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64749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重庆市江北区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2013:

拼搏的历程,可贵的成绩

2013年,是宏观形势较为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困难问题较多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将中央和市委要求与江北实际相结合,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紧扣主题主线,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方面工作,全区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趋优、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同步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达555亿元,同比增长9%。

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分别达27332元和13347元,增长10%和12%,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同步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619亿元,增长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9.6亿元,增长8.5%;商品销售总额达3129亿元,增长17.2%,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

金融业增加值达64亿元、增长35.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5%。

——产业结构和发展质效同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0.2 :

 30.6 :

 69.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4.1亿元,增长21.1%,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区级税收收入达63.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6%,总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

——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同步加强。

削减化学需氧量2100吨、氨氮126吨、二氧化硫23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主城最低,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以更少资源消耗和更低环境代价实现了更有质量的增长。

各位代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去年人代会提出的11项指标,除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外,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虽保持平稳增长,但未实现预期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415.8亿元和3.4亿美元,出现负增长。

主要原因:

一是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二是江北正处于经济增速调整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转型升级势必会影响到发展速度。

三是去年年初对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估计不足,部分指标设置较高。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

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增后劲,着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

功能区建设全面启动。

立足全市对江北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定位,认真落实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明确三大总体定位、五大重点产业、六大功能组团和九大重点工程,各板块主体功能更加明晰,发展理念和措施更加切合实际。

工业经济不断提质。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预计增长4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升8.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约4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4%。

先进制造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汽车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4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9%。

港城新兴产业园海尔结构化模块配套、智飞流脑疫苗产业化等10个项目建成投运,新建产业楼宇30万平方米,新入驻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70余家。

鱼复工业开发区超额完成征地任务,“五横五纵”路网建设轮廓初显,奥特斯、东风小康等33个项目加快建设,新增尼玛克、霍尼韦尔等5个项目投产。

商贸经济持续发展。

编制完成观音桥商圈产业升级规划、夜经济总体策划方案,以及大石片区、北滨路经济带商业发展规划。

观音桥商圈成功创建全国首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商圈,“太阳谷”、东原D7购物中心、渔人湾码头等一批大型项目以及社区便民商业设施加快建设。

重庆网商产业园加快发展,易迅网等200余家电商企业入驻江北。

金融和总部经济提速壮大。

新引进人保财险、民商集团等金融和总部企业42家,辖区各类金融机构达200余家、规模以上总部企业达140余家,金融资产规模突破9000亿元,金融和总部经济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突破100亿元。

物流平台加快构筑。

寸滩港区全面建成,果园港二期开港运行,中钢物流一期建成投用,保税港区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一期和中烟物流基地启动建设,全区实现物流收入100亿元。

休闲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特色彰显。

五宝“一业多园”顺利布局,万亩竹产业、千亩生态示范农庄加快建设。

“铁山十景”全面建成,铁山坪森林公园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市级初评,铁山坪被评为“重庆美丽小城”。

都市旅游加快发展,全区旅游直接收入达54.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

在提升品质、改善形象和生态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之城。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在全市率先编制城市管理规划,完成玉带特色商城、小苑地区、港城B区等城市设计。

站前路江北段、鱼嘴水厂等30个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盘溪路石子山段、果园港立交等项目建成投用。

北滨路沿线25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稳步推进。

成功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完成农村征地近1.7万亩、城市房屋拆迁和征收18万平方米、城中村拆迁5万平方米,董家溪、鹞子丘、原观音桥街道地块等17个续拆项目成功扫尾。

拆除违法建筑36.8万平方米。

9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纳入全市计划。

生态环保持续加强。

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国模”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实现PM2.5实时监测,次级河流全部纳入网格化监管范围,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2%和95%。

园林绿化主要指标全市领先,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40.7%和4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2.6平方米。

(三)紧扣民生福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秉承为民情怀,回应民生需求,全年民生投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50.9%,农村危旧房、老旧住宅电梯改造等“22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率先在全市启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城镇新增就业4.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8%;在全市率先完成社保经办机构区级整合,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1.5%和94.6%。

新建、续建农转非安置房等各类保障房267万平方米、竣工3.1万套。

投入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孤儿救助水平全市领先。

在全市率先试点计生特殊家庭养老帮扶。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优质均衡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教育资助体系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学校增至34所,10所学校升级改造加快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全市领先,高考优生数量位居全市区县第一。

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让利3200万元,五宝和寸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投用。

区图书馆跻身国家“一级馆”,11个街镇文化中心、29个标准化社区文化室建成投用,兵器工业旧址被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民健身活动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先进。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加快推进。

社会环境安定有序。

完善街镇“一中心一平台”综治工作模式,创新综治特邀委员工作机制,“老马调解工作室”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市级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

新建、改扩建社区服务站20个,村居两委换届有序推进。

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督查行动,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群众安全感指数位居主城前列,再次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

