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习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docx
《农村学习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学习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学习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报告
农村学习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市级课题组※
一、语文学习脱离实际,提高质量困难重重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语文教学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缺乏认识,在教学中源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仅凭课本、个人经验、教参书教学,造成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农村实践严重脱节,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我校96%以上的学生都来至农村,留守儿童占80%以上,学生基础差,家庭缺乏辅导能力,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少,增加了学生学好语文的难度。
因而,呈现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爱好,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状况:
“枯”读。
大多学生对课文文字内容的理解感悟,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实践感受联系不起,朗诵课文就成了有口无心,仅把文字变成声音,读不出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读不出文本的情感与境界;老师讲解,学生听不进,课后,还有较多学生是一问三不知。
为了积累感悟,强硬学生背课本,焦头烂眉,耗时难完成。
抽查学生读书情况(包括五、六年级学生):
除极少学生外,有很多字认不倒,有很多字音读错,读不断句,读不出停顿……
“苦”说。
大多教师不敢雷池半步,常照搬教材的口语交际话题及其内容作交际,学生不善于对其理解和感悟,又少了平常生活交际经验实践感受,进不了互动境界,老师引一句,学生对一句,学生交际过程的语言、思维不够清楚明了,就草草地收场。
在实际生活中或真实情境的交际课中,大多学生不知怎样去应对交谈,不是红着脸笑一笑,就是低头不语。
课题主研人员:
陶甫陶永红李大勇岳万春蔡孝坤
课题协研人员:
郭启燚唐艳玲刘一平刘庆祝李小玲
“干”练。
在课文阅读训练时,没有较好地结合学生各种生活与实践,对课文阅读进行学习理解,而学会掌握各类文章阅读的方法和技能。
因此,老师把理解字词句变为了:
要求学生反复抄写生字词以及《字词句篇》,有的强硬学生抄课文;直接把方法告诉学生练习掌握,如对“课堂达标册”类作业,做了讲,讲了做,练了一套又一套,对做不完好的,就占用他们的音体美等课开小灶。
一天除了作业还是作业,但是学生的阅读题始终得不到高分,随着年级升高,离开了这种训练,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下降,没有后追力。
“死”写。
学生讲不清楚身边的生活与农村实践内容,不善于把生活体验与实践感受进行原滋原味表达。
很多学生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文字材料,不知道写什么,口水话频频。
照课文样子写,千篇一律,大抄课文段落;教师作下水作文,全班就一炉,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被仿写“课文”、“下水作文”固化。
为了拓展学生的表达思维,积累习作语言,有的教师强求学生每期必背二十篇以上作文;有的要求学生每周抄作文当练小字。
综合实践作业,很多教师照着书讲,然后布置学生去实践,写心得。
这样教师苦了,学生累了。
为提高质量,教师采用非常规办法,或超时超量,或双休补课,或排差生于校外,或转降差生,或统考弄虚作假,全校三年级以上(包括三年级)的语文成绩总积分比数学少一二十分……,这样既加重学生语文学业负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使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畏惧,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其结果严重违反了教育方针政策,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我们针对我校学生学语文“‘枯’读、‘苦’说、‘干’练、‘死’写”的现状提出了:
以农村学习资源为内容,把农村课外生活学习、农村实践学习、班校实践活动与语文课本学习结合起来,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农村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农村孩子的生活与实践的质量和水平目的的研究课题。
二、融入课堂学习理解,进入生活实践领悟。
抓住语文各板块学习目标要求及其特点,把农村学习资源放进语文各板块的学习实践及实践学习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及能力。
1、识字教学——积累掌握
把识字写字目标要求,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利用学生课外生活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识字词,理解其内涵、外延之美,对农村感兴趣,能用字词表述。
(1)用生活实践经验识字写字。
出示课文生字,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是怎样生活识写字的,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习得用生活识写生字的方式方法。
【案例1】:
学习在生活中识写生字的方法
方式:
再现生活——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过程:
出示生字(一年级)你们谁会认谁会写这些生字?
谢康:
我常帮婆婆摘南瓜,又看到弟弟的图片“南瓜”,因此,第一个字就是我们学的“南”吧。
彭鑫:
老师,我上黑板教大家写,因为我爸爸在云南昆明打工,我的字比妈妈写得好,因此,妈妈经常叫写信封,学会写“南”,我还知它与“云”组合,成了一个省份……在农村低段的单列识字写字课中,教师更多地调动学生用这种识字写字教学,学生会感觉到生活就是老师,不仅识记有趣记得牢,还会在平常生活中自觉地经常去识记书写更多的字。
方法:
重视学生在农村生活积累中学会掌握识字写字方法,激发学生关注农村生活与实践积累,不断扩大识字面,积累运用识字。
(2)掌握汉字生活规律识字写字。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语文课中的分类识字内容融入农村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的生活母语学习,进入农村生活的境与界中,快乐地学习理解掌握汉字的规律,高质量地识写生字。
【案例2】:
学习用形声字规律识记生字。
方式:
进入情境——认识生活——快乐识字。
过程:
(多媒体展示:
夏天的美景,并附一首识字儿歌)你们看,夏天有哪些有趣的事?
