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的利与弊.docx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备课的利与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
电子备课的利与弊
电子备课,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传统的备课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价值。
①电子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
当教师能掌握和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后,采用电子备课,可以克服传统备课方式中教师过多地把时间花在查找资料和书写等方面的弊端,使教师把更多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做上课的准备上来。
另外电子备课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也更利于反复修改自己的电子文本,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②电子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③电子备课便于教师组建个人教学资源库。
采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把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中看到的相应资料、课件等,很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去,对自己的教案采取动态管理与日臻完善。
这种不断更新、完善和充实的动态过程,可以使教师经过多年的积淀后,形成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不可否认,电子备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教师平时不认真备课,而采用全盘复制网上的教案和课件来应付检查的现象。
但在传统的纸质备课中,不也是出现一些教师翻出自己陈年的“老脚本”来草写,做表面文章,应付学校检查的现象吗,只是复制的方式是抄写而已。
不管采用何种备课方法,认真备课、精心备课、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才是关键和根本,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与否,比采用何种备课方式重要得多。
不认真备课,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是不可能提高的,教师对备课重要性和内涵的认识,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电子备课,应是大势所趋。
但至于如何操作,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有些学校之所以不敢尝试和实施电子备课,是怕把老师解放出来不知干什么了,也就是说对实施电子备课非常担忧、害怕。
凡事有利则有弊,问题是如何兴利除弊,尽量扩大正面作用,减少消极影响。
从搜索到的资料来看,电子备课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关键在过程管理,引导教师钻研教学,不要怕解放教师,要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
说说备课与“电子备课”
备课对于教学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只要是教师,只要你从走上三尺讲台之日起就与备课结下不解之缘。
因为教师要想把课堂教学组织好,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作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者们总也不会忘记对于备课的研究和对老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
备课是什么顾名思义,就是做好上课前的一切预设和准备,它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但最终的表现方式还是教案,所以,在教学管理中一说备课就与教案联想了起来,教师们一说备课也很自然地与编写教案联系起来,几乎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其实不然,这是不尽全面的。
怎样备课,如何备好课下面转载田家炳老师《如何备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文,建议老师们不妨读一读。
欲知天下事,点击Internet。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备课”这一新生事物也就应运而生,许多教师聪慧灵巧地接受和应用着这一新生事物,尝试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备课,这是广大教师从“纸上谈兵”到“运筹帷幄”的一次飞跃!
我们为何不去关注和阿护它的茁壮成长,引导和促进它的健康发展呢。
何为电子备课也许把教案以电子文本的方式输入是最简单的一种电子备课,它是给教师自己上课备用的;而制作教学课件、建设专题性学习网站等则是更复杂的一种电子备课,这是给学生上课时或课后学习用的。
显然,电子备课离不开电脑,它是人脑和电脑并用的产品,是智力和智慧共享的结晶。
一方面,通过深钻教材,明确教学思路,注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一方面,通过网上查找有利于教学的优质材料的补充或借鉴他人优秀的案例资源,使所备的课优中更优,使所上的课强中更强,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一味地全盘照搬别人的教案,不结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所照搬的教案哪怕是特级教师或优质课一等奖,对于他人可能是艺术精品,而对于你也许是空中楼阁,拿来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人的教学思想和个性风格你是拿不来的!
