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5831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一1144通风上山.docx

北一1144通风上山

杨家矿井

(+1460水平)

北一采区1144通风上山掘进作业规程

 

编制:

张华云

编 审 人 员

签  名

日 期

主任工程师

安全副井长

生产副井长

机电副井长

井   长

 

编制单位:

杨家矿井技术科

编制日期:

2008年7月25日

一、概况:

杨家矿井+1460水平北一采区1144通风上山:

先从下中石门K14见煤点往南以180度方位角开口掘进10米底运巷,再从底运巷迎头以270方位角沿K14煤层顶板掘进通风上山,预计全长100米。

巷该巷道主要用途:

运输、通风、行人。

二、巷道布置示意图:

(附后)

三、地质情况:

该巷道布置在K14煤层中,煤层平均倾角43度、平均厚度1.1m,K14煤层为半亮煤,顶部为硬质暗煤,下部以亮煤、半亮煤为主,煤层为两分结构,中上部夹0.02-0.15米泥质软分层,煤层厚度稳定可采。

K14煤层老顶为细中砂岩,层理发育,夹菱铁矿层,透水性强。

最大涌水量0.30m3/min,正常涌水量0.10m3/min,瓦斯最大涌出量0.3m3/min。

K14煤层具有强烈爆危险性,但无自然发火性。

四、巷道掘进:

      

1、巷道断面图:

(附后)

2、支护形式:

巷道沿煤层掘进,采用架棚支护。

用直径不小于18cm的圆木架成梯形棚,木背板背帮背顶。

棚距为1000mm(中对中)。

放炮前,棚子距掘进工作面的最大空顶距离为0.3米;放炮后,棚子距掘进工作面的最大空顶距离为1.3米。

空顶部分采用打顶柱的方式进行临时支护。

3、质量要求:

1、巷道净宽:

合格品,0~+50mm;优良品,0~+30mm

2、巷道净高:

合格品,-30~+50mm;优良品,0~+50mm。

3、支架迎山角:

3~5度,严禁退山、撑筒、垫板位置、数量:

合格品,

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超过2处;优良品,均符合设计要求。

4、背板安设位置、数量:

合格品,基本符合设计要求,80%以上背紧、

背牢;优良品,均符合设计要求,全部背紧、背牢。

5、棚距:

1000m。

6支架梁水平:

小于40mm。

7支架梁扭距:

小于80mm。

8棚梁接口:

离合、错位均为0。

9支架间距:

-80~+80mm。

4、掘进方式:

采用MSZ—1.5煤电钻打眼,RM-Ⅱ型乳化炸药,8号1~5段煤矿许用电雷管爆破。

炮眼布置图(附图3)及爆破说明书。

名称

编号

眼数

眼深m

炮眼角度(度)

装药量(kg)

充填长度

雷管段数

联线方式

放炮顺序

水平

 度

垂直

卷/每眼

小计

掏槽眼

1~3

 3 

1.2

5~10

80~85

2.5

1.5

0.5

 1 

 

1

辅助眼

4~5

 2 

 1 

 0 

90

 2 

0.8

0.5

 2 

2

顶眼

6~9

 4 

1

 0 

80~85

1.5

1.2

0.5

 3 

3

帮眼

10~13

 4 

1

 0 

80~85

 1 

0.8

0.5

 4 

4

底眼

14~18

 5 

1

5~10

80~85

2.5

2.5

0.5

 5 

5

合计

18

6.8

5、作业方式:

采用边掘边支,一次成巷,“三、八”作业制。

6、循环方式、循环进度、循环率:

采用小班双循环,循环进度1米,循环率85%

7、爆破器材与掘进设备:

(1)、MSZ—1.5煤电钻2台。

(2)、RM-Ⅱ型乳化炸药,8号1~5段煤矿许用电雷管,BMF—100型放炮器1台。

(3)、一吨矿车装碴。

8、工艺流程图:

A—打眼 B—备料C—装药联线 D—放炮  E—出碴 F—支护

五、生产系统:

1、通风系统:

风机安设在北一采区下中石门以下材料上山的新鲜风流中。

(1)、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QCH4K=100×0.6×2=120m3/min