(四)突出职能转变,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提请政协协商及通报制度。

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意见377件、政协提案328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9%以上。

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76925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9件,报备规范性文件8件。

积极引导督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行政效能有效提升。

改进调查研究,清理文山会海,核减节庆活动,政府系统会议和文件简报减少1/3以上,区级“三公”经费压缩20%。

全面清理行政许可及非许可类审批项目。

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预算评审和结算审计制度。

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新进展。

廉政建设切实加强。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区委实施意见,落实“五个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

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保密、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行政学校、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残疾人、物价、盐务、供销、烟草、统计、移民、民防、老龄、档案、修志、司法、消防、对口帮扶、公共机构节能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难度不小。

二是全市推进功能区建设对江北的发展要求更高,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社会治理体系亟待加强。

此外,一些部门和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我们要直面这些困难和问题,不麻木、不回避、不绕道,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政府工作的每一项成绩,经济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源自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来自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区人民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江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展望2014:

更高的起点,更新的跨越

各位代表,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功能区建设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漫长艰辛的“复苏期”,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的“换挡期”,经济平稳增长将成常态;我区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面临内部换挡减速和外部竞争加剧双重压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为处在战略交汇点的重庆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我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江北作为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兼具“集聚辐射”和“圈层拓展”双重功能,兼备核心区“高端要素”和拓展区“纵深空间”双重优势,是全市发展平台最多、承载能力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当前形势,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压力所屈,借天时、扬地利、聚人和,将这些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转化为强大动力,以大视野、大气魄、大作为,促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统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作基调,紧紧围绕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功能定位,着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设“六大功能组团”和“九大重点工程”,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城市形态向品质化升级、民生工作向优质化提升,不断开创江北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含两江鱼复园区金库收入)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上述目标任务的确定,既审慎客观地考虑了外部形势影响和区内发展实际,又充分体现了自我加压、奋发向上的决心。

伸手不得,跳而可获。

只要全区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行,我们就一定能引领江北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重新出发!

 

(一)坚持以“五大重点产业”为突破点,突出转型升级主路径,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竞争力。

着眼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领头羊,加快壮大提升“五大重点产业”,以市场倒逼促存量盘活,以招商引资促增量做优,以科技创新促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江北经济升级版。

推动商贸经济大提升。

围绕建设“重庆商贸中心”,在平台建设、业态优化、扩大消费上着力,推动江北商贸全面升级。

强化商贸多点支撑。

加快观音桥现代商都“太阳谷”项目开发,启动鹞子丘和原观音桥街道地块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小苑、渝北商场旧城改造;提速打造国金中心、越洋广场等商业商务设施,以及港城中集车辆园、铁山坪工程机械一条街等专业市场,建成珠江国际中心、渔人湾码头等一批重点商业项目,提升“两圈一带四中心”的商贸承载力。

推进业态提档升级。

大力引进一批高端品牌,推动北城天街、香港城、金源购物中心改造,完成阳光世纪、茂业百货升级,力争融恒时代广场盈嘉中心和苹果旗舰店开业。

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线上业务,积极引进全国知名电商入驻,加快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力争打造全市电子商务聚集区。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用好扩大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培育电子信息、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消费热点,发展面向大众的餐饮消费。

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推动工业经济大提质。

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两大园区双轮驱动,积极构建汽车制造等“32”产业体系,不断促进工业提质增效。

推进港城新兴产业园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两园一基地”:

启动桥溪河智慧产业园周边道路和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实施鲁家山片区“腾笼换鸟”,打造软件信息产业园,加快两江国际酒店建设;推进临港总部基地(港城B区)土地平场、电网迁改、路网建设。

力争新建成产业楼宇30万平方米,引进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70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

促进鱼复工业开发区投产放量。

加快打造“三基地三中心”,基本完成征地拆迁任务,力争宝钢车轮、重庆利龙等19个项目投产,鞍钢冷轧镀锌板、纬峰实业等7个项目主体完工,延峰江森、韩泰轮胎二期等12个项目开工,园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180亿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7件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2.3%。

同时,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项目。

推动现代金融大集聚。

围绕建设“重庆金融中心”,做优金融载体,优化金融生态,建立点对点的联动服务机制,培育最适宜金融业发展的“沃土”。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中心、金融城等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

做大做强银证保等传统金融业,突出引进互联网金融、小贷、基金等创新型金融机构,票据、产权交易、结算、支付等要素市场,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打造完整的金融产业链,力争新引进金融机构5家,金融税收突破45亿元。

推动总部经济大发展。

围绕建设“现代企业总部基地”,推进天和国际中心、力帆中心等载体建设,高水平配置商务、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积极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国性大企业区域总部、市属企业集团落户,力争新引进华融资产公司、大唐国际等总部企业5家,培育打造10栋“税收亿元楼”。

