的成语改写下列句子。

(三)课文串讲

课文第一部分: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儿子离家求学,傅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请找出这些句子。

2.重点语法

(1)至

文言词,现多用于书面语。

A:

副词。

表示最高程度,相当于“最”或“极”,一般只修饰单音节词。

在现代汉语中,“至”常作为语素用于词或成语中,如“至多、至少、至善至美、至高无上、至亲好友”等。

例:

我至多给你三天时间,三天之内必须完成任务。

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至善至美。

B:

动词。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到”。

可构成“自……至……”格式。

例:

湖边的水鸟渐渐增多,有时多至数百只。

自午后至半夜,她一直在工作。

3.同义词辨析

(1)终身——终生

名词。

都表示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

一般可通用。

例:

这段美好的回忆,我终身/终生难忘。

病后,他的左腿不能自由屈伸,落下了终身/终生的残疾。

A:

“终身”可专指婚姻。

“终身大事”即婚姻大事。

还常用于“终身制”、“终身禁赛”、“终身会员”等短语中。

例:

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千万不能草率,必须慎重。

他因为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而被终身禁赛。

B:

当强调人一辈子从事某项事业时,一般用“终生”。

例:

我们要为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奋斗终生。

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夜以继日,终生地追求、苦练。

课文第二部分: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当孩子精神消沉时,傅雷是如何教育他的?

2.重点语法

(1)而

连词。

常连接具有转折、并列等关系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也可以是分句、句子或句群。

A:

连接具有转折关系的成分。

例:

面对现代技术,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谴责声此起彼伏。

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B:

连接具有并列或顺承关系的成分。

连接形容词时,如果形容词是两个单音节的,必须用“而”;如果是两个双音节的,“而”可用可不用。

如果一个为单音节,一个为双音节,一般单音节在前,双音节在后。

当多个形容词连用时,“而”一般位于最后两项之间,且后面常跟“又”。

例:

机构精简了,人员少而精,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她是一位美丽、聪明而又善良的姑娘。

连接动词、短语或句子时,两部分为顺承关系。

例:

该丛书从一百多部中外文学名著中选取精彩片段、分类而编成,既有资料性又情趣盎然。

未来的路怎么走他不清楚,而我也很茫然。

C: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即把表示目的、原因、方式等的状语与中心语连接起来。

常与“为、为了、因、因为、由于、通过、随着”等词搭配使用。

例:

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

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

(2)另外

表示在上文所说范围之外。

A:

代词。

多用在名词或数量短语前。

用在名词前时,“另外”后一般带“的”;用在数量短语前时,一般不带“的”。

例:

今天我们就先讲这些,另外的问题我们以后有时间再说。

你的第一封信已收到,另外两封信估计过两天也能收到。

B:

副词。

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常与“还、又、再”等连用。

例:

今天没时间了,这些问题我们另外找时间再谈吧。

这本书你拿去看吧,我另外还有一本。

C:

连词。

可连接句子或句群。

所连接的是两个不同的行为或事情。

“另外”后常有停顿,用逗号隔开。

例:

你帮我把这本书还给他,另外,再给我买点儿东西回来,好不好?

我已经在电话里告诉他了,另外,我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一下情况。

3.同义词辨析

(1)错误——失误

都指不正确。

但词性、语义侧重点均不同。

A:

“错误”是形容词兼名词。

侧重从性质方面看不正确,与“正确”相对。

可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大。

例:

老师已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写在黑板上了,你的答案是错误的。

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结果使公司蒙受了重大损失。

B:

“失误”是动词兼名词。

侧重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造成差错,强调是一种失败。

可用于工作,也可用于一种技术性的动作或操作。

例:

我们要增强责任心,尽量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他操作失误了,这台机器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

课文第三部分: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当孩子在艺术上取得成功时,傅雷心情怎么样?

他又是如何告诫孩子的?

(2)傅雷是如何看待孩子艺术上所遇到的矛盾的?

