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孔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x
《钻孔孔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孔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孔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2
2.1工程位置和环境2
2.2设计概况2
2.3自然地理条件2
2.4工程地质条件3
第三章施工总体计划5
第四章钻孔灌注桩施工6
4.1施工准备6
4.2工艺流程6
4.3施工方法及机械选择7
4.4施工工艺7
4.5质量标准控制11
4.6关键工序质量控制12
第五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4
5.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4
5.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
5.3文明施工措施17
第六章进度保证措施18
6.1工期目标18
6.2劳动力保证措施18
第一章编制依据
1、业主下发的开阳县工业园区金中片区外环公路工程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及合同。
2、国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施工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地貌的具体情况,但无地勘资料。
4、我单位现有的机械设备、劳动力、技术力量和工程管理水平。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和环境
开阳县工业园区金中片区外环公路为南向西北向,全线设桥一座,跨度5*30米,为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桥,桥梁中心桩号为K5+786.95。
2.2设计概况
1、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2、桥梁宽度:
总宽度为8.5m,横向布置为0.5m防撞护栏+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
3、桥面横坡:
车行道2.0%
4、桥梁设计安全等级:
二级
5、设计基准期:
主体结构100年
6、地震:
项目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地震烈度Ⅵ度,按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防。
7、桥梁主体结构设计
(1)上部结构:
采用先简支后连续体系,由标准跨径5*30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小箱梁组成。
(2)下部结构:
采用桩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墩桩基直径180cm,桥台桩基直径120cm。
2.3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形、地貌
桥位区K5+708~K5+783段,为梯状耕地,岩层为顺向坡,自然横坡20°;K5+783~K5+858段地形较陡,岩层为反向坡;斜坡地带有地表基岩裸露。
桥台区地表第四系覆盖层广泛分布西侧,厚度0~1m,多为0.5m左右,变化较小,相对高差30m,属溶蚀低中山沟谷地貌。
<一>气象、地震
测区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霜冻期短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3.6~16.2℃,年平均降水在1140~1290mm左右;年平均风速1.7~2.4m/s,月平均最大风速2.1~3.0m/s;平均日照1255~1235小时;年均无霜期270天以上。
查《贵州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得开阳县属地震烈度为Ⅵ地区,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设防。
2.4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质构造
拟建大桥为区岩层产状80~100°∠10~15°,单斜产出。
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中统娄山关组(∈2-3)地层,岩性为白云岩,褶皱、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
岩体节理发育主要有:
260°∠70~82°,180°∠80°,75°∠70°~80°;走向为20°~200°(倾角近90°);层间裂隙等。
岩体表面裂隙张开度为0.1~5cm,裂面较平直,岩体内部分裂隙为白色方解石脉充填,胶结较好。
<二>地层岩性
根据地表地质调绘和钻探揭示情况,桥尾陡坡有基岩出露。
上覆第四系为耕作土等,下伏寒武系中统娄山关组(∈2-3)白云岩地层,出露地层岩性从新至老一次为:
1、第四系覆盖层(Q4):
坡积层(Qel+dl):
灰褐色,主要为耕土。
该层厚度较薄,厚度为0~1.0m,局部地段厚度达2.0m,结构松散。
2、寒武系中统娄山关组(∈2-3):
岩性为白云岩,灰白色,中厚层,含少许白色方解石脉。
上部岩体破碎。
岩体被不同方向的两组节理裂隙和层间裂隙切割成碎块状,上部呈强风化,岩石破碎;中下部岩质较新鲜,为弱风化,岩石较完整,岩石为较软岩,钻探岩呈柱状(节长3~20cm)、少量块状等。
灰岩上部钻进跳动较大。
3、寒武系下统金顶山组(∈j):
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中厚层。
岩芯较完整,呈短柱及柱状。
<三>水文地质条件
桥位区地表水:
主要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流。
桥位区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和溶裂隙水,以溶裂隙水为主,储存于白云岩和构造裂隙中,同时裂隙(溶隙)为地下水的渗流通道。
稳定地下水位比河水水位略高,地下水埋藏较深,对基础施工影响不大。
<四>不良地质现象
经现场地勘,场区不良地质现象有一类:
即崩塌,拟建桥梁两侧均存在松散危岩体,勘察中发现表层存崩塌厚松散堆积体,在将来基础施工中仍应注意崩塌情况。
第三章施工总体计划
经研究场地情况,地质水文情况、工作量、工期要求等因素,我单位提出合理的施工总体部署和施工流程计划。
本工程所有的钻孔桩有14个孔桩由1台钻孔机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作业具体施工时间:
由8月下旬开始施工作业,预计进行30天的施工作业,到9月中下旬完成施工作业。
具体为先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各种施工机械进场,施工材料进场,然后进行钻孔桩基施工。
