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民办学校教学管理.docx
《民办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民办学校教学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民办学校教学管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办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民办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民办学校教学管理
教与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学校进行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教育,完成培养人才任务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校长应对学校的工作全面负责,但必须以领导教学为中心,使教学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
学校只有坚持以教学为主,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完成培养人的任务。
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和培养一定的审美观点,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从教育发展过程来看,自从产生了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便有了相应的教学管理现象或者行为。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管理一般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在培养目标、专业或者课程设置、教学计
1
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师聘任、教学场所、学籍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和监督;二是指民办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社会力量办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办学的规模层次、专业、形式等学校实际,设立教学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多样、实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以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章论述的重点是民办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
第一节民办学校教学管理的
任务、目的、内容与原则
教学是社会力量所办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中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这所学校是否将教学工作列入中心任务来抓。
2
一、教学管理的任务
教学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精心安排教学计划,实现教学工作的有序化和高效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应当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地讲,教学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向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教学中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加强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提出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的措施,改进教学方法.
(二)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以教学为主,是学校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反映了学校工作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质量就提
高,教育事业就兴旺.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必须提高校长、教师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对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的认识,明确教学是关系到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的大事,关系到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大事.特别是校长,要从繁忙的行政管理工作中集中主要精力和时间去抓教学管理工作.
(三)认识教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教学规律中高层次、具有普遍性、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一般包括以下几条:
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互促进、统一发展的规律,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等。
(四)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二者相互依存.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主动性才能推动教学过程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技能,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4
(五)加强常规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各级学校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教学,建立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并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检查与教学评估.制订教学、学习、实习、实验、军训、课外活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和停课。
要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六)掌握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原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等.
(七)制定招生计划、编印招生简章、刊登招生广告、组织招生工作
自主招生是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显著特点,生源不仅是学
5
校的财源,亦是实施教学的主体。
每个学校只有保持适度的在校学生规模,才能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规范、组织、实施好招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八)严格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一项经常、具体、细致的工作,量大面宽。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实行宽进严出制度,淘汰率高,流动性大,搞好学籍管理尤为重要。
学籍管理一般包括制订学生人学与注册、成绩考核、升级、留级、转学、退学、休学、考勤、奖励与处分、毕业、结业等有关管理规
定及办法,并将各项制度的实施落实到位,坚持检查、考核和评比。
(九)其他教学管理
做好图书、资料、教具、设备、仪器以及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等。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师生生活,为教师安心教、学生安心学提供保证。
二、教学管理的目的
6
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测和规划,有效地指导、协调、控制、监督各方面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激励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动态环境下,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优化配置教学资源,消除教学内容的各种矛盾,调控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管理的内容
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提高全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学质量意识,帮助学校的行政、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执行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计划不得随意更改。
3、制订教学管理目标和相应的实施计划,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要求。
7
4、加强教学检查,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
5、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制订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和评价方法,指导、监督学校的教学工作.
6、认真总结、交流、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以先进和榜样的力量带动、鞭策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7、协调、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立足于早抓、抓紧,防止问题成堆,积重难返。
8、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9、做好证书的发放工作.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的,由所在学校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生完成学业,由所在教育机构发给培训书或其他学业证书,注明所学课程和成绩。
四、教学管理的原则
8
教学管理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以下原则应予遵循:
(一)方向性原则
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各级各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力量办学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与专长,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社会力量应当以举办实施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鼓励实施义务教育,积极鼓励举办高等教育.
(二)自主性原则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显著特点是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除民办中学必修课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应与国办学校共同遵守教育行政门规定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确定专业设置和选用教材编制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
9
等方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当前,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意克服教学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象,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社会力量举办基础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上。
举办职业教育的,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跻身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新一代熟练劳动者和生产第一线的建设者。
举办高等教育的,要努力培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或短缺的各类建设人才、管理人才等,特别要重视培养能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各类人才。
(三)效益性原则
通过办学硬件(一般指人力、财力、物力)和办学软件(一般指时间、空间、信息、管理)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即定目标,努力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各级各类社会力量所办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层次、类别、特点,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有序、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尊重科学、认真借鉴国办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先进经验、有效措施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本校的教
10
学管理体系,如教师备课制度、教师岗位职责、制订教学计划制度、教研工作制度、教职工、学生奖惩制度等,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想,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第二节民办学校教学管理的特点
目前,我国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可以颁发国家学历证书的民办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仅占国家同类学校的2%-5%,绝大多数为未取得颁发国家学历证书的以社会助学、职业技术教育或短期培训为主的教育机构.前者的教学管理可参照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学校教学管理的规定,并结合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的特点进行。
后者的教学管理,除参照执行国家举办的同级同类学校管理的规定外,因受办学机构、办学条件的制约,更多的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概括地说,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其教学管理主要特点如下:
(一)培养目
11
标多元化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力量办学的层次涵盖了从学前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高低兼备。
办学类型多样,有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证书的,有通过社会助学取得国家学历证书的,还有大批的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等.办学形式有全日制、半日制、业余制和函授等。
专业设置五花八门,几乎囊括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教育各个领域的学科、专业.
