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7640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docx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

小儿紧张综合征辨治

汶川特大地震,使许多少年儿童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可产生各种心理与精神症状——小儿紧张综合征。

中医药对此有良好疗效。

笔者不揣冒昧,将数十年来的临证经验整理成文,愿为抗震救灾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小儿紧张综合征是指小儿由于受到恐吓、惊吓等因素,如乍见异物,突闻怪声等,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症状,如神志不安,夜眠不稳,惊惕等。

或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学习压力大等多种原因导致小儿精神过度紧张,思虑过度引起神思不定,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均为小儿紧张综合征。

小的婴儿亦可由于突然见到陌生的客人而导致惊惕不安,称为“客忤”,亦属此范围。

本病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可转化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疾病。

  病因病机

  1.病因内因为体禀少阳,脏腑娇嫩,神思未定,易于受到伤害;外因为乍见异物、突闻怪声、暴受惊恐、学习压力过大等。

  2.病机在脏腑上与心、肝、脾、肺、肾、胆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儿由于体禀“少阳”,具有“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

而肝藏魂,肺藏魄,肾藏志,心主神,脾主思,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若由于恐吓、惊吓、学习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心、肝、脾、肺、肾、胆等脏受损,就会出现心神不宁,魂魄不安,神思涣散,情志不稳,胆虚惶恐不定等紧张综合征的症状。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故其基本病机是“气机逆乱”。

其病位主要在胆,影响及心、肝、脾、肺、肾等脏腑。

  辨证论治

  可根据症状的不同,分别从胆、心、肝、脾、肾等脏进行治疗。

顺气平逆为其治疗原则。

  

1.胆虚逆乱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急啼、神志恍惚,惊惕不安,如人将欲被捕之状,面色乍青乍红乍白,大便黏稠,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散乱。

 此即所谓“吓破胆”。

小儿神气怯弱,突遇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气机逆乱所致。

治当温胆凝神,顺气平逆。

温胆汤合蒿芩清胆汤加减:

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10g,枳实3g,竹茹10g,蕤仁30g,酸枣仁30g,钩藤15g,黄芩15g,青蒿10g,碧玉散6g。

 

 2.心火惊悸心烦不安,胸闷失眠,面赤,口渴,啼哭惊叫,神志恍惚,惊惕不安,坐卧不宁,少寐多梦,吐舌,口舌生疮,面色乍青、乍红、乍白。

舌红苔黄,脉数乱。

  心者神之舍,智意之源,安静则精神内守,若神气怯弱,突遭惊吓,以致精神损伤,神气逆乱。

郁而化火,灼伤津液则口渴,扰乱心神则心烦失眠等。

心经有热则吐舌,火热上炎则口舌生疮。

治当清心安神,顺气平逆。

栀子豉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栀子6g,豆豉10g,茯苓10g,酸枣仁30g,知母10g,川芎5g,黄连1g,六一散10g,远志10g,钩藤15g,淡竹叶10g,莲子心1g。

  3.脾虚意乱沉闷少语,坐卧不宁,惊惕不安,少寐多梦,健忘,周身酸痛,疲软懒动,食少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象散乱。

  本证多因精神刺激导致脾气虚损而致。

治当归脾益志,顺气平逆。

归脾汤加减:

炒白术10g,太子参10g,生黄芪15g,当归10g,酸枣仁30g,广木香3g,云茯苓10g,远志10g,龙眼肉10g,煅龙牡各30g,车前子包10g,青皮3g。

  4.肝郁气逆胸胁胀闷不舒,情绪激动不宁,烦躁不安,腹痛,腹胀,纳呆,便溏色青舌尖边红,脉象弦急。

  此证多因情绪紧张,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脾气损伤,土不制木,导致肝气亢盛所致诸症显现。

  

(1)肝郁脾虚者治当疏肝健脾,顺气平逆。

以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陈皮10g,白芍15g,枳壳10g川芎5g,香附3g,炙甘草10g,浮小麦30g,大枣3g,酸枣仁30g,青皮3g,钩藤15g。

  

(2)脾虚肝亢者治当扶土抑木,顺气平逆。

以白术芍药散加味:

炒白术10g,白芍15g,防风10g,陈皮10g,酸枣仁30g,钩藤15g,茯神木10g,煅牡蛎30g。

  5.肾虚气乱神志不宁,惊慌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夜眠不安,失眠多梦,腰酸背痛,五更腹泻,舌暗苔白,脉象沉乱。

  此因惊恐伤肾,气机逆乱所致。

治当温肾摄纳,顺气平逆。

真武汤加减:

茯苓10g,炒白术10g,白芍15g,附子5g,生姜3g,煅龙牡各30g,灵磁石30g,芡实10g,葛根10g,蔓荆子10g,益智仁10g,藁本10g

 

