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37923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docx

第三章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

第三章——写作教学作文与做人

贵州省纳雍县张维小学刘雷

第二十六学时问题1写文章:

生活与训练的争执?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

杜威一百年前就清醒地指出: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原则……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将来……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

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

学生的作文为何内容干瘪,语言僵化?

所有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归结到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上:

生活与训练本身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为何二者会处于隔离状态?

新课改的背景中这一问题尤其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案例】“我仿佛又回到了几天前:

我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的景物,准备写一篇有关春天的习作。

‘唉,老调重谈,又是写春天,真没劲,春天有什么观察的,还不是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看着无精打采的学生,我不由地皱紧了眉头。

让我们都来问问自己

案例是某小学周老师按照惯例进行的一次习作训练。

周老师的理念也不能说是落后,先让学生观察春天,感受春天,然后才是写作文。

那么,学生为何有如此消极的反应?

我想,除了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本着训练的目的去观察生活,不易激发起写作动机和内在需要。

我们不妨思索一种现象,为什么学生平时的日记和小练笔中,有独特的视角,有鲜活的思想和真情实感,一旦让他们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大作文”时,为什么会出现十分惊人的“编造”现象昵?

南京南湖三小的校长王克菲女士曾在一次讲座中谈起自己女儿的作文,她写得最好的是日记。

比如,写钻进被窝的感觉,“我像一条快乐的小鱼,钻进温暖的水域,舒服极了”,写早上不愿起床,“我就像一条被搁浅的小鱼,眼睛一张一合,一合一张,难受极了”。

相比而言,大作文中少有如此细致精妙的感受,为什么?

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记或小练笔写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琢磨着有趣,写下来留作日后的纪念或是与别人分享,是学生自己生

活的一部分,指向的是学生自身,指向的是生活的需要,是“有所为而作”;而训练往往是脱离开具体的生活情境,在特定的规定中,为完成规定的任务“别有所为而作”的,指向的是应试需要,加上如果命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本来训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大作文与小练笔也应是相辅相成的,可一旦功利的砝码都压在训练一头时,训练便轻易地脱离了生活的本质。

“综观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不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活动不是出于一种表达的需要,而是为文而文;为了编造作文,有的学生结合课文‘套’,有的仿照优秀习作‘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怎么谈得上创新呢?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作文命题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源泉”。

有人会说类似于案例中的训练也没有脱离学生的生活,而且老师还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为什么学生还是不愿写呢?

我想在解决了理念层面的认识后,接下来该是方法的问题了,关于这一点,杜威提出的“教育浪费”(Wasteineduca—tion)概念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从学校和社会的隔离来看,‘学校最大的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杜威认为,解决教

育浪费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把学校与生活联系起来。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且把通过写作所获得的知识、能力、体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写作和生活进入良性互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十七学时问题1写文章:

生活与训练的争执?

原来可以这么做

“课标”告诉我们: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细细琢磨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有意见有消息要让大家知晓,写成文字就是作文;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作文;有时心中特别高兴或愁苦,却没有机会告诉别人,写下来就是作文。

“简单地说,作文就是写文章。

完整地说,作文就是让我们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

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围绕一个中心.接着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

一、写作思想上:

把生活与训练当成一回事

应该确立这样的作文教学思想:

生活不单单是写作的源头,还是写作的归宿,再进一步说,写作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叶圣陶说的:

“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

在指导思想上老师们要认识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恬,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写好作文作好条件准备。

二、写作目的上:

由为考试而写走向为生活的需要而写

写作教学中,我们要确立:

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

过去我们为考试而写,现在我们主张为生活的需要写作。

这就决定了写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实用,而且,它还是学生一种重要的经历,是一种享受,是充实、丰富、改善个体精神生活的方式。

1.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

前者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后者解决写给谁看的问题。

传统的写作教学,常常把写作的目的简化为应付教师和考试,学生认为自己作文的读者是教师或阅卷者,把写作仅仅当成取得分数的手段。

由此所导致的后果是:

学生写作行为的背后,并没有一种强烈的兴趣和持久的动力作为支撑,相反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和厌恶情绪,最终形成写作教学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写作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

为什么写?

写给谁看?