(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经济
社会力量办学的专业设置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国家急需或空白的专业成为各校增加专业时的首选目标,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吸引生源,发挥办学的前期投资效益。
(三)教学计划的稳定性较弱
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还处在初级阶段,办学条件极其有限,其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受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大。
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和以社会助学为主的学
12
校,其教学计划常受到自学考试计划、课程设置、考试时间、教材到位情况、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影响。
部分学校因场地变迁、举办者变动、机构调整、师资流动、生源流失、协办单位中止联合办学协议等因素导致原定教学计划不能顺利执行。
(四)教材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目前所用教材,仍以国家和各省统编教材和通用教材为主。
而适合社会力量办学层次、专业、学制和特点的自编教材为数不多。
一些学校成立教材编审组,就一些短缺或自设课程的教材组织有关学科专家、学者、教师进行编写,业己出版了一批有一定质量的试用教材。
(五)教职工实行聘任制
教师实行聘任制,竞争机制强,师资水平普遍较高。
被聘教师有较宽裕的流动性,受制约的因素较少,同时,稳定性相对较差,队伍变化比较频繁.学校教师职工亦多实行聘任制,因岗设人,满员荷工作,效率高。
同时也存在人员素质差异较大,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教职工队伍稳定性差的现象。
13
(六)教学场地以租赁为主
多数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教学场地仍以租赁国办学校、企业事业组织或其他单位空闲、多余的用房、用地为主,自建或联建教学场地的为数不多.租赁校舍是对国有资源和富裕资源进行的第二次调节,是由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过渡的一种有益尝试,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扶持的作用。
但同时又因租赁期有限、租金变动、生源突增或锐减、单位变更、城市建筑征地、搬迁等多种原因,教学场所变更频繁,经常给教学带来严重影响.
(七)教学
设备简陋
社会力量办学历史较短,大部分学校的投人和积累有限,教学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与国办学校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目前,一些学校日益重视硬件建设,正在不断充实教学设备,办学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八)教学管理体制自行确定
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简炼、机制灵活.多数
14
学校将教学、教务、教材、教研、设备等工作统由一个部门负责。
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人员编制均由学校自定,具有很大的自主性、灵活性。
工作人员少而精,常常一人身兼数职,注重实效。
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水平,因管理人员的素质、经验、能力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
(九)学籍管理难度大
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学生多实行“宽进严出”的学籍管理制度,淘汰率高,流动性大,中途缀学、转学、休学的学生较公办学校要多。
新生从入学注册、交费、上课、参加考试、实习、推荐就业等方面都比国办学校更复杂,管理难度更大。
(十)招生自主,竞争激烈
社会力量办学一般不纳人国家招生计划,学校的招生专业、计划均由学校自定.目前各校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或其他途径刊播、散发招生广告。
从理论上讲,招生广告的宣传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在实践上因生源竞争非常激烈,管理难度甚大。
(十一)证书多样,效力各异
15
社会力量办学包括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对象的教育,加之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社会力量办学所发证书的多样性:
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合格者在毕业证的内芯上注明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并加盖学校印章),也有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发给的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中小学毕业证书,还有由各校发给的培训证书、学业证书以及由其他行业发给的上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技术等级证书等,门类繁多.各类证书的效力也千差万别,除国家明确规定的学历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外,其余证书因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而在适用的范围、享受的待遇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
(十二)管理制度具有权变性
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仍处在逐渐建立健全、日趋完善队伍的状态。
同时学校又处在规模、人员、层次、专业等不断的变化中,因而受政策、举办者的变化及许多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大,原定的管理制度不断地需要调整或修订,教学管理的整体性、连续性易受到影响,教学管理难免
16
出现无序现象。
第
三节民办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
一、民办教育的课程和设置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决定专业设置.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必须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与人才需求紧密联系,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增强他们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各校要努力办出特色,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
社会力量举办中小学,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所
17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选用的教材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对教学计划要求开设的课程不得随意调整.在教学语言上除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可以使用当地民族通用语言教学外,都应当以普通话为基本教学语言.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科学地确定的,同时社会的发展对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借具有较大办学自主权之便利,应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中,除增设外语、计算机课程外,还可以加强或改善艺术课、体育课、劳动技术教育课等的教学工作,充实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课程设置基本等同于国办学校,并应认真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有权自行设置,并报批准办学的教育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备案.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教育的职业性、培养目标的定向性、教育途径的实践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
18
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有一定比例的文化课,还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工种的需要开设较大比重的专业课、技能课和实习实验课,其专业设置的覆盖面比基础教育宽得多,复杂得多。
赋予学校设置专业的自主权将有利于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
实施高等学历教育、高等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与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社会助学院校,一般应开设经国家教育部和全国考试中心以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设的专业.若需自设专业,应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下,经专家、学者论证,自主设置或者调整,并报教育行政部门
备案.
