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6454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 空 气.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课题1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从容说课

本课题分为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互相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第一部分,从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入手,让学生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用红磷燃烧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并说明空气的成分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稀有气体和其他气体杂质。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通过讨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物质的物理性质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从我们身边的空气污染入手,分析空气是如何受到污染的,空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我们应如何来防止空气污染;为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空气质量如何,教材还特意介绍了气质量日报、预报。

由于本课题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后遇到的第一个课题,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三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2.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

3.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探究。

6.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充分想象→激发兴趣。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

(1)投影仪、挂图(O2、N2、稀有气体的用途);

(2)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

2.学生用具:

空气发现史的资料、稀有气体用途的资料、大气污染的漫画等等(详细内容见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学生回答](可能有如下一些)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2.空气中有氧气,我们人呼吸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4.不同的环境,空气有所不同。

如农村空气清新,城市空气污浊。

5.蜡烛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6.桌子上的空杯子中有空气。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它与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本单元我们就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空气。

[板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

[板书]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讲解)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设问]那么,拉瓦锡是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呢?

[请学生阅读课本P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引导学生观看图2—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

[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

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

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

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实验2—1

[注意]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

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可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结果]

[回答]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尽管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讲解]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过渡]请大家根据日常知识的积累和前面我们讲到的内容,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投影展示]讨论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请学生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回答]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

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过渡]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的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表示]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实验表明:

[讲解并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投影资料]

空气成分的发现

二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KarlWilhelmScheele,1742~1786)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JosephPriestley,1733~1804)分别制得了氧气。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燃烧与金属生锈是物质与氧气作用的结果。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LaurentLavoisier,1743~1794)用金属燃烧实验证明燃烧是金属与空气中的“上等纯空气”作用的结果,并发现了金属燃烧后余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和呼吸。

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小还含有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等稀有气体。

在稀有气体的发现史中,对我们最有启发的是稀有气体氩(Ar)的发现。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ordRayleigh,1842~1919)在研究气体的密度时,发现0℃、1.01×105Pa条件下,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1.2572g·L-1)与分解含氮物质所制得的氮气密度(1.2508g·L-1)之间总有一个微小的差异。

瑞利没有放过这一微小差异,他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WilliamRamsay,1852~1916)合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精密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氩。

[讲解过渡]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板书]纯净物和混合物

[讲解]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五

氧化二磷——P2O5。

[注: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作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能举出一些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教师评价]

[师]引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

[讲解并板书]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补充]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

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过渡]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板书]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讲解]过去,人们曾把氧气叫做“养气”,这充分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

[设问]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用途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并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图2—5]

[总结]综观氧气的各种应用领域,可知氧气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

[板书]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展示充氮食品袋]

[设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些装入零食的食品袋中充入氮气吗?

[生]甲:

为了防止食品被挤碎或压碎。

乙:

为了掩盖袋里食品量比较少的真相。

丙:

为了防止食品变质。

……

[评价]乙的回答也有道理,可我说的是正规厂家的。

甲、丙的回答符合客观实际。

[讲解]氮气之所以能用于食品防腐,是由于氮气性质不活泼之故。

灯泡中充氮以长使

用寿命,焊接金属用氮作保护气,都是利用了氮气不活泼这一性质。

[设问]氮气除了可用作保护气外。

还可用作什么呢?

[学生看书并对氮气的用途进行总结]

[板书]2.氮气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

(3)提供低温环境

[过渡]从氮气可作保护气这一事实知,物质的用途决定于物质的性质。

你能从下面的讨论中获悉氮气的性质吗?

[投影]讨论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

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讨论结果]

(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

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小燃烧,但却不能能在氮气中燃烧)。

[注:

(3)问可能有同学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如空气不溶于水,氮气也不溶于水。

对此,教师要做出解释]

[师]请大家总结氮气的性质。

[生]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易溶于水。

[补充]许多实验事实表明。

氮气的性质不如氧气活泼。

如食物放置在含有氧气的环境中容易腐烂,而氮气则能使食物在长时间内不变质。

[讲解]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而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其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

[板书]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

[师]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吗?

