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813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docx

贵州省贵阳第一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贵阳第一中学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

文科综合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家庭和家族的组织模式被政治化,变成了国家的统治模式,国家统治模式则被家庭化,变成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东西”。

在这一时期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充满了神秘色彩

B.重视血缘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礼乐制度

C.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正被官僚政治取代

D.信奉“君权神授”,主张“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家庭和家族的组织模式被政治化,变成了国家的统治模式,国家统治模式则被家庭化”中可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形成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故B项正确;A项是商朝的政治特点,排除;C项是秦朝的政治特点,排除;D项是西汉时期的特点,排除。

点睛:

“家庭和家族的组织模式被政治化,变成了国家的统治模式,国家统治模式则被家庭化”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货币,将秦半两钱定为统一货币,从而结束了先秦时期货币形状、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但目前考古发现的秦半两钱在形制、重量上并不统一,在陕西凤翔秦墓中甚至曾发现大小半两钱相差达百倍者。

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秦朝官营手工业的铸造技术比较落后

B.秦朝没有发布统一的半两钱铸造规格

C.秦半两钱主要由各地而非由中央铸造

D.存世的秦半两钱并不都是秦朝铸造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秦半两钱在形制、重量上并不统一”中可以分析出,由于秦朝秦半两不是由中央统一铸造,从而造成了“秦半两钱在形制、重量上并不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秦朝的手工业铸造技术落后,故C项错误;材料“将秦半两钱定为统一货币”说明B项错误;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出。

3.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官员考核标准分善、最两部分,其中善有四方面:

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这突出反映了

A.儒家理念在官员考核中的具体运用

B.道德修养成为唐代考课的核心标准

C.唐代考课制度空前的严整与系统化

D.注重道德修养而忽视官员任职实绩

【答案】A

【解析】材料“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体现出儒家思想,这反映了在唐朝官员考核中注重儒家思想的运用,故A项正确;材料“唐代官员考核标准分善、最两部分”说明BD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严整与系统化”。

点睛:

关键信息是材料“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4.热播节目《国家宝藏》介绍了乾隆打造的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它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

瓷母的问世,突出表明了

A.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技艺始终领先

B.中央集权制度利于手工业技艺传承

C.皇权专制下国家具有强大动员能力

D.小农经济为古代科技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C

5.魏源的《海国图志》在1843年正式出版后少有人问津,甚至有守旧官吏主张将其付之一炬。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间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

产生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国图志》只学习西方器物

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C.《天演论》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D.清政府放松舆论管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天演论》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引发了爱国人士的共鸣,所以得到广泛发行,故D项正确;AC项都比较片面,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放松舆论管制”。

6.1936年12月15日,苏联《真理报》针对中国的西安事变发表社论:

“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苏联急于掩盖自己是事变主谋的事实

B.事变的发生助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C.苏联的态度受到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

D.推动事变和平解决是苏联的根本目的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苏联认为西安事变是亲日派造成的,是国民党内部争夺权利的“倒蒋”行为,这与当时英法等国“绥靖”政策有关,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西安事变不是苏联主导的,排除;苏联表态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势力,故B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目的”。

点睛:

注意分析“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

7.1958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上扫除文盲并普及小学教育,农业生产合作社要社社有中学;十五年内要使每个有条件的自愿的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这突出反映了

A.教育领域的大跃进趋势

B.教育为工业化建设服务

C.基础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9月”“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上扫除文盲并普及小学教育……十五年内要使每个有条件的自愿的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分析,1958年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超高指标,这体现出以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为主的大跃进运动扩展到了教育等领域,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教育的作用、发展趋势以及特点,故BCD项排除。

点睛:

关键时间点是“1958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情况就可得出答案。

8.2017年热映的国产影片《战狼2》,国内票房创纪录的突破56亿元人民币,远超《敢死队》、《速度激情》、《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

2018年,与《战狼2》同题材的国产影片《红海行动》也受到热捧'截止3月21日,国内票房突破35亿元人民币。

这两部影片的热卖从根本上反映了

A.国内电影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新时代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

C.新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技术手段推动电影业进步

【答案】B

【解析】《战狼2》和《红海行动》均是爱国主义题材,它们的热卖反映了爱国主义价值观在当代的影响力,故B项正确;A、D两项是表象,不是根本,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两部影片的国内票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无关,故C项错误。

