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508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2.docx

电除尘电仪专项施工方案2

汕尾发电厂电除尘改造工程

电仪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金马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08月02日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主要工作量

4、控制盘(台、箱、柜)安装

5、接地系统安装

6、电缆桥架及保护管安装

7、就地仪表设备及控制装置安装

8、仪表管敷设及防冻保温

9、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10、电缆敷设及接线

11、测量和信号回路校线

12、文明施工措施

13、热工强制性条文

14、对危险源的辨识及预防措施

 

前言

汕尾电厂总体规划装机容量4×600MW+4×1000MW等级机组,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4×600MW等级机组(即2×600MW+2×660MW),二期建设4×1000MW等级机组。

第一期工程分两步建设,一期工程1、2号机组装设2×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两台机组分别于2008年1月和2008年2月投入商业运行;一期工程3、4号机组装设2×660MW国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公用系统设计已按4×600MW等级机组容量完成,两台机组分别于2011年1月和2011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

1编制依据

1.1施工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

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现行版本;

1.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篇)》现行版本;

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

1.6《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003版;

1.7《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2004版;

2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汕尾电厂4×600MW+4×1000MW等级机组电除尘器改造工程电仪专业。

电除尘器改造范围如下

序号

工程项

工作内容

电气部分

1

电缆桥架的保护性拆除与恢复

由于需对除尘器顶板进行更换,以及末电场的加长,对于施工受影响的的电缆桥架需保护性拆除,机务工作完成后恢复。

2

新增部分桥架

对部分桥架进行延伸加长,合计约100米。

3

加热器更换

顶部保温箱加热器208支全部更换(含16件为新增)。

端子箱至设备分线连接分线电缆约3200米。

小桥架300米

3

灰斗电加热增加

在灰斗上增设加热板,40个灰斗(含新增灰斗)合计288块

4

料位、测温

新增灰斗上各安装一只料位与测温

5

就地箱

安装灰斗端子箱40只,顶部加热端子箱4只,振打端子箱4只

6

振打器

新安装的阳极振打器48只,阴极振打器16只,端子箱至设备分线连接约2000米

7

电缆

控制楼至除尘器电缆10000米

8

电气柜

控制楼内安装2面电气,改造电气柜8面。

按图在指导下改造。

9

电缆竖井

施工范围内有一座6米高电缆竖井,需向侧部7米处移位。

10

其他

其他辅助工作

11

施工辅材

管接头等

仪表部分

1

压力变送器

罗斯蒙特3051、14只

2

仓泵就地控制箱及改造

16套

3

库顶切换阀控制箱改造

2套

4

不锈钢气管

8X1、1套

5

各类电缆

1套

6

程控系统改造

1套

7

各类附件

1套

3主要工作量

(1)除尘器扩容改造与原厂内综合管线及电缆桥架、竖井等干涉处,由施工单位负责处理,相应改造材料由施工单位提供。

(2)电气系统、照明、检修、防雷、接地、滑线、电缆设施(含电缆、电缆桥架、电缆埋管等)安装调试。

(3)I&C系统仪控系统安装调试。

(4)通讯安装调试。

(5)接口及与改造系统外部的机械、热控和电气设备的接口安装调试

4、控制盘(台、箱、柜)安装

4.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4.1.1参加作业人员须为热控专业人员。

4.1.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4.1.3施工人员须熟悉和掌握盘柜的具体安装方法及相关要求。

4.2需要机械及工、器、具

4.2.1水平仪1台

4.2.2水平尺1把

4.2.3垂线

4.2.4扳手2把

4.2.5焊机1台

4.3施工准备

4.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认无误。

4.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

4.3.3作业措施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

4.3.4开工前的报审手续齐全,并经确认。

4.3.5盘台设备开箱,核对盘面尺寸及部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关设备的清点和校对。

4.3.6进行盘柜安装的技术交底。

4.3.7根据盘柜尺寸进行盘底座制作。

4.4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4.4.1底座制作

a控制室盘台的底座应按设计图纸并结合其实际尺寸下料、制作。

型钢8#的槽钢,采用平放方式。

b底座下料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另外必须使用切割机下料,不得使用气割下料,下料口必须打磨光滑.成排安装的盘的底座,根据现场施工总结的经验,每个盘底座下料的槽钢长度比这盘底的长度多出1mm。

