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案.docx
《项羽本纪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本纪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羽本纪教案
7、
“项羽”是我国秦朝起义的领袖,人称西楚霸王。
...项羽与刘邦争霸,史称楚汉争霸
李清照怀念项羽的名句是什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从他小时候学习书、剑、兵法的事迹上也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我行我素的人;第二段看出:
勇猛重义,武艺高强,狂妄自大,有将才无帝王之才
第一、二段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
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
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
项氏好几辈子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
“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
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
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才能抵挡的本领(即兵法)。
”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学知识。
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
项梁杀了人,跟项籍跑到吴地去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
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
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古代统治者强迫人民负担的劳役,如土木工程等)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
项籍说:
“那个位置我可以取而代之!
”项梁捂住他的嘴,说:
“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
”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项羽本纪
能力目标
1.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思想目标]
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
(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哪些信息可以看出?
明确:
项羽。
乌江亭、壮士、江东子弟、君王兵败等。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
明确:
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触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病败雄心在。
(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灭。
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 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 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
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
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
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
启示:
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二.初步感知
思考:
项羽是英雄吗?
(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
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
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问:
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
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
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
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
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
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
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
第七部分:
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
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
《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未路的终点
三.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
(一).学生自读。
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三)思考;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
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
项羽家世:
①世代为楚将。
②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
①世代为楚将。
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
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
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明确:
两件。
一是少时学情。
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
二是观始皇游。
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
(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
提示:
刘邦见始皇:
“大丈夫当如是也。
”陈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 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第三课时
一.浏览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③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3.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
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
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
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什么?
明确:
侧面烘托。
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
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明确:
破釜沉舟。
(三)点拨:
巨鹿之战的意义。
有三。
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
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
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五)思考:
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
《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
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种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3.问:
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定极为动人。
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这首诗。
赏析:
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
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人敌手。
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
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
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生”是回答,又是反问,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是不需要回答的。
这更是设问,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
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
后来,有了传说:
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
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声音。
《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组男女对唱,所以读《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
《垓下歌》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首歌,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附:
《红楼梦》中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有—首《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这是说,项羽、英布、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全不如一个虞姬。
语出弱女黛玉,所言极是。
第四课时
一.研读第五段,
(一)梳理重点词句。
1.通假字
①直夜溃围南出
②辟易数里
③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思考讨论
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突出了什么/
明确:
用了夸张手法。
示项羽威猛如画。
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2.“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象他说的这样的吗?
试剖析。
明确:
非也。
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
项羽此时反复狡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3.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明确:
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
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二.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二)思考: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明确: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
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
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
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启示:
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第五课时
一.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一)重点词句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自矜功伐
⑤何兴之暴也
⑥岂不谬哉
二.思考;
(一)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明确:
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的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亡之速。
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
三.小结:
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
也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
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四.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
(“太史公”曰新体例)
五.课外活动
1.课外阅读《史记》未节选部分,感悟《史记》这一鸿篇巨制的艺术特点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2.课外欣赏电影《西楚霸王》和《汉武大帝》与文本相关部分。
一、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二、翻译: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讴:
歌唱谓:
以为弗:
不,没有饯:
设宴送行郊衢:
郊外的大道边
抚节:
打着节拍谢:
道歉
(1)讴:
唱歌;
(2)于:
向;(3)穷:
尽,完;(4)遂辞归:
于是就告辞回家;(5)弗止:
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
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
打着拍节:
(8)遏:
阻止;(9)谢:
道歉;(10)反:
通假字,通“返”,返回。
【中心】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能骄傲自满、半途而废
启示: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这个小故事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万不可骄傲自满。
做人要像薛谭一样懂得反省,知错就改,学有所长。
禹、稷当平世①,三过其门而不入②,孔子贤之。
颜子③当乱世,居于陋巷。
一箪食,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
“禹、稷、颜回同道。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④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⑤而救之,可也。
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
【释字义】
①平世:
太平的世道。
②三过其门而不入:
这是禹的事迹,称稷是连类并及。
③颜子:
即孔子的弟子颜渊,以下“居于陋巷”等语亦见载于《论语·雍也》。
④由己之溺之也:
此句和下文“由己之饥之也”含义相近,都体现了圣贤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大众之疾苦冷暖时刻挂于心上,大众之不幸遭遇如同自己造成一样来对待。
⑤被发缨冠:
“被”同“披”,缨在此作动词用。
古时候戴冠必先结发,因此披发戴冠是反常的,但如果是为了解救同室之人相斗之急,还是可以理解的。
乡邻与同室有亲疏之分,所以“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
【释经义】
禹、稷处于太平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回处于动乱时代,住在狭小的巷子里,用一个筐吃饭、一个瓢喝水,别人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志趣,孔子称赞他。
孟子说:
“禹、稷、颜回都具备同等的德性。
禹想到天下有淹入水中的人,如同是自己使他们淹入水中一样;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如同是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所以他们仁慈心是如此的急迫。
禹、稷、颜回互换了位置都一样。
现今有同屋的人在争斗,就援救他们,即使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冠帽去援救他们都没有关系;乡里的邻居有人在争斗,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冠帽去援救他们就糊涂了,这时即使关起门来都没有关系。
”
后文以被发缨冠而救同室相斗之人与对相斗之乡人而闭户对比,衬显的也是一个行之不同的境遇性。
《注疏》与《集注》均以“心同”来解释,以弥合“道同”而“行异”的裂缝。
虽然注意到了心在不同境遇里的多样性与个体性实现,但忽略了心恰恰就是实现出来的多样性与个体性本身。
原因在于,历来注疏预设了一个实在的普遍的“人”,而孟子并不作此预设。
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周恩来在吊叶挺的一首诗中有一句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我想:
孟子的同室也应指在有外患时而处在同一利益上的人吧?