②、按一次起爆的最多炸药量计算:

Q掘=25A=25×6.8=170m3/min

3、按掘进工作面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掘=4N=4×15=60m3/min

根据以上计算,选用JBT52-2型局部通风机通风。

(2)、风速验算:

V=Q/60.S=1.156m/s

0.25m/s<1.156m/s<4m/s

经验算,选用JBT52-2型局部通风机可满足要求。

(3)、通风系统图(附后):

2、供水、防尘系统图(附后):

3、供电系统图(附后):

4、运输系统:

(1)、运料系统:

地面材料场→主立井→1660大巷→北一材料上山→北一下中石门→掘进工作面

(2)、排矸系统:

掘进工作面→北一下中石门→北一材料上山→1660大巷→主立井→地面矸石山

(3)、运煤系统:

掘进工作面→北一下中石门→北一材料上山→1660大巷→主立井→地面煤仓→选煤厂

6、通讯系统:

北一下中石门电话→←调度室→←各通讯地点。

六、劳动组织表、正规循环图表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1、劳动组织表:

(单位:

人)

  

打眼

装药

放炮

勤率

早班

3

1

3

3

2

12

10

83%

中班

3

1

3

3

2

12

10

83%

夜班

3

1

3

3

2

12

10

83%

合计

9

3

9

9

6

36

30

2、正规循环图表:

早  班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准备

打眼

装药

放炮通风

出碴

支护

清理

3、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1

掘进断面积

米2

3.23

8

日进度

6

2

净断面积

米2

2.45

9

在册人数

36

3

循环眼数

18

10

出勤人数

30

4

炮眼利用率

%

83

11

工效

米/工.日

0.3

5

循环进度

1

12

炸药消耗量

Kg/m

5.2

6

班循环数

3

13

雷管消耗量

发/m

18

7

日循环数

9

14

坑木消耗量

m3/m

六、安全制度

1、交接班制度

班组长必须实行现场交接班,交清掘进工作面的安全质量、设备使用完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下一班接班后,必须处理完上一班遗留问题后,才能进行其它工作。

2、敲帮问顶制度

凡进入工作地点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敲帮问顶,随时观察顶帮岩石的变化情况,若有浮矸活石,必须清除后,才能进行其它工作。

3、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质量验收员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对施工地点工程项目逐项进行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必须现场整改合格。

4、巷道维修制度

施工队每班必须对已施工的所有巷道进行检查,发现有支架变形、断损、巷道片帮、漏顶等,立即派人进行处理,否则不准进行其它工作。

5、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该巷的所有机电设备,必须严格实行“三专两闭锁”,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

电气设备每周必须派人进行不少于两次防爆检查,严禁失爆。

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停用,向调度汇报,派人检修完好后再使用。

移动设备的电缆由施工队吊挂整齐。

6、瓦斯煤尘管理制度

瓦斯管理:

必须严格按双突矿井的各项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煤尘管理:

坚持湿式打眼、坚持使用黄泥、水炮泥;坚持放炮后喷雾降尘、装岩洒水、各转载地点排运矸石时进行洒水降尘等。

7、瓦斯检查制度

瓦检员必须坚持现场交接班,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和“一炮三检”制。

8、通风安全监测仪表使用制度

该巷道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安设和使用瓦斯监控T1、T2探头或自动断电仪,并根据巷道掘进的延伸调整探头位置,断电仪断电值设为1%。

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断电仪能自动切断回风流中的一切电源。

安全监测仪每旬至少调试校正一次,除通风专业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乱动瓦斯监测仪。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打眼

1、打眼前,必须对钻眼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才能使用。

2、打眼前,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清除掘进工作面的悬矸活石,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3、打眼前,要检查中、腰线,并按中、腰线布置炮眼。

4、打眼前,先支设好脚手板,脚手板必须搭设牢固,断损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脚手板的厚度不低于800毫米。

5、质量验收员每班必须严格按测量人员放给的中、腰线将其延到掘进工作面迎头。

6、打眼时,必须按中、腰线、断面轮廓尺寸布置炮眼,掌握好炮眼角度、深度,放炮后巷道不超挖、欠挖,成形规整。

7、操作时,必须稳好煤电钻,确保按设计要求掘进,同时煤电钻前方不得有人,以防断钎伤人。

8、打好眼后,必须把电煤钻电缆盘起来,和其它工具一起放到离掘进工作面2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