王康:
有蜻蜓在水面展翅飞舞……全班:
认真拼读、诵读。
……读了这些词语,从字形上看,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黄慧:
都是“虫”字旁的字,虫字旁的字大都跟昆虫、小动物有关。
还说出了与虫字旁有关的其它字。
让学生高兴地欣赏诵读中,进入农村生活情境,快乐地学习理解,记忆生字,用生活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在今后的归类识字或拓展积累识字中,让学生自主地把农村生活母语学习带入课堂中学习,高兴进行农村生活规律中,识读积累生字,同时,更深入认识、了解农村。
方法:
创设农村生活情境,在认识农村生活规律中,学习掌握识字写字的方法,不仅易理解,记得牢,还教育学生懂生活用生活。
(3)运用听、说、练巩固识字写字。
把识字写字目标要求,融入到学生平平常常的听说写话游戏活动中,以说话写话进行识字写字巩固运用训练,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习作整合。
【案例3】:
在听说写运用中巩固生字
方式:
听“说”理解——“玩做”运用——写话巩固
听说“识字词欣赏”。
如大家都想啊,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成千上万的野兽在奔跑,数以亿计的爬虫在忙碌,滔滔的洪水在奔涌,烈焰熊熊直冲天穹……于是,我们祖先造“飙”以描摹其凶猛;“晶”中多日明亮至极,正与后巽射下九日的神话相得益彰;“初”从衣从刀,是因“初民开衣,大民皆兽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出于刀,是初义也;“虹”是传说牛能吞水的巨虫,于是骤雨初歇的天边便常现绚丽多姿的彩虹等,在学生听后,再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或一点感受,说说自己也知道一些什么字的来源。
玩说“运用词句游戏”。
利用文本语境,创造学生熟知的农村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高兴地识字写字。
可不是每课中的生字词学习,都进行农村生活情境教学,还可采用不同形式内容的农村生活的游戏,进行扩字、扩词、扩句训练,在农村生活游戏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中识字写字。
做“同类字词运用写话”。
这种活动形式是有趣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把农村生活中的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书面词汇,并把刚学到的字词运用到句子中,进行说写训练。
如同音字词“冬”和“东”的运用,先让学组词填空:
()西、()瓜、()西南北等,再用这些生字词语,说写一个身边小故事,最好写农村生产劳动或农村生活中的事。
方法:
利用母语学习,把识字写字融入到农村游戏活动,以说话写话进行识字写字训练,积累识字写字。
2、阅读教学——理解感悟
引导学生用亲身的生活体验实践感受,阅读理解感悟课文,获得方法习得能力,受到熏陶,获得启迪,再深入农村观察、发现、表达;在阅读思考课文中的实践性问题,探究获得其实践的方法技能,适时指导学生深入农村实践学习,学会对农村的思考、表达,加深对课文理解。
在诵读学习文本中的农村文化中,积累农村文化知识,撑握对农村文化的表达方法技巧。
在农村生活中,发现、挖掘文化资源,活用于文本的诵读理解感悟中,活用于日常口头与书面表达中,从而传承积淀农村文化,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
(1)课后拓展。
把课前亲身体验感受带入课文中,抓住课文中农村学习内容的文字、句子及段落,反复诵读,读懂其内容的意思,并以声音的节奏旋律和姿态语,读出融入内容的景境、情趣,获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语言、语感;获得阅读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获得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
将所得用于农村实践学习,呈显其精华。
【案例1】:
感受风光,欣赏风光
方式:
课前体验——课中精读——课后生花。
过程:
在学习《初冬》一课时,进行等代,时机一到,让学生课前真切地体验雾中实景,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穷欢乐。
将课前观察积累、情感体验,与课中对作者的生活、观察、体验相融,以旋律节奏的书声和姿态语,反复诵读课文,读懂融入内容的意思,读现出融入内容的景境、情趣,学生在不知不觉地知道了怎样去发现美,在表达美中抒发情感。
获得日常需要的语言、语感、表达方法;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情感体验。
运用习得的技能方法,又回到身边实景中,去观察感知,习作表达,再把自己的习作与课文对比,学习领悟课文中精华。
方法:
主要用于围绕文本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前观察、体验、感悟,在课中深化对文本内容的学习、理解、领悟,在课后运用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生活的观察、表达。
(2)课后实践。
以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在融入文中阅读思考,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学习掌握实践农村的途径、方法和技能。
在课后拓展、延伸中,深入农村生活实践学习,感知课文。
【案例2】:
用环保学环保
方式:
课中研读——拓思习法——课后践行
过程:
S版《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中,从解题入手,明白作者是对小树非正常死去的原因,进行调查。
再从场面文句的理解、领悟作者调查的原因。