c底座制作前,型钢应进行调平、调直,先用目测将不平处调直,再用线绳检查,与槽钢面不贴紧的地方不应超过仪表盘长度的1/1000,最大不超过5mm。

d底座应在平正的平台上进行制作,用铁水平、铁角尺找平和找正后,再用电焊点上。

e底座搬运时,应防止强烈碰撞而造成变形。

4.4.2底座安装

a盘底座安装应在地面或平台二次抹面前进行。

b盘底座上表面应高出地面10mm。

以方便运行人员做清洁工作时防止污水流入表盘,底座的安装标高就据以确定。

c底座安装前应清理基础地面,找出预留铁件,并将突出不平的地点剔平,根据图纸找出盘的安装中心线(顺便检查预留电缆孔,导管孔是否适用),确定底座的安装位置。

在适当位置放置水平仪,以二次抹面的标高为准,初找地面,以检查有无过高之处,最终保证各排盘的标高一致。

d盘底座就位根据盘中心线找正,根据现场施工总结的经验,调整盘柜的水平度及垂直度,可用加垫1-2mm的薄铁片进行调整,垂直偏差小于1.5mm。

e找平后,再对其中心线进行校对,满足要求后用电焊将底座垫铁和埋件等焊牢。

f底座安装后正面必须打磨光滑。

4.4.3搬运与开箱

a仪表盘到达现场后,应贮放在干燥的仓库内,如露天存放,应有妥善的防雨,防水措施。

最好是当即运至安装现场,就位立盘。

b为了搬运方便,并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盘应在控制室内或就地安装位置处开箱。

若装箱体积过大,则开箱工作可在安装现场附近的厂房内或室外进行,但应随拆随搬,不可堆积过多。

c开箱时,应使用起钉器,先起钉子,后撬开箱板,若使用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并严禁将撬棍伸入木箱内乱撬。

d拆下的木板应集中堆放,以防钉子扎脚,搬运时应将盘门关闭锁住,若有较精密的仪器元件应单独搬运,以防意外损坏。

4.4.4立盘

a仪表盘不应安装在受振动的地方,如有振动,则应有减振措施。

b若控制装置机柜有与基础绝缘的要求,应在盘底与底座间加装厚度为10mm左右的胶皮垫,胶皮垫在地角螺丝的位置处相应开孔。

c盘就位后,必须找正,盘找正,找平时,可先精确地调整第一块盘,再以第一块盘为标准将其他盘逐次调整,调整顺序,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盘垂直度情况调整,在盘顶上放一木棒,沿盘面下悬挂一线锤,测量盘面上下端与吊线间的距离。

如果上下端的距离相等,表示盘已垂直,如果不相等,可用1~2mm的薄铁片加垫使其达到要求。

d找正,找平后,应紧固地角螺丝,并再次复查垂直度,地脚螺丝与底座也应绝缘。

e检查盘间螺丝孔,应相互对正,如其位置不对或孔径过小,应用圆锉修整,或用电钻重新开孔,严禁用火焊割孔。

f扣上盘间螺栓来调整盘间距离,使之符合要求。

(连接仪表盘的螺栓,螺帽,垫圈等应有防锈层)

g盘柜全部找正,找平后,在盘的一端架设水准仪检查,应保证全部盘面在同一直线上,相邻盘面平面偏差应小于1mm,正面盘以上成排盘面总偏差小于5mm,否则应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4.4.5质量标准

a仪表盘的安装应牢固,平整垂直,内外表面漆层应保持完好,无污迹。

b盘正面及正面边线不垂直度小于盘高的0.15%。

c相邻两盘之间的平面高允许误差小于1mm,当成列盘超过6块时,其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5mm。

d盘间的连接缝隙应小于2mm。

e盘体有接地要求的,一定要保证其接地良好。

f仪表盘外形尺寸,仪表设备安装孔尺寸,以及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g仪表盘外观应无残损。

h连接盘柜用的螺栓,螺帽,垫圈应有防锈层。

i仪表盘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系统安装

本工程接地系统需全面检查,原接地若不合格,考虑重新制作。

5.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5.1.1所有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持有有效证件并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过方可上岗。

5.1.2参加作业人员须为电气、热控专业人员。

5.1.3作业人员需进行图纸学习,并参加该项目技术交底。

5.1.4作业人员需熟悉并掌握接地系统的具体安装方法和要求。

5.1.5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必须经报审合格后上岗。

5.2主要机械及工、器、具及管理要求

电钻FDV12T2台

摇表SVERKR7501台

扳手15寸6把

接地电阻测量仪M0DEL41021台

电焊机BX1-400F-34台

 

