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9693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13.docx

《心理学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1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13.docx

心理学13

第一章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内容

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来看,区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看,可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和自我;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看,分为意识与无意识

(3)现代心理学流派简介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1879-20世纪20年代,代表:

冯特,铁钦纳。

2、机能主义心理学:

1890年-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

美国,詹姆斯(《心理学原理》)。

代表人物:

杜威。

3、行为主义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代表:

美国,华生。

斯金纳。

4、格式塔心理学:

1912-20世纪40年代,创始人:

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5、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后期欧洲,创始人: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

无意识现象。

6、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7、认知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奈瑟1967《认知心理学》。

吸收了格式塔的整体观,承认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

二、现代心理学的意义与领域

(一)理论意义。

心理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主要科学基础之一。

心理学充分揭示了客观现实对人的主观精神或心理的决定作用,心理与脑的关系,心理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从感觉知觉开始到想象思维的具体过程等。

这些方面所积累起来的科学事实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基本原理提供了有利的科学证据,并把这些原理具体化。

(二)实践意义

心理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去,产生了广泛的实用价值。

心理学服务于提高生产力。

其次服务于保护人的身心健康。

再次服务于培养人、教育人的任务。

1、教育实践领域,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论是内容的确定、任务的分配、顺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效果的检验和巩固等,都要以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为重要依据,违背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和学习的失败。

2、在工商业的实践中,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很有价值的。

3、在有关人类健康的实践领域中,心理学的知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远远超出了教育、生产劳动和卫生保健的范围,在司法、军事、航空、文艺和体育等领域中,心理学都有用武之地。

(三)心理学的体系

普通心理学是主干。

研究动物与人类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心理学分支。

主要有动物心理学、种族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研究不同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包括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旅游心理学、艺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研究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心理学分支。

主要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

3、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脑对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1)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3、心理具有主观性。

4、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四、当代心理学的五种研究取向

(一)行为论。

个体一切行为的产生与改变,均系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

(二)精神分析论。

一般指以潜意识为基础对行为内在原因所作的解释。

(三)人本论。

指以人性本善及天赋潜力的观念,解释在正常的环境下,个体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

(四)认知论。

指对一般认知的历程的解释,狭义仅指对讯息处理行为的解释。

(五)生理科学论。

指以生理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对个体行为与心理历程所作的解释。

第二章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三)注意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

注意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状态,它本身不是一种可以离开认识活动的心理活动,但各种认识活动都既可在注意状态下进行,也可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

2、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1.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

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1)刺激物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⑤刺激的指令性特征

此外,刺激作用的开始与终止也易引起注意。

(2)人的主观状态

①需要和直接兴趣。

②情绪和精神状态

③知识经验。

(2)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

(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

(2)激发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3)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4)个体的意志力。

(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久性)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种刺激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二)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广度指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地觉察到或认识到客体的数量。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指人能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注意到另一个对象上的心理特性。

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应尽量防止引起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物的干扰。

2、尽可能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

如教室的布置要简朴等。

3、要尽量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

4、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慎重地处理好偶发事件。

5、教师的教态要得体。

6.教学方法上:

尽量防止单调呆板,或教学过程松弛,说话缺乏节奏感;教学内容上切忌枯燥乏味,杂乱无章,只顾赶进度,或不厌其烦地重复等,都容易造成学生分心。

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可灵活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1)注意讲演技巧。

2)注意板书技巧。

3)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注意教具的使用。

5)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

(2)正确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培养间接兴趣。

3.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并使学生理解其意义。

4.合理地组织注意活动。

5.关注学生身体和精神状况。

(三)善于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进行教学

一般来讲,上课之初,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组织教学,使他们对上课产生有意注意:

接着,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

第2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一)定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剥夺”实验能说明感觉对人生存的重要意义。

1、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甜、酸、苦、咸)和皮肤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五种。

(2)内部感觉;主要包括平衡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三种。

下面,重点讲解视觉的几种主要现象:

A、后像。

视觉刺激虽消失而感觉暂时留存的现象,称为后像。

B、色觉缺陷与色盲

一般人平常能红、绿、蓝三色辨别清楚者,均可视为色觉正常。

有些人对三种颜色不能明确辨别者,即称为色觉缺陷;对红、绿、蓝三种颜色完全不产生色觉经验者,则称为色盲。

三、知觉

(一)定义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第一,感觉与知觉的内容不同。

第二,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

第三,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

2、联系

第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

第三,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4)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也叫知觉的整体性或组织性)就是感觉信息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特性。

