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史复习完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528608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史复习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史复习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史复习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史复习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史复习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史复习完整.docx

《心史复习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史复习完整.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史复习完整.docx

心史复习完整

心史复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

3分*5个=15分

⏹填空:

1分*10个=10分

写出名著的作者(5分);

写出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或概念(5分)。

⏹判断:

1分*10个=10分

⏹简答:

7分*5个=35分

⏹论述:

15分*2个=30分

二、概念的复习范围(以课件为准)

概念的内容包括:

由XX创立,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最重要的观点

(1)感觉主义心理学(p31)

重视感觉经验的作用,重视心理与脑的关系,这对心理科学的产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他们片面强调了感觉经验的作用,看不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差别,同时把人看成机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力。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让我们大胆地断言,人是机器。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

(2)理性主义心理学(p33)

理性主义心理学强调主体先天固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夸大理性思维的作用,从而脱离经验,陷入思辩。

莱布尼兹,单子论:

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灵魂是最高的单子;预定和谐说:

身心平行论;微觉和统觉说:

最无意识性的观念叫微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叫统觉

(3)内容心理学(p44),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

由于冯特特别强调心理或意识的内容,通常把他的实验心理学体系称为“内容心理学”。

冯特,研究对象是人直接经验到的因素;研究方法,实验内省法;point: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冯特认为,人的这种直接经验(心理或意识)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4)意动心理学:

布伦塔诺,以意识的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即各种心理活动和动作,称为意动心理学。

研究对象为各种心理的活动或动作act,研究方法为反省法:

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

(课件)

形质学派,由厄梭费尔和麦农创立,point:

1、形质不是感觉的复合,而是一种新属性(新元素)2、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

心理的意动可以把形质由基体中抽出来。

二重心理学,屈尔佩,符茨堡学派,无意象思维的研究:

用实验法研究思维,认为思维中存在非感觉、非意象(表象)的因素。

1、内容和机能(意动)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内容和机能存在差别——内容和机能在经验中可以分离——内容和机能可以各自独立变化——内容易于分析,而机能不易分析——内容和机能各有自己的规律

(5)构造主义(p62),由铁钦纳创立的创立一个心理学派,继承和发展冯特内容心理学中具有标志特征的理论和方法,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研究方法重在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构造主义的体系—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心理学的性质:

是一门纯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

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

—身心平行论

第一个任务是找出所有复杂过程能够被还原成的基本感觉元素。

钦钦纳把元素界定为能够在经验中找到的最简单的感觉,它们是通过对意识内容的内省进行系统分析而发现的。

当一个经验不能再被分析为各个部分时,它就被宣布为"元素经验"。

为此,铁钦纳曾对不同感官中发现的元素进行分门别类,其中分解出30500种视觉元素,4种味觉元素,3种消化道感觉,等等。

第二个任务是确定感觉元素如何联结为复杂的知觉、观念和表象。

这些联结不完全是联想,因为在铁钦纳看来、联想是当联结的最初条件不能再被获得时还依然保留的一种元素联结。

铁钦纳拒绝联想主义标签,不只因为这一理由,而且还因为联想主义者谈论的是有意义的观念的联想,不是简单的无意义感觉的联想,后者才是铁钦纳关心的全部内容。

第三个任务是解释心理活动。

在铁钦纳看来,内省只能描述心理,但是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描述。

铁钦纳认为,应该到生理学中去寻求解释,生理学能够说明感觉元素如何产生并形成联结。

铁钦纳还认为,在经验中发现的一切只是感觉元素,而且求助于统觉这样一种不可观察的实体是不合理的,由此而显露了他的实证主义立场。

他用可以观察的神经生理学来寻求对心理的解释。

(6)思维外周说:

由华生提出,认为思维是整个身体的机能,而不是大脑皮层的活动,思维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活动。

(p104)

(7)整体行为(p118),反对华生的分子行为,认为行为是对一个包含了许多不同刺激组合的复杂情境的反应,很难将它们肢解为一系列单个的物理刺激和生理运动,因为这些行为并不是各部分之和,它有自己的描述性和规定性。

整个有机体的整体反应活动,托尔曼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目的性、认知性(选择性:

整体行为会选择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最小努力原则)和可教性。

(8)操作性行为:

由斯金纳提出,指不与任何已知的刺激发生联系的行为,一种似乎又有机体内发出的行为,而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p136)是有机体操作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主动的,代表着这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与行为的结果有特定的关联,课有效地应付有机体的环境。