而乡邻有斗者,闭户可也是因为恶者在相斗吧?
都是危害乡里善民者,往救之是为不宜;只要其斗不危及良者百姓,故则不往吧?
因:
孟子是承孔子之仁义之说者,故:
其是让人站在仁善之民一边而支持正义之意。
我之所言,不知是否正是孟子之意。
我希望是。
即使不是,我认为应该这样。
为什么孟子说有同屋的人互相斗殴,我去救他纵是披着头发顶着帽子,连帽带子也不结去救他都可以,如果本地方的邻人在斗殴,也披着头发不结好帽带子去救,那就是糊涂了,纵使把门关着都可以了。
同屋的人斗殴和邻人斗殴有什么区别
孟子说:
“禹、后稷、颜渊走的是同样的人生道路。
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了一样。
后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就像自己也挨饿一样。
所以才那样急人之急。
大禹、后稷、颜渊,如果互相交换一下位置处境,也都会有同样的表现。
现在自家人互相打斗,要去救他们,即使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去救急是可以做到的。
但如果乡间邻居打斗,也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去救急,那就难以理解了,如果是关门闭户则是可以理解的。
”
这只是孟子举了一个例子,形容禹等人以天下为家的一种手段,并没有说同屋的人斗殴和邻人斗殴有什么区别,只说普通人对自家人和外人有感情上的差别。
自己人有事就很着紧,外人的话就可能冷眼旁观,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
孟子不是认为这样正确,但当时就是这样的
蝜蝂传译文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蝜蝂传理解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
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这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
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
〔蝜蝂(fùbǎn)〕,一种擅长背负东西的小虫。
〔昂(áng)〕同“昂”,抬起。
〔困剧〕疲乏已极。
困,疲乏。
剧,很,非常。
〔因〕因而。
〔辄持取〕辄,总是。
〔苟〕如果。
〔又持取如故〕故,原来的样子。
〔卒〕终于。
〔踬仆(zhìpū)〕跌倒。
〔去〕除去,拿掉。
〔负〕负担,指小虫身上背的东西。
〔好(hào)〕喜爱。
〔上高〕爬高。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亦足哀夫!
〔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
嗜,贪,喜好。
〔货〕钱财。
〔厚〕动词,增加。
〔室〕家。
〔怠(dài)〕通“殆”,危险。
〔黜(chù)弃〕罢免不用。
〔迁徙〕这里指贬斥放逐。
〔病〕辱。
〔不艾(aì)〕不停止。
艾,停止。
〔前之死亡〕前人因贪财而死的。
〔形〕形体。
〔魁然〕高大的样子。
〔名人〕名字叫做“人”。
编辑本段《蝜蝂传》的含义
这是一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
本文虽然短小,却像是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写小虫持物负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于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写贪官污吏的贪婪成性入木三分。
文章类比恰切,过渡自然,语言犀利,叙事生动,议论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
千载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这篇寓言小品,借小虫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
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
编辑本段《蝜蝂传》译文
译文: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
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
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
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
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
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
即使他们的外形看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编辑本段《蝜蝂传》写作特点
《蝜蝂传》的两个部分分别扣住蝜蝂和腐败官吏各自特点展开议论。
第一部分抓住蝜蝂善负物,喜爬高两个特性;第二部分讽刺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
两部分相互对应,意理一贯,内在逻辑十分严密,将小虫和官僚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简练而精警。
本文写作特点之一是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借小虫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
通过描写蝜蝂贪得无厌,最终因此丧身于这一性格,形象地写出贪官污吏的黑暗以及最后的悲惨命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腐败的厌恶以及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