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6267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0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双柏县独田中心学校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负数的认识和意义>>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李怡华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1日

使用教师

1、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

3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自主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及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

体会负数在生活实际应用。

理解负数的含义。

难点

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思考引入:

同学们,每节课老师走进教室上课之前,大家都会做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例如: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实例: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友情小提示:

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识正、负数。

阅读P2例1,思考:

①“℃”表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6℃、-16℃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什么符号?

在这里表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

像“-1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

负十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16”是一个正数,读作:

正十六。

我们可以在1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观察P3例2存折数据,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

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观察家中温度计示数,想一想:

0是负数还是正数?

☆友情小提示:

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4“做一做”1、2题;

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负数的历史。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

完成P8练习一第1、2、3题。

2、拓展提高:

完成《课外作业》P1第4、5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六、板书设计:

负数的认识和意义

1、概念

2、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意义相反的量

3、“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李怡华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1日

使用教师

1、认识数轴,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

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

难点

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

的?

  -85.6+0.9-0.23+2.1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

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二、探索新知

1、自学:

阅读P5例3情境图,自己动手,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

向西为负,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

2、什么叫数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画在下面:

-1、-2、-3、-4-0、1、2、3、4

 

☆友情小提示:

先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再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最后描点标数(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4、阅读P6例4,思考数轴上的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

如何表

示数的大小?

☆友情小提示: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5、比较“8>6,但是-8_______-6”,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数字大的负数反而小。

6、填一填,记一记: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三、知识应用:

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3○2-5○40○-8-0.5○-1.56○-60○8

2、填空题:

(1)、若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8米记作(),不升不

降记作()。

(2)、如果向东走为正,那么-50米表示();

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又表示()。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

(1)完成P7“做一做”第1、2、3题。

(2)完成P9练习一第4、5、6题。

2、拓展提高:

完成P9练习一第7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

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

(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六、板书设计:

1、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

先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再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最后描点标数(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2、数大小的比较:

正数>0>负数

两负数比较大小时,数字大的负数反而小。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负数整理和复习>>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李怡华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1日

使用教师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作练习内容,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利用数轴理解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学生参与知识点的整理及练习题的处理,逐步培养建构知识链的方法。

重点

体会负数在生活实际应用。

理解负数的含义。

难点

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知识点的整理

1、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整理知识点。

学生汇报整理方法和整理结果。

教师组织学生评讲自己的整理方法及结果,并提出修改方案。

评价的同时教师板书知识点。

☆友情小提示:

(1)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3)强调正数前面可以加上“+”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而负数前面的“-”号则必须写。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5)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是对应的。

(7)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8)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9)最大的负整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是(),最大的非正数是(),最小的非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是(),既非正数又非负数的数是()。

二、我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1、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2、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3、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

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5、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

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6、判断:

(1)、0是正数。

()

(2)、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

(3)、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

(4)、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

7、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那么这几个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0bc

A、a>b>c>0B、a>c>b>0C、c>a>b>0D、c>b>0>a

三、教学检测:

1、最大的负整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是(),最大的非正数是(),最小的非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是(),既非正数又非负数的数是()。

2、数轴上,-

在-

的()边。

A、左B、右C、北D、无法确定

3、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下列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4、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1.5-

-3

5-5

四、课堂小结

学生畅谈本节收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五、作业本上的作业。

(补充)

1、读出下面各数-

,-3.4,+1.25.

2、比较数的大小

-5○–6,0○-8,2○-2,-30○-29.5,100○-2.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2,0,2,-4,6.

六、板书设计:

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______>______>_____两负数比较大小时,数字大的负数反而小。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

<<圆柱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胡家平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3日

使用教师

1、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难点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熟悉圆的周长

公式:

C=2πr或C=πd)

3、已知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半径或直径?

(熟悉圆的周长

公式:

r=C÷2π或d=C÷π)

3、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r=1米

(2)d=3厘米(3)r=2分米(4)d=5分米

二、探索新知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

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

(2)找找圆柱,请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

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圆柱是由哪几个

部分组成的?

(2)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

摸到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

它们有什么特征?

☆友情小提示:

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自学课本P11例1,拿个圆柱实物指出它的高,思考圆柱的高有什么特征?

☆友情小提示: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2)深化感知:

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_____________

(3)尝试完成P11“做一做”。

(说一说长方形或正方形转动起来是什么?

(4)说一说圆柱有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圆柱的侧面展开(P12例2)

(1)动手操作:

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

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交流讨论:

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

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

是怎样剪的?

(还可以怎样剪?

剪开后,展示给同桌看看)

☆友情小提示: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①沿高剪:

长方形或者正方形②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②沿折线

剪开(图见课本) 

(3)小组讨论:

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1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

观察。

2说出自己的发现: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______,

宽就是圆柱的______。

(4)小组讨论:

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

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想一想:

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小结:

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

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15练习二第1、2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

完成P15练习二第3、4题。

2、拓展提高:

完成第12页“做一做”。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

(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六、板书设计:

圆柱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条高.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①沿高剪:

长方形或者正方形②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②沿折线

剪开(图见课本)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胡家平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3日

使用教师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说出圆柱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的?

①沿高剪:

长方形或者正方形②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②沿折线

剪开(图见课本) 

二、探索新知

1、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1)观察P13例3:

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2)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友情小提示: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字母表示:

S侧=ch=2πrh

2、完成P16练习二第5题

(1)审题回答:

①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要注意什么?

(2)自己做题.组长检查,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友情小提示: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

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自学P13例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圆柱的表面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加上___________的面积。

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字母表示:

S表=S侧+2S底=ch+2πr2=2πrh+2πr2

4、小组自学P14例4:

(1)明确已知条件。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3)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

☆友情小提示:

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这道题要保留整十平方厘米,省略的个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14“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

完成P16练习二第6题。

2、拓展提高:

P16练习二第8、10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

(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六、板书设计:

(1)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侧面.圆柱侧面的面积叫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字母表示:

S侧=ch=2πrh

圆柱的表面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加上___________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字母表示:

S表=S侧+2S底=ch+2πr2=2πrh+2πr2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主备教师

胡家平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3日

使用教师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3、培养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

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17练习二第14题: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做题时,注意写

出相应的公式)

☆友情小提示: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

但在求底面积时,

要先应用C÷(2π)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或利用圆面积的推广公式S=C2÷(4π)直接求出底面积。

二、实际应用

1、P17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独立完成第13题: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

组长订正。

2、P16练习二第7题

(1)自制模型思考:

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

(2)独立完成这道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3、P16练习二第9题

(1)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

面?

(2)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4、练习二第16题

(1)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友情小提示:

“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小组讨论:

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友情小提示:

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

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2)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

保留近似数。

6、自己找一圆柱形物体,完成P17练习二第12题。

组长检查

核对,提出质疑。

三、巩固训练:

完成P17-18练习二第11、15、17题。

四、拓展提高:

P18练习二第18、20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

(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六、板书设计:

(1)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侧面.圆柱侧面的面积叫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字母表示:

S侧=ch=2πrh

圆柱的表面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加上___________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字母表示:

S表=S侧+2S底=ch+2πr2=2πrh+2πr2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

课题

<<圆柱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胡家平

备课时间

2013年3月5日

使用教师

1、会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怎么求?

公式是什么?

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

公式是又什么?

2、找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

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

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探索新知

1、自学课本P19例5,并补充完整。

思考:

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哪几个条件?

☆友情小提示: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

柱的体积。

(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2)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