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桩基础施工,我公司将组织强有力和富有效率的项目经理部,委任具有类似工程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担任本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章钻孔灌注桩施工
4.1施工准备
1、熟悉和掌握有关图纸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及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资料。
2、施工前对现场环境和周边管线进行详细勘察,包括现场及附近有无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操作交底,并对障碍物进行清移,妥善安置后方能施工。
3、对场地进行平整,根椐桩位设计图、建筑坐标、高程控制点标高进行轴位放线,定出桩位并固定,检查复核各桩位轴线设计参数,经业主、监理等各有关单位验收。
4、材料、人员、机械设备、各和、种工具提前进场准备、临水、临电设施架设完成。
5、提前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浆池、浆沟开挖完成,施工污水须经沉淀池处理后,才能排入河道。
6、桩施工前会同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一同挑选有代表性的桩进行试桩,在试桩正常的情况下再转入正式施工。
4.2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流程为:
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图
4.3施工方法及机械选择
根据本场地地质特点,结合我单位在同类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1台钻孔桩施工。
钻孔桩机选用ZK5000型。
钢筋笼现场一次性制作,再将钢筋笼从制作场运至孔口附近,然后吊车吊装安放。
砼采用商品砼,用砼输送泵输送砼,水下导管法灌注。
4.4施工工艺
1、场地平整后放线定桩位,定位后要在每个桩位中心点打入一根Φ14×800mm的钢筋做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好。
桩位放线后会同监理、业主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并要有复核记录。
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才可进行施工。
2、护筒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⑴、钻孔桩径小,护筒一般用6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为1.8m。
钻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
护筒顶部应开设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30m。
⑵、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和维持水位高差等重要作用。
护筒位置要根据设计桩位,按纵横轴线中心埋设。
埋设护筒的坑不要太大。
坑挖好后,将坑底整平,然后放入护筒,经检查位置正确,筒身竖直后,四周即用粘土回填,分层夯实,并随填随观察,防止填土时护筒位置偏移。
护筒埋好后应复核校正,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
⑶、护筒的埋设深度:
在粘性土中不得小于1m;在砂土中不得小于1.5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3、作护壁和排碴用的泥浆,其制作及其性能要求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粘性土中成孔时应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
循环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
⑵、在砂土和较厚的类砂层中成孔时,应制备泥浆,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1.3。
⑶、在砂卵石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比重应加大至1.3~1.5。
⑷、泥浆的控制指标:
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大于90%。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
4、泥浆池和沉淀池的池面标高应比护筒顶低0.5~1m,以利泥浆回流畅顺。
泥浆池和沉淀池的位置要合理布局,不得妨碍吊机和钻机行走。
泥浆池的容量为每孔的排碴量,沉淀池的容量应为每孔排碴量的1.5~2倍。
5、应派专人清除泥浆沟槽的沉积物,保证不淤塞。
沉淀池及泥浆池的沉积物应经常清除,多余的泥浆要及时排出基坑。
6、泥浆要有专人看管,以确保不被泥砂杂物堵塞。
泥浆泵发生故障不能供浆时,应立即通知钻机停钻,以免堵塞钻头出浆口。
7、钻头为笼式钻头,泥浆护壁
8、钻机钻进时,应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速度及供浆量来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钻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淤泥和淤泥质土中,应根据泥浆的补给情况,严格控制钻进速度,一般不宜大于1m/min;在松散砂层中,钻进速度不宜超过3m/h;
⑵、在硬土层中或在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
9、钻孔桩钻进过程中若发现斜孔、弯孔、缩颈、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没陷等情况,应停止进钻,以采取下列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⑴、当钻孔倾斜时,可往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应在孔内回填粘土或风化岩块至偏孔处上部0.5m,再重新钻进;
⑵、钻进中如遇塌孔,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
⑶、护筒周围冒浆,可用稻草拌黄泥堵塞漏洞,并压上一层泥、砂包。
10、若遇卡钻、掉钻,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⑴、卡钻时应交替紧、松绳,将钻头缓缓吊起,不得硬提猛拉,必要时可使用打捞钩、千斤顶等辅助工具助提。
⑵、掉钻时应立即打捞,用打捞钩钩住钻头预设的打捞环,把钻头提上来。
11、桩孔排碴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碴筒排碴等方法。