9、在打眼过程中,若发现炮眼内顺纤子往外涌水时,禁止拔纤,并及时向调度汇报情况。

(二)、装药放炮

1、放炮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由取得合格证书者担任。

2、放炮员领好药管后,将药管分别装入专用的背箩和管箱内,及时运往井下工作地点。

中途不得停留或转交他人,在运送途中,要避开电气设备及导电物。

3、爆破材料运到工作地点,应将药管分别装入专用的木质炸药箱内上锁保管。

炸药箱放置在警戒线以外顶板完好、支架完整、无淋水且避开电气设备的安全地点。

4、装配引药时,要避开电气设备及导电物。

做引药时,先用小木棍或竹棍在药卷上的平口端扎一个小孔,再将雷管插入孔内,然后把雷管脚线在药卷上绕一周。

不得用雷管代替木棍或竹棍直接在药卷上扎孔,或将雷管斜插在药卷上。

5、一律采用正向装药,严禁反向装药或放盖头药。

6、一律采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用金属棍代替木炮棍。

7、炮眼装药的剩余部分充填一卷水炮泥后,必须用黄泥填满封口。

8、装药、放炮工作均由放炮员单独完成,他人不准代替。

9、装药、放炮工作不得与其它工作平行作业。

10、放炮母线不得祼露、不得有明接头。

11、只能用放炮器放炮,严禁用其它电源放炮。

放炮器钥匙放炮员必须随身携带,严禁转交他人。

12、掘进工作面及巷道内的各种设备、管、线要妥善保护,不得损坏。

13、若爆破地点及其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严禁装药、放炮;若瓦斯浓度达到1.5%,立即切断该巷内及其回风流中的所有电源,将全部人员撤至新鲜风流中,向井口调度汇报。

14、每次放炮前,班长必须亲自指派专人到各通口处设置警戒,阻止人员进入炮区。

警戒的设置和撤除,均由班长亲自安排,不准他人代替。

15、放炮母线长度:

直巷不短于100米,弯巷不短于75米。

16、每次放炮前,班长必须清点人数,将警戒区内的全部人员撤到警戒线以外,并确认警戒区内无人后,才准下令放炮。

17、放炮员必须最后离开掘进工作面。

放炮前,必须发出放炮信号,然后静听15秒钟,确认炮区无人后,再通电放炮。

18、放炮完毕后,待炮烟散净,由班长、放炮员、瓦检员到掘进工作面检查瓦斯和安全情况,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其它人员才能进入掘进工作面工作。

19、若出现瞎炮,应将放炮母线从放炮器上取下,并扭结短路,等待15分钟后,再沿线检查。

若属联线不良的,可重新联线起爆;否则,应在距瞎炮眼0.3米以外另打一个与其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严禁用镐刨或用手拽。

20、处理瞎炮后,放炮员必须仔细检查炸落的矸石,收集未爆的雷管、炸药。

21、在瞎炮未处理完毕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22、认真执行领、退药制度,当班用剩的炸药、雷管必须当班交退炸药库。