5.3施工准备

5.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认无误。

5.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

5.3.3作业措施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

5.3.4开工前的报审手续齐全,并经确认。

5.4作业程序

接地带、接地极土方开挖——接地极制作——接地极安装——接地带敷设——接地跨接线安装——接地检查井施工——土方回填——热控设备保护接地——接地电阻测试——检查验收——移交

5.5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5.5.1控制盘接地应有相应的接地点,接地应牢固可靠,

5.5.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米。

5.5.3接地汇流铜板安装在电缆夹层的墙上,汇流铜板安装前应作表面防氧化处理。

5.5.4接地电缆应引至0米电气大地网,接地周围15半径范围内无大电机,避雷针或避雷接地点保证一点接地。

5.5.5屏蔽电缆、屏蔽导线、屏蔽补偿导线的屏蔽层均应接地,并遵守下列规定:

a.总屏蔽层及对绞屏蔽层均应接地。

b.全线路的屏蔽层应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当屏蔽电缆经接线盒或中间端子柜分开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中间的端子柜内将其两端的屏蔽层通过端子连线,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只允许有一端接地点。

c.屏蔽层接地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信号源浮空时,应在计算机侧;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的接地点应靠近信号源的接地点;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宜与屏蔽罩相连接,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现场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信号地)。

5.5.6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可接到电气的保护接地网上,但不应串联接地。

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5.7若制造厂要求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机柜外壳不与接地网连接时,其外壳应与柜基础底座绝缘。

5.5.8计算机及监控系统的接地系统按设计直接接在全场电气接地网上或接在独立接地网上,其连接方式及接地电阻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采用独立接地网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Ω。

接地电阻应包括接地引线电阻。

6、电缆桥架及保护管安装

6.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6.1.1参加作业人员必须以培训合格的热工专业人员为主。

6.1.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桥架安装工作,对电缆桥架安装的验评标准有一定了解。

6.1.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桥架安装的安全规章制度,且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

6.1.4焊接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且有一定的焊接经验,熟练掌握电焊技术。

6.1.5参加作业人员应严格把握安装质量,并在工作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6.2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a电缆桥架及配套立柱、托臂、固定连接片等

b电焊机、焊钳、面罩、焊条

c扳手四把、卷尺、尼龙软线

d安全带

6.3施工准备

6.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定无误。

6.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

6.3.3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

6.3.4开工报告审批齐全,并已确认。

6.3.5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安全措施到位,脚手架齐全并符合规定。

6.4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6.4.1作业方法

a混凝土结构的预埋件应焊在钢筋上,砖结构的预埋件尾部劈开,埋入深度不得小于100mm。

b立柱有单立柱和双立柱,可一侧或两侧安装。

立柱长度的选择决定于桥架的安装层数(一般层间距离为300mm),水平敷设用的桥架其立柱可楼板下吊装、梁下吊装,侧壁上安装。

安装前应先经平直,安装时采取先点后焊的方法,以防变形,立柱顶部直接焊在预埋件上,焊缝应牢固,无咬边、突刺及沙眼,焊缝应均匀,厚度不得小于5mm,立柱焊接时,先选择一定长度的两头立柱焊接,焊牢后,拉弦线,保证焊后的立柱在一条直线上,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00mm。

c垂直敷设用的电缆桥架,其支架选用侧壁垂直支架,安装时与墙壁可用膨胀螺栓固定或与预埋件双面角焊焊接。

d托臂安装时,同一层的托臂高度要求一致。

e直线段的托架安装直接固定在支架上,为组装成需要的长度,除采用2m的标准件外,还应采用长度为300mm、600mm、900mm等非标准托架。

f电缆竖井安装时,竖井高度在3m左右时,加横档固定装置。

g在连接不同型号的桥架时可用调宽或调角连接片。

h电缆架与接地扁钢连接时,焊接应牢固,无虚焊和中断点;桥架与桥架连接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连接。

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i电缆敷设接线结束后,机组启动前,设计有防尘要求的场所,桥架应盖上盖板,盖板与桥架搭扣连接。

j在使用变宽连接片、调角连接片时,对接头两边各600mm范围内应有支架;水平弯头应在两段外侧600mm范围内各设一个支架;在水平三通、四通的各个端部内侧150mm范围内各设一个支架;安装上下弯桥架时,在上下端连接处的适合位设支架。

k桥架安装时应考虑到热膨胀因素。

l保护管的内径一般为电缆外径的1.5~2倍。

m保护管采用弯管机冷弯。

一般情况下,2″以下的钢管采用手动液压弯制;2″及以上的钢管采用电动弯管机弯制。

n使用电动弯管机弯制保护管时,模具规格应根据保护管的外径尺寸选择。

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一般应符合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弯制过程中略大于所需角度即可。

