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5359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1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结合数学教学“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时目标确定如下: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其中,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活动过程与安排

  教学伊时,以落实第1个目标,教材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实物图为例,引出比的概念。

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我引导学生认识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比”的形式,在讲练结合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读写;并通过自学,让学生认识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试一试”的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四个“比”的具体意义;通过交流,让学生说出把每种溶液里洗洁液看作1份时水的份数。

引导学生讨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关系的其他表示方法,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接着利用教材里生活中行程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填表后说明还可以用比的方法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已认识的比进而组织学生讨论:

“两个数的比又表示什么?

”这一问题,使学生认识上面的例子都是通过比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比的认识,从而正确描述比的意义及比值的'概念,促使学生把比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

  例2后面“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3题整合在一起,学生完成填空后,组织学生讨论: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和分数的什么?

并通过自学“试一试”后面一段话发现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仍读作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最后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这一问题时穿插数学中的比与体育比赛中引用比写法的区别。

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彻。

在上述过程中,用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对比与除法和分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我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完成练一练1、2题,练习十三1-4题,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第二环节对本课新知进行了相应拓展。

首先让学生从身边找比,课件呈现人体中有趣的比及一组图片,国旗、国画、建筑图。

结合“黄金比”使学生认识到按照每种规格做的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

2,这样看起来是最美丽的,梅花图、建筑图的呈现,让学生感受黄金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中“比”的魅力,同时也使健康、爱国等教育在数学中得到有效渗透。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篇2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加和减

(二)》的内容。

  百以内加法计算分20以内进位加法,百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百以内进位加法三个阶段。

学生经过加和减

(一)的学习,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在此基础上,教学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口算。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位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基于班级实际情况,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一知识目标达成并非是本班全体学生所需要,而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并在合作交流中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下面就围绕本节课做简单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设计过程设计意图及存在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星期天或节假日,做完作业最喜欢玩什么?

  2、哇,大家喜欢玩的东西还真不少呢!

看看这三个小朋友正在玩什么游戏?

  (演示课件:

P48、主题图)

  小红:

“我有6张画片。

  小强:

“我有24张画片。

  小兰:

“我有9张画片。

  3、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收集信息)

  4、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板书)

  5、小朋友们,看看在这些问题中,哪些能用加法解决呢?

你能列出算式吗?

  板书:

24+66+924+924+6+9

  5、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板书结果)

  6+9=15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剩下的我们这节课来解决!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1、计算24+6

  

(1)24+6先算什么呢?

得多少?

(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该怎样算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小棒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

  (4)交流操作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演示课件。

(先摆两捆4根小棒,再摆6根,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10根正好捆成一捆。

和原来的2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捆,是30根。

  (5)不摆小棒,谁能说一说24+6应该怎样想?

生答师板书:

24+6=30

  (6)学生自己自由说说算法,再指名。

  仿例练习:

38+243+7

  2、计算24+9:

  

(1)你想怎样计算24+9?

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生仍可借助小棒摆一摆)

  

(2)学生汇报算法

  A:

24+6=30,30+3=33

  B:

4+9=13,20+13=33

  C:

23+(1+9)=33

  D:

24+10=34,34-1=33

  ……

  (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为什么?

  (4)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仿例练习:

34+846+7

  3、计算24+6+9:

  

(1)要知道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还可以怎样列算式?

  

(2)板书学生写的算式。

  (3)这些算式都是把三个数相加,可老师发现在这些算式中有两个算式列得特别好,能让老师很快算出和是多少?

你找到了吗?

(用彩笔划出:

24+6+96+24+9)(使学生体会把能凑成整十数的数先相加会比较快)

  4、试一试:

  

(1)出示:

8+425+39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今天你学了什么知识?

与我们前面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

  2、老师这里,有刚才玩画片的那三位小朋友做的题,请同学们帮他们检查一下。

(课件:

判断)

  

(1)小红:

25+8=23()

  

(2)小强:

47+5=97()

  (3)小兰:

36+7=43()

  错在哪?

你能帮他改正吗?

  3.小朋友们真厉害,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大家说好不好?

  游戏规则:

谁能将写有算式的苹果的结果,回答正确,老师就将其作为礼物送给他。

  36+825+765+56+5446+4054+732+866+6

  从情景入手,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学生自己创造问题来展开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

从“自己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再“进行分类”到“自己探究算法”。

使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总结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题:

教学24+6时,学生已经学过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知道应该把个数上的数相加,现在出现了个位上相加满10的新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下边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探索。

可以启发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该怎样算。

在学生摆小棒时,重点研究4根加6根是10根,这10根怎么办的问题,把10根捆成一捆,即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再把这一捆与原先的两捆合起来得到3捆,也就是30,利用此表象再抽象地进行数的计算,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学24+9时,也先问学生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使探索活动有针对性,然后启发学生先摆小棒,再想想怎样算,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及时抽象出算法。

教材上预测了学生可能采用的两种算法,实际教学中可能情况更复杂些,都要让学生交流,只要正确合理都应肯定。

但是提倡第二种算法,即先算个位上的4+9=13,再算20+13=33,因为这种算法对后续的进位加法笔算的学习能发挥铺垫作用。

不过这种提倡不用强加的方式,而是通过题组练习予以引导

  在本节课中,此环节有所疏漏,即设疑而未解疑,只在课前让学生列出解决的算式而课堂中没能得到消化,这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把握能力还不强。

  在这里让学生们来找出计算中的错误,学生能很快发现,但是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解释错误的原因,也恰恰是体现了学生对算理的模糊性。

  最后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符合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学生往往过于急迫想要得到奖品而忽视了得到时必须做出的努力,这也就是许多小朋友高举双手,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原因。

教师在进行这个活动时应适时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的思考,让游戏为获得新知提供帮助,而不是为

  从情景入手,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设计成用学生自己创造问题来展开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

从“自己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再“进行分类”到“自己探究算法”。

使学生在“探究算法——操作验证——交流评价——总结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例题教学24+6时,学生已经学过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知道应该把个数上的数相加,现在出现了个位上相加满10的新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下边就围绕这个问题来探索。

可以启发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该怎样算。

在学生摆小棒时,重点研究4根加6根是10根,这10根怎么办的问题,把10根捆成一捆,即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再把这一捆与原先的两捆合起来得到3捆,也就是30,利用此表象再抽象地进行数的计算,先算4+6=10,再算20+10=30。

  教学24+9时,也先问学生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使探索活动有针对性,然后启发学生先摆小棒,再想想怎样算,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及时抽象出算法。

教材上预测了学生可能采用的两种算法,实际教学中可能情况更复杂些,都要让学生交流,只要正确合理都应肯定。

但是提倡第二种算法,即先算个位上的4+9=13,再算20+13=33,因为这种算法对后续的进位加法笔算的学习能发挥铺垫作用。

不过这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