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3901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docx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129

一、选择题

1.在儒家政治理想中,逊于“大同”社会的是______

A.大道社会

B.小康社会

C.春秋社会

D.战国社会

答案:

B

[考点]我国古代文学常识

[解答]《大同》中的观点认为,所谓“三代之英”的“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之后,圣人对“礼”特别提倡的时代,是圣人用“礼”(天理)约束人欲、治理天下的时代,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是稍逊于“大同”的理想社会。

2.《陌上桑》选自《乐府诗集》的______

A.效庙歌辞

B.鼓吹曲词

C.杂曲歌辞

D.相和歌辞

答案:

D

[考点]作品的出处

[解答]《陌上桑》选自“汉乐府”,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五言叙事诗。

最早见于《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

《玉台新咏》题为《日出东南隅行》。

在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

A.李白

B.杜牧

C.王维

D.李商隐

答案:

C

[考点]对诗人流派的了解

[解答]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4.鲁迅的《灯下漫笔》出自其杂文集______

A.《朝花夕拾》

B.《华盖集》

C.《坟》

D.《三闲集》

答案:

C

[考点]对名家作品的了解

[解答]《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出自鲁迅杂文集《坟》。

5.《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______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答案:

A

[考点]对诗词句子的理解

[解答]此句在原诗中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思慕贤才的心情。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A.仕途失意

B.羁旅行役之苦

C.伤春惜别

D.怀古叹今之悲

答案:

B

[考点]对诗词主旨的掌握

[解答]《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7.“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______

A.培根

B.马克思

C.伏尔泰

D.罗素

答案:

A

[考点]作家的相关知识

[解答]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揭示自然界的奥妙,推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8.《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后文人物性格展现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A.设置一个让人表演的舞台

B.制造一种急剧动荡的气氛

C.展现一幅人物活动的背景

D.烘托主人公的艰难处境

答案:

D

[考点]作品的结构特点

[解答]《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烘托了主人公在时代更迭中无力把握个人命运,只得随波逐流的艰难处境;二是突出了沙子龙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9.“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出自______

A.《郑伯克段于鄢》

B.《秋水》

C.《寡人之于国也》

D.《种树郭橐驼传》

答案:

C

[考点]名句的出处

[解答]《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10.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______

A.《蚀》三部

B.《激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答案:

B

[考点]作家作品

[解答]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

11.《礼记》是一部记录言论的书,它主要记录的是______

A.墨家言论

B.法家言论

C.儒家言论

D.诸子百家言论

答案:

C

[考点]对古书内容的了解

[解答]《礼记》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学派关于礼仪制度的论述。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______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C.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答案:

B

[考点]中国近现代文学常识

[解答]A项中鲁迅的《呐喊》是20世纪初期的作品;C项中的话剧《茶馆》是老舍的作品;D项中《边城》的故事背景在湘西水乡。

13.《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丢失中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

A.几处今宵垂泪痕

B.厩马肥死弓断弦

C.沙头空照征人骨

D.和戎诏下十五年

答案:

D

[考点]对诗词内容的掌握

[解答]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王之望为金国通问使,与金议和。

宋人借“和戎”指对金人的屈膝投降政策。

14.李商隐《无题》中推己而及对方的一联是______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案:

C

[考点]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解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15.《行路难》(其一)中运用了典故的诗句是______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答案:

B

[考点]对诗句中典故的了解

[解答]“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指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16.《米龙老爹》一文中的叙述特点是______

A.第一人称自叙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第一、第三人称互换

答案:

D

[考点]对现代文叙述特点的掌握

[解答]《米龙老爹》在叙事方式上的一个特点是第一人称(人物自己的语言)和第三人称(作者的叙述语言)的交互使用。

作品先用第三人称对米龙老爹孤胆杀敌、失手被捕的事件作了客观、概括性的叙述和交代,后通过法庭审判让米龙老爹用第一人称回答普军军官的问题。

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______

A.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汤:

菜汤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顾:

照顾

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

就近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应当

答案:

D

[考点]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解答]A项中,“汤”应译为“汤药”;B项中,“顾”应译为“看”;C项中,“就”应译为“担任”。

18.下列句子中的“则”表示顺承关系的是______

A.兵强则士勇。

B.既来之,则安之。

C.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

D.若是,则与吾业者。

答案:

B

[考点]文言文词语的含义

[解答]A项“则”是“就”的意思,表示因果关系;C、D项“则”表示假设关系。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______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答案:

D

[考点]文言文词语活用

[解答]A项“笑”,嘲笑;B项“客”,作客;C项“食”,给吃;只有D项的加点词“少”的意思是“以……少”,属于意动用法。

20.“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中的后句意思是______

A.爱眼前的我

B.可怜眼前的新人

C.爱眼前的新人

D.可怜眼前的我

答案:

C

[考点]文言文翻译

[解答]“怜”当“爱”讲,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现在又将过去对待我的情意,去爱眼前的新人。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举:

______

(2)辟:

______

答案:

(1)举:

称举,宣扬。

(2)辟:

排斥,抨击。

2.将“今君实所以见教者”译成现代汉语,并回答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一共有几条。

答案:

(1)翻译:

这次您用来指教我的。

(2)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一共有五条: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3.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驳论方法?

答案:

作者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对司马光的五点指责一一给予了反驳。

阅读《诗经·氓》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耿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看,这里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比兴。

5.这里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对自己婚姻不幸的伤感,对男子变心的愤恨。

6.这里揭露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答案:

揭露了当时社会男女在婚姻制度上不平等的地位。

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孟尝君曰:

“市义奈何?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

“诺。

先生休矣!

”7.这一段中表现了冯谖怎样的个性特征?

答案:

冯谖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

8.冯谖“市义”行为具有怎样的思想意义?

答案:

冯谖“市义”行为表现了他具有鲜明强烈的“民本”思想,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9.这一段中表现了孟尝君怎样的个性特征?

对刻画冯谖形象起什么作用?

答案:

孟尝君没有政治远见。

对刻画冯谖形象起映衬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梁实秋《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

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的去“杀时间”。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

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

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

“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

“无非名利二字。

”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

1.梁任公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最恶闻“消遣”二字?

答案:

梁任公指的是梁启超。

他最不愿意听“消遣”两字,他认为这是“杀时间”。

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有时间可供消遣。

2.作者为什么说“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

答案:

时间观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不同的人“打发”时间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人生的志向也不相同。

3.和珅说的话是否有道理?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不可以人废言”?

答案:

和珅说的话有道理。

作者认为不能因为他是贪官,就否定了他对人们忙着追名逐利的正确看法。

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4.在这个段落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用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与北国之秋对比。

5.该段落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分别指出。

答案:

运用排比和比喻句。

“……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6.在这里,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

作者通过南国与北京的秋天的对比,表达了对北京秋天的热爱和眷恋的感情。

阅读《再别康桥》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7.“悄悄的我走了”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案:

诗人不愿张扬来康桥寻梦,更不愿让人知道个人复杂难言的情感。

他与康桥的告别是深沉而又含蓄的。

8.“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诗人什么样的姿态?

答案:

一方面说明诗人的洒脱,另一方面也表现诗人对昔日旧情的珍视,不愿意损坏其完好无缺的本质。

9.最后一节诗与第一节略有重复,其中主要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一再重复,主要表现诗人对故地康桥的那种眷恋和珍视。

四、作文

1.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立意自定,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