单根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2个。

o保护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纹或显著凹瘪现象,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

p弯制好的保护管应用锉刀或角磨机打磨,使其管口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

q保护管一般用管卡紧固在支架上。

墙体、柱头上的支架采用电锤打膨胀螺丝固定;钢结构上的支架采用焊接固定。

r保护管与设备之间采用金属软管连接,连接时应使用管接头和终端接头自然过渡。

6.4.2工艺要求

a桥架外形应无扭曲变形,镀层良好。

b桥架安装应“横看成线,纵看成片”,线槽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c槽与槽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紧密,槽的端口应封闭,盖与槽之间应固定牢靠,便于拆卸。

d电缆桥架固定牢固、可靠。

e单根保护管固定应横平、竖直;成排保护管固定管口高度一致、弯曲弧度一致,排列整齐。

6.4.3质量标准

a电缆桥架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外形无扭曲变形,安装位置符合设计。

b水平倾斜偏差和垂直偏差每米在2mm以内,总长在10mm以内。

c托盘、梯架的补偿装置在直线段每隔50m一个,且齐全。

d不同高宽,桥架连接平缓过度,桥架对接无错边。

盖板应固定牢靠,便于拆卸

e连接片的螺栓连接紧固、螺母置于槽外。

f电缆桥架层间距离一般为300mm。

g垂直安装的直线段托架其支撑点间距不应小于2000mm。

7、就地仪表设备及控制装置安装

7.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7.1.1作业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工以上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单片机的知识。

全面负责整个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全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全面负责。

合理安排施工,保证施工进度。

发现安全问题有权责令整改,甚至停工。

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责令返工。

7.1.2作业人员应具有初级工以上水平,至少有两名中级工。

并对单片微计算机有一定了解。

按本指导书制订的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施工。

如指导书内容与施工实际情况有矛盾,有权停止作业,并向有关人员提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施工结束后要配合有关人员做好自检及各级验收工作。

7.1.3作业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作业活动中的技术管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负责各项交底,负责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的自检。

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责令返工。

7.1.4所有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持有有效证件并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过方可上岗。

7.1.5班组长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合理安排各调校项目的人力及施工进度,对本班的各项工作要全面熟悉。

7.2主要机械及工、器、具

活动扳手(200mm)4把

螺丝刀(平头,十字,150mm,100mm,250mm)20把

电烙铁(50W)2把

万用表4只

通灯

兆欧表(500V)1只

电焊机2台

7.3施工准备

7.3.1施工前应做的准备

a施工前技术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b施工人员要熟知检定规程中调校的步骤和技术要求。

c校验所需要装置仪器应检定合格,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

7.3.2施工条件

a热工信号装置安装应在表盘安装结束,室内装修工作结束后进行。

未经单体试验(检验)的装置不得安装。

b热工信号系统调试应在信号装置安装结束,信号发生端设备安装结束,电缆接通后进行。

7.4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7.4.1单体校验

a检查装置各组件外观完整无损,附件齐全,内部零件无脱落和损坏,编号、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b按说明书上的接线图接线,输入信号设定为常闭接点的通道接上短接线。

c检查接线无误,检查电气回路绝缘合格后,送上电源,在信号端加模拟信号(常开接点短路,常闭接点开路),对应电脑画面接点正确,需有合格的校验仪器并持有效期的检验人员证件及相关资质。

7.4.2电动门的调试方法

电动装置是电动阀门的驱动装置,用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它可以准确的按控制指令动作,是对阀门实现远控、集控和自动控制的必不可少的驱动装置。

a:

电源回路:

由交流220V电源母线和熔断器组成,熔断器起保护作用。

b:

开阀回路:

由开转距开关TSO、开行程开关LSO1、开阀按纽SO1、开向接触器KMO、开向继电器KMO组成。

c:

关阀回路:

由关转距开关TSC、关行程开关LSC1、关阀按纽SC1、关向接触器KMC、关向继电器KMC组成。

d:

开阀指示回路:

由闪光开关LSF、红色指示灯RD和开向接触器KMO组成。

e:

关阀指示回路:

由闪光开关LSF、绿色指示灯GD和关向接触器KMC组成。

7.4.3电动装置的调整:

调整转矩、行程时,必须检查位置指示器上的电位器是否已脱开,(把电位器轴上齿轮的紧定螺钉松开即可脱开)以防损坏。

新装的电动装置首次电动时,必须检查电机相序,控制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以防电机失控。