药、管的领用数、实用数、退库数必须吻合。

(三)、出碴、支护

1、上山下口安设老虎嘴放碴,老虎嘴安设要牢固、可靠。

2、溜煤、溜矸道和人行道必须分开,煤、矸必须从溜筒或溜槽溜下。

3、采用溜槽溜煤、溜矸时,溜煤、矸道和人行道之间必须用大板隔开。

4、放跑炮出碴前,必须检查溜煤筒或溜槽是否安设牢固,检查喇叭口是否牢固、有效。

喇叭口距迎头不得大于10米,高度不得低于0.8米,喇叭口挡板厚度不小于50毫米,溜煤筒上方必须封严。

5、巷道内的浮矸、杂物必须随时清理干净,确保行人、通风、运料畅通无阻。

6、上山采用架木棚支护,棚撑必须支在四角,保证支架牢固有劲。

7、上山内每10米设一架生根棚,生跟棚用0.8米长的废钎子在巷道两帮各打一根生跟桩,生跟桩深度不得小于0.5米。

8、出碴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用长柄工具清除悬矸活石。

9、支护前,复查中、腰线,严格按中、腰线支护。

10、支护必须紧跟掘进迎头,支护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照看安全。

11、上山内必须每10米设置一道1.2米高的安全挡板,挡板内的浮矸随时放空

12、架棚后,及时背好帮顶,撑好撑筒。

相邻两棚间撑筒不少于4根。

13、放炮后出现倒棚时,扶棚前,应进行敲帮问顶,并清除杂物,保证退路畅通。

14、扶棚时,与扶棚无关的人员应撤到安全地点,禁止人员进入扶棚点以内。

15、扶棚时,根据实际情况逐架扶正,扶好一架,再扶另一架。

(四)、运料

1、该上山采用人力运料,运料必须抓牢踩稳,防止物料下滑伤人或冲支架。

2、运料前,上山的安全挡板、梯子、扶手等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3、一次运送物料不宜过多,且物料必须捆绑牢固。

4、运送物料时,迎头人员必须采取措施,在确保迎头矸石不下滚伤人的情况下方能进行迎头的工作。

否则,迎头必须停止工作。

5、多人同时运送物料时,每人的物料必须捆紧、拴牢,两人的间距不超过5米,且前后要招呼好。

6、运送物料时,禁止非运料人员进入上山。

(五)、通风、防尘

1、瓦检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由取得合格证书者担任。

2、瓦检员必须现场交接班,认真检查瓦斯,认真填写牌板。

禁止空班、漏检、假检。

3、瓦检员必须加强对局扇、风筒的管理。

禁止任何人员随意停开风机。

风筒出现破孔,瓦检员必须及时修补或更换。

4、瓦检员必须经常对巷道顶、帮(特别是高顶地带)进行巡回检查。

发现高顶瓦斯积聚,及时用叉风筒进行稀释,并及时充填空帮空顶部分。

5、风筒吊挂要平直,尽量少转急弯。

6、风筒出风口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5米。

7、防尘管路必须紧跟掘进工作面。

施工队要严格执行湿式打眼、使用黄泥和水炮泥、放炮后喷雾降尘、装岩洒水、人人佩戴防尘口罩等防尘措施。

(六)、过断层、破碎带

1、采用架棚支护。

棚距缩为700mm,并加强背帮背顶。

2、采用放震动炮或用手镐掘进。

3、过断层、破碎带,支护必须紧跟掘进迎头。

(七)、提高煤质措施:

1、煤、岩必须分别打眼,分次装药放炮,并分装分运。

2、装煤时,若有矸石,必须拣出,不得分装运走。

(八)、其它

1、上山内每25米设置一个躲硐。

躲硐的宽度为2米,深度为2米,全高为1.4米。

2、开口前,必须加强开口点附近10米范围内的支护,保护好开口点及其附近20米范围内的电缆及电气设备,严禁崩坏。

3、所掘巷道必须随时进行清理,不得有浮渣、杂物,坚持文明生产。

4、上山必须设行人梯或扶手。

5、人员在上山内上、下时,必须相互取得联系。

6、推车人员必须随时注意前方,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时,发出警号或立即停车。

7、同向推车,两车间距不得小于30米。

8、手必须扶在手把上,严禁将手扶在矿车两帮和上沿。

9、人员必须在矿车后方推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严禁前面拉车后面推车。

10、一人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推串车。

11、不准一手推车一手拉车,不准用肩扛、顶车。

12、严禁蹬车、放飞车。

(八)、避灾路线

1、水灾撤人路线

掘进工作面→北一下中石门→北一材料上山→1660大巷→副井→地面

2、火灾、瓦斯、煤尘事故撤人路线

掘进工作面→北一下中石门→北一材料上山→1460上盘二采区底石门→+1460大巷→副井→地面

3、若发生电气火灾,必须先断电,再用水或石碴等不燃物灭火。

4、若发生冒顶事故,人员要迅速撤离冒顶区域,待顶板垮落稳定后,再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