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318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87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docx

通信工程施工手册

第一章通信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1传输接入系统

1.1本线新乡~刘庙段既有长途光数字网络为三层结构,铁通河南省2.5Gbit/s骨干网东北环,155Mbit/s本地中继网和622Mbit/s接入网。

既有一条GYSTA53型12芯光缆。

1.2新乡~刘庙段骨干网利旧使用。

由于既有中继网设备为华为公司早期产品,该型号产品厂家已经停产,且随着近些年铁通公司骨干网、接入网不断建设和完善,中继网业务逐渐倒入骨干网和接入网,其中本线刘庙(菏泽南运转场)~日照段中继网已经停用,因此新乡~刘庙(菏泽南运转场)段中继网利旧使用,不再升级。

1.3原155Mbit/s接入网系统的传输单元在2006年初新乡~东明段已由铁通公司更新为622Mbit/s,该部分利旧使用。

本工程新乡~刘庙段升级接入单元替代已经停产的A型接入单元,并把算王庄、菏泽南、刘庙155Mbit/s传输单元升级为622Mbit/s,此外东明通信站已更新的622Mbit/s传输设备型号为ZXMPS320,该型号设备空分交叉能力不满足本工程需要,将其升级为ZXMPS330设备。

1.4本工程郑州局管内封闭:

古固寨、满村、东堡城3个车站。

由于信号专业需要将古固寨设为中继站,仍需要TDCS系统2Mbit/s速率通道和自动电话等业务,因此古固寨站传输接入设备保留,其余两个封闭车站暂定设备撤出后,将干线光、电缆接通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后埋于地下。

1.4本工程各变电所、分区所、通信站所在地的信号楼通信机械室新设155Mbit/s接入网设备,为本工程新增业务提供通道。

延津、封丘光机械室距离信号楼较远,为确保信号TDCS、微机监测等重要业务的通道传输质量,本工程在信号楼通信机械室新设155Mbit/s传输接入设备。

1.5为确保行车指挥信息通道的安全、可靠性,分别利用通信(站)机械室至信号楼机械室2条8芯光缆中的各2芯光纤形成保护环。

2电话交换设备

本工程维持既有长途、本地电话交换网,新增自动电话用户纳入既有程控交换机。

3有线专用通信

改造既有数调系统并新增电调业务。

4无线列调系统

本工程既有无线列调通信设备更新为450MHZ频段四频组单双工兼容B1制式设备,开通无线列调“大三角”通信,同时完善系统功能。

电气化改造工程对无线列调通信场强覆盖要求提高10倍,为保证通话及数据传输,大区间弱场采用光纤直放站的方式进行补强,线路多弯道,路堑、隧道区段采用架设漏缆加中继器的方式进行补强。

为满足本工程TDCS系统升级后的要求,本工程新增车站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及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

5站场通信

对未设置电化引入架和电化车站综合柜的车站新设电化引入架或电化车站综合柜。

6电源系统

新乡南、新乡东、古固寨、塔铺、延津、延津信号楼、封丘、滑县南、长垣信号楼、文庄、算王庄通信机械室新设48V45A/100AH小站开关电源设备。

 

第二章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施工技术及安全

第一部分光(电)缆线路

1光(电)缆径路复测

1.1施工准备

1.1.1劳动组织

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确定径路走向

3

2

绘制线路台帐

2

3

拉绳尺及标识

3

1.1.2工机具料

表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绳尺

100m

2

2

钢卷尺

3m

2

3

毛笔

4

4

无线对讲机

3

5

红色油漆

2

6

大标旗

1

7

哨子

2

8

台帐记录表

1

9

花杆

3

10

小木桩

50

11

手锤

1

12

白灰

1

1.2主要任务

1、根据设计核定光(电)缆路由走向及敷设位置。

2、核定和丈量中继段距离,其中包括直埋、管道、水线所处段落。

3、核定光(电)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及地下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4、核定防护地段及处理措施。

5、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和数量。

6、管道线路核定管道路由、敷设位置、管道接头位置、中间气吹或牵引光缆点位置、间距,以及管道长度。

7、核定人(手)孔的建筑地点和建筑方式。

8、核定管道光(电)缆占用管孔的位置。

9、为光(电)缆的配盘、光(电)缆的运输提供资料。

1.3复测原则

1、复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径路,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设计径路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协商确定。