师生都应明确,学生的写作应是为生活的需要而写,是“有所为而作”,即“合为时而著”。

一个学生写作兴趣的浓淡、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写作满足这个学生需要的程度。

需要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考试的需要、交流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等;还可以分为多种层次,比如实用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创造的需要等。

学生为谁写作呢?

科举考试时代是代圣人立言;应试教育时代是为“题”而写。

新课改中我们强调根据生活的需要为特定的对象而写,这个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是自己,还可以是其他人;可以是一个人,还可以是一群人;可以是熟悉的人还可以是陌生的人;可以是人还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等等。

总之,写作对象是根据写作目的而定的,并随着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如办板报、手抄报、搞展览、出期刊、编集子、投稿、模拟出版、互批互改、网上交流等。

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拓宽发表途径等手段,使学生对写作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写作动机不断加强,写作热情不断提高。

一旦“应需重于应试”、“实用优于训练”的意识确立,学生写作文就会主动关心文章的文体、内容、结构、意义、语言以及格式等问题,许多原先视为老大难的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2.“写作的动机源于需要,而发表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需要”。

发表是对学生写作劳动的最大尊重和作品价值的充分肯定。

发表有正式、非正式之分,非正式的发表可以称之为展示。

这是一个重要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环节。

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并能及时得到反馈时,才可能会把写作视为内在的需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表达。

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使全体学生的作文得到多层次、多级别的展示、发表和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掘写作潜能。

三、写作实践中:

由训练向生活的回归

“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这些要求意在强化这样的理念——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

对此,叶老曾经打了个比方: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

”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遏抑地产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

故习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体的框架去束缚学生,不要急于教他们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谋篇布局之类的习作套路,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

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

写什么,怎么写,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了,有了兴趣,有了热情,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作一些方法的点拨,写出像样的文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指导学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注重间接的生话积累。

例如。

可以看书刊杂志、网络影视,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里获得自由发展。

有了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储备,学生习作就有了丰盈的源泉。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由训练走向生活呢?

1.要用笔写“诚实的、自己的话”,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首先,处理好“训练”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我们倡导由训练向生活回归,并不是不要训练,而是先要解决好“生活本源”的前提下,再讲求训练,训练反过来应是为生活服务的。

以立意指导和生活本源的关系为例,教师的做法可以是:

“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中领悟所要表达的中心(即为什么要写这个生活素材),然后从所要表达的中心的高度来观照生活,并对生活素材进行详略、取舍的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这样的安排,既符合中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也符合教师教作文的教学规律。

其次,鼓励学生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启发和引导。

2.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学习的目的和归宿指向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和归宿,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并为生活服务。

3.命题贴近生活

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从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命题,才能使学生有感而发,产生构思表达的欲望。

此外,还要研究多种命题方式,让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从而更贴近自身实际,

【案例二】-“多题选一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实际和经验范围补题选材,以防限得过死,脱离实际。

“自然命题式”,即确定某一写作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自由命题,这样,既能适合学生的写作胃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同事异题式”,即以同一事件启发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命题。

命题的方式方法尽管多样,归结到一点,就是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学生找准突破口,促进构思。

4.训练时,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或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体验

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

5.“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当然,形成作文能力的关键还在于学生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加强练笔,做到“大小结合”,即大作文(专题的作文训练)和随文安排的小练笔(写片段的练习)相结合,“长短结合”即一方面要致力于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训练。

叶老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练笔,“作文这件事情必须练习,单靠教师出了题目才动笔,就未免回数太少,不能收到充分的效果”,“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

还需课外作文。

要养成抒写意思情感的习惯,那只需问自己,内部存什么样的意思情感,便作什么样的文”。

最后,笔者想借用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的一些精辟论断作为总结,“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因为我们写作文,无非想着原料是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写的”。

既然这原料是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那么,它又从何而来呢?

叶老指出:

“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这源头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

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总归说来,“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

”一句话,“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第二十八学时问题2“思想性”:

缘何造就了虚情假意?

你遇到这个问题了吗?

报刊上曾刊登这样一个外国笑话;爸爸问儿子:

“你为啥想到中国求学?

”“到那里求学可以发财!

…噢?

”“我读过许多中国孩子的作文,他们中的多数都捡过钱包!

”这是不是笑话,分明是,可我们为什么笑不出来?

或者为什么笑得那么沉重?