中医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方法

中医治疗原则

  1.辛开苦降

  辛开苦降本草的组成临床分为二种情况,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两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两种不同味的本草组成方剂来调理气机。

此法广泛适应于精神分裂症的实证各种类型。

  2.温阳兴奋

  根据古方中的“地黄饮子”能治“暗痱肾虚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的精神病症状,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取得了较好效果。

  3.涤痰开窍

  主方依据就是癫狂是痰迷心窍所致,这一疗法也是出自《内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4.养血安神

  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的药物,治疗阴虚血少,血虚神耗所致的精神病实为药症相符。

  5.活血化瘀

  《内经》中早就有关于血瘀与精神病关系的论述,活血化瘀法治疗症状表现为烦扰不安,恼怒多言,妄见妄闻,思维离奇,行为紊乱的案例效果十分明显。

  常见的中药方剂

  1.新制柴胡汤

  功能主治:

理气重镇,行血破瘀。

主治阳狂多躁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柴胡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竹沥半夏9克、黄芩9克、桃仁15克、红花9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青皮9克、陈皮9克、酒大黄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2.桃黄方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破血行气。

主治精神分裂症血瘀有热而狂、体不虚者。

  处方制法:

桃仁20克、大黄40克、赤芍40克,提取制成浸膏糖衣片。

  3.藤陀乌花汤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化痰,化瘀通窍。

主治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钩藤30克、制川乌5克、红花5克、曼陀罗花2克、甘草10克,加入适量冰糖,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

初起时每日服1~2次,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0日为1疗程。

  4.活血汤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泻火通腑。

主治气滞血瘀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丹参25~50克、三棱25~50克、枳实10~15克、大黄15~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狂证加石膏20~50克、知母20~30克;癫证加郁金15~30克、菖蒲15~30克;失眠重者加礞石30~50克、生龙骨30~50克、牡蛎30~50克、琥珀6~15克;头痛重者加川芎15~25克、柴胡10~15克,水煎服。

40天为1疗程。

  5.壮阳汤

  功能主治:

功能辛热壮阳。

主治阳虚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附子9克、肉桂6克、干姜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川椒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熟地15克、龟版15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儿童精神分裂症中医治疗方法

  常见的中药方剂

  1.新制柴胡汤

  功能主治:

理气重镇,行血破瘀。

主治阳狂多躁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柴胡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竹沥半夏9克、黄芩9克、桃仁15克、红花9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青皮9克、陈皮9克、酒大黄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2.桃黄方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破血行气。

主治精神分裂症血瘀有热而狂、体不虚者。

  处方制法:

桃仁20克、大黄40克、赤芍40克,提取制成浸膏糖衣片。

  3.藤陀乌花汤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化痰,化瘀通窍。

主治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钩藤30克、制川乌5克、红花5克、曼陀罗花2克、甘草10克,加入适量冰糖,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

初起时每日服1~2次,剂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0日为1疗程。

  4.活血汤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泻火通腑。

主治气滞血瘀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丹参25~50克、三棱25~50克、枳实10~15克、大黄15~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狂证加石膏20~50克、知母20~30克;癫证加郁金15~30克、菖蒲15~30克;失眠重者加礞石30~50克、生龙骨30~50克、牡蛎30~50克、琥珀6~15克;头痛重者加川芎15~25克、柴胡10~15克,水煎服。

40天为1疗程。

  5.壮阳汤

  功能主治:

功能辛热壮阳。

主治阳虚型精神分裂症。

  处方制法:

附子9克、肉桂6克、干姜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9克、仙茅9克、川椒9克、党参9克、黄芪9克、熟地15克、龟版15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原则

  1.辛开苦降

  辛开苦降本草的组成临床分为二种情况,其一是某些本草本身就具有辛苦两味,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其二是由辛、苦两种不同味的本草组成方剂来调理气机。

此法广泛适应于精神分裂症的实证各种类型。

  2.温阳兴奋

  根据古方中的“地黄饮子”能治“暗痱肾虚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的精神病症状,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取得了较好效果。

  3.涤痰开窍

  主方依据就是癫狂是痰迷心窍所致,这一疗法也是出自《内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4.养血安神

  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以补气养血的药物,治疗阴虚血少,血虚神耗所致的精神病实为药症相符。

  5.活血化瘀

  《内经》中早就有关于血瘀与精神病关系的论述,活血化瘀法治疗症状表现为烦扰不安,恼怒多言,妄见妄闻,思维离奇,行为紊乱的案例效果十分明显。

儿童精神分裂症西医治疗方法

  1.本症需要联合采用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

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临床主要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

可以采用特殊的教育系统,如每天训练,对症状时好时坏明显的儿童是必要的,否则很可能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发育。

父母和亲朋好友及社会机构提供的缓解期的护理对正在进行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儿尤其重要。

  2.抗精神病药物常用药物

  