7.4.4转矩控制机构调整:

a、首先调整关转矩。

b、按照随产品提供的转矩特性曲线,从小转矩值开始,逐渐增大转矩值直到阀门关严为止。

c、根据阀门工作特性调整开方向转矩,一般开方向转矩要比关方向转矩大。

d、以上调整均在空载无介质压力等因素下调整,在有压力、温度时应注意其能否关严,如关不严则要适当增加转矩值以关得严打得开为准。

7.4.5行程控制机构调整:

a、用手动将阀门关严。

b、脱开行程控制机构,即用螺丝刀将行程控制机构中顶杆推进并转90°,使主动小齿轮与计数器个位齿轮组脱开。

c、用螺丝刀旋转“关”向调整轴,按箭头方向旋转直到凸轮压住弹性压板使微动开关动作为止,则关向行程初步调好。

d、松开顶杆使主动齿轮与两边个位齿轮正确啮合,为保证其正确啮合,在松开顶杆后,必须用螺丝刀稍许左右转动调整轴,此时可以电动打开几圈,然后关闭,视关向行程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合要求,可以按上述程序重新调整。

e、开方向调整。

在关方向调整好以后,用手将阀门开到所需的位置(注意此时行程控制开关不能脱开,否则关向调整又被打乱),然后脱开行程机构,旋转“开”向调整轴,按箭头方向旋转直到凸轮压住弹性板,使微动开关动作为止。

在使行程机构与主动齿轮啮合,则开向行程调完。

行程控制机构调完后,可反复试操作几次。

一般开阀门控制在全行程90%左右。

7.4.6可调式开度指示器的调整:

a、在调整好转矩、行程的基础上调整可调式开度指示器和远传电位器。

b、将阀门关闭(手动或电动)。

c、首先根据阀门的最大转圈数将齿轮的调节齿轮调到相应位置上,再将表板的关符号推到指针处,转动电位器使电位器在零位上,并使电位器轴上的齿轮与开度轴上的齿轮啮合,拧紧电位器轴上齿轮的紧定螺钉即可。

7.4.7电动门调试质量标准

a配电箱、电动门上元器件必须牢靠、齐全完好。

b回路接线正确,接触确保良好。

c电动门接线正确,接触良好。

d电动门电机绝缘符合要求,必须大于1兆欧。

e行程开关、转距开关灵活,动作可靠。

f执行机构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7.4.8执行机构的安装

底座的固定执行器底座应安装牢固、端庄,安装底座或支架时可按下列方式固定:

a、底座安装在钢结构的平台上或有予埋的混凝土结构时,可用电焊固定。

b、在较厚的混凝土基础上安装时,埋入地脚螺丝,埋入处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是250mm。

执行器的安装前应检查:

a、执行机构应灵活、无松动及卡涩等现象。

b、绝缘电阻应合格,通电试转动作平稳,开度指示无跳动。

c、对气动执行机构通气试验,严密性、行程、全行程时间、自锁等应

符合制造厂规定。

d、执行机构必须安装牢固,操作时无晃动,其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和检修,不得妨碍通行,不受汽水浸蚀和雨淋。

角行程执行机构的操作手轮中心距地面应为900mm。

e、调节机构从全关到全开应与执行机构全行程相应。

f、执行机构应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标记,其手轮操作方向的规定应一致,宜顺时针为“关”,逆时针为“开”。

g、角行程执行器在50%开度时转臂与连杆近似垂直。

h、当调节机构随主设备产生热态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安装应保证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不变。

7.4.9电动执行机构安装调试质量标准

a执行机构动作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等现象。

b力距开关及传动机构动作应灵活、可靠。

c绝缘电阻应合格,通电转动平稳。

d电动执行机构的减速箱应按制造厂规定加注润滑油,不得有渗油现象。

7.4.10回路查线

a回路查线应在各部件安装结束后进行,查线时应同时核对信号源设备,接点性质是否与设计相符。

b用通灯检查校对回路接线,特别要注意电源接线是否正确。

并查看熔丝容量应符合设计。

c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气回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测量时应将设备与回路断开。

d查线后确认各部分接线无误,方可送电,进行系统试验。

e按设计及厂家的要求设置好各信号的整定值

f在信号发生端加模拟信号,各部分动作应符合设计及制造厂的规定。

8、仪表管敷设

8.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

8.1.1参加作业人员须为热控专业人员。

8.1.2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应进行三级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