2、市区光(电)缆埋设径路及在市郊规划线内穿越公路、铁路位置如发生变动时应报当地相关部门审批后确定。

3、管道的路由应尽量沿靠各种交通线建设,以方便维护和气吹设备能够顺利到位。

困难地段,沿线所有气吹点位置至交通线的距离应不大于200m。

4、管道应铺设在路由较稳定的位置,避开地上、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较多、经常挖掘动土的地段。

5、埋式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净距应符合规范(TB10205-99)要求。

6、架空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7、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的净距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1.4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工程光(电)缆径路必须在铁路路界以内,坡脚地段电缆径路选择在坡脚外侧1~2m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5m。

2、电缆径路尽量避开路肩地段,如地形限制,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考虑避开电气化基础。

在站内,避开信号机、转辙机等。

3、尽可能保持线路的直线性,便于引入及沿线分支引出。

4、尽可能减少穿越河流、沟渠、铁路和公路的次数。

5、穿越铁路、公路、大车道时,交越角度一般为900;地形限制时,应尽量不小于450。

穿越铁路时,距道岔和辙岔不小于3m,并应避开钢轨连接点。

6、管道路由宜选择径路顺直、地势平坦、地质稳固、高差较小、土质较好、石方量较小、不易塌陷和冲刷的地段,避开地形起伏很大的山区。

7、引入机械室光缆长度应根据实际长度另加5-10m预留。

8、在陡坡地段(大于30m,大于30°)应按S弯丈量光电缆线路长度。

9、光(电)缆自然预留比例按2‰考虑。

1.5复测方法

1、定线

根据设计施工图,在前方三角定位桩或转角桩上竖起大标旗,始标点至大标旗间插入两根以上花杆,始标、花杆和大标旗成一直线,以此画线和丈量距离。

2、测距

测地面距离时一般使用100m绳尺。

绳尺应每天用标准尺校正以免由于绳尺变化而造成测量误差。

测距时前后拉绳人员应保持在始标至大标旗的直线上。

每隔100m打一计数桩,在转角点穿越障碍处应打定位桩。

桩号应随时与绘图、记录者核对。

在前后桩之间把绳尺拉直沿绳尺用白灰画线,沿途预留处应划出,预留长度应记入距离数之内。

3、绘图

核实复测的径路与设计施工图有无差异,径路变动部分应按施工图的比例绘出径路位置及径路左右50m以内的地形和主要建筑物。

核实施工图上的各种障碍及“防护”段落。

提供配盘及光(电)缆运输、施工车辆进入通路的资料(障碍分布及沿途交通情况等)。

2光电缆测试

2.1光缆单盘测试

2.1.1施工准备

2.1.1.1劳动组织

表1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光缆开剥、核实外层端别及封头标识

1

2

测试光缆的长度、衰减

2

3

测试光缆金属加强芯和金属外护套对地绝缘

1

2.1.1.2工具材料

表2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OTDR

1

2

光纤切割刀

1

3

松套管开剥器

2

4

耦合管

1

5

米勒刀

1

6

尾纤

1

7

工作台

1

8

太阳伞

1

9

绝缘摇表

500V500M

1

10

光缆密封端帽

1

11

断线钳

1

12

镊子

1

13

光缆切断器

1

14

光缆开剥器

1

15

卷尺

1

16

酒精泵

1

17

酒精

1

18

棉纱

kg

0.5

19

脱脂棉

1

20

棉签

1

2.1.2操作程序

2.1.2.1光缆单盘测试流程图

 

2.1.2.2单盘测试操作要领

1、外观检查

打开光缆外层包装,滚动光缆盘360°检查光缆盘有无变形,护板有无损伤,应做好记录。

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应做好记录,核对出厂记录并保存。

2、光缆开剥

光缆两端开剥500mm。

3、检查端别并标注

判断光缆“A”、“B”端别,识别种类,并在盘上用红漆标上新编盘号、光缆类别及外端端别。

4、光纤测试

衰耗测试:

一般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应加1km左右尾纤,以消除OTDR的盲区,测试应做好记录。

测试结果不符合标准或与出厂测试值相差太大,应向光缆生产厂家提出用剪断法进行测试。

长度测试:

用OTDR测出每根光纤的长度,同一光缆几根光纤的测长应加以比较。

如有较大差别应从另一端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防止有断纤。

5、绝缘测试

用摇表测试光缆金属外护层对地和加强芯对地绝缘以及加强芯与金属外层之间的绝缘,绝缘指标不应小于10MΩ·km。

6、光缆端头密封

测试完毕,用密封端帽将光缆两端密封。

7、光缆盘重新固定

2.1.2.3光缆配盘

1、以径路复测台帐为依据,按区段从通信站或中继站开始,A-B方向配盘。

2、光中继段内,单模光缆配盘顺序应根据出厂编号顺序,由小到大配盘,如无法保证,可按模场直径相差最小配盘,相邻两盘光缆模场直径差应不大于1µm。

3、靠近通信站和中继站第一盘光缆长度应大于1km(有引入管道地段除外)。

4、光缆接头位置宜安排在地势平坦和地基稳固地段,严禁在桥上、河流、公路上接头;在隧道内、路肩上尽量避免接头。

管道光缆的接头位置宜选在人孔中,若选在手孔中,应有标示。

5、光缆通过河流、大桥、隧道等障碍物时,应考虑预留。

6、在光中继段内,尽量减少接头数量。

2.1.3质量控制

1、光缆测试应用双窗口测试,1310nm波长平均衰减≤0.35dB/km;1550nm波长平均衰减≤0.25dB/km。

2、在进行衰减测试时,参考点A、点B应保持不变,尾纤与光纤连接点藕合衰耗小于1dB。

3、仪表量程应大于1.5倍测试光纤长度(尾纤长度与光纤长度之和)。

4、测试光纤所用折射率为厂家出厂测试所用折射率。

2.1.4安全措施

1、测试时,严禁将光纤端面正对眼睛,以防OTDR发出的激光灼伤眼睛。

2、光纤切割时产生的残纤,必须堆放到固定器皿内统一处理。

2.1.5环保措施

对单盘测试时产生的残缆及废弃物,必须一律回收,统一处理。

2.2光缆线路衰减环回测试

2.2.1施工准备

2.2.1.1劳动组织

表1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光缆开剥、接头盒安装

2

2

光缆衰减测试

1人测试,1人记录

3

驾驶车辆、设备仪表搬运

1

2.2.1.2工具材料

表2

序号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OTDR

1

2

光纤切割刀

1

3

松套管开剥器

1

4

耦合管

1

5

米勒刀

1

6

测试光纤

1

7

工作台

1

8

帐篷

1

9

光电话机

1

10

克丝钳

1

11

斜口钳

1

12

光缆切断器

1

13

卷尺

1

14

镊子

1

15

光缆开剥器

1

16

发电机

1

17

稳压器

1

18

酒精泵

1

19

酒精

1

20

棉纱

kg

0.5

21

脱脂棉

1

22

棉签

1

注:

表1和表2仅列出测试点的项目,环回点接续内容参考第六章《光缆接续》。

2.2.2操作程序

2.2.2.1光缆线路衰减测试流程图

 

2.2.2.2光缆线路衰减测试操作要领

1、将光缆环回点、接续点光纤一一对接

以两公里一盘为例,在我们开始接环回点出去后两公里光缆处的第一个头时,测试人员在四公里处的第二个接头点用一台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行测量。

光纤接续的具体方法参考第六章《光缆接续》,主要包括开挖接头坑——光纤开剥——安装收容盘——清洁光纤——切割并熔接——热熔并收容——安装接头盒。

2、光纤测试点测试并计算接续损耗

(1)在测试点将尾纤接入OTDR,另一端尾纤通过V型槽与被测光纤连接,测试接续点的光纤接续损耗(见图2);

测试点光缆熔接点光缆环回点

图2光纤接续测试图

(2)用环回法测试光纤的接续损耗

光纤接续损耗由下式表示:

α=(αA-B+αB-A)/2

式中:

α为光纤接续平均损耗

αA-B为光纤从A到B方向的接续损耗

αB-A为光纤从B到A方向的接续损耗

首先,通过红色束管内的六根光纤来监测接续点黄、红、绿、蓝、紫、白六根光纤B→A方向的接续损耗,然后通过绿色束管内的六根光纤来监测接续点红色束管内的黄、红、绿、蓝、紫、白六根光纤的A→B方向的接续损耗.

