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7744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docx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

高血压指导

1、宜低盐清淡饮食,少食肥甘厚腻

2、每天坚持风池、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按摩

3、调情志,克服急躁情绪

4、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睡眠

5、平日可饮决明子、菊花、枸杞子等代茶

6、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

糖尿病指导

1、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

2、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3、可多饮百合、西洋参代茶饮。

4、可以山药、葛根粉、生地、枸杞子、萝卜、芹菜,单味与米煮粥常服。

5、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足部卫生。

6、调情志,遇事要冷静。

健康老年人指导

1、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腻

2、调情志,保持愉快心情

3、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

4、平时可多饮党参、黄芪代茶,提高机体免疫力

平和质

•总体特征:

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不爱得病,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等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32.75%。

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

•常见表现:

力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

•心理特征:

性格随和开朗。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

•中医保健方案:

•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

•调情志

•节饮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肥甘厚腻

•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质

•总体特征:

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12.71%。

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形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

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中医保健方案:

•多吃大枣、桂圆,少食生萝卜等

•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

•平时可饮黄芪、西洋参代茶饮。

•平时多按摩足三里穴。

阳虚质—怕冷派(树型结构)

•总体特征:

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7.9%。

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

•形体特征:

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

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

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中医保健方案:

•可多吃牛羊狗肉、姜、韭菜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

•自行按摩足三里、涌泉等穴位

•平时可服金匮肾气丸。

阴虚质—缺水派,如糖尿病者

•总体特征:

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8.89%。

以西部地区和年轻人多见。

•形体特征:

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

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

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中医保健方案:

•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冬瓜、芝麻等。

少食羊肉、狗肉等。

•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

•调情志,遇事要冷静。

•可多饮百合、西洋参代茶饮。

•可酌情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痰湿质—痰派,如肥胖者

•总体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6.28%。

以单位领导和男性多见,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多见。

•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高血脂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中医保健方案:

•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甘厚腻。

•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

•戒烟戒酒

湿热质—长痘派

•总体特征:

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9.88%。

以南部和东部地区多见,学生和商人多见。

•形体特征:

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

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

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中医保健方案:

•饮食清淡

•应戒除烟酒。

•不要熬夜、过于劳累。

•加强体育锻炼

•血瘀质(冠心病、中风)

•常见表现:

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胸闷胸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中医保健方案:

•可多食黑豆、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山楂等食物

•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

•加强身体锻炼

•自行头部保健按摩

气郁质--郁闷派

•总体特征:

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8.73%。

以年轻人和林黛玉式的女性多见;

•形体特征:

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

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

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

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中医保健方案:

•多吃小麦、萝卜、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

•平时可饮薄荷、玫瑰花代茶。

•加强运动锻炼,

•可以服用逍遥散等调节。

特禀质–易过敏者

•总体特征:

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

4.91%。

多为遗传所致。

•形体特征:

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

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

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中医保健方案:

•饮食宜清淡、均衡

•少食荞麦、牛肉、鹅肉、鲤鱼、虾、蟹等。

•保持室内清洁。

•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

•不宜养宠物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避免情绪紧张。

中医调养方案(根据判定的体质选择其中一种调养方案)

平和质①宜多食山药扁豆粥②宜多按摩足三里、气海③宜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保健运动④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气虚质①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山药等②宜进食食疗方黄芪童子鸡、山药粥③宜多按摩关元、气海、神阙④应注意保暖,不宜劳汗当风⑤可口服补中益气丸调理

阳虚质①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②宜进食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③宜多艾灸命门、肾腧④秋冬季节要适当暖衣温食⑤可口服金匮肾气丸调理

阴虚质①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黑大豆、黑芝麻②宜进食食疗方莲子百合煲瘦肉③宜多按摩三阴交、太溪④保证每天半小时-1小时的有氧运动⑤可口服六味地黄丸调理

痰湿质①饮食宜以清淡为原则,如海藻、海带等②宜进食食疗方山药冬瓜汤③宜多按摩丰隆、水道④宜避免炎热和潮湿的环境⑤可口服平胃散、二陈汤调理

湿热质①饮食宜以清淡为原则,如薏苡仁、莲子②宜进食食疗方薏米绿豆粥③宜多按摩阴陵泉、阳陵泉④不宜熬夜,或过度疲劳⑤可口服龙胆泻肝汤调理

血瘀质①多吃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黑豆、黄豆、香菇②宜进食食疗方黑豆川芎粥③宜多按摩血海④避免寒冷刺激⑤采用"步行健身法"⑥可口服桃红四物汤调理

气郁质①多吃小麦高粱、萝卜、黄花菜、海带、海藻、玫瑰花等②宜进食食疗方菊花玫瑰花茶③宜多按摩太冲、膻中④宜进行体娱游戏,人际交流⑤可口服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调理

特禀质①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②宜进食食疗方黄芪山药粥③宜艾灸足三里、关元、神阙④宜进行有氧运动,避风寒⑤避免过敏原的刺激,衣被应常清洗、日晒⑤可口服玉屏风散调理

高血压

①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②改掉急躁、易怒脾气,注意心理调适③坚持每晚按摩脚底涌泉穴④可服龙胆泻肝汤调理⑤保证充足睡眠

糖尿病

①坚持运动,如散步或打太极拳等等。

②少吃食盐和富含糖类、油脂以及热量高的食物③定期监测血糖④山药、葛根粉、生地、枸杞子、萝卜、芹菜,单味与梗米煮粥常服。

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