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821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docx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含义: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2.主要代表:

16世纪后期的尼德兰革命应视为其先声,而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3.特点:

①根本原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仅爆发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国家,一方面该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革命的成功创造了物质前提,另一方面旧的社会体制又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造成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较为单一,即推翻本国、本地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有社会秩序(在英、法表现为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在北美表现为英国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此外并不肩负其它任务(如解放劳动人民)。

  

  ③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充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就并未强大到使革命一蹴而就的程度,加之国际环境的原因,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具有曲折多变的特点。

例如:

英国革命有过几次反复,法国革命则更为明显,美国独立战争也经历了先挫折后胜利的转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般说来,在革命的第一阶段,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所追求的目标大体均己实现,这便是革命的基本成果。

但出于封建势力的反扑以及外来势力的干涉,使革命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必须大大突破预定的革命目标,才有可能巩固既得的成果。

当此任务完成时,这些超出革命预期目的的步骤也就失去了存在了理由,就必须在退回到成熟的起点上-即革命初期取得的那些革命成果。

  

  ④领导阶级和主力军:

从阶级关系角度分析,革命最初的领导者多是大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如英国的新贵族、法国的自由派贵族),人民群众是资产阶级的同盟军,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有一致的斗争目标,但却有不同的斗争目的。

当革命需要向前发展时,掌权的大资产阶级就开始不能适应要求。

此时主要的推动力量是下层群众和革命阵营中更激进的派别。

而最终革命成果得以巩固和维护时,大资产阶级又会重新执政。

  

  ⑤方式:

主要是武装斗争(英国),革命成功后再颁布法律加以巩固。

⑥结果: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主要表现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变了社会性质。

资产阶级掌握掌权建立起资产阶级专政。

但政权组织形式有所区别,如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体制,而美国则较早地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而革命成功后,充其量只能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议会政治,民主,平等,自由)而不可能建立起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守旧势力的残余)。

当本阶段接近终结时,世界上仅有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英国、美国、法国),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封建制度甚至更落后的社会形态中,资本主义远未形成世界体系。

这归根结蒂是由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将封建制度彻底废除,不足以改造社会,更谈不上改造全世界。

  

  同时,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从时空观念上讲相去甚远,但相互间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美、法两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而美、法两国革命的联系则更为紧密。

  

  例题1:

1997年普通高考第19题:

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这一性质的是:

  

  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方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答案:

B项

  

  解题分析:

本题有相当难度,旨在考查考生对“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特别要注意“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这一论断。

该题的四个选项均可从不同角度说明英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但要求回答的是“最”能体现性质的选项。

一切资产阶级革命,无论最终确立何种类型的政体,是否处死国王,均不重要。

重要性在于是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是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即是否对社会进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造。

可见,C、D两项并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必须完成的任务,而A项单纯强调武装斗争的方式不能体现“资产阶级”这一性质,而B项涉及到对土地问题进行资本主义改造的内容,因此应选该项。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鉴别最能表明资产阶级革命的正确标准,即摧毁封建制度的根基一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占据统治地位,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非革命的手段、方式或政权的构成形式等。

“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这些引文出自(1996年高考试题)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独立宣言》D、法国的《人权宣言》

解析:

本题是材料选择题,题目涉及到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重要文献或著作,要求考生指出所引材料出自那一文献或著作,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材料辩析以及比较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的最基本要求。

  

  例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和解放农民

  

  .英国拍卖王室和教会土地.法国雅各宾派的土地法令

  

  .俄国高价赎买土地的规定.美国林肯政府的《宅地法》

  

  .日本承认新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征收土地税。

  

  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的标准是不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一切社会革命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的都是摧毁陈旧过时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

衡量一个革命彻底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其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程度。

  

  例3:

法治建设的发展,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1689年《权利法案》;1776年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1791年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拿破伦法典;

  

  能不能说法制社会17、18世纪已经建立了?

  

  例4.北美和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

相同点?

  

  背景:

美国资本主义较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而拉美则不然。

  

  经过:

独立战争前,美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独立运动有统一领导(人、组织)、统一纲领,统一的军队,而拉美没有。

  

  结果:

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而拉美实质上是军事独裁、专制(考迪略)。

美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而拉美则没有。

  

  相同点:

殖民统治;启蒙思想;国际环境有利;结果取胜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相互作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晚期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建立起来经过了两个步骤,第一步就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步是晚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晚期资产阶级革命两个历史概念是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上区分的,发生在17、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而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也就是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晚期资产阶级革命。

      1、二者历史任务不同: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简称早革)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晚期资产阶级革命(简称晚革)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2、各有典型事件:

早革的典型事例主要有三,1640年至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晚革的典型事件主要有五,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

      3、结果及影响不同:

早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若干原则,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国家确立起来;晚革则建立起较为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名称

时间

领导阶级和领导人

任务

原因

开始标志

转折

处死者

复辟者

重要文件

结果

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

1688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克伦威尔)

推翻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的新贵族的壮大,英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苏格兰人民的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议会的重新召开

纳西比战役

查理一世

查理二世

《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

1794

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①18世纪晚期,法国腐朽的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八

《人权宣言》

资产阶级共和国

1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的思想怪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

1775

1783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华盛顿)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②英国殖民者对北美经济采取压制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反抗,③“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来克星顿的枪声

萨拉托加战役

《独立宣言》

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的拉美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南北战争

1861

1865

美国北方政府(林肯)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①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却保留着奴隶制种植经济。

②两种经济制度矛盾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焦点。

③1860年11月,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南方叛乱武装挑起内战

《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

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独立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经济迅速创造了创造了条件。

 

两次改革简表

名称

原因

时间

领导者

日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1861年

改革

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地发展起来,但是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着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

②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了农奴的反抗,动摇了沙皇的贵族的统治。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摆脱农奴制的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①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

治维新

内因: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幕府统治出现危机②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并取得成功。

③外因:

以美国为首的外国热血的入侵,激化了国骨矛盾。

1868年开始

日本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建立欧美资产阶级国家

①行政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上,允许农民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