在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图文联系实际,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作者是怎样调查的,怎样分析的,得出什么结论,提出什么建议等,从而理解掌握实践调查农村的途径、方法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借鉴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课后指导学生找到想要调查的农村内容,思考自己调查原因和调查途径方法等,进入农村实践调查,如认识、了解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实际问题……形成书面报告,交流以至传递有关部门。
不仅认识、了解了农村,还进一步感知课文。
方法:
在课中,结合师生现有储存的农村生活知识、经验、技能,围绕文本的学习目标内容,引导学生研读、了解、领悟文本。
课后,紧密结合文本,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更广泛的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都得到全面综合发展和提高。
(3)用农村文化学语文。
指导学生选择课本或课外书中有关农村文化的词串、对子、三字歌等内容进行诵读,在熟习这种文体的表达基础上,把农村学生身边鲜活的生活文化,融入到联词串、对对子、编三字歌的语文诵读实践活动中,传承积淀农村文化。
【案例3】:
联词串,对对子,编三字歌
方式:
诵读理解——掌握规律——积淀底蕴
过程:
把识字目标与农村相关“词串、对对子”诵读相融入。
引导学生反复地呤诵学习理解汉字,在优美的声韵中,学生获得春雨般的滋润,纯净学生心灵。
如金秋烟波水乡,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
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等诵读中识字。
更多地融入当地农村文化,让学生诵读识字中,诵出所蕴涵的农村风光、景观之美及情趣,牢记汉字词句,领悟其字之意。
方法:
根据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加强对农村文化的吸收与感悟,感受农村自然景观、农村房屋田园等的外在美及其情趣。
(4)用农村生活学诗词。
充分利用课本或课外书,把有关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词、名著,与学生的农村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在对农村的观察实践中思考,在对农村生活的口头与书面表达中运用,而更广泛深入地传承积累。
【案例4】:
深入理解诗词
方式:
指导吟诵,进入意境——指导诵诗,体会意境——指导吟读,体味诗情。
过程:
引导学生边看边听视屏,边诵边读展开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图画,把他们引进诗的意境中去,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暮江吟》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
吟诵时努力揣摩诗人的情感,努力在脑海里浮现诗中描绘的场面。
教师创设诗中的视屏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读诗句,看谁指得准,读得清楚,迫使学生更深一层地进入情境,一遍一遍地诵读诗句,在读中展开想象,将自己与情境、诗句、诗人融为一体,展开对话,从而体会到诗的意境。
如《咏鹅》,让学生看看白鹅戏水的屏幕,体会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意境……让学生从诗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关键之处加以视屏引导学生不断反复朗读和吟咏,使学生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感受诗中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如教学《山行》时,通过让学生自由轻声诵诗理解诗句,再齐诵读全诗,抓住景色(深秋)、景物(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和第三、四两行诗的关系、作用,引导作画进入情境,感受山林深秋的美景,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方法:
以多媒体手段,适时恰当地把古诗主要内容,转化比较实在的生活情境内容,通过对生活的不同层次理解(学生生活母语学习的知识经验不同),会让学生的生活诗意化,会更加热爱农村生活。
3、口语交际——体验感受。
农村孩子接受口语交际实践指导太少,因此,就根据口语交际目标要求,在课文学习、口语交际课、班校活动以及平常生活休闲中,更偏重新农村建设发展为话题,适时进行交际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的姿态语、口头语以及思维、文句表达等,训练学生倾听、表达、交际应对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积累新农村建设生活中对人处事的知识、经验、情感。
(1)生活话题材料选用“三招”。
改选取舍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及其内容,尽完美又农村化。
“用”:
直接运用教科书“能说会道”中的话题,力求交际话题的内容更靠拢农村一些,而确定交际的情境内容。
【案例1】:
“以乡镇常见的动物,走进有趣的动物世界”的交际
S版教材第五册《有趣的动物世界》的能说会道中:
你喜欢动物吗?
动物真有趣,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不但长相不一样,生活习性和脾气也千差万别。
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动物世界,去了解它吧!
