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0627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docx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本文是关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qì),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xiù),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yì)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①四方之事:

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

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②归欤:

《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

‘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

③非矫厉所得:

这是勉强不得的。

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⑤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⑥寻:

随即,不久。

⑦骏奔:

《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

骏奔,即去祭祀。

  【翻译】

  序文

  我家贫穷,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剩余的粮食,赖以维持生计的本领我还没有找到。

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正赶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那是为什么?

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于是惆怅感慨,心情激动不平,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

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

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

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

  回去吧!

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

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

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

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

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遗憾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

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

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

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

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

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

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

有时叫上一辆有布蓬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

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

草木茂盛,水流细微。

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

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

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

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

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

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

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

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欧阳修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来”和“兮”都是语助词,无义。

辞,在汉代往往与赋并称为“辞赋”,源于“楚辞”,是一种抒情赋,同样讲究文字与韵节。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

?

?

?

?

й?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

?

?

?

?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

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

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

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

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

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

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

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

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

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起二句无异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

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

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

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

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

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

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坚实的。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

这一“悟”、一“知”、一“觉”,显示着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此四句写诗人想像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

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

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

连陆行问道于行人,那小事也真实可喜。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的天真。

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

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

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妻子之形象。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出处同上)。

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她怡静喜悦的微笑。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

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

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

多么温馨的家庭,这是归隐的保证。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

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

  题旨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

“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

“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气助词。

  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抒写作者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寓情于景,情真意切,富有情趣;文字洗练,笔调清新,音节谐美,富于音乐美,结构严谨周密。

  主旨和结构

  这篇文章的写作经过,序里已有说明;《宋书·陶潜传》则特别提到作者辞官的近因: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从序和这段记录都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是一篇述志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本文的叙事线索:

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本文的抒情线索:

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

含两层:

前一层是自责之词。

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心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

表明诗人已有归意。

后一层是自恕自慰之词。

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

这两层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含三节:

前一节写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中间一节写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一节写家中景况,有松,有菊,有幼儿,有居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

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也含三节:

前一节写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后两节写涉园观景,流连忘返,这是园中之乐。

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客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

第三层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

含四节:

第一节重申辞官归田之志,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第二节写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第三节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上“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上“或命巾车”;第四节写出游中所见,前两句写农村初春生机勃郁的景象,后两句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含三层:

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有振起下文的作用;下面两层是作者自答,“富贵”两句从反面作答,重在说“富贵”而以“帝乡”为陪衬,中间四句从正面作答,用形象化的手段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阅读训练】

  一、

  1.下面加点词语古今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耕植不足以自给B.幼稚盈室

  C.质性自然D.于是怅然慷慨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归去来兮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译:

亲戚朋友大都劝我出去做个小官。

  B.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译:

等到过一些

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译:

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译:

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请求免去自己的职务了。

  4.陶渊明辞官离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

劝谏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

接近

  C.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

随便看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

拄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乃设九宾礼于廷

  C.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D.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8.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开篇破空而来,喊出久郁心中的志向:

“归去来兮!

”再回首在官时日,作者用“心为形役”的痛苦自责之词,作了精辟的总结。

  B.小舟遥遥,衣袂飘飘,写尽归田的欢愉,与“惆怅而独悲”的在官心境形成鲜明对比,一“问”一“恨”,显归意之坚,归心之切。

  C.“松菊犹存”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出岫”之云,“倦飞”之鸟,犹言做官本来无心,“流憩”“遐观”“盘桓”,其实是作者遗世独立生活的写照。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作者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既不愿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得到皇帝的器重赏识,而是回归田园,乐天知命享余生。

  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生生所资资:

资助、供给B.心惮远役惮:

害怕、畏惧

  C.饥冻虽切切:

急迫、急切D.尝从人事从:

顺随、依从

  2.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幼稚盈室B.于时风波未静C.质性自然D.于是怅然慷慨

  3.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家叔以余贫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遂见用于小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故便求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因事顺心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2分)。

  

(2)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分)

  【参考答案】:

  一、

  1.B(“幼稚”:

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今形容见识少,没经验。

)(3分)

  2.D(①④用来。

②把。

③因)(3分)

  3.D(“自免去职”应为“自己弃官离职”)(3分)

  4.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答案意思如此即可得3分)

  5.

(1)(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到巢中。

  (3)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二、《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6.A.谏:

劝止

  7.D(D项均为连词,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均为连词,于是。

C项,均为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8.D(“帝乡”在这里指仙境,而非皇帝的赏识器重。

  三、

  1.A(资:

凭借)

  2.C(A.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不成熟的做法”;B.风波:

古义“战乱”,今义“比喻纠纷、乱子”;C.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大方的行为”。

  3.A(A.以:

因为、由于;B.于:

介词,在/见……于,表被动;C.之:

代词,指彭泽县令/动词,到;D.因:

介词,因为、由于/介词,趁着、乘便。

  4.

(1)恰逢有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

(会:

恰逢、碰巧、正赶上,1分;以……为:

把……当作,1分。

  

(2)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寻:

不久,1分;状语后置1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