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研笔记 文档1.docx
《电子科研笔记 文档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科研笔记 文档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科研笔记文档1
课改十年热点话题回顾
第一阶段:
“理念阐释期”
一是领会课标理念;
二是提高语文素养;
三是培养创新精神。
话题一:
如何理解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话题二:
如何深刻认识创新意识的内涵?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正确看待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阶段:
“实践探索期”:
一是文本解读;
二是高效课堂;
三是语文训练;
四是教学模式,呈现出反思性实践的特征。
话题三:
如何把握多元解读?
语文教师如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话题四: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话题五:
语文教学该不该有“模式”?
话题六: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还要不要“双基”?
语文教学还要不要训练?
话题七: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课?
话题八:
近年来,一些公开课为什么“叫座不叫好”?
何
第三阶段:
科学构建期
一是语文的本源回归;
二是把握年段特点,实现有效教学。
话题九:
如何把握“回归”的真谛?
语文课堂如何回归到本色语文教学的轨道上来?
话题十:
如何把握年段特点,实现有效教学?
四个问题
■学习课标——明确目标
■研读教材——找准目标
■关注学生——落实目标
■教学有效——达成目标
■
学习课标(2011版)明确目标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一命题表达了两层意思:
1.说明这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包括的内容:
课程标准“前言”中说: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也就是说既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
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等。
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
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艺术,文学的阅读欣赏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文学的创作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
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极其丰满的,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才能感悟到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
文学离不开语言,同时文学阅读与欣赏也有利于丰富人的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
2.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
“三个不是”: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每个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的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也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认识;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语言文字还有可能人当做一种游戏和赏玩的对象。
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应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语文课程涉及的材料和话题内容非常广泛,甚至有点驳杂。
之所以纳入如此广泛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接触并逐步掌握多种领域里的常用词语及其表达方式,学习在多方面不同的知识背景下运用语言文字,使他们将来能在广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
■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所谓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
可以说,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文的工具性为基础、前提的,除了涵盖语言基本功能之外,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得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思想情感、政治和道德以及审美上的影响,意即语文课程具有承载社会机构或个人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的价值的功能。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它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而且意味着它是达到其他目的的工具。
①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②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③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④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
学习汉语言,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另一方面强调对人、对人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
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应有之义。
①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②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有两个方面:
一是指语文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三)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两个对称的范畴放在一起,可以发现:
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人文性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四个必须”: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必须积极地倡导和实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体的互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对立,也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形式---内容;躯壳---灵魂)。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回自己的祖国去》《小镇的早晨》
强调“工具性”“人文性”以及二者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
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的过程,是接受他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过程,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成长,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
但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中徘徊。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工具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实践性特点。
“人文性”应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后补充人文性,或者先突出人文性,后加强工具性,都是不妥当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案例《一只小鸟》课后两个问题:
课文写了一只怎样的小鸟?
(一只很幼小的鸟:
羽毛未丰满…;一只受到父母保护的小鸟;一只热爱生活的小鸟:
抖刷翎毛、自然的歌声…)
事情后来怎样了?
续写一段话。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小动物。
)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培养语感:
《现代汉语词典》把语感定义为:
“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和感受。
”语感是一种动态心理过程,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心理活动的认识活动,它包含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复杂的心理因素。
语感又是一种静态的心理能力。
语感训练是指在规范的言语训练中,比较直接而迅速地感知、领会语言文字,培养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方面训练:
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师要转变思想,思考怎样由“教语文”转向“学语文”,思考怎样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经由积累而聚沙成塔。
教材中“斩钉截铁、大义凛然”等成语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名言概括华罗庚的品质。
最后,培养语感离不开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内容。
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读演结合的阅读训练。
教师要积极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带领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言语训练。
进而养成良好的语感。
案例《翠鸟》
2.发展思维
语文能力,从它的结构要素来说,主要有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训练,如果忽略这一点,学生就会有口无心地听,不得要领地说,浮光掠影地读,词不达意地写。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思维训练?