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之一,就是要合理调整系科设置和专业设置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高校或培训机构具有船小好调头、教师不固定等有利于增设、调整专业的优势,更容易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实施调整专业工作。
19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实施教学活动,其基本语言为汉语,某些课程可以用外语教学。
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均不得在校内进行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
社会力量不得举办宗教学校和变相宗教学校。
宗教必须和教育分离,任何宗教活动不得迸入学校。
二、民办教育的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知识,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及时、有效地研究开发新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力量办学实践证明,一门设计新颖、注重实效的课程,往往可以带动和促进学校整个工作的进展.开发课程需要有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教师、学科专家等组成课程开发小组,根据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学生身心特征、教学规律、教学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多种外部条件和多种学科的内部联系与制约,选择新的结构和安排新的内容。
20
课程一般分为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两类。
正式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中的各门学科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生通过在学校或班级课堂教学以外环境中受到的教育内容。
课程还可以分为学术性课程和职业性课程,以掌握职业技术为目标的课程为职业课程.课程也可以按类型分为学科课程(以每门学科为中心组织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结构)、核心课程(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课程结构)和综合课程(把相关的二、三门学科综合进行教学的课程)。
为了拓宽开发课程的思路,介绍一些国外课程改革的动向及发展趋势以供借鉴:
(一)国外课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在基础教育中普遍增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
2、教学内容向现代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以适应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求.
3、注重学生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
21
4、主张按学科编写教材,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让学生在发现、探索、研究中掌握知识.
(二)国外课程改革趋势
1、强调学生在道德、认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课程编制
注重学习者认识能力的结构,教材的探索研究性,用叙述代替结论性解释。
3、注重课程更新。
对外语课、计算机课更加重视;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科学方法、科学史知识在课程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开设“情报课”等,培养学生选择、处理、分析和利用情报的能力,把未来研究的课程列入中学教育。
4、课程设置注重面向生活,以适应职业教育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需要。
5、课程类型多元化。
即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等并存。
22
(三)国外小学课程改革趋势
1、重视道德教育。
2、重视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知识。
3、重视环境科学、经济学的启蒙教育.
4、注意协调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和认识结构三者的关系。
5、教学内容注意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实际需要。
6、开设综合性课程.
社会力量办学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中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名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提倡教学实验,使社会力量办学更具活力。
在开展这项工作中,结合社会办量办学的实际状况和管理水平,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育内容,调整课程绍构。
基础教育要努力
23
提高思想品德课、文化课、劳动技能课的水平以及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诸力面都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职业教育要加强职业道德课和实际操作课的设置,努力造就一批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发展需要,能够脐身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一代熟练劳动者和生产第一线建设者.高等教育要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适度发展新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要适应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需求。
拓宽专业面,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
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增加选修课,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特别重视培养农村和乡镇企业需要的各种人才,开拓人才通向农村的途径。
第四节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育管理
一、教育质量管理
24
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
教育机构管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造成恶劣影响的,由审批机关限期整顿,并可以给予警告;情节严重或者经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由审批机关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或者予以接管。
教学质量的优劣对社会力
量举办的学校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有质量才有生源,有生源才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办学活动才能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教学质量管理就是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加以管理,把有关部门、人员协调组织起来,对影响教学质量管理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保证在形成教学质量过程中不出差错或者减少失误。
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阶段。
教学质量管理还可以细分为八个环节,即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抓住关键、拟定计划、落实措施、检查执行、总结经验和处理遗留问题.这种管理模式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具体内容,在工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下一环节以至整个工作质量。
教学质量管理可分为预防性质量管理、鉴定性质量管理和实验性质量管理三种类
25
型。
前者要求学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多做检查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迅速解决。
中者要求管理者要阶段性地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分析,作出质量鉴定。
后者要求进行某项工作前,必须先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经实验证明切实可行后再逐步推广.
教学质量管理的原理与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一)整分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对在岗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同时又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协调、综合。
(二)弹性原理
教学质量管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必须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充分统筹各项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度的弹性,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等应留有余地。
(三)反馈原理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