这就是直接按照要求,去选择新农村家庭、饲养专业及大自然中的动物进行认识、了解,进而深入互动的交际学习。
“变”:
对教材不当适应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的,可依据农村学习因素,择取适应的话题及其内容,大胆重组变通,立足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满足学生学习实践。
【案例2】:
“以农村习俗做法,改选交际话题及其内容”的交际
人教版教材中的《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口语交际话题。
就有点不适农村孩子学习,农村孩子很少过生日,也很少请同学吃饭,因此,把交际话题变换为《过生日,大吃大喝好不好》。
以学生身边的情况重组交际的内容。
先让学生独自想和自由相互说:
学生参与过,听说过,有很多想说的话要说,再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农村这一习俗做法,说清好与不好的理由,通过交际,能更全面地看问题让学生讨论。
“添”:
在农村学习因素问题中,提出口语交际新话题,创设学生身边的生活交际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交际情境中,模拟或真实地做事谈话,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指导训练。
【案例3】: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身边资源,实地推销交际
“推销”这个话题在小学教科书中是没有这个话题,难度比较大,但由于安岳县岳阳镇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县城生活,经常会听到、看到、遇到“推销”的事,对此学生有所体验,也比较感兴趣,有多方面多内容可交流。
加之在场来至全县各小学一百多名语文听课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交际生活经历和交际语言,学生在与他们交际中会得到更多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可做作一些小制作品向这些老师推销作为留念。
基于这些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就决定了这个话题。
(2)情境交际“六融入”。
更多把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事和情境,融入口语交际课学习,掌握乡镇各类交际事的步骤方法,感受自己与对方交际成功与失败的奥妙,懂得在农村建设中如何待人处事。
融入想象类情境交际。
想象类是低年级的重点话题。
把农村学习因素内容,渗透到低段学生喜欢的“猜谜语、说绕口令、谈画片、讲故事、复述事件”等互动活动中,进行观察、想象表达农村等能力训练。
【案例4】:
“农村建设画面”的讲述
以农村建设中自然、社会、人文中的一画面,在深入拓展讲述画面情境中的不同情和意时,进入不同的状态,用不同的语言和情感,与画面内容进行转换,与听众进行交流。
因此,在讲述画面交际活动中,先指导学生怎样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然后再进行观察、思维训练。
观察是感知画面形象,获取口语交际的材料;思考是接受画面形象,并将其内化转换为语言信息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边看边思考,最后再连起来交际。
中年级可以逐步从共时性训练向历时性训练过渡,高年级要逐步历时化。
融入交际类情境交际。
交际类也是低年级的重点话题。
把农村学习因素内容,渗透到低段喜欢的“通信联络、道歉致谢、问候、欢迎、祝贺”等互动活动中,对学生的灵活表达、交际应对能力等进行指导、训练。
【案例5】:
“通信联络”的沟通
新农村的基础设备设施的投入与使用普及,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打电话、接电话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少的语言交际手段。
在交际指导中,重在让学生学会打电话、接电话的基本方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指导的着力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常面对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交际情形,运用不同的语言与之进行交际沟通的方法技巧上。
即重在训练学生的言语、思维,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打电话主要训练的是用什么语言交际方式去求助他人、问候他人、感谢他人等,而接电话主要训练的是用什么语言交际方式去接待他人、应对他人等。
融入表现类情境交际。
表现类是中年级的重点话题。
把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学习因素材料,渗透到学生喜欢的“解说、说明、申请、通知、预报、介绍”等互动活动中,对学生的农村行业用语、准确表达能力等指导、训练。
【案例6】:
“新事物”的介绍
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学生经常把自己见到新事物全面地介绍给别人,往往说不清道不明。
在介绍活动前,要求学生多关注新事物的总体情况和综合特征,用生动形象的言语去表达描述,多让人知道新事物的总体情况大体样了。
这是交际语言运用和积累的过程,因此,要对学生言语信息进行充分的吸收、内化、整理和揣摩训练,对事物的描述语言达到运用自如、丰厚起来,同时对新农村文化进行传承和积淀。
融入启发类情境交际。
启发类是中年级的重点话题。
把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学习因素材料,渗透到学生喜欢的“查询、请教、解释”等互动活动中,进行礼貌用语、姿态语、交际应对能力等指导、训练。
【案例7】:
“自由购物”的实践
购物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不可缺的生活实践能力。
在日常生活购物中,学生已经懂得了一些与人沟通、与人往的方法技巧。
有很多乡镇小学生的消费观念淡薄,没有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消费策略,这方面的生活实践能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这方面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很差。