2.同义词辨析

(1)鼓励——鼓舞

动词兼名词。

都表示激发人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努力。

褒义词。

但语义侧重点、适用范围不同。

A:

“鼓励”侧重指在言语上表示希望对方从事或坚持某种活动。

双方一般均为人。

例:

他鼓励我报名参加比赛,并帮我做各项准备工作。

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父母都应该及时地给予鼓励。

B:

“鼓舞”侧重指先进事迹、精神力量或有利形势等对人精神上的积极影响。

主语多为事物,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心、士气等。

例:

为了鼓舞士气,他给士兵讲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是无限光明的。

(2)打动——感动

做及物动词时,都表示在感情上使人心动。

但两词在语义侧重点和用法上有所不同。

A:

“打动”侧重指言论或行动使人受影响。

句中一般会说明受影响后采取了什么行动。

常与“心”、“心灵”搭配。

例:

在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她被小李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

B:

“感动”侧重指外界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变化。

例:

他在话剧中的精彩表演感动了观众,人们报之以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事情感动不了像他那样的铁石心肠的人。

C:

当宾语是人时,“打动”和“感动”可互换。

但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

“打动”是主观努力的结果,而“感动”只是某一行为的客观结果。

例:

他的这番话打动了/感动了父母,父母终于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D:

“感动”还是形容词。

“打动”没有这个用法。

例:

他为我的事情东奔西走,人都累瘦了,我非常感动。

演员们感情真挚的演唱使观众深受感动。

做课后练习二。

辨析词义,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课文第四部分:

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晨的书信。

1.回答问题

(1)傅雷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个人情感与对艺术、对祖国的爱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2)傅雷与儿子既是父子,又是朋友,信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父子间这种互为知音的快乐?

2.重点语法

(1)如此

代词。

这样。

指上文提到的某种情况,有强调和肯定的意味。

可做谓语、宾语、状语。

多用于书面语。

A:

做谓语。

例:

我们是好朋友,理当如此,你就别客气了。

事已如此,你就不要太难过了。

B:

做宾语,常与“但愿、理当”等词搭配。

例:

写文章要内容充实,做报告也是如此。

C:

做状语,大多修饰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如果修饰的是单音节形容词,“如此”与形容词之间一般加“之”。

例: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朋友对我如此关心,我深受感动。

他们竟然如此不负责任,真是令人气愤。

D:

可单独用在“虽然、尽管、即使”等关联词语后。

例:

他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从不敢有半点懈怠,尽管如此,他还是被辞退了。

第二天我们又拿出了许多证据,即使如此,她还是不承认。

(四)修辞举要

把三个或更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叫作排比。

1.使用排比应注意:

①若为并列关系,这些句子成分或句子可以自由排列,无所谓先后。

②若为递进关系,则其位置的先后要与语义的层层递进一致。

2.排比的作用:

①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

②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

③增强语言的气势。

④突出文意的重心。

做课后练习六。

画出短文中的排比句,并模仿造句。

(五)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三、练习四、练习五、练习七。

 

第二课马寅初与他的《新人口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杨建业的当代报告文学《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的学习,掌握本课生词的用法、课文叙述脉络及主要内容。

二、教学时间

12学时

三、教学重点

1.掌握“进行”、“即”、“不堪”等词语的用法。

2.同义词“增长——增加”、“措施——办法”、“资料——材料”等词的辨析与运用。

3.反语修辞的两种主要形式。

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以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

2.提出问题:

(1)人口众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2)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口问题?

3.介绍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和人口学家马寅初。

(二)生词

1.朗读生词,纠正读音。

(三)课文串讲

课文第一部分:

老马识途。

介绍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要点和意义。

1.学习词语

(1)老马识途:

途:

路,道路。

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

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

例:

他虽然年纪很大,但~,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2)高瞻远瞩:

瞻:

视,望;瞩:

注视。

站得高,看得远。

比喻眼光远大。

例:

观察和分析问题必须抓住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3)要害:

A:

身体上致命的部分。

例:

他被敌人打中了~。

B:

重要地点或部门。

例:

兰州是通往西安的~之地。

(4)远见卓识:

卓:

高超;识:

见识。

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例: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领导人的~。

(5)刻不容缓:

刻:

指短暂的时间;缓:

延迟。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例:

七、八月份是每年的汛期,防洪工作~。

(6)大声疾呼:

疾:

急。

急切地大声呼喊,以引起注意或警觉。

现多指就某一问题向社会发出强烈的呼吁。

例:

在旧中国许多爱国青年走上街头,~驱除列强,挽救祖国。

(7)何等:

A:

什么样的。

例:

你知道他是~人物?