[学生描述并填写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标准状况①下的密度

熔点

沸点

是否易溶于水

氮气

 

 

 

1.251g· L-1

-209.9℃

-195.8℃

 

[过渡]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一类很重要的气体就是稀有气体。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稀有气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3.稀有气体

[讲解]稀有气体曾叫做“隋性气体”。

这是由于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人们在发现它们的时候.普遍认为这些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于是又把它们改作为稀有气体。

通过“惰性气体”→“稀有气休”名称改变的事实。

可使我们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领域总是在不断扩展的。

科学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启示我们平常的学习中要经常接受新事物。

并适当发展求异思维。

[过渡]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所占比率虽然不大,但却很重要。

[阅读]学生阅读P26稀有气体的用途。

[通过阅读让学生总结稀有气体的用途]

[回答]①可用作保护气:

②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③可用于激光技术;①氮可用作制冷剂:

⑤氮气可用作医疗上麻醉剂。

[拓展]除了课本上讲到的稀有气体的用途外,谁还知道稀有气体的其他用途呢?

[回答]①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等场所所用的灯里充了氙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几万倍的强光,因此叫做“人造小太阳”。

②航空、航海的指示灯里充入了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这种光能穿透浓雾。

[评价]大家回答得真好,探索科学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怕麻烦,寻求真理的精神。

[过渡]下面是不同颜色的霓虹灯里充的稀有气体的简介。

[投影展示]霓虹灯的颜色

霓虹灯的颜色

灯色

气体

玻璃管的颜色

大红

深红

淡红

金黄

淡红

体积分数:

氩80%、氖20%

淡蓝

绿

体积分数:

氩80%、氖20%

淡黄

体积分数:

氩50%、氖50%

[小结]通过大家刚才的回答和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稀有气体具有如下用途:

[板书]

(1)保护气

(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冷却剂(5)麻醉剂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空气约为12m3~16m3。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

故保护我们的空气已成了全世界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板书]三、保护空气

[讲解]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

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

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2—8(大气污染)]

[投影]

结合图2—8讨论下述问题: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

2.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过渡]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打针对性地改善环境状况,是我们常常采取的一种措施。

那么,你知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内容吗?

[请学生看课本P27资料]

[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当了市长或省长,你会如何去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呢?

请你谈谈。

[学生谈自己的想象,教师要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予以肯定]

回答可能有多种。

1.大量植树造林。

鼓励市民种草养花。

2.把工厂建在人口不太集中的地区。

3.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

4.汽车不再用汽油,而用车用乙醇汽油。

5.加大检测汽车尾气的力度,禁止没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

[小结]本课题我们重点学习了空气的组成和用途,同时还知道了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等概念。

另外,还了解了洁净的空气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空气的一些措施。

[布置作业]习题3、5、7

课本P28调查与研究——关心空气质量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

(2)保护气(3)提供低温环境

*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等,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

3.稀有气体

(1)保护气

(2)电光源(3)激光技术(4)冷却剂(5)麻醉剂

三、保护空气

考题回顾

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白酒C.米醋D.干冰

2.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小,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

论外,还可推氮气(填“难”或“易”)_________溶于水和其

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沦。

(3)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答案:

1.D

2.

(1)让O2尽量消耗完全,使测得O2的体积更接近空气O2的实际体积

(2)难不活泼(3)不能

备课资料

1.最早发现氧气的是中国人

1807年在俄国的彼德堡召开的一次科学大会上,年方24岁的德国科学家克拉普罗特在宣读一篇名为《第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学知识》中提到,发现氧气的时间应提早一千多年,氧气发现者是中国唐代的炼丹家——马和。

克拉普罗特一语惊四座,轰动了整个欧洲。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唐时期,版图辽阔、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力富强。

马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炼丹的,并在他生平的工作记录《平龙认》中作出这样的结论:

空气成分复杂多样。

主要由阳气和阴气组成,其中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阴气可跟可燃物化合,在空气中消失,而阳气则可安然无恙地保留,阴气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钾)等物质中,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来,阴气在水中也大量存在,只是很难把它们取出来。

由此可见,马和所讲的阴阳气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氧气”和“氮气”。

尽管,今天不少人对克拉普罗特的观点仍持有疑问,《平龙认》早已被德国侵略者抢走,一些事实还须澄清,但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对世界化学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介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自2000年9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

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搞好大气污染的防治,为人类生活提供清洁的空气,是关系到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包括“总则”“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

该法对防治大气污染的各方面作出了许多规定,要求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加强对排放烟尘、废气、粉尘等的管理。

进行综合治理。

该法还提出了对违反法规,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办法。

如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文,可到人教网“环境教育”栏目,网址:

http:

//www.pep.com.cn/eec/index.htm。

3.惰性气体改称稀有气体

惰性气体分子是由单原子构成的。

除氦外,其他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有八个电子(氦是两个),具有稳定的结构。

过去,人们认为惰性气体根本不可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

事实上,并非所有惰性气体都是这样。

1962年。

英国化学家巴特利特(Bartlett)通过实验。

得到了惰性气体的第一个化合物六氟铂酸氙(XePtF6)。

以后,人们又制得了氙跟氟或氧的化合物,如二氟化氙(XeF2)。

此外,还得到了氪跟氟的化合物四氟化氪(KrF4)等等。

但到现在为止,人们还没有制得氩、氖和氦的化合物。

鉴于惰性气体的“惰性”只是相对而言的,又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储量极少,所以,1991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化学名词》中正式规定,把惰性气体改称为稀有气体。

4.供呼吸的氧气

氧气对于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健康的人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吸入纯氧。

因为人体内进行的是一种缓慢氧化过程,能够陆续放出能量,供给体内器官的需要和保持一定的体温(约37℃)。

如果长时间吸入纯氧,休内氧化过快,放热过多,正常的生理机制发生紊乱,体温升高,会出现病态。

但是,有时病人由于呼吸功能发生障碍,体内缺氧,单靠吸入空气量的氧气不足,需要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加以补充。

病人呼吸不一定用纯氧,而是用增加含氧量的空气,含氧量的多少可随病人的需要而定。

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用普通空气呼吸,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血液里。

当潜水员从水下上升,体内逐渐恢复常压,溶解在血液里的氮气要放用来,形成气泡,会对微血管起阻塞作用,引起“气塞症”。

所以深海潜水员不能用普通空气呼吸。

氖气在血液里的溶解度比氮气小心多,用氖气跟氧气的混合气体(人造空气)代替普通的空气,就不会发生以上的现象。

5.空气组成的记忆韵语

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

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百分体积要记清,莫要当成质量比;

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

6.大气污染与现代交通建设

空气、水、食物被称做人类生命的三大要素,而其中空气又是维持生命的第一要素。

一个人可以7天不吃饭,2天不喝水,但却一分钟也不能没有氧气。

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只含有21%的氧气,但正是这21%的氧气,维持了人类的正常生活。

因此洁净的空气,对人的生命来说,比任何都可贵。

没有大气,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不会有人类。

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排到大气中的某些物质呈过量的浓度,对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或对环境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十分繁多,燃煤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燃油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汽车的尾气排放的污染则主要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

空气污染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它损害人体健康。

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一般较低,对人们主要产生慢性中毒作用,并具有制畸性、制癌性、制突变性。

据统计,空气污染导致许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增至万分之二,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整个国土的30%,这是多么的触目惊心。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的交通需求不断增加,机动车大幅度增长。

1998年底,上海的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60万辆,比1985年增长4倍多。

机动车数量的大量增加,加上其他众多原因,导致尾气排放污染日益严重,成了一大祸害。

仅1998年产生的能源废气排放量为5492.7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48.89万吨,烟尘15.63万吨,工业尘粉10.13万吨。

无法想象,如果中国每一个城市都变成这样,那我们乃至我们的下一代将是会生活在怎样一个环境里?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