(1)吩噻嗪,如氨砜噻吨每天0.10~0.40mg/kg,丁酰苯类,如如氟哌啶醇每天0.05~0.15mg/kg,对控制急性精神病症状有效,但常有复发。

由于儿童对这些药物的锥体束外作用敏感,必须谨慎使用。

  

(2)其他抗精神病药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等,显效率0%~60%。

  用法如下:

氯丙嗪300~400mg/d、奋乃静30~60mg/d、舒必利300~800mg/d、氯氮平300~400mg/d、甲硫达嗪400~600mg/d、维思通4~6mg/d、三氯噻吨(复康素)10~20mg/d,哌咪清2~12mg/d。

  (3)儿童精神分裂症能有效地维持慢性期病人的疗效,如每周服五氟利多30~60g,每2~3周肌注氟奋乃静葵酸酯或氟奋乃静庚酸酯12.5~50mg、高抗素(氯噻吨)200mg、三氯噻吨葵酸酯20~40mg,每月肌注安度利可或哌泊噻嗪棕侣酯50~100mg。

  (4)注意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其中儿童对这些药物的锥体束外作用敏感,可呈现为可表现为假性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吞咽或言语困难等,肝功损害、粒细胞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嗜睡、便秘、泌乳、色素沉着、闭经或性功能障碍等。

假性帕金森反应等的解决方法可采用口服安坦4~8mg/d或肌注氢溴酸东莨菪碱0.3~0.5mg缓解不良反应。

药疗是根本,而食疗能辅助药物的治疗,那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食疗和饮食又是怎么样的?

主心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脚多汗,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精神紧张该如何调养

手脚多汗

满意答案

你说的不是病都是身体所反应的现象,人疲倦乏力是脾虚所致,但不是病变!

从你所述她没有什么病,就是体质衰弱一些。

建议;服;1;人参健脾丸2;补中益气丸这二种药即可治疗。

加强体质锻炼。

小儿惊厥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1)小儿惊厥发作之时若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

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

抽搐缓解后,患儿仍高热,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

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

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

还可以用水牛角粉冲服。

小儿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

  2)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小儿惊厥应侧重清热解毒。

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

  3)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杜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2.中药药方:

  1)防惊汤

  由蝉衣、钩藤、栀子、炒枣仁、杭白芍、青黛、防风、黄连、珍珠母、甘草组成。

水煎服,可每日或隔日服药1次,连服4周。

有防止惊厥再发的作用。

  2)清宫粉

  由广郁金、生山栀、寒水石、黄芩、黄连、玳瑁、琥珀、朱砂、冰片组成。

共研细末,根据不同年龄确定服药剂量。

本方有进一步清除余热,镇惊熄风作用。

  3)清热散

  由朱砂、琥珀、钩藤、滑石、薄荷、柿霜、豆蔻、甘草组成。

共研细末,根据不同年龄确定服药剂量。

本方有镇惊熄风作用。

小儿惊厥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急救处理

  可以让患儿侧卧,解开衣领,。

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

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给氧。

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并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的变化等。

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

  2.对症治疗

  

(1)脑水肿的治疗

  持续抽搐,若乳头水肿、瞳孔两侧不等,提示脑水肿。

可用地塞米松0.2~0.4mg/kg/次,静注每6小时1次。

同时给予20%甘露醇1-2g/kg/次快速静滴,每6-8小时1次。

必要时可同时选用速尿,增强脱水效果。

  

(2)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惊厥患儿无严重液体丢失时液体总量,按80ml/kg/d或1000-1200ml/kg/m2体表面积,钠1-2mEq/kg,钾1.5mEq/kg补充,使患儿保持轻度脱水及血钠正常偏低状态,以利于控制脑水肿。

  (3)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惊厥:

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

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3.针对病因治疗方法

  

(1)脑脓肿和脑肿瘤

  应进行手术治疗,尽可能切除病灶;

  

(2)感染性疾病

  宜选用有效抗感染药物;

  (3)低钙血症

  5%葡萄糖酸10-20ml静脉缓推,或用10%氯化钙5-10ml/次口服,连用7天。

第三天可用维生素D;

  (4)低镁血症

  25%硫酸镁0.2~0.4ml/kg/次肌注4次以上或5天为一疗程;

  (5)维生素B6缺乏症

  可给予维生素B650-100mg静注或口服,惊厥可于数分钟后停止。

  (6)低血糖症

  50%葡萄糖液2ml/kg/次静注,并以10%葡萄糖液静滴,直至症状完全缓解。

小儿惊厥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复发就是要在易发年龄(6岁以前)完全避免再次发作,防止惊厥持续状态,减少癫痫的发生,避免智力发育障碍。

  

(1)长程用药

  持续规律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到3-4岁。

但长期口服上述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间歇短程应用地西泮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目前认为采用此法治疗的患儿应加以限制。

