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5505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docx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唯胜快速路三标工程道路施工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苏虹、方正、吴巷支路工程道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吴巷北侧支路工程:

苏州工业园区吴巷北侧支路工程是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以北出口加工区内一条南北向的支路,与吴巷路相交,南起吴巷路,终点设一回车场。

起止桩号为0+006.7~0+215.43,全长208.73米。

道路沿线地块已形成,沿线道路范围表层为新近回填土。

2、苏虹东路北侧支路工程:

苏虹东路北侧支路是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北侧一条南北向支路,南起苏虹东路,终点设一回车场。

起止桩号为0+17.4~0+415.37,全长415.37米。

道路沿线原为河塘,现均已填没,根据工程设计变更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

3、方正东侧支路工程:

方正东侧支路是苏州工业园区苏虹东路北侧一条南北向支路,起点设一回车场南至苏虹东路。

起止桩号为0+000~0+321.75,全长321.75米。

道路沿线原为河塘,现均已填没。

二、设计标准与概要

1、设计技术标准

吴巷北侧支路按城市支路Ⅱ级道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30km/h;苏虹东路北侧支路按城市支路Ⅱ级道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30km/h;方正东侧支路按城市支路Ⅱ级道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为30km/h。

2、横断面设计

吴巷北侧支路:

道路路幅总宽为10米,1米(人行道)+8米(车行道)+1米(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2.0%,人行道横坡为1.5%,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车行道边采用平侧石筑边,平侧石采用30#砼预制。

苏虹东路北侧支路:

道路路幅总宽为12米,2米(人行道)+8米(车行道)+2米(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2.0%,人行道横坡为1.5%,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车行道边采用平侧石筑边,平侧石采用30#砼预制。

方正东侧支路:

道路路幅总宽为16米,3米(人行道)+10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2.0%,人行道横坡为1.5%,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车行道边采用平侧石筑边,平侧石采用30#砼预制。

3、纵断面设计

吴巷北侧支路:

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心标高,高程系统为85年国家高程基准,本道路中心设计标高基本在2.82米以上,满足防洪要求,高程受已建吴巷路车行道边标高控制。

道路最小纵坡为0.3%,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苏虹东路北侧支路:

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心标高,高程系统为85年国家高程基准,本道路中心设计标高基本在2.82米以上,满足防洪要求,高程受已建苏虹东路车行道边标高控制。

道路最小纵坡为0.3%,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方正东侧支路:

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心标高,高程系统为85年国家高程基准,本道路中心设计标高基本在2.82米以上,满足防洪要求,高程受已建苏虹东路车行道边标高控制。

道路最小纵坡为0.3%,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4、路基设计

吴巷北侧支路:

全线大部分为低填方及挖方路段,一般路段沿线表层土为新近人工回填土,层厚0.9~2.2米,以下为素填土层及粘土层,路基仅做浅层处理,车行道路槽下60厘米采用6%石灰土填筑,不足路槽下灰土处理厚度处,应超挖至满足60厘米;其中K0+006.7~K0+070段落为暗塘分布区,表层人工回填土下有一层0~0.9米厚的淤泥层,应翻挖表层土后将其挖除,换填4%石灰土后再分层填筑以上路基并碾压密实,路槽下处理同一般段落。

填方路段车行道路槽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达93%,大于80厘米为90%;挖方路段车行道路槽下30厘米内为93%,30~60厘米内为90%,人行道土基压实度不低于87%,原地面不低于85%。

土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车行道取E0=30MPA,土基顶面弯沉控制为3.10毫米;人行道取E0=23Mpa,土基顶面弯沉控制为4.00毫米,以上均为(BZZ-100)测试标准。

苏虹东路北侧支路:

沿线均有下卧淤泥层,根据工程设计变更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

车行道路槽下60厘米用6%灰土处理;填方路段车行道路槽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达93%,大于80厘米为90%;挖方路段车行道路槽下30厘米内为93%,30~60厘米内为90%,人行道土基压实度不低于87%,原地面不低于85%。

土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车行道取E0=30MPA,土基顶面弯沉控制为3.10毫米;人行道取E0=23Mpa,土基顶面弯沉控制为4.00毫米,以上均为(BZZ-100)测试标准。

方正东侧支路:

沿线均有下卧淤泥层。

施工时应先挖除顶面杂填土,再超挖至淤泥层底,挖除淤泥换填4%灰土至路槽下60厘米。

车行道路槽下60厘米用6%灰土处理;填方路段车行道路槽下0~80厘米深度范围内压实度达93%,大于80厘米为90%;挖方路段车行道路槽下30厘米内为93%,30~60厘米内为90%,人行道土基压实度不低于87%,原地面不低于85%。

土基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基回弹模量车行道取E0=30MPA,土基顶面弯沉控制为3.10毫米;人行道取E0=23Mpa,土基顶面弯沉控制为4.00毫米,以上均为(BZZ-100)测试标准。

5、路面结构层

吴巷北侧支路:

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层总厚度为55.5厘米:

3厘米细粒式沥青砼(AC—13Ⅰ型)+7厘米粗粒式沥青砼(AC—25Ⅱ型)+0.5厘米下封层+45厘米二灰碎石

苏虹东路北侧支路:

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层总厚度为50.5厘米:

3厘米细粒式沥青砼(AC—13Ⅰ型)+7厘米粗粒式沥青砼(AC—25Ⅱ型)+0.5厘米下封层+40厘米二灰碎石

方正东侧支路:

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结构层总厚度为50.5厘米:

3厘米细粒式沥青砼(AC—13Ⅰ型)+7厘米粗粒式沥青砼(AC—25Ⅱ型)+0.5厘米下封层+40厘米二灰碎石

人行道路面结构:

1吴巷北侧支路厚21厘米:

20×20×6厘米预制砖+3厘米干拌水泥砂浆+12厘米二灰碎石

2苏虹东路北侧支路厚21厘米:

20×20×6厘米预制砖+3厘米干拌水泥砂浆+12厘米二灰碎石

3方正东侧支路厚21厘米:

20×20×6厘米预制砖+3厘米干拌水泥砂浆+12厘米二灰碎石

三、技术标准及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

3、道路工程

(1)、道路工程施工程序:

清除耕植土→土基填挖施工(粉喷桩)→灰土处理→二灰碎石基层→雨水边井→平侧石铺设→沥青下封层→沥青混凝土摊铺→人行道铺设。

(2)、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在开工前采用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做好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其内容包括道路中心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

对所有的复核测量要进行记录,并整理所有资料,然后将测量记录本及成果资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认可。

开工前还需采用横断面放样的方法在施工现场放出路基边缘、坡口、坡脚等具体位置。

横断面放样的距离,视地形复杂程度和机械施工方法而定,在本标段一般可根据横断面图50m放一个断面。

2)粉喷桩施工步骤:

施工前通过加固土室内试验—施工前测量放样—挖除表面耕植土—整平原地面—施工粉喷桩—翻挖表面30cm松散土及粉喷桩—养护期(不小于28天)—回填6%灰土

①施工前,会同试验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挖土取样,送环保学院检测中心做加固土室内配合比试验(采用325#水泥作固化剂,施工时相同),并且先期提供R7天、R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报请试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施工

②根据施工图纸测量放样,挖除原地面耕植土,整平原地面,沿道路纵向形成连续工作面,准备粉喷桩施工。

③粉喷桩施工前,绘制粉喷桩施工平面深度位置图,施工现场用石灰放出粉喷桩桩位图,并且测量原地面标高,提供钻孔深度和喷灰深度、停灰深度。

根据《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执行,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做到每个桩记录。

4检查机械设备,保持设备完好,粉缸装好水泥。

a)桩机就位,保持垂直度,同时打开空压机对粉缸进行加气,粉缸气压应保持在0.35Kpa。

b)打开气阀,同时钻机开始下钻,下钻到设计深度(电脑控制);c)开始提钻,同时向向孔中喷射粉料,控制流量以达到设计每米用量(电脑控制);

d)提钻到设计标高时停止喷料,然后开始下钻复搅,复搅到设计深度再提钻到原地面,关闭气阀;做好原始记录。

粉喷桩施工结束后,翻挖表面30cm松散填土及粉喷桩,粉喷桩施工完毕后养护期必须大于28天,回填6%灰土后碾压密实。

3)素土路基填筑:

a、路基填料使用砂性土、粘性土,填料的粒径为0.5—10cm;

b、将适用的填筑材料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终平,分层水平摊铺,采用机械压实,最后削坡成设计宽度,以保证整修后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填土的压实厚度为20cm。

c、在潮湿地段,路堤两侧护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

在洼地地区,先进行挖沟排水疏干,挖出淤泥及腐植根基后,再进行路堤填筑。

d、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压实时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摊铺做成2%-4%的横坡,以利路基排水。

e、以不同性质土填筑路堤时,应按不同性质分层填筑,不得混杂乱填。

f、填筑碾压,碾压时从曲线内侧向外侧顺序,并前后两次轮迹重迭15-20cm,使该层整个深度内压实度处于均匀,如发现有软弹等不良现象,立即处理。

路基铺筑到无法采用压路机压实的地方,使用机夯予以夯实,达到规范的要求。

g、雨季填筑路堤时,做到随挖、随运、随整平和压实。

每层填土表面筑成2%-4%的施工横坡以利排水,并保持排水沟渠畅通。

雨前和收工前将铺筑的松土碾压密实。

4)、灰土路基填筑:

a、材料:

选用III级以上块灰充分消解,闷灰7-10天,用塑料布覆盖防止雨淋和扬尘。

土源选用塑性指数在15-20的粘性土,并充分粉碎,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mm。

b、施工要求:

灰土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同时必须做到:

a.配料准确;b.洒水、拌和均匀;c.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时碾压;d.严格控制层厚和高程(顶层高),每层厚度不大于20cm,碾压机具先轻后重、先边后中。

成型后保湿养生,不使灰土层表层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也不得用作施工通道。

c、路拌施工:

①按素土施工厚度控制上土量。

②初平及翻拌方法:

推土机粗平后,用重型铧犁和旋耕机翻拌粉碎,使土块的颗粒不得大于15mm,同时降低含水量。

③掺石灰:

采用网格法,将消解后的石灰按计量均匀撒布于已摊平的土层上面。

④翻拌灰土:

采用路拌机从路基一侧向另一侧拌合,并随时检查拌合深度并检查是否有夹层存在。

⑤碾压方法:

采用振动压路机、18-21t铁三轮静压式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设备的组合及压实变数应由实验段确定,已求得最佳压实效果。

5)、二灰碎石基层:

①、施工顺序为:

测量放样→下承层清理→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碾压→养生;

二灰碎石基层厚度为45厘米和40厘米,分三层施工,每层厚度为15cm、13.3cm。

②、原材料的要求

集料:

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石灰:

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III级生石灰,经7-10天充分消解后,消石灰过10mm筛孔。

粉煤灰:

粉煤灰中的SiO2、Fe2O3和Al2O3的总含量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超过20%,粉煤灰的比面积大于2500m2/g。

③、混合料组成设计:

A、材料的检验

①碎石灰压碎值测定。

②石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