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9771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docx

玉米1405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走势分析报告

 

院系经济学院

班级金融XXX班

学号10086

姓  名华晨宇家的犀牛

目录

1.期货合约设计3

2.玉米期货基本面分析4

2.1宏观经济4

2.2行业分析(农业与农产品)8

2.3玉米期货基本因素分析11

2.3.1玉米期货供给与需求分析11

2.3.1.1玉米生产情况11

2.3.1.2国内玉米进出口情况12

2.3.1.3玉米消费状况分析14

2.3.1.4库存分析15

2.3.2金融货币因素16

2.3.2.1利率16

2.3.2.2汇率16

2.3.3政治、政策因素17

3.技术分析17

3.1现货市场玉米价格17

3.2K线分析18

3.3移动平均线分析19

3.4RSI指标分析19

3.5KDJ分析20

3.6MACD分析20

4.操作建议20

1.期货合约设计

品种名称:

玉米1405基本资料如下图:

2.玉米期货基本面分析

2.1宏观经济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目前发展形势来看,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将维持着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的特征。

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揭开全面改革大幕。

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行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年,将是近20年来政治、社会、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

就目前第一季度发展而言,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将继续如下态势。

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

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消费持续增长,投资需求迫切。

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

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

2012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8%,绝对量为世界第二。

中国历年GDP净额与累计额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

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

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日经济增速仍保持正增长。

2014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仍低于潜在水平,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减速,预计全球通胀形势仍将保持稳定。

市场预期转好。

2014我国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价格总水平(CPI)处于调控目标3.5%以内,这为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2014年经济发展依旧存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财政金融领域矛盾和隐患较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短期内难以明显缓解,房地产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等诸多不利因素。

2.2行业分析(农业与农产品)

2011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

2011年,我国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497亿元,同比增长4.3%。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同比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

2012年全国秋冬播农作物7.1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油料、蔬菜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

冬小麦、冬油菜均增加100万亩,冬种马铃薯面积增加200万亩,畜牧业、渔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其他“菜篮子”产品市场的供应。

从粮食市场上看,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不仅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

从2004年算起,这已是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增加的第十个年头。

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

但是近年来小麦、水稻等大宗粮食效益低下、滞销积压现象较为严重,而目前我国粗杂粮年种植面积已达到约900万公顷,生产总量2000万吨以上。

尤其粗杂粮的加工品,如玉米粉、荞麦挂面、燕麦片、苦荞陈醋等粗杂粮产品畅销日本、瑞典、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粗杂粮的主要出口国。

2013年中国五谷养生饮食健康人群74%,市场容量广阔,市场需求巨大,市场容量总金额可达1100亿元。

2013年全国五谷杂粮供给能力在2100万吨左右,同比2012年增长31.3%。

最后,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集散市场统筹发展,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补互进,以大中城市为核心,遍布城乡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流通格局。

农产品交易市场达1779个,成交额达2.23万亿元,全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仍在继续升高。

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实体农产品的价值总额为2.45万亿元,占当年社会物流总额的1.4%;亿元以上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779个,成交总额2.23万亿元。

另外,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市场数量、摊位数、营业面积、交易总额及单位成交额等方面来看,均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2.3玉米期货基本因素分析

2.3.1玉米期货供给与需求分析

2.3.1.1玉米生产情况

从历年来的生产情况看,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

近年来由于国家一系列加强农业生产政策的落实及国内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拉动,玉米的产量逐年持续增长。

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已经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以上,居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第一位。

2013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569万公顷,同比增长1.9%,玉米单产为6.024吨/公顷,同比增长2.6%。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中国饲料和谷物年报显示,2014/15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期将达到创纪录的2.18亿吨,高于上年的2.1773亿吨。

2014/15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也将达到创纪录的3620万公顷,高于上年的3610万公顷。

2.3.1.2国内玉米进出口情况

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中国玉米长期供大于求,处于净出口状态,2010年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未来中国的玉米净进口或成常态,但进口规模将受到制约,目前的进口量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难以形成对国际粮价的影响。

2010年我国玉米进口量激增,达到157.2万吨,同比增长17.8倍。

进口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倍。

2013年玉米进口326.6万吨,同比减37.3%。

出口7.8万吨,同比减69.8%;海关数据最新显示,2014年1月份我国共进口玉米650903.835吨,主要是通过大连还短,进口国家主要是美国、老挝、乌克兰、巴西、阿根廷。

出口方面:

1月份我国玉米出口量为14.209吨。

主要出口到北朝鲜及其他国家。

据美国农业部驻华农业参赞本月发布的中国饲料和谷物年报显示,2014/15年度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将降至300万吨,原因包括国内玉米库存高企,政府鼓励采购国产玉米,以及转基因玉米进口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2013/14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预测下调至400万吨,原因在于转基因问题导致进口减少。

自2013年11月份以来,中国已经拒收超过90万吨的美国玉米以及超过9万吨美国玉米酒糟粕,因为在这些船货上查获了未经批准的MIR162转基因玉米。

同时预计中国2013/14年度玉米出口估值为5万吨。

虽然进口量最近下浮,但是据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玉米进口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当前排位第三的韩国、2019年超过当前排位第二的墨西哥,并最终在202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

随着未来肉类需求上升、家畜饲料消耗量增加,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玉米进口量将增长至1600万吨,到2023/2024年达到2200万吨。

未来十年中国将占到全球玉米新增交易的40%。

在全球粮食市场上,中国作为买家的地位将不断提升,角色将越来越举足轻重,这将提升中国在全球农业领域的影响力。

 