B:

用于感叹语气,表示不同寻常。

例:

这是~高超的技术!

(8)难能可贵:

难能:

极难做到。

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

例:

一个人犯了错误没关系,知错必改才是~的。

2.回答问题

(1)《新人口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称《新人口论》?

3.重点语法

(1)进行

A:

动词,指从事某种正式的、严肃的持续性活动,所带动词都为双音节。

例:

马寅初建议国家进行人口普查。

要让全国上下都重视计划生育问题,就必须进行深入调查。

宾主双方在热情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了会谈。

B:

“进行”所带的动词不能带宾语,如果语义上有受事,表受事的名词可以用介词“对”、“对于”引进。

例:

从此以后,马寅初不顾自己已年逾古稀,对人口问题进行了3年的调查研究。

当人们对他的作品进行批评时,他即是高兴,又是紧张。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选举制度进行了改革。

C:

“进行”也可以带名词性宾语。

例:

进行战争、进行外科手术

D:

如果主语表示所从事的动作,“进行”则一般单独做谓语,后面常带“着”,也可带补语。

例:

已经是深夜了,会议仍在紧张地进行着。

目前条件不够成熟,这项实验进行不了。

老城区的房屋改造已经进行了8个月。

4.同义词辨析

(1)增长——增加

A.相同:

都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多、提高,都可以表示具体的人和数量的增多。

例:

这个月的产量比上个月增长/增加了30%。

今年兰州大学的留学生比去年增长/增加了一倍。

B.不同:

“增加”数量变多后,后面的数字可以是百分数、倍数,也可以是一般的数字。

“增长”指比例上升时,后面只能是百分数或倍数。

例:

这个月留学生的生活费增加了250元。

高级班的学生又增加了2个。

中国的经济总量比去年增长/增加了10%。

C.“增加”与“增长”都可以用于抽象的事物,但是搭配不同:

增加——信心、勇气、兴趣、力量增长——才干、知识、见识、经济

(2)措施——办法

A:

都表示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但是意思和用法不同。

“办法”可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措施”多用于公文、法律条文等书面语体。

B:

“办法”是针对具体事情采取的手段,常与“有”、“想”、“采用”、“好”等词语搭配,可以受“

(一)点儿/个”修饰。

“措施”是针对重大问题、情况而采取的处理方法。

常与“制定”、“采取”、“提出”、“有效”、“关键”等词语搭配,也可以与“项”、“些”、“一系列”等词搭配,不受“一点儿”修饰。

例:

车坏了,我们得想办法回去啊。

兰州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留学生住宿问题。

这个孩子很淘气,父母对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中国必须制定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课文第二部分:

走出书斋。

回顾马寅初调查中国人口现状并撰写《新人口论》的情况。

1.学习词语

(1)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指关系重大。

例:

农业是关系~的大事。

(2)风尘仆仆:

风尘:

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

行路劳累的样子。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例:

老师住在郊区,每天~地赶来上课。

(3)迫在眉睫: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例:

大火就要蔓延到那片树林了,就在这~之时,消防队员赶来了。

(4)五世其昌:

世:

代;其:

时间副词,交要。

五世之后,子孙昌盛。

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5)盲目:

A:

双眼失明。

B:

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例:

~选择、~采购

(6)地大物博:

博:

丰富。

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例:

中国是一个~的国家。

(7)五谷丰登:

登:

成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例:

辛辛苦苦耕作一年的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

(8)异口同声: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

形容意见一致。

例:

大家~地说:

“我们都想去”。

(9)集思广益:

集:

集中;思:

思考,意见;广:

扩大。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例:

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10)洗耳恭听:

指恭恭敬敬地听别人讲话。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例:

大家对我们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虚心接受。

2.回答问题

(1)马寅初因为什么开始关注人口问题?