如采用抽碴筒排碴,在钻进4~5m深后,每钻进0.5~1m应抽碴一次,并及时补给泥浆。
12、钻大孔时可分级成孔,第一级钻头直径宜为第二级钻头直径的0.6~0.8倍。
13、钻孔桩清孔时按下列情况进行:
⑴、孔壁土质较好,不易塌孔,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
⑵、孔壁土质较差者,可用泥浆循环或抽碴筒抽碴清孔。
清孔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5,粘≤28S,含砂率≤8%。
⑶、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浆液面的稳定。
⑷、清孔后孔底沉碴允许厚度应为100mm。
⑸、清孔后的泥浆集中排放到泥浆池里,然后在浆体内拌入适量水泥让其固化,不进行泥浆外运。
(6)、第一次清孔后,提出钻杆,测量孔深,然后移机,浇桩架定位,并抓紧时间安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通过导管压入清浆,进行第二次清孔,目的是清除在安放钢筋笼及混凝土导管时产生的沉渣,最后要求孔底沉渣小于100mm,第一、二次清孔均由专人负责测量。
清孔前先灌满水,灌满水后用高压水清孔器进行清孔,清孔时注意补足水压。
清孔后的沉碴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4、在连接套管时,吊机应吊稳和套准圈键槽,才将套管慢慢放下吻合驳接。
接头螺栓要均匀用力旋紧。
拆套管时,吊机吊钩应垂直对准套管中心点慢慢起吊,不得强拉猛扯。
套管应放在有垫木的地面上,以保护接头键槽、套圈不受损坏。
接头键槽、螺栓、螺孔等必须清洗干净,及时涂防锈油。
15、钻孔桩钢筋笼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钢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
⑵、加劲箍应在主筋内侧,主筋不设弯钩,钢筋头也不得向内弯曲,以免阻碍导管工作。
⑶、主筋不少于500mm区段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同区段内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
钢筋笼主筋采用机械连接。
为控制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3m设置一道定位器,沿钢筋笼周围对称布置3只。
在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钢筋笼两端的螺旋筋与主筋的全部交点必须全部焊接牢固,其余部分可间隔点焊。
⑷、钻孔桩钢筋笼外径应比桩孔设计直径小140mm。
16、水下混凝土拌和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水下灌注桩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采用160~220mm,混凝土标号为水下C25。
⑵、使用早强型的水泥必须有缓凝措施。
当气温高于30
C时,无论使用早强型或非早强型水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⑶、选用的砂子,砂率一般控制在40%~50%。
⑷、选用的粗骨料,其粒径不得大于40mm。
17、导管的结构和使用符合下列要求:
⑴、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宜在200~250mm。
导管的分节长度一般为2~4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底部应焊设加强筋,两管之间可用法兰或丝扣连接。
⑵、为避免提升导管时法兰挂住钢筋笼,可设置锥形护罩,或采用加焊三角形加劲板等有效措施。
⑶、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一般为0.6~1Mpa,并要试验混凝土隔水球塞是否通过。
⑷、使用丝扣连接的导管,应注意使用、运输和堆放中不得碰撞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或压坏管口。
导管在每次灌注混凝土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冲洗干净,及时在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涂油防锈。
18、灌注水下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开始灌注时,预制混凝土隔水球塞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水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应为0.5m,排塞后不得将导管插回孔底。
⑵、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混凝土中0.8m以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存量。
⑶、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应保持2~4米,不宜大于6米和不得小于1米,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⑷、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⑸、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因此灌注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辅助设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水及发生导管堵塞、进水等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发电)进行处理,并同时做好记录。
如水下浇灌混凝土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做废桩处理。
⑹、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挂钢筋笼。
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管不要过深,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内3~4m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高于钢筋笼底端,以防止钢筋笼上浮。
4、应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不使桩顶超高或偏低过多,浇注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增加0.5m。
5、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每根桩的留置试块应视桩身混凝土的数量而定,但不得小于一组。