可见,是手写备课还是电子备课都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实质,在于把握其备课的精髓:
是自己对教材钻研后的心得,还是坐享其成抄袭别人的贪得如果是自己的,不管是手写还是电子都是认可的;如果不是自己的,即使手写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是不值得提倡的。
莫让电子备课成为校长的心病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第2期
曾几何时,电子备课代表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如今,学校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电子备课却被不少学校禁用了。
在教学调研时,笔者时常听到学科教师反映:
学校不准进行电子备课,要求手写备课,其原因是为了防止教师抄袭他人的教学设计。
在某地的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更有经验交流者振振有词:
“我校重新施行了手写备课,讲求求真务实的教学作风,旨在返璞归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教学文化,更好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时之间,电子备课似乎成为教师不认真备课、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专业成长的“罪魁祸首”。
在笔者看来,手写备课与电子备课只是两种不同的备课形式,后者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电子备课与手写备课相比较,有很多优势,例如,备课的效率提高了,教师学习的途径更宽了,反思教学的时间更加充裕了。
同时,修改与完善快捷,交流与共享及时,有利于积累,形成教学成长档案等。
当然,正是由于交流与共享的方便,不少教学管理者便担心教师会应付备课检查,原封不动“拷贝”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教学设计,而不做任何反思与修订。
学校领导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正如开放的互联网一样,电子备课也是一柄“双刃剑”,其运用效果是因人而异的。
但从根本上讲,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不是由备课形式,而是由其教学责任感来决定的。
如果一名教师没有负责任的教学态度,什么形式的备课对他来讲都是一样的——电子备课用少量时间拷贝,手写备课花更多的时间抄袭,备课质量同样无法提高。
我们常说,技术是中性的。
优秀教师则可以用电子备课优化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负责的教师可以用来糊弄领导和学生。
一般而言,优秀的教师不会去抄袭劣质的教学设计;但若一般年轻教师借鉴了更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并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未尝不可。
然而,真正令我们忧心的是备课与上课的“两张皮”现象,即备课是一套,课堂教学却是另一套。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想,不是备课形式,而是教学管理工作出了问题。
我们不会因为“病从口入”就不吃东西,而是要强化个人卫生与食品卫生管理。
同样地,我们也不会因为互联网上有不健康的内容或不安全的因素就关闭全球网络,而是想办法怎样去“舞”好这柄“双刃剑”,引导网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理性使用互联网。
对于电子备课也是如此,要靠正确的激励引导与管理约束。
领导与教师之间并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应该是和谐的一体,应该树立起诚信的关系。
有这样一句话流传着:
一流校长重思想,二流校长看课堂,三流校长查备课,四流的校长盯门房。
这形象地告诉我们,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从正面引导,树立典型,引导积极健康的教学文化;立足课堂,追求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创新机制,构建合理的评价方法,如开展校内优质课展评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等;构建校内电子备课发布系统,让教师及时以网络方式发布教学设计,营造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氛围;引导教师参与教学评价,并将单一的教导处检查变为学科小组互评等,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者,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只有这样,电子备课才不会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心病,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才会提高,最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学研究室)
凸现电子备课过程和有效性 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2009-4-6 16:
48:
00
近年,电子化备课被广泛推广。
电子化备课好处多多,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节省了大量时间用于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电子化备课有利于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资源。
如果能利用电脑在网络上备课,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备课的狭隘,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搜集整合,汲取精华,教师的备课必能提高一个台阶;电子备课还便于储存,大大提高了备课的使用效率……。
但是,如果我们不对电子化备课的有效性加以研究,不把它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老师们就会把写教案这种显性的备课取代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学法、课前课后反思这种隐性备课,照搬主备教师的电子教案,那就会滋生教师的惰性,抑制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
2009年3月31日,冯井中心小学每月一次的中心教研活动在郑井小学举行。
活动的主题是:
五年级数学电子化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活动由郑井小学的张丽红、邓翠珍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她们主备、五年级数学组教师共同集体研讨过的《倒数》、《分数除法
(一)》的课。
玉带路四所小学的五年级数学老师和中心教研组的全体成员参加了活动。
我们聘请了市、区教科所的朱光辉、袁翠兰、邹光兴三位专家作指导,郑井小学课堂全天开放,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员随堂听课、评课、课后相互交流、相互点评、第三次修改电子教案,市、区教科所的专家朱光辉、袁翠兰、邹光兴指导点评。
活动后,五年级全体教师又根据集体研讨修改的电子教案,到各校上课、中心教研组成员再次听课、评课,各位教师再次反思,各校写出各校的总结、反思上交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又汇总各校的反思进行电子归档并发给各校。
这次活动,目的在于凸现电子化备课的全过程和有效性,激活参与备课教师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萌生适合本班师生的新设计,提升设计理念。
使电子备课成为一种开放式的、论坛式的、互动式的、更是共享式的备课成员间的深度对话,方便老师相互探讨学习,切磋借鉴。
来源:
冯井中心小学
也说电子备课的利与弊
作者:
宋伟凤 校本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232 更新时间:
2009-4-29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展现了许多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而电子备课就是现代教学工作的技术手段。
电子备课,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全新备课方式,它的到来势必会取代传统的手工备课,并将成为一种潮流。
说到电子备课,听到的呼声是一样的,甚至到网上去看相关的文章内容也是大同小异的——有利有弊。
我是从2004年带远程班开始电子备课的。
虽然光阴似箭,但是感触太多太多。
也来说说利与弊吧!