经过测试点计算A→B和B→A两个方向的接续损耗,很快就可以知道接续点红色束管内的黄、红、绿、蓝、紫、白六根光纤的接续损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同理可测量其他光纤。

(3)测试接头损耗合格后通知接续点。

2.2.3质量控制

1、光缆测试应用双窗口测试,单模光纤接头平均衰耗小于0.08dB/接头。

2、在进行衰减测试时,参考点A、点B应保持不变,尾纤与光纤连接点藕合衰耗小于1dB。

3、仪表量程应大于1.5倍测试光纤长度(尾纤长度与光纤长度之和)。

4、测试光纤所用折射率为厂家出厂测试所用折射率。

2.2.4安全措施

1、光缆施工大多位于铁路附近,应严格遵守铁路规章制度,严禁在钢轨上行走、休息。

2、测试时,严禁将光纤端面正对眼睛,以防OTDR发出的激光灼伤眼睛。

3、光纤切割时产生的残纤,必须堆放到固定器皿内统一处理。

4、接续、测试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光纤熔接机、光时域反射仪(OTDR)等设专人负责保管。

注意防潮、防震、防碰撞,装卸时轻搬轻放,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洁。

2.2.5环保措施

1、对接续测试时产生的残缆及废弃物,必须一律回收,统一处理。

2.3长途低频对称电缆单盘测试

2.3.1施工准备

2.3.1.1劳动组织

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芯线对号

2

所需人员可相互兼职

2

耦合电容测试

2

3

绝缘电阻测试

2

4

电气绝缘强度测试

2

5

直流电阻测试

2

2.3.1.2工机具

表2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容耦合测试仪

1

2

高阻计

1

3

绝缘摇表

500V500M

1

4

耐压测试议

1

5

数字万用表

2

6

太阳伞

3

7

钢锯

2

8

斜口钳

6

9

手钳

2

10

扳手

350号

2

11

电工刀

2

12

喷灯

2

13

电桥

1

14

气压表

1

15

钢丝刷

2

16

毛笔

3

17

电源插座板

2

2.3.1.3材料

表3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油

kg

工程定

2

棉纱

kg

工程定

3

热缩端帽

工程定

4

锯片

细齿

2

5

油漆

红色

1

2.3.2工作流程

2.3.2.1流程图

 

2.3.2.1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

电缆到货以后,对电缆进行外观检查,充气电缆应对气压进行测量,并进行稳气。

检查各仪表状态是否良好,测试线配备是否齐全。

将电缆合格证收集整理,便于参考。

2、电缆开剥

(1)用喷灯均匀加热电缆外层,用电工刀环切一周,剥去外皮,长度约550m,漏出钢带。

(2)用钢锯沿外皮开剥处将钢带剧断,漏出热熔层,用喷灯加热热熔层,用棉纱将热熔层去除,漏出铝护套,加热时间不能太长,以免损伤电缆。

(3)在距热熔层150mm处,用钢锯环切一周,去除铝护套。

漏出电缆芯线。

(4)将电缆纸、塑料纸去除,分组编扎芯线,用斜口钳剥去电缆绝缘层。

露出铜线。

见图2所示。

 

单位:

mm

图2 电缆开剥示意图

注:

电缆外层开剥长度为550mm,内层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剥,铝护套开剥长度为120mm。

3、标注电缆外层端别

电缆开剥完后,根据电缆标志线对的位置判断电缆外层端别,用红油漆在缆盘上做醒目标注并编写自编号。

4、对号测试

(1)将万用表电源开关打开,万用表放在蜂鸣器档或200Ω档。

(2)在测试端将万用表一笔与电缆金属铝护套相接,对端全部开路

(3)以电缆铝护套为公用线,电缆对端测试人员将被测芯线和铝护套接通,测试员将红色表笔与被测芯线相连,被测芯线与铝护套形成一个回路则万用表指针回零(具体指向位置由万用表所选量程及线路的电阻情况而定),测试员然后将红色表笔与其余芯线相连,万用表指针在“∞”位置上则表明没有混线等现象,再将红色表笔与被测芯线相接万用表指针回零,则通知对端测试员将被测芯线与铝护套断开,则万用表指针从“0”到“∞”,表明芯线已断开。

