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5922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docx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整理考试资料

第一章绪论

卫生事业:

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

2、卫生事业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们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我国的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

健康组织体系:

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区域卫生规划、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组织群。

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卫生行政组织:

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

卫生服务组织:

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和间接地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

第三方组织:

主要是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与健康相关的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卫生部;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卫生局

卫生组织体系具有专业协作的综合性特点:

越往高层,分工越细;越往底层,综合越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是“六位一体”:

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

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医生

第三方组织

(一)概念:

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服务组织之外的一类组织。

特点:

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

没有政府赋予的行政权力,工作方式和运作机制不受政府部门严格限制。

我国几乎不存在完全符合标准的非政府组织。

(二)卫生第三方组织

1、学会(科技学术性团体)

由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学术团体,根本任务是科研、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发现、培养、推荐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会的活力跟学科带头人关系很大。

中华医学会:

医学工作者组成,编辑109种医学、科普期刊、开展医学教育、学术交流等。

中华预防医学会:

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团体,网络已经遍及全国。

2、协会(产业性经济团体)

卫生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产业性经济团体,根本任务是统计行业信息,运行情况,代表职业群体与政府沟通,反映群众要求,维护群众权益。

如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等。

第五章健康保健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

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包括:

实施医疗救助、医疗保险及免费医疗等方式。

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

(一)基本医疗保险

(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三)商业性医疗保险

(四)医疗救助(五)农村医疗保障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类别

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筹资方式

依法纳税

法定参保缴费

强制储蓄

选购缴费

运营机制

财政二次分配

横向统筹,现收现付,互补共济

纵向积累,自保为主

现收现付,风险分担

办医模式

公立为主,预算拨款

公立、私立并行,合同结算

公立、私立并行,合同结算

私立为主,合同结算

服务供给

基本免费

社会定价收费,保险给付为主

定价收费,自付为主

差别价格,共同分担

代表国家

英国

德国

新加坡

美国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上课听到老师说是重点,但没发现什么重要的,于是照搬PPT。

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发展历史与问题

二者均没有体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筹集资金的原则,医疗制度覆盖面窄,管理和社会化程度低,公费医疗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劳保医疗的费用没有保障。

二、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健制度的现状和改革

(一)公费劳保医疗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公费劳保医疗局部的改革和探索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型职工医疗保障制度。

(二)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基本框架:

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服务和水平,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

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

主要保障的是门诊和住院费用,起付线以上,封顶线以下的部分费用。

因为中国发展不平衡,目前东部、中部、西部的实施成效也是有差异,总的而言,经济发达的地方,支付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广,支付力度也更大。

目前存在的问题:

覆盖范围仍较低,保障水平与职工实际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医疗保障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仍需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立法滞后。

三、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史和问题

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

“新”特点:

1、政府主导、三方筹资责任明确2、保大病为主3、全体农民参加、以户为单位4、县级统筹5、分级分段分项支付

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严重不足。

2.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

3.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收入水平跟医疗需求之间差距大

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

1、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

2005年,《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

救助对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资金来源:

政府补贴、社会筹集、慈善机构捐助、工会医疗扶助金、发行福利彩票等

存在的问题:

资金筹集缺乏稳定性;

如何确定“优先救助群体”的问题;

救助范围窄;

实施过程中部门沟通不够,影响政策效力。

2、全国农村医疗救助

200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

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对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家庭实施以大病补偿为主的医疗救助,对贫困家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资助,同时在农村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基金,由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筹集资金。

存在的问题:

救助对象的确定,救助范围的标准,救助方式的选择,基金的管理等问题。

五、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及试点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进行了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

从改革的历程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方案研究阶段、方案试点阶段和全面推开阶段。

1、研究和制定初步方案阶段(1988-1993年)

2、试点阶段(1994-2000年)

3、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逐步推开阶段(2000年-至今)

六、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评价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失灵的主要症状:

医疗服务缺乏公平与公正性、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由此导致的结果:

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分销商、生产厂商联手向消费者抬高药品价格,城乡居民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公众不满情绪因此不断上升。

严重的非公平严重的低效率

原因分析

1、改革出发点不准确

改革没有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为出发点,而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出发点。

2、改革内容不配套

没有推动整个医疗卫生领域的系统化改革,而是医保单一化改革。

3、改革重心不合理

没有重点改革行政垄断型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导致行政垄断下“伪市场化”改革。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服务和水平,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

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

目前存在的问题:

覆盖范围仍较低,保障水平与职工实际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医疗保障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仍需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立法滞后。

第七章卫生规划

卫生规划,是一种按卫生事业的客观规律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速度和规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卫生事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

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是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

1、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的重要途径

3、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对卫生事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

4、是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的需要

第八章卫生服务营销

卫生服务营销:

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交换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产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卫生服务产品:

卫生服务产品是指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给服务对象用于满足其健康的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卫生服务产品的特征

1、无形性2、服务与消费同时性3、不可储存性4、差异性或变异性

医疗服务除了服务行业共有的特性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性:

1、服务提供方主导2、接受服务者的心态不同3、组织多重目标4、服务组织双重管理

5、第三方付费6、相关法规约束较多7、高风险性8、延续性和紧密型

卫生服务营销组合

服务营销组合包括七个要素,即

1.服务产品(Product)2.服务定价(Price)

3.服务渠道或网点(Place)4.服务沟通或促销(Promotion)

5.服务人员与顾客(People)6.服务的有形展示(PhysicalEvidence)

7.服务过程(Process)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

1、产品特征2、营销目的3、消费者需求

4、竞争5、营销主体6、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

第九章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1.顾客至上2.领导重视3.全员参与4.系统思维

5.预防为主6.强化控制7.持续改进8.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三全一多”,即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多种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实施步骤为一个PDCA环,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环节。

成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是“三个面向”:

面向顾客、面向员工、面向过程。

同时,还要与其他相应的管理职能相配合,如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后勤管理等等。

卫生服务质量指的是医院、C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