先来说说好处。
一、电子备课 美观整洁
以前的手工备课,稍一出错,原地修改吧,很不美观,有时只能重新抄写。
而电子备课,可以随意修改,直到你满意为止。
并且可以设置你想要的字体,颜色等,这样你可以轻松突出重点,难点,给人看来一目了然。
电子化备课摆脱了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
二、 网络漫游 博采众长
使用电子备课以后,我在备课时,先自主研读教材和教参,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阅读。
然后在网上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从教学课件到教学反思,只要是和该课相关的资料都不放过。
这些信息和资料也是在钻研教材,研究文本,它们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展了上课的思路,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
在和他人思想碰撞后,自己再来把握教材,觉得眼界开阔很多,把握更到位了。
三、 整合资源 创新过程
电子备课让我在整理收集资料时,学会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教案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但这个过程绝不是简单的拼拼凑凑,而是要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从整体来设计教案。
面对众多信息,整理和分析资料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它需要发挥一定的理解、比较、判断、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在整合教案的时候,也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
所以通过整理信息资料,也可以提高自己处理教材的能力。
比如在设计《画家和牧童》时,对于文本倾向于大画家戴嵩向小牧童求教的虚心精神还是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见的精神时,我有点矛盾。
到底是该突出谁的品质呢带着思考,我参考了很多教学设计,发现大多数的设计还是偏向于“画家戴嵩虚心向小牧童求教”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新的思考:
咱们的孩子,敢于向别人提出不同意见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很少有孩子能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或者谦虚地向别人请教。
所以在设计时,我引导学生看图时展开合理的想象,个性朗读周围人对戴嵩画的由衷称赞,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此来感受戴嵩的画确实是名不虚传。
在此前提下再来感受戴嵩出人意料的做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大画家戴嵩都能做到“不耻下问”,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四 电脑操作 教学相长
要真正发挥电子备课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技术培训也是不可少的。
比如网页的保存,文字的输入能力、文档的编辑与排版能力、常用的ppt课件制作技术等操作。
以前自己对这些一无所知,但是现在也能教学相长。
说到课件,可能又有不同说法,有的说要简单学语文,有的说要多读多写学语文,还有的说要精讲精练学语文。
不管哪种说法,肯定都有它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想,不管是哪种,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喜欢语文课,只有孩子喜欢了,他才可能主动认真地去读去写,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而合适的课件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是花里胡哨,而是十分必要。
我发现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上课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学习《和时间赛跑》一文时,我让学生利用信息课上网查询有关时间的名言和名篇,他们从众多的珍惜时间的名言中,得到启示:
对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热情,珍惜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那么一瞬间也会变成永恒,不必感叹时间匆匆了。
许多同学经过讨论探究,感到过去的日子并不是没有痕迹,只要你抓紧时间它就会留下累累的硕果,只有虚度时光的人,才会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这些观点实质上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对时间的万分珍惜,抓住了文章的精髓。
更重要的是学生将网上的信息融进自己的见解,知道同一问题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种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样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不迷信书本和他人之言。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语文和信息素养。
说了这么多优点,其实电子备课也给我带来了苦恼。
首先是时间。
似乎每个讲到电子备课的老师都会说“电子备课,优化了教师的备课时间。
”说实话,电子备课是在电脑上操作,如果找一篇现成的教案不改当然省时间。
可是,如果精挑细选,比较,再组合、拼装,看似简单的操作也要花很多时间。
再来说课件,网上课件是不少,但是真正搜索后会发现也就是一两个而已,只是多了几张“脸”而已,内容是一样的。
而我重新设计了教案,这些课件只有一小部分能为我所用。
有时还得花时间制作简单的课件。
第二苦恼就是电脑使用问题了。
办公室和教室里的电脑不敢恭维,它们经常要发发脾气,碰上正好上课时停电了,你只有干着急。
有时因为电脑操作、维修方面等问题没少麻烦向波老师。
当然,也有人认为,电子备课会培养教师的惰性,抑制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
