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688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 师生通用.docx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

山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模块诊断

历史试题

(考查时间:

90分钟)

1.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2.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

“孔子论政,以仁为主。

……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

”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A

.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

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刘彻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4.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

这主要反映了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5.宋朝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都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

这表明

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    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

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D.“重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

6.孟子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北宋司马光作《疑孟》,批评孟子的说法“非忠厚之道”。

南宋理学家胡宏则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以天地之理为依据的,臣对于君主特定的“感”作出特定的“应”,是完全合理的。

这说明南宋理学

A.与北宋理学存在较大分歧B.维护了传统儒学的正当性

C.有一定的反专制民主色彩D.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7.王阳明提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府它深?

”等主张。

据此可知,王阳明

A.主张格物致知B.反对“天人合一”

C.关注人的主体地位D.主张克服私欲

8.《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9.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10.乾隆帝亲自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每部分装三万六千余册,分别储存于华北和江浙等地,

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

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B.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

C.保存国粹弘杨传统文化D.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11.汉代中医著作《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

这反映了中医

A.理念发生变化B.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C.具有迷信色彩D.主要关注人的品行

12.普罗塔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

由此可见他所处时代

A.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B.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仍处原始蒙昧状态之中

C.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D.民主政治的繁荣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

13.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14.“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

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

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

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

它的思想在驰骋。

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

15.宗教改革家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张信徒不仅要信仰上帝,还要做荣耀上帝的“善功”(对职业劳动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这一思想的提出

A.巩固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B.扩大了路德教的社会影响

C.强化了天主教的禁欲思想    D.拉近了宗教与世俗的距离

16.路德教徒视加尔文教为邪教,加尔文教徒也不能与路德教徒合作。

因为他们所争的,并不是信教自由的原理,所以结果仍不过是以一个新威权来代替一个旧威权罢了。

这说明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B.导致旧教与新教矛盾激化

C.没有实现真正的信仰自由D.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17.卢梭曾说过:

“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是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

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

”这表明卢梭的主张

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18.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

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

这一主张

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19.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

”材料表明

A.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B.经济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主要议题

C.“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纤济发展D.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的发展

20.美国阿肯色州在1981年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的时间教神创论”。

据一期《科学》杂志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人类从其他物种演变而来”的美国人大概各占40%——否定进化论的比例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

以上现象说明了

A.神创论在美国仍居于统治地位B.进化论已完全战胜神学创世论

C.科学的普及任重道远D.宗教与科学在人类起源问题上已无分歧

21.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

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

”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22.冯桂芬说:

“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

这些思想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

23.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24.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

这主要因为

A.甲午战争重挫了民族自信心B.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迫切性

C.历史评价受到留日学生影响D.中日综合国力发生巨大逆转

25.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

“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

梁启超意在

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6.晚清中国输入进化论思想后,形成了天演进化思潮。

后来其倡导者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和平渐进论,反对革命突变,再一种是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

这说明进化论

A.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B.得到了创新发展完善

C.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      D.成为民主革命的理想

27.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康有为此论意在

A.否定法美政治制度B.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推进维新变法运动D.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28.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29.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30.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1.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说:

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

材料表明当时要“应世界之潮流”的主要任务是

A.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