须渗透在听说读写之中。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在阅读的认读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对段落、篇章有整体的感知,侧重概括和综合的训练;在阅读的理解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阅读的鉴赏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联系性,通过联想训练,指导学生发现此与彼的关系,并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在阅读的创新阶段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通过想象、推理等训练,克服从众心理和思维定式,多角度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北师大版教材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三上:
指导学习生词的三个“金钥匙”,它们分别编排在第1、3、4单元。
三下:
辅导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四个“金钥匙”,它们分别编排在第1、3、9、12单元。
四上、四下:
阅读方法和策略,大小“金钥匙”和对话框里的内容。
五、六的“金钥匙”
4.养成学习习惯
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习惯的培养侧重于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读书有选择、做记号、自主预习复习等,这些习惯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可以适当加入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既巩固铅笔字的书写习惯,又在铅笔字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八字经:
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
六种学习习惯:
好读书(就阅读而言,一学段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兴趣;二学段要有读书看报等阅读习惯,由兴趣变行为;三学段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超出文字对生活、人生的大阅读视野。
突出“变”)、爱思考、善合作、勤观察、乐表达、会倾听
五种能力:
听、说、读、写、思
5.提高语文素养
《标准(2011年版)》坚持了宏观上对“语文素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有专家认为“知识与能力”包括:
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积累、语感能力等;“过程与方法”包括:
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
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
从三个方面把握:
一是全员性,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提高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使之达标;二是全面性,教师要关注每一项语文素养的培育与养成,促使学生方方面面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全过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不断丰富、逐渐完善的过程。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1.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三个方面:
第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应注意:
恰当地看待语言文字训练的功能与作用;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国家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文化引领、价值导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母语教学自身已经深深烙下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情感与精神的烙印。
【案例二】一位老师上《圆圆的沙粒》这篇课文。
一个学生这样理解“我不愿意成为沙粒在牢狱般的贝壳里备受煎熬”
多元解读文本,要注意价值取向,一定不要以“新”“奇”作为判断个性解读的标准,要在文本解读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修定稿提出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之中特别注意的是:
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修定稿提出的)
第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从课程的实施过程来看,语文课程重在实践,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且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把语文课程看做是有待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开发的学习资源;要强调学生自主的、多样的、充分的语文实践,把听说读写思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认识到语文实践是丰富、复杂而又开放的,不仅指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思的实践,不仅强调学生的吟诵品味,而且还包括课外的各种语文实践能力。
第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良好语感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来看,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语感,重视语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
2.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语文教育应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二,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实践的对象不应限于书本,而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
第三,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语文教育的民族性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符合我们母语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重视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关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参与确定对自已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的特征:
(1)主动性特征
(2)独立性特征(3)自觉性特征
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习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①要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要在课堂中创设和谐的氛围,要学会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还给学生;
②要注重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阅读求知的潜能”“表达交流的潜能”“探究创造的潜能”“自我完善的潜能”;
③要积极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指导和启发、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为其提供必要的的帮助,还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的总结、提炼和应用环节的指导。
2.关于合作学习
现代语文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活动,它是以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并视这种差异为学习资源为前提的。
合作学习的涵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是与个体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形式。
合作学习的特征:
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
合作学习指导方略:
①帮助学生树立起合作学习的意识。
②帮助建立合作中的秩序。
③教给学生应有的合作态度及方法。
④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
⑤师生合作时应注意:
合作话题是否具有合作的必要性,以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现象;合作伙伴是否具有结构的区分度,以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合作人物是否能够形成团体凝聚力。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形成合作的能力;合作频度与形式是否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因不合理而形成的怠惰心理。
案例《游园不值》
3.关于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开展实验、调查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明确两点:
一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上。
指导学生从依赖教师的学习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学习;从注入知识的被动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主动学习;从囿于书本的学习走向联系生活的学习;从学科的学习走向综合的学习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探索进取的体验;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树立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找到需要探究的问题;问题探究需要紧扣文本,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情感;还应教会读书与学习的方法。
《葡萄沟》“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一定在那些言与意、字与情富有张力的地方,而不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语词之争。
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它无法预期下一秒的精彩。
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
从理论上说,探究性学习有四个步骤: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调查研究---交流总结。
4.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探究是关键,合作学习既是手段更是目的,两者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中
5.自主、合作、探究的策略
激发自主意识,鼓励自主行为
创设合作的机会,培养合作的意识
指导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
总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是要正确看待“积极倡导”四字,但又不意味着彻底否认接受学习。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常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语文课程的地位
《标准(2011年版)》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地位是由它的性质与课程的定位标准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工具的学科、基础学科。
其他学科的定义、概念的叙述和诠释,判断、结论的演绎和推理,都要依托语文来完成。
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及奠基作用。
语文课程不仅使人学会怎么学语文,怎么用语文,而且能促使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使人学会创造,更能提高人的觉悟,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使学生学会怎样做人,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
2.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
①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在学生语文学业成绩上的综合表现。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语文素养的基础性?
第一,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第二,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是最基础的基础。
”
②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
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设计特点:
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突出主体,注重实践;
阶段分明,循序渐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