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5711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docx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课:

商品与商品经济

一、商品: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就是商品经济。

(A)

3、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

(A)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B)

5、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A)

6、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7、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A)

8、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

(A)

9、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A)

二、货币:

10、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A)

1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A)

12、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A)

13、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C)

14、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1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16、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1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A)

18、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并以稳定货币值为首要目标。

(B)

19、决定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有三个因素:

(A)

(1)待销售的商品量;

(2)价格水平;

(3)货币的流通速度。

20、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B)

21、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仍然是财富的象征。

正确对待货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反对拜金主义。

(C)

三、价值规律:

22、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A)

2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

24、发生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的,供不应求,价格涨;供过于求,价格跌。

(1)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的;

(2)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25、价值规律的作用:

(C)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第二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的基础。

(A)

2、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以国家所有为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B)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竞争中不断壮大。

4、集体经济,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上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5、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济体制。

6、公有制的实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公有制经济的多样化,不仅仅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其他经济形式: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A)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

8、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9、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B)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它的基本内容是: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A)

11、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12、按生产要素分配。

这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1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

(B)

(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体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4、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A)

15、市场经济是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B)

16、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受到损害,其他方面也难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

(B)

17、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点。

(B)

(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2)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3)市场调节还具有滞后性。

18、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

19、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C)

20、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1)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21、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二年级(上册):

前言:

1、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A)

2、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A)

3、哲学:

关于世界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

4、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A)

第一课:

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A)

2、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以说,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A)

3、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

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意识的本质:

客观存在与人脑中的反映。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只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6、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包括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

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我们称之为错误的思想意识。

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7、从本质上看,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这些观点不仅直接表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同时还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9、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0、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1、主观方面哪些因素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立场不同。

利益立足点不同;

(2)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

(3)知识构成不同。

12、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3、方法论:

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5、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16、为什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2)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17、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意识符合当地、当时的实际。

18、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

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是经验主义。

19、我们讲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

22、最重要的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如何这样做: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23、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第二课: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它既包括事物外部的这种关系,又包括事物内部的这种关系。

(A)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

(1)任何事物的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

4、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无限多样,事物的联系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A)

5、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