只要是教师,只要你从走上三尺讲台之日起就与备课结下不解之缘。
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不管采用何种备课方法,认真备课、精心备课、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才是关键和根本,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到位与否,比采用何种备课方式重要得多。
我想只要我们正确运用电脑,运用网络,相信电子备课能开创教学的绿洲。
电子备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用来形容备课与上课的关系一点儿也不为过。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改革传统的备课方式,使其逐渐走向电子化,进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当今课堂的需求,正是我校要思考而且是亟待实践的重要课题。
应该说笔录式教案在教学设计以及训练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上还是有其明显优势的。
但共享性差,不便于修改,难以直接与课堂接轨的缺陷也是不容回避的。
为此,我校首先提出了教案电子化要求,试图借此寻求无纸化办公的途径,寻求一种更利于交流、更利于改进的备课方式。
那就是全面推行教师电子备课。
首先,在技术层面,全体教师文档编辑能力能有长足的进步,具备了独立操作电脑的能力。
其次,在资料使用方面,能彻底改变只依赖教学参考资料及文字素材的局面,基本实现图片、声音进教案,形成动态教案,结合多媒体教室为学生展现更生动直观的课堂。
电子备课如果只是是将备课本上的文字,悉数照搬到电脑上来,就无所价值了。
电子备课如何将资源与学科教学通过备课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何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逐步走向自觉搜集、整理、加工素材之路,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要做或研讨的问题。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上课胸有成竹,创设更好的育人动态课堂。
丰富的资源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给养,构建一定规模的资源库是丰富教学资源的有力保证。
因此在这个方面我校主要是将天(远程教育资源)﹑地网结合,使教师有丰富的资源可搜集,储备。
同时我校还积极筹备校园网站,教师个人博客等,是好的教育资源通过整理加工上互联网建立资源共享库。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除了计算机骨干教师外,其他教师比较少接触和使用计算机,因此要提供给教师培训的机会。
这种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全方位地提供制作工具,提供必须的参考教程,提供一定的优秀课例供参考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帮助与服务。
电子备课室至少应有1台管理机,以便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并和校园网连接,周边设备包括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打印机等。
电子备课室是提高学校教学效果、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得力助手。
电子备课室具备丰富的各种素材和教学资源,提供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的软件和工具,协助教师编辑和制作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生动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备课中心:
教师运用电子手段通过电脑进行课前准备、教案编写、教材收集,实现备课手段信息化。
利用各类多媒体及课件专用制作工具软件结合资源素材,使之能在教师的智力作用下制作出实用、多彩的教学小课件,丰富课堂教学。
资源中心:
具有大量存储及快速查询分类的特性,为教师在编写教材、撰写论文、查询调用各类资源、个人学习等方面提供便利。
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电子备课及资源中心还是很有意义的:
(1)研讨教学资源使用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冲击下,制作多媒体课件逐渐风行起来,这使得很多教师认为没有课件的课不能算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岂不知许多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存在着耗时多、共享性差的缺陷。
一个课件往往是针对某一个教学设计所做,同一课内容也常常会因其设计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那么当某教师上完课的同时,此课件的价值就会大为贬值,甚至会被永远弃用,进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如何让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整合而更适用于个性教学所以我们只要在资源中心搜集到素材或成品课件,就可以制作自己的课件了,不需要太专业的技术,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不难想像,资源集合式的电子备课,对于网络环境下充分运用现有资源进行个性教学的尝试是有益的。
(2)拓展电子备课室。
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教案及课件的保存。
以便形成学校自己的资源库,所以电子备课室既是教师备课的地方也是建立资源库的地方。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给教师提供给1394卡和Windows Media Player编码器,与数码摄像机结合使用,实现视频直播的功能。
教师在电子备课室交流研讨通过视频转播或储存使中心校全体教师观摩(校内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实时观看)。
(3)利用数字校园平台,达到教师资源共享、资源评价。