(9)集体无意识(p185倒数第二段)位于心灵最深层,一般是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主要内容:

本能(先天的行为倾向)和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

(10)情结:

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它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力;情结是潜意识的,但足以影响意识活动;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整体潜意识或原型和个人经验想联合而形成的,情结是人人都有的,但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上因人而异。

(p185第二段)

(11)自由联想法(p174第四段)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面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情感经验。

(分析者无引导,患者如实报告)

(12)自我同一性(p205)自我同一性是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将抗自我所具有的一种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方面:

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感。

(13)社会潜意识:

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

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p222)

(14)生活风格:

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独特方式(p193)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统一性、个体性,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是的方法和希望对人生做出贡献的愿望等。

3种途径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梦的分析。

(15)格式塔(p143)格式塔是指客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独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16)高峰体验(p297)高峰体验既是自我实现者重要的人格特征,又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17)自我实现(p295)自我实现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的过程,是一种成为具有完美人性的人的趋向。

三、简答及论述的复习范围(以课件为准)

(1)背景

1、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动力(矛盾)和条件。

(课件第一章)

两种观点:

时代精神的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的条件阻止或促进科学的发展,是一定的“文化气氛”或“思想模式”。

有人把时代精神看成是“巨大超人的非人的力量”所决定的。

伟人说则主张,科学上的一些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和力量所决定的。

如果伟人不出现,伟大的事件就不会发生,这实际上是典型的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绝大多数西方心理学史家都认为,单独用时代精神说或伟人说都无法解释和说明心理学历史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应用两者统一的原则去解释和说明。

从根本上说,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的统一的原则就是处理好个人和时代条件的辩证关系,而且这种时代条件不光是社会文化条件,还应包括政治、经济诸因素。

条件:

社会实践、科学发展水平和哲学思想的交互作用。

动力:

矛盾:

新的现象和原有理论的矛盾;理论之间的矛盾。

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自然科学or社会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心理活动在头脑中产生,必然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同时人是最高等的社会学生物,任何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又具有社会学科的性质,兼有两者的特点,因此又称为“中间科学”。

3、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及发展。

(p37—43,应该是这里啦,不确定)

在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官能心理学阶段,研究对象是意识或者心理;第二个阶段为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研究的是研究意识经验的起源;

在科学心理学时期,出现了内容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前者研究的是意识的内容,后者研究的是意识的过程或动作;然后出现了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前者研究人的行为,后者研究无意识;接着人本主义产生了,其研究对象是人的潜能和价值,最后出现了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加工过程。

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4、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p93—98,课件)

(1)社会背景:

美国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行为主义的产生是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这一社会条件就使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

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对许多革新者来说,行为主义向他们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通过行为技术的社会控制是一种最有生命力的革命思想。

(2)哲学背景:

1.机械唯物主义:

笛卡尔和拉•美特利等人把人看作机器的观点对行为主义有明显影响。

2.实证主义:

华生等人的早期行为主义正是根据实证主义,放弃了对不可观察的意识的研究而改以可观察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观察对象,抛弃了主观的内省法而改以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对华生影响最大的,实用主义是强调行为、实践、生活的哲学。

华生否认不可直接经验的意识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把人的时间活动简化为刺激-行为的行为模式,把有效的控制人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根本目的,这些都是实用主义哲学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

(3)心理学背景:

1.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2.动物心理学的发展是行为主义发展的重要前提

3.巴甫洛夫的客观心理学(条件反射理论)对华生的影响

5、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p169—172,课件)

(1)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动荡:

精神分析是19世纪末奥地利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产物。

作为治疗神经症的一种理论和方法的精神分析,正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下孕育产生的。

维多利亚文化: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陈腐伪善的道德和华而不实的文风占统治地位,人们的性本能手袋极大的压抑造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创伤和紧张的状态,精神分析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产生的。

(2)文化思想背景:

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布罗塔诺、莱布尼兹和费希纳的思想和学说都对弗洛伊德有很大影响。

哲学思想的影响:

叔本华、尼采和哈特曼的哲学思想,享乐主义动机学说对弗洛伊德有很大影响。

科学思想的影响:

弗洛伊德深受19世纪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也对他有很大影响。

(3)医学背景:

精神分析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是心理病理学。

6、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p288—291.课件)

(1)社会背景:

战争的影响:

二战过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繁荣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美国大发战争财,但战争的阴影却一直影响着美国人民的心理。

价值感危机:

美国的社会生活的异化导致看青少年的价值感危机,学校的教育方式面临很大危机。

(2)哲学和科学基础: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哲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来源。

现象学方法论:

现象学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们有很大的启示。

科学的发展:

(3)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困境:

行为主义的不足之处

(2)阐述理论

7、莱布尼茨的单子说。

(p34)

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灵魂是最高的单子

8、詹姆斯的意识流学说。

(p69—70.课件)

詹姆斯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叫做意识流,有以下五个特点:

1意识是个人的,每一种意识都倾向于成为某个人的私人意识的一部分。

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每一种意识的状态都是心物总体的一种机能,因而,它变动不居,只能出现一次,不能复返。

3意识是连续不断的。

意识虽然不断变化,却从来不会中断

4意识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而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的认识功能。

5意识的选择性,意识总是对它的对象的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更关切,总是选择一个对象或对象的一个方面,同时,又排斥着其他对象或对象的其他方面。

9、弗洛依德的焦虑论与自我防御机制。

(p178—180)

早期焦虑论:

形成于1890-1910,认为:

(1)焦虑是被压抑的力比多转变而来,即本我是焦虑的根源;

(2)先有神经症,而后产生焦虑。

后期焦虑论:

于1926年提出,认为:

(1)自我是焦虑的根源,焦虑是自我发出的一种信号;

(2)一切神经症的基础,均存在神经质焦虑,即焦虑先存在为因,而其他症状为果。

焦虑的种类:

现实性焦虑:

自我——现实;神经性焦虑:

自我——本我;道德性焦虑:

自我——超我

压抑

投射

移置

否认

反向作用

认同:

自居作用

退行

升华

10、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特征。

(p199,课件)

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

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

对神经病的治疗持乐观态度

保留了弗洛依德的基本概念,如无意识、压抑和抵抗、移情等。

11、霍妮的神经症理论。

(p214—218)

神经症是文化的产物、基本焦虑和基本敌视是神经症产生的温床

神经症人格——顺从型:

朝向人的方向

——攻击型:

对抗人的方向

——退缩型:

回避人的方向

霍妮的神经症理论的总体思路:

个人在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和失调的人际关系中生活,因缺乏安全感而产生基本焦虑,为解除基本焦虑而产生神经症需要,进而形成特定的对待他人的行为方式,并使自我陷入冲突之中;于是他又去寻找解决冲突的策略,由于神经症病人只会强迫性的使用一种策略,结果又使他陷入新的焦虑和冲突之中。

而这恶性循环有事无意识进行的。

12、弗洛姆关于生产倾向性和非生产倾向性的论述。

(p221)

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创生性,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取向和创生性取向。

1非创生性取向有四种:

接受取向的人特别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剥夺取向的人则通过强力或狡诈来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囤积取向的人通过囤积和节俭来获得安全感;市场取向的人则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2创生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性格体现在思维、工作和情感过程中。

创生性的思维即理性,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能客观看待世界和自我。

创生性的工作不是为了生存或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克服无聊和空虚,而是出于人的潜能的实现。

创生性的爱是在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他人结为一体,这种爱的基本要素是关系、责任、尊重和理解。

1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p151—155)

(1)接近性原则:

在空间或时间上彼此之间临近或接近的对象倾向于一起被感知。

(2)相似性原则:

在形状、大小、颜色和结构等方面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3)连续原则:

如果一些部分能够看成一条“好的曲线”,便是组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原则:

我们的知觉对不完满的图形或残缺的图形,有一种使其完满的倾向,即填补缺口倾向。

(5)方向性(共向原则)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果向共同的方向移动,那么这些共同移动的部分易被感知为一个新的整体,而未动的部分成为一个整体。

(6)简单性原则:

在其他因素相等时,人们在知觉是倾向于把知觉到的东西看成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7)良好图形性(完形趋向原则)只觉得组织原则,使我们尽可能的把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好”的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整的图形视为完全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有意义的图形,一个“完好”的图形是匀称简单而稳定的。

14、阐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p303—304)

(3)评价和比较

15、冯特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

(p50)

学科建立——开辟道路: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标志着心理学的正式独立。

体系创立——树立标靶:

冯特主张以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把内省法该为实验内省法,从而使经验、思辨的心理学变成了实验的心理学。

主张分析意识元素和探索这些元素结合方式和规律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从而首创了意识心理学。

队伍建立——造就新人:

冯特建立实验室后,世界各国的年轻学者纷纷来到莱比锡学习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这些学生回国后均成为了各国的心理学发展的先先驱。