4.5质量标准控制
(1)成孔允许偏差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规定值
1
孔的中心位置
不大于50mm
2
孔径
不小于设计桩径0mm,
不大于设计桩径50mm。
3
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
1%
4
孔深(mm)
(0,300)
(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误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的螺距
±20
3
加强筋间距
±50
4
笼直径
±10
5
笼长度
±100
6
主筋净保护层
±20
4.6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1、施工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验并登记注册,没有计量合格证不得使用。
有专人检查各种桩位的定点,定期派专人校核基准点,各种测量检查均需认真填写成果记录及附图,测量结果应准确可靠。
2、桩基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冲,试冲数量不少于3根。
3、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桩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桩机冲击钻与护筒中心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mm,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机,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4、确保桩的入岩深度,当冲击至微风化岩岩面。
经过取样鉴定为微风化岩面(报监理、设计或勘探单位认可),再钻至设计入岩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得到监理工程师或钻探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终孔。
5、钢筋笼制作严格按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工,下放前,须加砼保护块,确保钢筋保护层。
焊接用的电焊条必须有合格证和符合图纸设计,单面搭接焊10d,缝厚S≥0.3d,缝宽b≥0.7d。
焊缝应连续、饱满、无夹渣、气泡,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做隐蔽工程验收。
6、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中若遇阻碍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后再继续下笼。
7、灌注混凝土前,须进行二次清孔,清孔后的泥浆浓度控制在1.10以下,同时利用测绳测量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小于5cm。
8、混凝土灌注是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导管应连接平直可靠,密封性好,隔水塞砼强度不低于桩身砼强度,外形规则光滑并配有橡胶片。
灌斗容量应能满足混凝土的初灌量的要求,混凝土灌注要连续紧凑地进行,严禁将导管提出砼面,导管埋入砼面的深度2~6m为宜,混凝土灌注中应经常测定砼面上升情况,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的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当砼灌注达到超灌标高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符合要求方可停止灌注,同时做好水下灌注砼的隐蔽工程验收。
9、为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工序及主要工序应提请监理现场验收。
a、桩位测放;b、嵌岩深度确定;c、护筒埋设、桩位对中;d、测量孔深;e、清孔后沉渣测定;f、钢筋笼制安;g、水下砼灌注。
第五章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5.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图纸会审及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交底,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作出明确的要求。
2、对工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
3、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4、认真进行原材料检验,材料进场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市建筑材料认证资料;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检查验收,按规定抽检。
5、钢筋和水泥除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必须按批抽检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进场管桩必须选择有信誉厂家,厂家必须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有严格的产品生产质量运行体系。
产品出厂时经过产品检验合格。
6、现场应严格执行配合比配料,按规定抽样制作试块,并按期送试验室试验。
7、安排专人放线,施工过程由主办施工员对主要轴线、位置、标高、尺寸等进行复核校对,经复核校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8、及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记录和整理有关资料。
9、切实执行工人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施工员、质安员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做好记录。
10、钻(冲)孔桩工程施工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
11、土方开挖时,施工人员放出工程桩的位置,并做好对操作机工的交底,禁止挖土机碰撞工程桩。
12、钢筋应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规范抽料并经复核,严格按抽料单制作;要保证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接头位置及在同一截面的接头根数符合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