(1)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的因素:

接近规律;相似规律;闭合规律;连续规律。

2、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性)

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特性。

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从客观方面来看,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强度、反复出现等;从主观方面来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3、知觉的理解性

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对事物进行理解和补充,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变化的特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主要有下列几种:

(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

(3)明度恒常性

(4)颜色恒常性

(五)两种特殊的知觉——错觉、幻觉

1、错觉及其种类

(1)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种类:

主要有几何图形错觉(如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条长短错觉,面积大小错觉);

形重错觉;方位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对比错觉;颜色错觉;似动错觉等。

2、幻觉——一种虚幻的感知觉

幻觉(hallucination)是在没有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

4、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知识经验

1.知识经验影响着知觉的内容和速度。

2.过去知识经验能够补充知觉的内容,对事物形成较完整的知觉形象。

3.过去的知识经验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

(二)定势

定势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它影响着后继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趋势。

(3)需要和情绪

人在某种需要特别强烈时,环境中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事物,就容易构成知觉对象,并常有夸大的倾向。

情绪对知觉的影响:

如恐怖时把事物知觉成恐怖的形象:

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心情愉快时,时间过得快;心情烦闷时,时间过得慢。

紧张时,大小知觉往往会发生错觉,如水平低、技术差的学生在足球比赛罚点球时就会觉得球门变的比平时要小、而距离又变远了。

面对同一刺激情境时,具有不同动机的人所得知觉经验是很不相同的。

(4)知觉的观点差异

观察者从物体或事件某一点着眼获得感觉,从而作为知觉解释的根据,形成了个人对该事物所持“观点”,进而导致知觉经验的不同。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1、运用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

2、运用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律。

3、运用对象的活动性规律。

4、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5、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第三节记忆

一、概述

(一)定义

记忆:

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基本过程:

编码,保持,提取。

(2)记忆的类型

1、根据记忆内容来划分:

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

2、根据记忆的时间长短来划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

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影像。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

3)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二、识记与教学

记忆是通过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经验的。

第一,识记;第二,保持;第三,再现。

(1)识记

1、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前者指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定的识记方法,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后者指没有明确识记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2、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前者指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的本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活动。

后者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保持

保持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保持的组织形式:

空间组织、系列组织、联想组织、层次组织、更替组织。

(3)再现

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过程。

3、遗忘与教学

(一)遗忘及其规律

为测量遗忘,德国,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再学习法或重学法),他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

遗忘规律:

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即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3)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材料类似性和系列位置。

3、学习程度。

4、学习者的心理状态。

如需要、态度、兴趣、意志努力都对其有影响。

(4)遗忘规律的教学实践

1、及时复习。

复习要在大量遗忘之前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4、多样化复习。

第4节思维

一、思维的概述

思维:

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特征:

1.间接性;2.概括性;3.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2)思维的过程

1.分析: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

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2.比较:

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及它们之间关系。

分类:

按事物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事物归为适当类别的思维过程。

3.抽象:

在头脑中抽象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

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4、具体化:

指头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系统化:

指头脑中根据事物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不同的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

(3)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中介不同分:

直觉动作思维:

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

人们利用头脑中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

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分:

聚合思维(集中、求同、辐合、会聚):

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求异、分散、辐射):

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可以分为:

常规思维(习惯性):

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公式解答)。

创造性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第5节想象

一、概念

想象:

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一)特征

1、新颖性:

想象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

2、形象性:

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表象,而不是词或符号。

(二)种类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把想象区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的、自觉性的想象,它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理想和空想)。

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如梦就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2、再造想象及其条件

(一)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二)再造想象形成的条件

1、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和图样所表示的真正含义;

2、丰富的表象储备。

三、创造想象及其条件

(一)创造想象:

在开创性活动中,人脑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条件

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而实现的。

四、想象力的培养

1、问题具有激发想象的作用。

2、提出模糊的问题有助于解题者充分发挥想象力。

3、把思想具体化、在思维中形成图象、图画、图景等。

4、把事物对象戏剧化、人格化和拟人化。

5、把对象和过程予以理想化。

6、欣赏音乐。

 