16、对华生行为主义的评价。

(p112)

华生否定了意识,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充满矛盾,机械片面,过于激烈。

第一:

华生以行为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使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

在方法和术语两方面使心理学客观化;清除了传统的唯心主义心理学的主观性、繁琐性和神秘性。

第二:

华生的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第三:

华生的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17、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评价。

(p181)

弗洛依德理论的贡献:

(1)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2)开拓了心理学学科的建设(3)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4)开辟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弗洛依德理论的局限:

(1)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态度

(2)方法论上的局限

(3)生物学化倾向(4)理论的主观色彩过于浓厚

18、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价。

(p297)

第一:

马斯洛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健康人的心理探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第二:

马斯洛的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

马斯洛关于人类的潜能及发挥的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巨大的使用价值。

第五:

马斯洛在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上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局限:

第一:

马斯洛脱离了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把自我实现的人置于乌托邦之中。

第二:

马斯洛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马斯洛的理论有两大局限。

第三:

马斯洛是个人中心论者。

第四: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并不具有普遍性。

19、行为主义对机能主义的继承与反叛。

(即如何理解“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的儿子,这个儿子要来杀死自己的父亲”?

机能主义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适应环境的工具,也就抹杀了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与动物本能行为之间的本质差异,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为华生提出行为主义原则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然而,华生的行为主义把机能主义合乎逻辑地推向极端,取消意识,反对内省,更加客观地描述人和动物的行为,剔除掉原来残余的思辨遗迹,把机能主义心理学顺利过渡到行为主义心理学。

20、斯金纳箱和桑代克迷笼有何不同?

(可从实验设置:

能否看到食物等方面对比)

斯金纳箱,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设计的实验设备。

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图

(二)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摆脱潜伏期

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二)是桑代克实验中两只猫的学习曲线。

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从桑代克的猫学习开迷箱的实验与斯金纳的白鼠学习按压扛杆取食的实验相比,桑代克发现的实际上就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由于桑代克的迷箱中的无关刺激较多,猫要经过大量的尝试错误的动作才能辨别有关的刺激。

斯金纳箱实际上是桑代克的迷箱的简化形式。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

人总通过其行为后果进行学习。

”斯金纳在桑代克的效果律和巴甫洛夫的强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强化学说,使强化理论能够解释人的许多态度和行为。

斯金纳的强化学说不仅在实验情境中获得了成功,而且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然而桑代克的效果律和斯金纳的强化程序有一最大弱点,就是过于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

桑代克的实验方法比较粗糙简单,经不起他人的检验;斯金纳则局限于实验室动物的简单学习上,总是避免涉及有机体的内部姿态,所以被人称为是在研究“空调的有机体。

”从本质上说,桑代克的效果律为传统哲学上的享乐主义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而斯金纳企图用操作性强化理论来解释人类所有的学习行为,认为只要分析强化的效果并依此设计控制强化程序,就可以塑造和去除人的任何行为。

“因为人的认识与情感,思维与行动、个性特征与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微妙性程序。

21、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比较。

 

弗洛依德

荣格

行为的原始动力

性本能

生命力

无意识的内容

个人无意识

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研究方法

自由联想

词语联想,主动想象

人格结构

对立

整体(self)

22、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理论比较。

 

弗洛依德

阿德勒

行为的原始动力

性本能

向上意志

人格的发展

被动受制于早期经验

创造性自我

内部冲突的解决途径

梦的伪装、升华

补偿

意识的重要性

不重要

重要

神经病的根源

性欲压抑

自卑感和向上意志的冲突

23、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比较。

重要学派

创立者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

Freud

潜意识

自由联想

行为主义

Watson

行为

实验法

人本主义

Maslow

人的潜能和价值

调查法

以及从重要观点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

听说去年考试考的大都是提纲的内容哦,所以亲们好好背吧,加油!

《心理学史》推荐阅读书目

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丛书:

(湖北教育出版社)

1、彭运石:

《走向生命的巅峰:

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

2、葛鲁嘉,陈若莉:

《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

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

3、熊哲宏:

《心灵深处的王国: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4、刘翔平:

《寻找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说》

5、张爱卿:

《放射智慧之光:

布鲁纳的认知与教育心理学》

6、乐国安:

《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7、常若松:

《人类心灵的神话: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8、郭永玉:

《孤立无援的现代人:

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

9、李其维:

《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10、杨韶刚:

《寻找存在的真谛: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心理学》

11、江光荣:

《人性的迷失与复归:

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

12、朱新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