第一,体温在38℃以下有惊厥发作2次以上者;第二,热性惊厥持续15min以上(包括惊厥持续状态)用地西泮间歇短程治疗无效者;第三,热性惊厥复发频繁(每年5次以上)应用地西泮短程治疗无效者。

  

(2)间歇服药法

  目前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平时不用药,只在每次发生热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刚升达到37.5℃时,立即将地西泮溶液直肠灌入或口服地西泮片剂,也可用地西泮栓剂,剂量为0.3~0.5mg/kg,年长儿最大剂量为10mg。

若8h后仍发热,可再给药1次。

必要时再过8h给第3次。

初次发生热性惊厥的病儿中,只有20%~40%复发,

  但若选用苯巴比妥,实际并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因为苯巴比妥至少规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后也需4~6小时才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所以这种方法不能在体温骤升时起到保护作用。

  以下患儿为短程地西泮预防的对象比较合理,第一是首次热性惊厥具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包括首发年龄15个月以下,有一级热性惊厥遗传史,有一级癫痫遗传史及复杂性热性惊厥。

第二是无复发危险因素但以后有过1次复发者。

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但治疗显效的关键在于刚开始发热时立即用药。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

  那么“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肝火:

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

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

症见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

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

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

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

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

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分析上火虚实,针对用药非常重要。

另外,有些去火的食品也可尝试,但也需对症。

比如吃莲子汤去心火,吃猪肝可去肺火,喝绿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猪腰去肾火。

  “去火”:

选药有讲究

  常见上火症状有“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等多种,因此,降火选药也当对症。

  “吃不进”是指上焦(心肺部位)有火,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

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片),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受不了”是指中焦(脾胃部位)有火,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拉不出”是指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瘙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

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另外还有“虚火”,也就是阴虚而热,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咽干舌燥,眩晕耳鸣,健忘失眠,或干咳气短,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潮热易怒,舌红少津,脉细数,此时,可对症选服知柏地黄丸等药。

  上火症状的解决方案:

  喉干嗓哑时:

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时: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口长水泡时:

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难通时: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

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

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

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嘴唇干裂:

黄瓜猕猴桃汁。

  做法:

黄瓜200克、猕猴桃30克、凉开水200毫升、蜂蜜两小匙。

黄瓜洗净去籽,留皮切成小块,猕猴桃去皮切块,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时饮用。

  点评:

黄瓜性甘凉,能入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利水。

可治疗身热、烦渴、咽喉肿痛。

而猕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肾和胃经,功能解热止渴,所以两种合用能润口唇。

其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红柿、柚子等。

提醒:

嘴唇干千万别用舌头舔,那样只会更干。

  皮肤干痒:

红薯炒乳瓜(幼嫩黄瓜)

  做法:

红薯300克、乳瓜100克、香菜叶、葱段、蒜末。

红薯、乳瓜切成块;油四成热时放入蒜末、葱段,倒入红薯块煸炒五成熟时再放入乳瓜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精,汤汁收干即可。

点评:

红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及铁等,其性甘平无毒,能补虚健脾强肾,而嫩黄瓜也含有大量维生素,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好处。

提醒:

皮肤痒时不要使劲挠,挠破了容易感染。

  头发干枯:

蜜枣核桃羹

  做法:

蜜枣250克、核桃仁100克、白糖适量。

将蜜枣去核,洗净,沥干水分;与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锅小火炖煮;待汤羹黏稠、核桃绵软即可关火食用。

此甜汤滋补肝肾、润肺生津、养血润发。

  点评:

核桃性甘温,能入肾肝肺经,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黑须发、久服可以让皮肤细腻光滑。

而蜜枣能补肺润燥,所以对头发好处较多。

此外,其他坚果、鱼类和粗粮对头发也有很多好处。

提醒:

尽量不用吹风机吹头发,以免更干。

  咽喉干肿:

蜜梨膏

  做法:

取生梨,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加入适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

每日一匙,能清热去火、生津润喉。

点评:

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润肠通便,补肺润喉,又能解毒。

梨甘微酸凉,入肺脾经,能治口渴咳嗽便秘。

所以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润喉的作用。

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梨、胡萝卜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提醒:

“上火”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鼻子出血:

水果西米露

  做法:

西米洗净后,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把西米和热水隔开;再煮一锅沸水,将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将沸水都倒去;煮一小锅牛奶并加少许糖;将西米倒进牛奶中煮至开锅;将煮好的西米牛奶晾凉,加入水果丁,即可。

  点评:

采用一些清凉的水果如梨、橘子、苹果、猕猴桃、香蕉清解燥热,加上西米和牛奶的补养脾胃,是冬季调理的好方法。

吃性冷的食物,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可有效缓解。

提醒:

不要一次大量喝冷饮,以防伤肠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