因此,教师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基本的消费策略,学会节俭,讲卫生,形成初步的购物能力。
以购物为凭借,培养学生交往、倾听、表达、应对等能力,使学生具备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的美德。
融入表达类情境交际。
表达类是高年级的重点话题。
把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学习因素材料,渗透到学生喜欢的“讨论、评论、演讲、致词”等互动活动中,进行姿态语、准确表达、敏捷的思维能力等指导、训练。
【案例8】:
“新现象”的评论
从农村学习因素内容中选择一新现象,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想法、做法,拓展开去,相互评议言说,力争表白自己的看法。
乡镇学生所处生活中,常常遇到家人与邻居一起评论,评论他(她)们认为是“新现象”的人和事。
常不是透过现象看社会,成了挑拣现象中人的不足,大造是非,常引发一些事端。
因此,指导抓评论的内容,去思考引发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和根源,表示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从互动的言说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倾听、表达、交际能力,其中特别是语言的准确表达能力和明辨是非功过的能力。
融入调节类情境交际。
调节类是小学高年级的重点话题。
把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学习因素材料,渗透到学生喜欢的“倡议、说服、竞选、辩论”等互动活动中,进行倾听、准确表达、交际应对能力等指导、训练。
【案例9】:
“农村问题”的辩论
乡镇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遇到过也参与过,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中,与同学们辩论是常事,但辩论过程不规范,话题随着辩论在不断变换,不以理服人,结果不是没完没了,就是不了了之。
因此,很有必要组织这种特殊的口语交际活动,学习辩论的基本方法,培养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的口语交际能力。
辩论前,指导学生围绕农村学习因素中的辩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一些事实材料,如历史典故、重要的文章、名人名言以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等,让学生的辩论有理有据,生动感人。
辩论中,依据学生辩论情况进行启发点拨,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辩论方法。
如阐发自己的观点要精要、要准确,论说自己的要点要有理有据,对方的论说有了弱点或漏洞要抓住不放,穷追不舍,要礼貌为先、不恶语伤人等。
4、综合学习——主题渗透。
凭借各学科的学习思维及多样化的实践方式,把农村学习因素内容放进综合学习更多是学科整合学习中,引入到农村深处的生活实践学习,让学生更全面深入接触农村,认识农村,在农村实践设计、交流、表达中,凸现“听、说、读、写”训练指导,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素养及能力更能得到培养。
(1)单元综合学习。
选择农村学习因素中的某一问题为主题,与单元“识字词、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学习、习作”相融入,不断拓展、延伸,力求把单元内容学透,学活。
【案例1】:
“农村孩子少不了关爱”的综合学习。
以相融入学习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收集、整理主题材料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处理解决主题问题的思维方法;表达主题语言的方法、技能技巧等,进行指导训练,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等方面有一个综合的提高。
研读得法。
认识主题,学用语句表达的方法、技巧以及在文中的自我情感价值的体现。
如S版教材中《倾斜的伞》课后提出:
用“爱心充满人间”或别的词语做主题,开个小小故事会,跟同学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情。
交际拓展。
对表达主题的语言规范以及对主题问题的纵深思考、表达,进行实践训练。
因此,我们把这个单元的能说会道的话题《爱心》交际应对表达过程,设计为:
纵深收集整理——纵深汇报交流——纵深评价拓展,让学生把研读课文习得的语言及表达的方法,与自己原有的生活体验感受,与师生进行层层深入交流,纠正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思维,获得更多的观念、丰富的语言、内容的表达等。
综合实践。
引导学生用好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方法,充分运用口语交际活动中获得的交际应思维观念,以及规范的或者优美动人的口头语言,深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实验,从中获更鲜的生活素材,从中生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急时地把这些生活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在老师指导点拨中,再次获得实践的方法、技能。
在课堂交流展示中,以不同的方式(口头、书面等),把这次主题实践内容、感受、体验等进行呈现,进行分享。
习作运用。
引导学生明确此次习作的意图思想,对主题的选材组材方法、用语准确表达等练习指导。
本单元习作是由相关的四幅图组成,看图习作过程中,把习作主题“父亲对儿子关爱”渗透到观察画面与自己的生活结合中,再把研读得到的表达方法、交际拓展的思维、综合实践的感受和领悟,进行大综合大融入,生成各自同一主题《农村孩子少不了关爱》,但具体内容、表达方法、情感体验不同的文章。
(2)全册整合学习。
选择农村学习因素中的问题为一个恰当的主题,把全册五个板块中一个或几个板块内容串起来,调整单元的先后学习顺序,分层地展开学习实践及实践学习,层层推进,把课本学活,学薄。
【案例2】:
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