因为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它是那么真实地存在着。

我们发现作文教学中有一个怪现象或者是一个悖论,一边是老师、考官们一遍遍地重复强调着,思想积极、思想健康,一边却是学生作文中的编造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倒成了真正的黑色幽默。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学生作文难说实话?

为何正确标准却造就了虚情假意呢?

【案例一】

福建省三明市张先生遇到的事情就更可笑了。

他念四年级的女儿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一天》的作文。

“国庆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去动物园玩。

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可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河马。

开始我以为河马就和马差不多,很会跑,人可以骑在上门(面),在水里游。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终于看到河马了,没想到河马又肥又大,一个长方形的大脑袋上长着一个又宽又大的嘴巴,笨笨的样子可真有意思啦。

它的尾巴很短,皮黑黑的,发亮,没有毛,听说是非洲来的客人呢!

河马的样子真可爱呀,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愉快的国庆节。

”老师给这篇文章打了72分,在班上算中等偏下。

为什幺打这样的分呢?

老师的评语是:

作文文字通顺,务理清楚,但立意不高,写国庆应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

你应想到,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来呢?

【案例二】

牛牛上小学五年级,当记者的妈妈下班时带回家两个小弟弟。

妈妈对牛牛说:

“他们的爸爸出差了,他们的妈妈今天要上夜班,就由你来照顾他们吧。

”牛牛平时没有玩伴,那天表现得特别像个大哥哥,晚上洗完澡,还用小梳子给他们梳头。

第二天,妈妈对牛牛说:

“你不是要写《记一件难忘的事》吗?

就写这件事吧。

”没想到,一周之后,牛牛放学回家,冲着妈妈大喊:

“都怪你!

老师不给我成绩。

”然后,放声大哭。

只见老师用红笔在他的作文上批了一行字;没有按要求写,不能给成绩!

原来,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曾讲过十分具体的要求:

要写你遇到的一件事,并且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写作,即开始时,你的想法是错误的,在大人的言传身教后,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了。

牛牛的作文只记录了事情,既没有错误的想法,也没有思想转变的冲突和经过,不符合老师的要求。

为了得到成绩,伤心的牛牛只好按老师的要求重写了一篇作文。

没有思想转变的事情怎么办?

牛牛关上房门,找出一堆作文书,东拼西凑,半个多小时后,作文写完了。

这篇符合要求的作文,老师给了一个大大的“优”.

或许我们远远地看这两个案例,又会当成两段笑话来读了,为何当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时,我们反而觉察不到呢?

一、是否因观念陈旧的缘故,好心办了坏事

应该说,老师的本意是好的,案例一中的老师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这次难忘的参观,赞美祖国的强大。

案例二中的老师也试图通过这样一个要求,让孩子在对错误的认识中提高自己的思想。

但不知不觉中他们都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成了“笑话”的制造者。

当然,把罪责全推给老师是不公平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但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观念落后,思想僵化,认为积极的思想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陷入了一厢情愿的独语境地;二是不了解孩子的思想和生活,不能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三是过分迁就应试。

这三点在本质上都忽略了学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二、是否受了“左”的思想的影响,造成了立意指导中的消极定势

为什么教师难以转变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呢?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因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我们对小学生作文的“思想性”提出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要求。

在作文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把学生作文与“道德教育”等同起来,要求小学生作文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要把外加的思想认识“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否则就是缺乏思想性。

甚至有不少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宁要牵强附会的“思想性”,也不要表现自己的个性。

为了作文的“思想性”,学生只好千方百计造假,或者克隆他人的故事,或者编造情节。

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模式;不论写什么作文都要与“思想性”挂钩,写河马必须联系到“祖国的强大”,写候鸟迁徙必须联想到“家乡的可爱”,即使写放学路上跌一个跟斗也必须上升到“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高度”,否则就是“立意不高”,这其实也是教学思想中消极定势影响的结果。

三、有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而写”的问题

“课标”首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

笔者认为,就作文教学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侧重在让学生学会“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侧重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上。

这三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统一的问题,二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

也就是说,作文教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而写”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其次,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解次“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价值观。

如果学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写,’即“有所为而作”的问题,那么出现虚情假意的文章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有没有屈从于“别有所为而作”的写作目的

语言文字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交际性是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学生在作文时只明白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是为考试才写作文,是一种典型的“别有所为”而作。

读者对象的单一、表达目的的单一导致了立意的单一,制约了学生思想的发展。

两个案例的阅读对象十分明显,就是写给老师看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从而得一个高分。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就有可能违背个人生活的真实,顺从老师的所谓“思想性”,这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上的“拔苗助长”。

不可否认,老师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权威的读者,那就是考官,即考试中作文的批阅者。

学生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取悦考官,得个高分。

因为这个考官对象比较模糊,摸不清其好恶,因此,就需要一个保险的做法,像上述案例中那样“赞扬长辈对自己的帮助”,赞扬“祖国的强大”,就是一种讨好的做法。

五、个性是否迁就了共性

本质上说,写作应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活动,为何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呢?