第三章

一、问题和问题的解决

(一)问题及其类型

1、所谓问题,就是指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

也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

(二)问题解决及特点

问题解决就是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换成目标状态的过程。

特点:

1、目的指向性:

明确的目的性。

2、操作序列性:

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称为问题解决活动。

3、认知性操作:

目标指向性活动是靠认知性操作。

四、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一)问题中元素的排列方式

有两种情况:

1、事物的空间组织形式;2、问题中概念的排列方式(即叙述方式)

(2)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一个人容易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有两种可能的影响:

如何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1、把几种不同类型的题穿插在一起进行综合练习,这练习能使学生养成根据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灵活性。

2、适当的提醒和暗示。

3、孕育。

当思维走进死胡同,胡乱尝试无结果时,可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这一变化常常可以打破特殊的定势,促使新观点出现。

(三)功能固定性

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通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它新用途。

其实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

如何克服功能固定性?

1.防止先入为主

2.注意隐蔽因素

3.突破知觉的束缚

4.提倡一物多用

(4)动机的强度

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的关系可用一条“倒U型曲线”来表示。

只有当动机强度适中时,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心理状态。

(5)情绪状态

成功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感,会激励人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反之,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和错误所引起的焦虑情绪和失败感,则会降低人解决问题的效率,甚至拒绝学习和解答问题。

(6)个性特征

良好的性格,如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勤奋,都会提高解题效率。

(7)原型启发

由于原型与人们面临的问题有某种相似性,因此人们可以将原型的某些特点,类推到所遇到的问题上,从而导致问题的解决。

(8)酝酿效应

当人们花了好长时间解决一个问题还是不能成功时,把它搁在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而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似乎立刻就发现了解决途径,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第2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

(一)定义

创造性(creativity)即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现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

创造性思维是指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独创性:

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2.流畅性:

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3.灵活性: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4.敏感性:

容易接受新现象,发现新问题。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并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意识地致力于创造或问题的解决。

2.酝酿阶段:

可以借用“背景加工”这个词来形容这个阶段。

3.豁然开朗阶段:

豁然开朗与顿悟相似,指寻找到一个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

4.验证阶段:

验证、核对问题解答的各种细节,最终证实问题已解决。

二、创造性思维构成

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性结晶体,既是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也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思维上。

(1)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代表着一个人的创造力水平。

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征:

变通性,即个人思维变化多端,触类旁通。

它反映发散思维的跨域转换能力。

独特性,即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流畅性,能在短时间内表达数量较多的观念,思维敏捷。

它反映发散思维的速度和量的特征。

(2)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人集中全部精力去解决问题时,由于偶然因素触发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象,也叫灵感状态。

包括逆向思维、灵感、想象、联想、直觉思维等。

3、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技术

(一)加强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辩证性的训练

1、用词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训练

2、物体功能变通性的训练和问题解决变通性的训练

3、命题独创性训练

4、用数字系列来训练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用言语类训练类比推理能力

(二)智力激励法

1、头脑风暴法:

通过一种特殊的会议,使参加的人员相互启发,填补知识空隙,从而引起创造性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美国学者奥斯本1939年提出的。

这种方法一般设主持人1名,记录员1-2名,整个小组参与讨论的人员以7-8人为宜。

会议的时间掌握在20分钟至1小时之间。

每次会议的目标要明确,到会的人员围绕议题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想法。

2、应用原则

1)开放原则。

畅所欲言。

2)鼓励原则。

一视同仁。

3)精练原则。

都有发言机会。

4)平等原则。

参与人员最好不相识,不存在上下级领导关系。

5)即席原则。

不准备发言稿。

(三)检查提问法

就是要求个体遇到问题时,能对相关事物的要素进行分解然后再组合,以实现设定的目标。

(四)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指从人们的愿望出发提出许多构想,产生出实用的创造发明的一种有效的技法。

(五)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指通过发现现有事物的缺陷,把各种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提出改革或革新的一种技法。

(6)类比模拟法

类比模拟法就是用创造的客体与某一类事物进行对照,从而获得有益启发的方法。

(七)12个聪明法

1、添加法、2、改变法、3、移植法、4、反向思维法、5、代替法、6、拟人类比、7、仿生类比、8、因果类比、9、排除法、10、分离法、11、缩减法、12、组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