推动现代物流大提速。

围绕建设“重庆物流中心”,制定现代物流业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支持寸滩港、果园港开发建设,加快建设安博物流、中烟物流、凯尔国际冷链物流等项目,大力发展保税物流、电子物流、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及多式联运,提速打造全市最大物流基地。

同时,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力争增加值分别实现33亿元和30亿元。

开建盘溪汉文化公园,启动“长安1862”项目,力争引进2家全国知名文化创意企业。

推进铁山坪生态区“五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力争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旅游度假区。

加快建设五宝主题小镇,继续打造“一业多园”,启动明月湖水库建设,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二)坚持以“四个一体化”为主攻点,突出城乡建设主战场,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承载力。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坚持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突出核心区与拓展区联动,促进产业、人口和功能相匹配,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区现代化、村镇社区化、农业都市化、农民市民化。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围绕“六大功能组团”完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探索城乡空间、产业布局、资源利用和人口发展“四规”合一,推进专业、专项规划全域覆盖。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挖掘地下空间潜力。

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开展建东片区、大石坝—玉带山片区旧城更新研究和蚂蝗梁、塔坪等城市设计。

策划一批精品项目,规划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地标建筑。

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坚持将“九大重点工程”作为城乡建设的主阵地,加快玉带特色商城、唐桂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力。

积极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鸿恩二支路、唐家沱立交、五宝道路等一批重要节点及骨干道路建设,启动海尔路升级改造和复五路复线前期工作,建设微循环道路系统,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

启动城市房屋征收和棚户区改造2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征地5000亩以上。

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

全面建立现代化大都市先进管理体系,力争人均绿地面积保持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公众满意率位居全市前列。

实施全域环境整治工程,突出抓好背街小巷整治,促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

加快建设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停车楼(场)和公共厕所,缓解过街难、停车难、如厕难。

提速建设城市污水三级管网、溉澜溪环卫基地和大水井垃圾中转站,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升级改造石马河、杨家河沟、海尔路等排水设施。

建设“智慧江北”、“智慧商都”、“智慧城管”。

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

促进现代文明在城乡之间辐射融合,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贯穿城乡一体化全过程,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国模”创建成果,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和“九大环保工程”,着力解决扬尘污染、噪音污染、餐饮油烟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公众满意度。

(三)坚持以“五大重点领域”为创新点,突出改革开放主动力,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推动力。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坚持以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将改革精神、开拓意识融入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之中,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突破瓶颈、化解难题、推动工作。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清理和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用好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落实微企成长帮扶工作机制,推进“助保贷”工程。

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健康等领域。

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考核、分类监管的基本思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提高国资监管效率。

分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资本收益保障与使用评价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杠杆作用,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多元化改造的有效途径。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清理和规范重点支出与财政收支或地区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提升财政统筹平衡能力。

启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

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力度。

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健全完善重点工程平台“找钱—用钱—还钱”机制,切实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统筹社会事业改革。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管办评逐步分离,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自主权;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强教师交流力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综合改革,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及卫生计生机构改革;有序实施“单独两孩”生育政策。

加强对内对外开放。

开放也是改革,高水平开放可以倒逼深层次改革。

积极助推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发挥好龙头引领作用。

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一号工程”,依托“九大重点工程”,做实招商平台,优化招商环境,着力储备一批、包装一批、推出一批重点招商项目,以招商增量促结构调整,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40亿元。

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外贸企业扩大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坚持以“五大惠民行动”为支撑点,突出民计民生主地位,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向心力。

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全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着眼成为全市改善民生的排头兵,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解决“热点民生”,确保完成“22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努力使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实施就业创业惠民行动。

把促进就业创业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促进产业与就业良性互动,努力实现全域充分就业。

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推广嘉陵三村微企园成长工场经验,着力打造创业孵化基地、街镇创业示范基地和社区创业示范点。

完善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机制,促进困难群体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

实施群众健康惠民行动。

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体系。

推进市红十字会医院A区扩建及“三甲”医院创建,基本建成区中医院康复保健大楼。

强化医疗服务行为监管,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筑和谐医患关系。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卫生应急处置。

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实施首善教育惠民行动。

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7所中小学和4所优质民办学校,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

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入学。

深化减负提质,实施“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推进10所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实施社会保障惠民行动。

继续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在全市率先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便民服务网络。

促进城乡低保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有机衔接,着力提高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生活保障水平。

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新建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完成3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续建安置房25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514户。

实施文化体育惠民行动。

深入推进农家书屋、惠民电影等工程,提升“观音桥广场文化之声”品质。

建成5个示范社区、示范村文化室。

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建成徐悲鸿旧居陈列馆。

健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有序开放学校体育设施,万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面积分别达480平方米和18000平方米、免费开放率达100%和98%以上。

同步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建成3个国民体质监测示范点,举办江北区第七届运动会。

(五)坚持以“三大工作体系”为着力点,突出和谐稳定主旋律,提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保障力。

着眼成为全市社会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