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过分迁就了共性的东西,这个共性就是命题作文中提前给学生设置好了的模式。

比如案例一中.老师进行写前指导时启发学生说:

“想一想,你有没有帮助过谁,人家因为你的相助完成某件事而感谢你……”案例二中老师的要求是“要写你遇到的一件事。

开始时,你的想法是错误的,在大人的言传身教后,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了”,这些指导像戴在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牢牢禁锢着学生的自由思想。

倘若没有这些事怎么办?

好办,编造;编不出怎么办?

好办,有作文选嘛!

最终作文写的是别人的事,是千人一面的事,个性就这么被循循善诱地扼杀了。

六,是否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异化

笔者曾听到一位小学教师这样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

他告诉学生作文有一个重要规律,凡写人物的作文一定要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凡记叙事情或活动的作文一定要表现这件事情或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教师这种强烈的主观导向和道德指向性的影响下,学生的作文能表现真情实感吗?

小学生作文内容虚假的主要原因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作文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于是。

“作文中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

如果学生作文不论青红皂白都说实话,在考场上恐怕免不了要吃亏,甚至吃大亏。

考场上因作文的“思想性”而引起麻烦的事是常有的,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婉转地告诫学生:

为了作文的思想性,很多事不能实话实说。

 

第二十九学时问题2“思想性”:

缘何造就了虚情假意?

原来可以这么做

一、从明确写作是“有所为而作”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小学生写作文,一般侧重在写什么,怎么写上,很少考虑为什么写。

写作目的模糊导致了立意上的盲目性和写作上的随意性。

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案例】有一位老师在一次作文教学中发现一个学生写自己的爸爸为了多赚钱,往鱼肚子里灌水,待结冰后再拿出去卖,老师问他为什么写这件事,学生却回答不出原因。

这位老师告诉他,在准备出售的鱼肚中灌水是不道德的行为,希望他想好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后重写。

第二天,这个学生把作文改成:

爸爸在鱼肚中灌水,儿子为了教育爸爸,在给爸爸买的酒中故意掺水,爸爸大骂营业员不道德,昧着良心赚钱,在怒骂中自己教育了自己,懂得了做生意要讲诚信的道理。

看了这个学生的修改稿,这位老师问他为什幺要这样写,学生说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助爸爸认识错误,也教育剐人不要只顾自己利益,不为别人着想。

这个学生在明确写作目的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这件事的思想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一旦明确写作目的,提高了认识.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生活,思想境界也会在这种客观的反映与思考中逐步得以提高。

二、确立明确的读者意识

文章是人与人之间的书面交际凭借,只有清楚活生生、真实的读者的存在,才能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

“课标”对此也有十分明确的阐述与要求:

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只有存在真正的读者,学生才会肯定自己作文的意义。

英国《国家写作计划》研究发现,儿童在作文的过程中,如果其意见和观点能够和其他人一同讨论、研究和分享,那么其作文能力和写作的满足感会大为提高,从而增强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当然是学生的重要读者。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建立更多的读者群。

英国“国家写作计划”会设计了一个“连纳故事计划”,该计划让9-13岁的学生为学前儿童编写一些故事书,为此,这些学生就要探访当地的学前儿童,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要,年龄稍大的学生还与多位学前儿童的父母见面,互相就故事内容交换意见,结果所写文章图文并茂,具有创造性,很符合所定对象阅读。

三、求真、求实,然后才能求善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说话,用笔来说话”,“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在这里,叶老很直接地告诉我们: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真实、正确、顺畅地表情达意,叙事说理。

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

同样,“课标”在观察生活、丰富见闻方面也提出要“珍惜个人的独特感受”,真实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学生的真知灼见隐含在对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