每个教师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IE浏览器,登录网络资源平台,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与其他教师共享资源,使用的教师还可通过平台对其进行评价,对提供的教师有激励作用。
(4)利用电子备课室开展教研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一致,思考的问题一致,而教师的思维方式多种多样,真正达到教师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
在这方面我校成功的做法就是建立学校办公空间或在校园网站上增加讨论版是中心校和其他完小共同研讨,起到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研讨。
另外在实践中尝试使用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编写教案,完成后是一个小的网站,一节课备下来,就成为一个主题知识网站,经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管理、整合后,将成为教学资料群。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备课室提供的软件、硬件资源,把需要的音、视频资料整合到一起,极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设计,由于资源集中使用,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当然,电子备课也存在着不足,希望能和广大同仁一起共同构建黄羊川中心小学一种全新的、合理的、更适合于教育现状的电子备课模式。
电子备课应当成为一种必要
作者:
熊凤玉 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319 更新时间:
2008-11-6 12:
27:
56
全县小学网络教学比武活动中,我们派出的参赛选手覃老师的课一上完,几个老师就围住了她,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她这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当论及为什么没有布置作业时,覃老师很是懊恼,她把教案写在书上的,当时花了眼,就把这事儿给忽略了。
按说今天覃老师的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且把自已的教学构想,通过制成网络课件,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一眼瞟过去,只见她的语文书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难怪她会出现失误。
多年来教师编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方法、课时分配、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等,每个环节一项都不能缺,而且都要具体详细地写在备课本上,这恐怕已成为传统,实际上,这样做教师把写教案往往当作应付检查的一种形式,忙不过来就回家加班,没时间思考就闭着眼睛抄教参、抄他人教案,真正花在备课钻研上的时间反而越来越少,类似现象不只是在某个地区存在。
所以,越来越多的同行朋友认识到教师写教案也非常有必要实行改革。
前几年,《人民教育》接连几期,针对“零教案”的设想,提出过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到如今教育部也没行什么文,官方也没有任何言论发表。
教师不备课,显然是不行的,备课采取怎样的形式是可以研讨的,可以尝试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走进课堂,课堂教学的多功能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对教师备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行的备课管理模式愈来愈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很大程度地禁锢了教师创新备课的手脚。
教师备课到底应该怎样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备课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有的学校改革备课模式,提倡教师在教本上课备,这确实方便了不少。
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课堂随意性比较强,可供利用的资源空间有限,上课基本框架含糊,教学过程无法体现等缺点也明显表现出来。
采用这种办法,很有可能是一种“天马行空”的课堂,对于新教师更不合适步入常规教学。
为什么不尝试运用电子备课呢
运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在电脑中建立相关的备课资料库。
优秀的备课资料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财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备课资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
运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对旧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会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劳动。
利用计算机将备课资料进行及时备份和更新,可以使备课资料保存方便和查找迅速。
运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互联网或校园局域网资源,收集和下载最新教学备课资料、优秀教学课件,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运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系统跨地域查找教学资源和交流经验,实现远程网络教学也会变得更加便捷。
教师通过建立个人主页、运用BBS和E-mail、设计网络课件等技术,讨论和交流备课材料和经验,甚至继续完成课堂拓展延伸,将极大提高教师之间交流的范围和节奏,有助于学生课后知识的巩固掌握。
电子备课不是一种时尚,应当成为一种必要。
尽管目前由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