为此,他做了哪些调查?

(2)《新人口论》是怎么写成的?

(3)马寅初在分组讨论会上提出的意见遭到了怎样的对待?

他回应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3.重点语法

(1)即

A:

书面语。

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于“就是”,“即”前后多是名词性成分,也说成“即是……”。

例:

莲花即荷花,马铃薯即土豆。

古代的波斯即今天的伊朗。

在我的家乡,即湖北,早上吃热干面。

B:

构成“非……即……”的结构,相当于“不是……就是……”。

例:

非此即彼、非好即坏、非打即骂

C:

副词,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相当于“马上”、“就”。

例:

她计划毕业后即结婚。

这个药服用一个小时后即见效。

编辑说你的文章修改之后即可发表。

D:

连词,表示“即使”。

例:

马寅初认为,一个人“要坚持真理,即于个人私利甚至于自己宝贵的生命有所不利,亦应担当一切后果”。

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多的收成。

4.同义词辨析

(1)资料——材料

名词,都能表示用来参考的文字或事实依据,语义侧重点和范围有所不同。

A:

“资料”用作研究依据的、经过加工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实物。

常与“收集”、“整理”、“查阅”等动词搭配。

例:

历史资料、图书资料、统计资料、参考资料、实物资料

B:

“材料”含有上述“资料”的用法,但是使用范围更广,包括未加工的原始材料,以及因公事所写的文字,还可以用来表示某物的构成原料。

例:

纺织材料、建筑材料

马寅初一个省一个省地收集资料并加以研究,然后又开始研究世界各国的有关资料。

人事部门正在研究他的申请材料。

做课后练习二,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课文第三部分:

岁寒青松。

叙述马寅初《新人口论》发表后遭到的批判,并赞美其坚持真理无所畏惧的态度。

1.学习词语

(1)明哲保身:

明哲:

明白哲理,道理;保身:

保全自身,保护自己。

原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多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例:

她为人处世的第一条原则就是~。

(2)退避三舍:

舍:

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例:

古时晋楚两国交战时,晋文公命令晋军~。

(3)多灾多难:

指灾难深重。

(4)铺天盖地:

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

例:

看看这条消息,这几天电视里~都是这事。

(5)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例:

他这个人说话就这样,总是~的。

(6)标新立异:

标:

提出,写明;异:

不同的,特别的。

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例:

她喜欢~,只要新潮服饰一上市,她必买,也不管是否合适。

(7)负隅顽抗:

负:

依靠;隅:

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凭借险阻,顽固抵抗。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例:

战争已经进行三天三夜了,我军在黎明时分终于将~的敌人全部歼灭。

(8)寡不敌众:

寡:

少;敌:

抵挡。

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

例:

我军被敌人重重包围,终因~,全部牺牲。

(9)单身匹马:

一个人单身上阵。

比喻没有别人帮助,单独行动,也作“单枪匹马”。

例:

他~地闯北京,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10)刚正不阿:

刚:

刚直;正:

正直;阿:

迎合,偏袒。

不阿:

不逢迎。

指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刚强正直。

例:

他这个人办事,大公无私,~。

做课后练习一,选用适当的成语改写句子。

2.回答问题

(1)《新人口论》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2)反右斗争开始后,《新人口论》遭到了怎样的批判?

马寅初遭遇如何?

面对这一切,马寅初是什么态度?

为什么?

3.重点语法

(1)不堪

A:

动词,表示“不可”,“不能”。

多用于坏的方面,常与双音节动词结合成一些固定短语,如“不堪设想”、“不堪入目”、“不堪入耳”等。

例:

那些骂马寅初的大字报不堪入目。

留学生公寓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B:

动词,表示“承受不了”、“忍受不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