9.《十二铜表法》的前三表内容属于诉讼法,是程序法的范畴。

从第四表到第十表的内容属于实体法。

这种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理念从本质上反映了罗马法

A.遵循自然法的理念

B.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注重维护司法公正

D.严格遵循先例原则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理念从本质上反映了罗马法遵循自然法的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形式主义的特点和遵循先例的原则,故BD项错误;C项是直接目的,排除。

10.美国学者埃里克·方纳认为,1787年制宪会议代表们的意图是使“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保证名正言顺之人能够担任政府公职”。

以下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C.政府部门间的权力制衡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答案】B

【解析】材料“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体现出美国的政体要防止直接民主带来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与材料所反映的相一致,故B项正确;AD项是容易使“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故排除;材料中没体现出权力制衡,排除C项。

点睛:

对材料“全国政府不为大众狂热所挟持”的理解是关键。

11.二战后,戴高乐曾经多次指出,从1875年到1940年,法国更换过一百零二届政府,而英国只更换过二十届政府,美国仅更换过十四届政府。

这说明戴高乐意图

A.强化议会权力完善权力制衡

B.实行国家干预促进经济恢复

C.加强总统权力维护政局稳定

D.扩大选举范围完善政党政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的权利受到很多限制,导致政府更迭频繁,因此戴高乐主张加强总统的权利,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戴高乐的意图,排除;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法国的政治党派林立,是导致法国政局不稳的因素之一,因此戴高乐不可能强化政党政治,故D项错误。

12.下表是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出现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B.西欧加强经济合作成立了欧共体

C.关贸总协定消除了各国关税壁垒

D.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美国的经济地位,故A项排除;欧共体是1967年成立,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

点睛:

注意时间点“1948~1970年”。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57年,商人托马斯-加韦在伦敦首次向公众售茶。

中国的茶叶在当时被人们普遍视为是一种神奇的药物。

促使茶叶从药物变身为饮品,进而实现饮茶生活化的是英国的凯瑟琳王后,她不但自己喜欢饮茶,还积极宣传茶的功能,说饮茶使她身体苗条。

在凯瑟琳王后的引导下,饮茶很快成为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时尚。

但是整个17世纪,饮茶之风只在皇室、贵族和富豪阶层中流行。

18世纪初,英国茶叶的输入开始快速增长,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茶叶开始由贵族富人的饮料向平民开放。

18世纪中叶以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

与同时期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茶在英国更受人们的欢迎。

这一方面与英国王室的推崇有关,另一方面,英国人在饮茶的过程中也逐渐感受到了茶叶的益处,如提神、明目、健肾、强脾、健胃、增进记忆等。

当时英国社会普遍酗酒成风,与使人变得醉醺醺的酒类相比,茶叶自然更受欢迎。

材料二19世纪华茶输英变化较大。

1838~1842年间,华茶输英年平均出口量为4235.03万磅,比1834~1837年间年均下降了1600万磅之多。

1844一1860年间,华茶输英增长迅速,从1844年的7047.65万磅上升到1860年的12138.8l万磅。

19世纪60年代以后,华茶输英开始出现转折。

1868~1885年间,大多数年份华茶出口英国的数额没有什么增长,基本维持在每年100万担以上。

1885年以后,华茶输英出口额趋于下降。

1886年输英华茶的出口额为94.953万担,1892年以后下降为30万担左右。

与之对应的是,1885年以后的英国茶叶市场上,华茶的主要用途是与印度茶掺和,以利用其低价来扯抵印度茶的较高价格,同时利用其清淡气味,减轻印度茶的强烈气味?

这种混合茶是当时英国销售最好的饮料,而且是以印度茶的名义出售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朴兵《略论英国茶文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英国饮茶之风的变化并归纳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华茶输英的阶段变化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答案】

(1)变化:

从药物变为饮品;从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变为平民饮料。

原因:

王室的推崇;茶叶输入的增加;茶业价格的下降;茶叶本身的益处;英国绅士文化的影响。

(2)阶段特征:

1838~1842年间,华茶输英额度下降;1844~1860年间,华茶输英额度上升较快;19世纪60年代以后,华茶输英长期停滞并逐步下降(或1868~1885年间,华茶输英比较稳定,没有增长;1885年之后华茶输英趋于下降)。

影响因素:

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1838~1842年间华茶输英额度下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署,打开了中国市场,扩大了英国在华贸易范围,所以1844~1860年间华茶输英额度增长较快;印度等国茶叶市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