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2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1、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二者缺一不可。
一是购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
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具体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产品价格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
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其他
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三)需求规律:
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需求曲线:
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第二节、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
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3、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2)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3)生产技术。
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4)预期。
(5)相关产品的价格.
(6)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二)、供给曲线
1、供给规律:
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
一般来说,市场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市场价格越低,供给量减少。
2、供给曲线:
表示供给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第三节、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含义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
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影响
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后果
出现严重排队现象。
当政府监管不利时,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生产者变相涨价。
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
措施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
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第四节、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1。
需求价格弹性: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和需求量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取其绝对值。
2。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
类型
含义
适用
点弹性
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
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3。
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
4。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
通常的规律是,商品限制越狭窄,则越有弹性.
商品的重要性
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时间
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二)、需求交叉弹性
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ij=
2。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三)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和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三、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1)Es〉1,供给富有弹性
(2)Es〈1,供给缺乏弹性
(3)Es=1,供给单位弹性
(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
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低,短期供给弹性较大,而长期供给弹性则小一些。
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高,短期供给弹性较小,而长期供给弹性则大。
(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效用理论
1。
经济人假设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2.效用的定义
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主要区别:
效用是否可以加总
(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3)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
4。
边际效用理论—--基于基数效用论
(1)总效用: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
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
TU=
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2)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
【注】①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②“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二)无差异曲线-——-基于序数效用论
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含义
完备性
如果只有A和B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
A的偏好大于B;
②对B的偏好大于A;
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注:
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
可传递性
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又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的偏好。
注:
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的那个组合。
也就是多多益善.
2.无差异曲线
(1)无差异曲线的涵义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
由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构成的图形称为无差异曲线图。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②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
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
个单位.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含义:
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
第二节预算约束
一、预算约束的含义、预算线的形状
1、预算约束的含义
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
2、预算约束的公式
假如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则此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
2、预算约束线形状
4)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二、预算线的变动特性
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
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
(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1、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X1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2、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
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
(端点不变)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
一、消费者均衡
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该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无差别曲线由于偏好的不同却有无数条,面对一条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
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
(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
(1)偏好不变
(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假定X2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
MNP连接起来得到的就是“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也就是理性的消费者随着X1商品价格的变化,会沿着这条曲线调整X1、X2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得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
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三)、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定需求曲线的深层因素)
1、收入效应:
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至于商品数量如何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性质,即是属于正常品,还是属于劣等品).
①对于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
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提高其购买量。
②对于低档物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降低其购买量。
2、替代效应:
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①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便宜,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上升.
②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昂贵宜,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量下降。
3、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1)正常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劣等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收入效应部分抵销了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3)从需求曲线来看,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
(分析:
需求曲线某点斜率=
由于正常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例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需求增加10个单位,此时斜率=—0。
6,而低档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较小,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影响,需求增加3个单位,斜率=—2,斜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常商品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生产者就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
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类型
个人企业
(业主制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
(法人制企业)
含义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财产为基础建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特点
企业所有者也是企业经营者.
(1)合伙人是财产所有者,共同拥有资源使用权和生产决策权;
(2)合伙人共同对其他要素所有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3)合伙人共同承担债务,共同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
(1)公司为股东所有
(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
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
(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优缺点
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但资金有限,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资金较多、规模较大、较易于管理,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但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由于多人参与管理,不利于协调和统一,资金规模依然存在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分工和专业化。
较为稳定,有利于企业生产的长期发展。
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1、企业本质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
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交易成本的节约,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1、生产:
就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2、产出:
包括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3、投入:
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投入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当各种投入要素都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所有的生产过程中,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2、函数表达式
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1,X2……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Q=f(X1,X2……Xn)
注:
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研究企业短期行为
(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分析基本投资一定,即厂房、机器设备等在某一时期内不能变化,只能改变使用的劳动力数量,来调整企业的产量时,企业的选择及其合理性。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基本形式为:
————--—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
L——-—-———表示劳动量
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
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P):
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2、平均产量(AP):
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3、边际产量(MP):
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
(2)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
(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2、总产量曲线图形
3、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劳动投入在L1之前,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是递增的.
(2)在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在L2后,平均产量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
(3)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上述图形中,L1时边际产量最大;L2时平均产量最大;L3时总产量最大.
四、规模报酬--——-——研究企业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1、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的变化。
企业只有在长期中才能改变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生产规模.
2、类型:
(1)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