此时测试人员通知对端测试员进行下一根芯线的测试。

(4)检查芯线是否有断线、混线、错对或错组等现象,并做好记录。

5、耦合电容测试

(1)打开耦合测试仪电源开关,接好测试线,将仪表自校。

(2)将对端芯线全部开路。

(3)将红、白线接仪表测试线一,兰绿线接测试线二。

(4)按顺序分别测试所有四线组芯线的K1、e1、e2值,并填写记录。

6、绝缘电阻测试

(1)将高阻计电源开关打开,选用500V档测试,对仪表预热。

(2)仪表自校。

将选择开关扳向∞,观察表头应指向∞,如指针偏移,调节旋钮使指针指向∞;将选择开关扳向“测试”,表头应指向▼,如指针偏移,调节旋钮使指针指向▼。

然后将选择开关扳向∞,表头应指向∞;将选择开关扳向“测试”,表头应指向▼。

仪表每次使用应反复校准2次以上。

(3)四芯组和信号线按相同线径分别混连,高阻计高电位端接被测线对,其余线对和铝护套接低电位端。

对端芯线全部开路。

(4)将仪表测量端子扳至×10档,如仪表指针指向∞时,将端子扳至×100档;如仪表指针指向∞时,将端子扳至×1000档。

待测试值大于等于指标值时,将测量端子扳至校准端,将仪表放电。

(5)按顺序更换被测线对进行测试,并填写记录。

仪表连接见图3所示。

  

 

图3 绝缘电阻测试连接示意图

7、电气绝缘强度测试

(1)接好仪表地线,打开仪表电源开关,选择交流档位,对仪表预热。

(2)按下仪表定时按钮,将仪表选择开关扳向自动复位,观察仪表自复时间,应为120s,如不准,可调节“校准”按钮。

(3)仪表校准完毕后,关闭电源开关。

(4)将四线组全部混连接仪表红色端子(高电位),铝护套接黑色端子(低电位)。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量程选择5kV档。

转动电压调节旋钮,使输出电压为1800V。

按下定时开关,开始测量;待至所需时间,定时电路发出声音报警时,关闭电源开关,电压输出旋钮复位。

按下放电端子仪表放电。

(5)将四线组按相同色线分别混连,分成四个小把(红、绿、白、兰),将红绿线组接红色端子,白兰线组接黑色端子,打开仪表电源开关,量程选择5kV档。

转动电压调节旋钮,使输出电压为1000V。

按下定时开关,开始测量;待至所需时间,定时电路发出声音报警时,关闭电源开关,电压输出旋钮复位。

按下放电端子仪表放电。

(6)将红白线组接红色端子,兰绿线组接黑色端子,测试步骤同(5)。

(7)将信号线全部混连接仪表红色端子,铝护套接黑色端子。

打开仪表电源开关,量程选择5kV档。

转动电压调节旋钮,使输出电压为1000V。

其它步骤同(5)。

(8)将信号线按公用线和色谱线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接仪表红、黑端子,打开仪表电源开关,量程选择5kV档。

转动电压调节旋钮,使输出电压为700V。

其它步骤同(5)仪表连接见图4所示。

 

图4 电气绝缘强度测试连接示意图

8、直流电阻测试

(1)打开电桥电源开关,仪表预热,调节指针微调,使表头指向“0”。

(2)将电缆一端芯线全部混连,另一端任意抽取工作线对,接电桥测试端子。

(3)估算电阻值选择合适的电桥倍率开关(单盘测试一般选择0.01档),按下B、G按钮,调节电阻旋钮,使表头指针指向“0”,记录测试结果。

9、电缆密封充气

(1)电缆测试完毕后,用钢锯将芯线锯掉,用钢丝刷将电缆铝护套打毛。

(2)套入热缩端帽,用喷灯均匀加热,使热缩端帽缩附在铝护套上。

(3)充气电缆还需用高压气筒充气,气压保持在0.06~0.08MPa。

2.3.3质量控制

1、电缆端别必须仔细核对,标注须清晰、正确。

2、对称电缆低频四线组电气特性标准,见表4。

表4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换算公式

备注

1

0.9线径环阻

Ω/km

≤57

L/1000

20℃时

0.6线径环阻

Ω/km

≤132

20℃时

2

环阻不平衡

Ω

≤2

3

0.9线径绝缘电阻

MΩ.km

≥10000

1000/L

4

0.6线径绝缘电阻

MΩ.km

≥5000

1000/L

5

电气绝缘强度

芯线与金属外护套间(2min)

V

1800

芯线间(2min)

V

1000

6

电容耦合系数K1

pF/km

平均值≤81

最大值≤330

L/1000

7

对地不平衡电容e1、e2

pF/km

平均值≤330

最大值≤800

L/1000

3、电容耦合测试仪每次开关都要校准,仪表电源电压应>20V。

4、电缆直流电阻随温度变化换算公式

在测试导线直流电阻过程中,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须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测试值换算成20℃时电阻值,换算公式如下:

R20:

20℃时每公里长度电阻值,Ω/km

L:

电缆长度,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