13、项目经理部每星期进行质量检查一次,并开例会总结施工质量情况。
14、分公司质安部门经常性进行质量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15、公司质安部、生产经营部定期对工程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16、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预防坍孔
①、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或投入粘土掺片石低锤冲击,使粘土块、片粘土块、片石挤入孔壁。
②、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应采取加高护筒、增大水头等措施。
③、严格控制钻程高度。
⑵、预防钻孔漏浆
加稠泥浆或投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在回填土内掺片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
⑶、预防桩孔偏斜
①、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
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②、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上增添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向下钻进。
③、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整,发现主动杆弯曲,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或更换钻杆。
④、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住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冲平后再钻进。
⑷、预防梅花孔
①、以常检查转向装置是否灵活。
②、选用行当粘度和比重的泥浆,适时掏碴。
③、用低冲程时,隔一段时间要更换高一些冲程,使冲击钻头有足够的转动时间。
⑸、预防钢筋笼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笼变形、保护层不够、深度位置不符合要求。
①、如钢筋笼过长应分段制作,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再分段焊接。
②、钢筋笼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每隔2~2.5m设置加强箍一道,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再拆除。
③、在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垫块,混凝土垫块根据保护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及孔径设计。
④、清孔时应把沉碴清理干净,保证实际有效孔深满足设计要求。
⑤、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硬撞孔壁。
钢筋笼放入孔内后,要采取措施,固定好位置。
⑥、对在运输、堆放及吊装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形的钢筋笼,应进行修理后再使用。
⑹、预防断桩
①、混凝土塌落度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控制。
②、灌注混凝土前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与计划,应事先检查各施工机具、临时用水用电的可靠性,以保证混凝土时能正常运转。
③、边灌混凝土边拨导管,做到连续作业,一气呵成。
灌注时勤测混凝土顶面上长升高度,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混凝土面。
5.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工地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责任小组和安全检查轮值小组,做好安全知识学习工作。
2、上岗前未经安全教育学习的工人,严禁上岗作业。
3、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严禁酒后作业。
4、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挂好安全网。
5、全部供电线路必须有系统地线架设,楼层内从配电箱接出的照明、电动小工具线路应采用电缆离地架设。
6、电器设备必须按规定接地接零。
7、要做到一机一闸制一防漏电开关,不能一制多机,每闸制旁应标注该闸制的地段或机械设备名称、使用功率。
8、均配铁制开关箱,并按“三相五线制”架设线路。
9、每日检查一次全部机械设备的接地电阻,并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10、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准开机械。
11、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12、所有机具应有防雨措施,在潮湿环境下操作的手动工具,电源线必须采用电缆。
13、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坑槽位置及陡坡应有防护设施和设置警示灯。
14、下班时,所有机械设备必须全部切断电源,电箱上锁,电箱内不准存放杂物。
15、在现场堆放的材料和设备要整齐有序,拆除的模板和废料要及时清理,保证通道畅通。
16、现场施工必须有立体交叉现象,应注意做好上下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17、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班组要做到班前班后检查施工现场,项目部每七天要组织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18、严格执行“十项安全生产措施”。
5.3文明施工措施
从综合治理的角度,按公司及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的文明施工的措施和制度,特别要强调夜间施工和余泥渣土排放的各项规定。
1)严格按照公司及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的文明施工的措施和制度执行,包括场容场貌、封闭管理、材料堆放、生活设施及环境、防火、住宿、饮食、卫生、保健急救、社区服务、综合治理等。
2)钻桩前设置完善的排水沟和沉砂井,使挖桩期间每个桩位抽水能有组织地排往施工现场内设有三级过滤池的排水系统,再排往市政沙井。
3)余泥外运要严格遵守广州市余泥渣土排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