2.3.1.3玉米消费状况分析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料和工业加工。

其中,口粮消费总体变化不大,对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饲料用玉米所占的比例最高,达70%以上,饲料用玉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所占比例虽然只占14%左右,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加200多万吨,对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从长期来看,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国内玉米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中国玉米进产销量变化

据美国农业部驻华农业参赞本月发布的中国饲料和谷物年报显示,2014/15年度中国玉米总需求量为2.14亿吨,高于2013/14年度的2.09亿吨,同比增幅达到2.4个百分点。

其中饲料和其他用量预期为1.58亿吨,高于2013/14年度的1.54亿吨。

报告称,2014/15年度中国玉米的食品、种子以及工业用量(FSI)将达到5600万吨,高于2013/14年度的5500万吨。

参赞报告本月将2013/14年度中国玉米的FSI用量调低了500万吨,原因在于淀粉生产以及乙醇生产疲软。

2.3.1.4库存分析

由于受到2009年玉米大幅减产的影响,伴随需求的不断增长,2010年中国消耗了大量的玉米库存。

而在2010年,国有粮食企业托市收购量大幅下降,政策性粮食收购量不足企业全部粮食收购量的三分之一,同比下降66%。

2010/2011市场年度,世界玉米期末库存为1.27亿吨,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

其中47.33%为中国持有,14.89%为美国持有,二者占世界库存总量的62%。

此外,巴西占的7.43%。

2013/14年度供给总量为2.89亿吨。

其中,2013/14年度玉米期初库存6,657万吨,2013/14年度的玉米期末库存为6,930万吨。

2013/14年度的玉米总需求为2.20亿吨。

其中,饲用玉米需求为1.56亿吨,上调600万吨;玉米加工消费的预测值为4,800万吨,上调80万吨;食用消费1,000万吨,均不变;损耗量为450万吨。

 

2.3.2金融货币因素

2.3.2.1利率

对于投机性期货交易者来说,保证金利息是其交易的主要成本。

因此,利率的高低变动将直接影响期货交易者的交易成本,如果利率提高,交易成本上升,投机者风险增大,就会减少期货投机交易,使交易量减少。

如果利率降低,期货投机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量就会放大。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2.3.2.2汇率

期货市场是一种开放性市场,期货价格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紧密相联。

当本币贬值时,即使外国商品价格不变,但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将上升,反之则下降,因此,汇率的高低变化必然影响相应的期货价格变化。

据测算,美元对日元贬值10%,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的进口玉米价格会相应下降10%左右。

同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那么,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也会上涨。

2.3.3政治、政策因素

近年来国家相当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补贴和奖励,同时,采取“农超对接”政策和“绿色通道”措施使农产品能快速进入市场,并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达到了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了农民积极向市场投放农产品。

3.技术分析

3.1现货市场玉米价格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近两个月以来,我国玉米现货市场的价格在波动中有上涨的趋势,到4月25日涨到最高点。

而期货市场的主力合约价格在总体上趋势平稳,波动没有现货市场频率高,但是最近合约价格却有一个巨大的跳跃。

3.2K线分析

下面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c1205合约k线图

从2013年十二月到2014年四月的k线可以看出,玉米期货c1405合约价格从总体上是呈上升的趋势。

十二月份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初期跌幅较大,中旬达到波谷,到下旬价格开始回升到一月中旬,之后保持稳定到二月初。

二月份初急剧下跌至中期平稳,直到3月初价格整体上升持续到四月初才下降。

随后到4月中旬,价格急剧上升达到波峰后逐渐下降。

3.3移动平均线分析

如图所示,第一:

4月26日收市价2375高于MA5、MA10和MA30,所以买入,当价位低于其中一条平均线时马上平仓。

第二:

在2013/12/31、2014/3/03,MA5由下而上涨过MA10,应该买入。

尤其是4/14,MA5不仅穿过了MA10同时上穿MA30,买入信号强烈。

另外,在1/17、2/10、3/31,MA5由上而下跌穿MA10,应该卖出。

3.4RSI指标分析

如图所示,4月26日的6日RSI值为66.146,并不在大于75(或80)的超买区或低于20(或25)的超卖区。

但是可以得出,买气相对于卖气强。

3.5KDJ分析

如图所示,在1/9—1/14时间段里以及3/8日,K、D值达到70或75以上,市场处于超买状态。

在2/13—2/19以及4/04—4/11两个时间段里,K、D值低于25或30,市场处于超卖状态。

3.6MACD分析

如图所示,从一月份到二月中旬,DIF和DEA都为正值,属于多头市场。

二月中旬到三月初,DIF和DEA为负值,属于空头市场。

之后至今,全部属于多头市场。

其中,DIF在1/07和4/14向上突破了DEA和MACD,买入信号强烈。

4.操作建议

近期,产销区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猪料生产企业加大优质玉米采购,北方部分持粮贸易商待价而沽。

补贴政策结束前,玉米价格上行趋势已经形成,但最终涨幅仍取决于下游的恢复情况。

结合目前情况来看,本轮反弹更多是受供应矛盾影响,在需求未得到明显改善之前,玉米价格的上涨更多的倾向于价格之间的调整。

补贴政策执行期间,玉米价格上涨趋势已经确定,预计年内价格高点或出现在7月份之前,这主要考虑到补贴结束后利空因素将占主导,大量的临储库存等待释放、进口玉米价格偏低、经济疲软和反腐力度不减、8月份后新季玉米将零星上市等利空因素都会对7月份后玉米市场构成压力。

因此,预计7月份之前,贸易商将寻机提价,支撑粮价上行,但与此同时,心态仍会偏于谨慎,粮价上涨空间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操作建议:

近期玉米价格的强势,将会对玉米c1405合约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建议投资者找准时机,参与价值市场投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