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
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
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摆放搭石—走搭石—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了什么是搭石。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2自然段写乡亲们摆搭石的场景;第3自然段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美好画面;第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了乡亲们走搭石时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
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谴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善。
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现岀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
这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本课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
学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
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集中注意力”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时候不分心,不走神,能够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
“回读”指的是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
课后第一题有三方面要求:
一是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二是检测自己在一定阅读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课文内容,三是交流阅读体会。
两位学习伙伴提示了重要的阅读方法。
其中,“汛期”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在这些地方学生容易出现回读,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形式提出建议,提示大家在哪些地方可以尽量不要回读。
课后第二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借助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课文插图给学生展示了“搭石”的样子。
搭石连接着河流的两岸,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
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有效地展开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离学生的生活有点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文章,在阅读时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以至于分心、走神。
另外,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往往会回读。
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将学习提高阅读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间”的读音,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汛期、唯独、懒惰、平衡、协调、家常、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4.学习快速阅读课文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
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山峦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但是有人认为最美的是这里的搭石。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小山村,去感受搭石的美。
二、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1.这篇课文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了,预习效果如何呢?
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1)读词:
课件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汛期、访友、脱鞋挽裤、平稳、懒惰、平衡、协调有序、人影绰绰(找出勤劳的反义词)
间隔、猛涨、一行人、相背而行(读准词语中的多音字)
(2)写字:
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教师板书指导。
(板书:
惰 衡)
2.检查课文朗读,小组“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三、速读课文,理解“搭石”
(一)感知全文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全班交流。
(二)认识搭石
1.教师:
我们一直都在提“搭石”这个词,那什么是搭石呢?
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2.指名说。
3.课件出示句一: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4.指名读句子。
能看着课本上的插图说说“二尺左右的间隔”的“间隔”就是指距离。
5.齐读句子。
(三)感受搭石的重要
1.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
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句二: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
2.师生对话,体会搭石的作用。
教师:
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学生:
脱鞋挽裤
教师:
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收工就必须——学生:
脱鞋挽裤
教师:
人们赶集就必须——学生:
脱鞋挽裤
教师:
人们访友就必须——学生:
脱鞋挽裤
教师:
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都必须——学生齐:
脱鞋挽裤
3.教师:
一次又一次地脱鞋挽裤啊,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
一次又一次地脱鞋挽裤,带给人们的是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那大多是在夏天;到了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搭石对家乡的人们太重要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课件出示句一)
四、布置作业
1.认清生字的形,临写生字。
2.抄写词语。
3.课后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搭石有所了解了,谁能说说什么是搭石?
2.那么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过渡:
搭石看似平常,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
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睁大双眼,用心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
二、细读品味,感受“美”
1.快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说说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句子: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3.再次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画面构成了这道风景?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反复地读,读出你个人的独特感受,也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4.同学们画的句子中哪些是写乡村景色美的?
哪些是写人的行为美的?
在小组里说给同学听听。
(一)交流景色美的句子——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乡村的和谐美
1.课文中哪句话总结了走搭石的特点?
(紧走搭石慢过桥。
)
2.想去感受一下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吗?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那有声有色的美丽画面吧!
(教师配乐朗读: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课件播放乡亲们走搭石的情景,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5.这么美的画面,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写下来的?
请大家画出课文里的相关句子,自己练习着美美地读一读。
6.指名个别读、评读、齐读。
(二)交流人美的句子——
A.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1.(课件出示句一: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
教师要抓住“早早”“谴责”等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可能是在夏末,可能是在第一丝秋风吹起的时候,勤劳的乡亲们已经将搭石摆放好。
2.(课件出示句二: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
齐读这句话,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热心助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
3.指导朗读,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评读、全班齐读。
教师小结:
读书啊,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B.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乡亲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的美好心灵。
1.默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段话为我们描述了几件事。
(两件)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边读边想象画面。
3.同桌合作,展开想象,把当时周围的环境、天气情况,人们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也加进去,让人们听了感觉更加真实,有兴趣的还可以演一演。
4.从这两个例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交流事例一。
(课件出示句三: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
(1)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抢着过吗?
那他们是怎么做的?
(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
(2)教师: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概括为:
谦让美。
(3)读句子。
6.交流事例二。
(课件出示句四: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1)理解“俯”。
通过这个“俯”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敬老美。
(2)理解“理所当然”。
人们把这看成是怎样的事?
(理所当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哪些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教师小结:
“理所当然”的事就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
让我们齐读第4自然段,再次感受乡亲们的优秀品质。
7.学了这篇课文,乡亲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8.乡亲们这种高尚的品德正像小溪里的搭石一样,任人走、任人踏却无怨无悔,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谈感受。
三、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1.教师:
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全班交流。
学生1:
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
学生2:
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学生3:
假如回娘家的妇女来走搭石。
4.教师:
假如……假如……谁总会怎么做?
人们也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呢?
发挥你的想象,先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
学生1:
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教师:
你的想象真丰富,还用上了“假如……总会……”这组关联词,这真是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学生2:
假如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
教师:
淳朴的民风已经在你心中播下了种子,这真是一道感人的风景!
学生3:
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挽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或背他过搭石。
5.教师小结:
这一排排搭石,默默地为家乡的人们奉献着,真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
四、美读全文,回归整体
1.教师:
小小的搭石联结着人类美好的情感,小小的搭石使人间充满温暖,小小的搭石留下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将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本文的作者就是从“搭石”这样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希望你们以后也能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细心描写,时常发现、传递生活中的美,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加幸福!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们很有启发,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出示作业:
小练笔:
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对我很有启发,我也来写写平凡事物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