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2757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docx

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纲要

《人口社会学》教学纲要

根据《人口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以及采用教材《人口社会学》(佟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并结合课堂实际教学编写,仅供1001级社会工作专业同学学习参考。

教学目的:

使学生基本了解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主要领域和常用分析方法。

通过结合中国社会人口现象,进行专题性的讲解,分析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过程,分析人口结构所具有的社会特点,分析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使学生对人口变化的规律性以及社会诸因素与人口诸方面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

课程要求:

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宗旨。

注重长时段分析人口社会问题,加深学生对人口社会学中的诸多问题的认识,以及对当今研究人口社会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章导论

一、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人口的基本知识。

2、掌握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4、了解国内外人口思想史和人口理论的发展状况。

5、了解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6、熟悉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7、熟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

8、了解马寅初的人口思想。

二、授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四、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五、国内外人口思想史

六、人口社会学研究的数据来源

七、人口社会学的教科书与参考资料

三、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1、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2、人口:

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3、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

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

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

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

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

4、人口过程:

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基本形态。

人口过程受到人口结构、经济、文化和政治变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人口结构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变迁。

5、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是人口现象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是人口过程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是人口结构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

四是人口变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6、社会毛细管学说

(1)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阿森·杜蒙特把法国生育率的下降与现代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和个人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等因素联系起来,用“社会毛细管学说”来解释当时法国生育率逐渐下降的这一现象,创立了“社会毛细管学说”。

(2)“社会毛细管学说”是一种类比的说法,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想从社会低的地位向高的社会地位上升的渴望。

这种向上发展的渴望就好比油灯中的油,会顺着燃烧的灯芯自然地向上。

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毛细管现象,或称毛细管的吸引现象。

出生率的变化和“社会毛细管现象”的作用程度成反比。

(3)阿森·杜蒙特认为:

法国当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是“社会毛细管”作用的结果。

因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个人向上的强烈要求,个人为了满足自己向上的欲望,宁愿减少生育,以减轻养育子女的负担。

(4)阿森·杜蒙特断言:

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社会,养育较多的子女将阻碍人们的社会发展。

其结果是人们减少生育,以减轻养育子女及子女数目过多而造成的沉重负担,达到轻装上阵向上发展的目的。

7、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前提、两个级数、两个抑制和三个命题的理论。

(1)建立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

①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

这两个前提亦称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或“自然法则”。

(2)两个级数的理论。

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

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长。

因而人口增长势必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

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的。

(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①积极性抑制:

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②预防性抑制:

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3)三个命题:

①人口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②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也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抑制。

③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这三个命题构成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

8、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创新之处

(1)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形势及其趋势,指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2)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基本途径。

方法是:

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

(3)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建议。

①必须认真举办关于人口动态的统计,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和迁徙等都应有完整的统计。

②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明知节育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

③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最重要的是普遍宣传避孕,切忌人工流产。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

(1)人口社会学

(1)人口

(2)人口过程

2、简述人口的双重属性。

3、简述阿森·杜蒙特的社会毛细管学说。

简述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

5、简述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生育制度与死亡制度

一、本章学习要求

(一)生育制度

1、掌握生育率的基本概念。

2、熟悉各种生育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各个时代的生育模式,尤其是现代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

4、掌握生育制度的分析框架。

(二)死亡制度

5、掌握死亡制度的定义,熟悉死亡制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6、掌握死亡制度的分析框架;了解各个时代的死亡模式,尤其是我国目前的死亡模式。

7、掌握死亡率的差异分析指标

8、掌握死因社会学的分类,了解当今社会的死因分布特点。

9、探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死亡风险变量。

二、授课内容:

第二章生育制度与死亡制度

一、生育制度

(一)生育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框架

(二)生育模式

(三)影响生育率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死亡制度

(一)死亡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框架

(二)死亡模式

(三)死亡率差异分析

(四)死因分析

三、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一)生育制度

1、区别生育力和生育率这两个概念。

生育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

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

(1)生育力:

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

(2)生育率:

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2、熟悉各种生育计算指标:

粗出生率、一般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

如:

粗出生率,又称一般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1000人中出生(活产)人数。

3、生育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尤其是现代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

(1)传统农业社会的生育模式代表了人类大部分时期的生育类型。

农业社会的生育模式是一种死亡率导向的多育模式。

所谓死亡率导向是指死亡水平控制生育水平,妇女能否活到或活过生育期直接影响到生育率的高低。

这种生育模式的特点是:

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生育行为直接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

妇女能否活到和活过生育期直接影响到生育率的高低。

因此,每个女孩能否活到15岁成为首要问题。

②各种经济因素影响生育模式。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引起人口增长,而人口增长一旦超过农业生产力能够维持的人口数量时,自然的和人为的死亡率增加,生育率再次受到死亡率的控制。

③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影响生育观念,男性偏好占主导,早婚、早育、多育。

以育龄妇女高频率生育来替代人口高死亡率。

社会上存在遗弃女婴的状况。

④封建专制下,存在阶级地位不平等,平民的生育模式受死亡率影响大。

(2)现代工业社会的生育模式,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情况。

发达国家的生育模式的特点是:

第一,死亡率导向下的生育模式消失,在低死亡率的状况,生育率明显下降。

第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影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生育从自然型变为人为型,避孕药具的生产得以产业化。

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

第一,死亡率与出生率之间非同步变化,影响死亡率的诸多因素不能同时作用于生育率的下降。

发展中国家同样享受了医疗卫生进步带来的死亡率下降。

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那些影响生育率的各种因素没有变化,生育率依然保持原有水平,由此导致出生率的高速增长。

第二,196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稳定下来,一些国家的生育率开始下降的趋势。

以印度为例,1995年出生率下降到29‰,但与稳定下降的死亡率相比,生育水平仍很高。

它难以抵消死亡率下降的幅度,人口依然保持增长的趋势。

第三,与传统高生育率相关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因素依然存在,是其生育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比如男性偏好的文化传统。

第四,发展中国家对高生育率的控制手段主要依赖于政府行政力量的作用。

4、影响生育率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

(1)首先应注意生物因素是影响生育率的最直接变量,任何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都要通过生物因素起作用。

(2)影响生育的生物因素主要有性交、怀孕与分娩。

(3)社会因素,社会文化特征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生物因素。

(4)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

(5)生育的物质设备:

生育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6)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

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

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

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生育意愿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生育意愿:

与传统农业相关,提倡“多子多孙多福”。

其特点是:

①多多益善;②男性偏好;③重数量、轻质量。

现代生育意愿:

与现代工业社会相关,注重“自我发展”。

其特点是:

①倾向少生;②没有性别偏好;③重视子女质量。

(7)影响生育率的经济因素。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生育模式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带有“综合”色彩,它常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契机,通过改变生育观念而影响生育行为,反映了社会变迁。

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之间具有逆相关关系。

(8)影响生育率的政治力量

政治力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有关资源分配或社会平等状况。

资源分配对生育率的影响可通过以下方式表现:

食物和医疗供给状况、人人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妇女地位。

②政府的作用。

③意识形态的作用。

(二)死亡制度

1、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

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2、各种死亡率统计指标:

粗死亡率、死因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

粗死亡率,也叫总死亡率,简称死亡率,是指一定地区在特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每1000人口中的死亡人数。

3、预期寿命,是人口统计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

预期寿命的指标是个社会指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

4、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与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的特点,并说明我国死亡模式的特点。

(1)传统农业社会死亡模式的特点:

高死亡率、低预期寿命。

表现:

一是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非常高,出生婴儿能活到成年的比例不足一半。

二是过高的婴幼儿死亡率导致了极低的预期寿命。

三是死亡率变化很大。

(2)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特点:

低死亡率、较高的预期寿命。

表现:

一是死亡率下降明显,多集中于高龄人口。

二是预期寿命提高。

三是1950年代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死亡模式分化;50年代后,基本趋于一致。

(3)中国的死亡模式

1949年前:

①死亡率高;②人口预期寿命低;③死亡率高低直接与社会政治动荡高度相关;④死亡率深受自然灾害影响。

1949年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成为世界上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5、死亡率差异分析可以从年龄格局、性别格局、阶层分化及地区差异这几个指标分析。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

(1)粗出生率

(2)粗死亡率

(3)生育意愿

2、简述生育的两种含义。

3、什么叫做生育意愿,不同时代的生育意愿有什么不同?

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简述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两种不同类型的死亡模式。

第三章人口迁移和人口转变

一、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人口迁移的的基本概念。

2、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

3、掌握人口迁移的分析框架。

4、掌握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定义以及人口再生产的三种模式。

5、掌握人口转变的基本知识,熟悉人口转变的划分方法。

6、了解导致人口转变的主要原因,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尤其是我国人口转变的特点。

7、了解人口转变的分析过程和相关理论。

二、授课内容

第三章人口迁移和人口转变

一、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

(二)国内人口迁移

(三)国际人口迁移

(四)人口迁移分析

二、人口转变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三)人口转变理论

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一)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

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目前,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

第一种:

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的统计。

如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第二种:

以居住地改变的时间进行的统计。

迁移新居住地6个月或1年以上者为永久性人口迁移。

第三种:

以常住人口登记地的改变进行的统计。

我国是按照第三种方法进行统计的,它是指人口在省、市、县行政区域间的户口所在地的变化。

3、人口迁移的测量指标:

迁入率、迁出率、总迁移率、净迁移率

4、中国移民史(先秦至1949年以前)的分期:

(1)先秦——黄河中下游多向移民期。

这一时期移民是在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展开,形成了中国人口分布北重南轻的格局。

大部分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

地旷人稀是当时的普遍现象。

(2)秦统一到两宋——从黄河中下游向长江中下游的由北向南移民期。

由北向南移民加快了人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实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国家财政收入由秦汉以来对关东的依重,转向东南。

太湖和宁绍平原变成了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应运而生并广为流传。

(3)元、明、清——长江流域由东向西移民期。

这一时期,以今湖南、湖北为轴心,展开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

改变秦汉以来由北而南的主流移民方向。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改变了本流域内的人口分布格局,使之趋于均衡合理。

这里获得全国第二个“天下足”美誉的地区——“湖广熟,天下足”。

大量商品粮的输出程度不同地缓解了黄河、长江流域和岭南十几个省的粮食供需矛盾。

其中,主要输出方向在长江下游,江、浙百姓全赖湖广米粟,保证了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江浙地区继续作为国家财赋基地的地位,保证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浙地区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4)近代——沿边多方向移民期。

清道光以后,向关外、向口外、向海外、向山区、向城镇的移民形成了潮流。

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移民“闯关东”和闽、粤移民走海外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是这一时期的主流移民。

改变先秦以来中国人口分布南北对比的传统格局,开始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东三省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区正在形成。

而以闽、粤移民为主体的华侨则促进中国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了解,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的联系。

5、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分期及其特点。

(1)1949—1957年,人口迁移相对自由的阶段。

解放初期,政府实行自由的人口迁移政策,允许居民在城乡间或城镇间自主迁移。

(2)1958—1984年人口迁移的严格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

一是政府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通过行政力量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二是政府以行政动员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1958年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由此政府严控人口迁移的形态得以形成。

(3)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呈现出相对开放的态势,体现国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变化的过渡性,迁移规模增加,受到行政体制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影响。

①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并存。

②人口迁移规模有所增加,但相对凝固性未根本改变。

③以发展型为主的人口迁移模式。

6、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

国际人口迁移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生存型人口迁移。

主要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是人类为了生存进行的迁移活动。

二是发展型人口迁移。

主要存在于工业革命之后,人口迁移的动力从迁出地的推力转变为迁入地的吸引力,人们为了更好的发展而进行迁移活动。

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在迁移动机、规模和方向上更加复杂,并与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移民就具有以下特征:

(1)政治性的国际迁移急剧增加。

交换战俘式的人口迁移,疆界调整引发的人口迁移,新国家的建立和一些殖民地国家独立产生的国家人口迁移,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欧洲内部的“东—西”人口的国际迁移。

(2)国际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现象,变为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迁移。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经济原因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人口迁移将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流。

(3)难民和非法移民人口增加。

难民是指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种族冲突或政治等原因,离开祖国到其他国家避难的迁移者。

1994年1600万。

其中,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多达340万。

整个1980年代阿富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成为难民。

非法移民指的是未获A、B国两国中一方或双方准许,非法从A国迁往B国的迁移者。

(4)女性移民人口增多。

1990年代,女性迁移人口增多。

19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国家约有150万妇女在国外工作。

女性移民主要从事一些“典型的女性职业”,如家务、娱乐或性服务、餐饮、旅馆、服装和电器组装等。

对家庭佣工的大量需求导致了菲律宾、印尼、韩国等合同式劳工移民的女性化。

(5)高素质移民增加。

移民入境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利用各种手段和优惠政策吸引高技能和商业移民。

(6)移民迁入已成为一些国家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最近几年,移民占了美国人口增长的20%—30%,这也促使那些担忧人口增加的人们加入反对大量外国移民的势力,一起呼吁对移民强加限制。

过去的10年期间,希腊和奥地利80%的人口增长以及加拿大和澳洲40%的人口增长都是来自移民。

8、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1889年,雷文斯坦图提出了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认为人口迁移存在着两种动因,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

(1)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

生存环境: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恶化是推动人类迁移的基本力量。

人为因素:

如政治动荡、宗教、种族冲突以及人口过剩导致的收入水平下降都可能成为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

(2)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

迁入地的劳动力需求;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

四、思考题

1、名词解释

(1)人口迁移

2、简述目前世界上通行三种统计人口迁移的方法。

3、论述中国移民史(先秦至1949年以前)的分期。

4、论述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

第四章人口结构

一、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性别的社会差异的概念。

2、熟悉性别社会差异的表现形态。

3、掌握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

4、熟悉人口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分析的内容。

5、掌握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理解人口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

6、掌握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

7、了解人口职业结构与收入结构的分类状况;

8、掌握贫困人口的概念,熟悉贫困人口的种类及相关特征。

9、掌握婚姻与婚姻制度的概念;

10、熟悉婚姻的测量的指标,了解各国人口的婚姻结构状况;

11、掌握家庭、家庭结构、家庭制度的概念,了解家庭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

12、掌握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熟悉人口分布的测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13、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和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过程。

二、授课内容

第四章人口结构

一、人口性别结构

(一)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概念

(二)人口性别结构状况

(三)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

(四)性别分层

二、人口年龄结构

(一)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

(二)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三)人口老龄化

三、人口民族结构

四、社会分层和贫困人口

(一)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

(二)人口的职业结构

(三)贫困人口

五、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一)人口婚姻家庭结构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的婚姻家庭结构

六、人口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一)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城市化

三、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一)人口性别结构

1、人口的性别结构:

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2、出生性别比,也叫婴儿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内每100名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

3、女性的生存优势。

4、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性别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2)性别比总的趋势是逐渐下降。

(3)时期之间、年度之间波动起伏

(4)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

(5)人口性别结构存在地区差别

(6)少数民族性别比相对正常

5、性别分层的表现形态

(1)观念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在观念领域里,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

(2)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

社会公共领域的性别社会差异表现为两性社会劳动分工和政治参与、权力关系上的不平等。

①社会意识形态把男性划归为公共领域。

女性被制度化地区闲在公共领域之外。

(政治参与)。

②社会劳动领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女社员的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