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管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468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牛养殖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肉牛养殖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肉牛养殖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肉牛养殖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肉牛养殖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牛养殖管理.docx

《肉牛养殖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养殖管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牛养殖管理.docx

肉牛养殖管理

肉牛养殖管理

一、牛场环境条件与保护

1、地形平坦、背风、向阳、干燥,牛场地势应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洪水线,地下水位要在2米以下。

 

2、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充足,最好用深层地下水。

3、牛舍场地要开阔整齐,交通便利,并与主要公路干线保持500米以上的卫生间距。

4、牛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及新鲜清洁的空气,禁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

5、牛场污水及排污物处理达标。

(一)总体设计

1.合理选址

为维持肉牛群的长期健康,肉牛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地形开阔、排水方便、通风良好,避开居民区、屠宰场和工矿区等污染较多地方。

理想场点应离主要公路500米以上,周围1公里范围内没有肉牛场,在场地平整、通路、通水、通电等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额外投资。

占地面积可依据肉牛场生产规模和场地的具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肉牛4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肉牛3平方米计划,总占地面积按照生产区面积的1.6倍测算。

场地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量必须能满足肉牛只饮用及清洗调制饲料、冲洗肉牛舍、清洗机具、用具等饲养管理用水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2.科学分区

应根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

肉牛场按照疫病防控风险分生产洁净区、生活(管理)区和污染控制区三个区域,顺向的人、物流动不需要控制,逆向流动则应严格进行消毒等限制措施。

生产区建于场内的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生活和管理肉牛场的区域必须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污染控制区内的兽医室、隔离检疫舍、粪污处理和病死肉牛处理等也应位于肉牛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处,并与其他两个区域严格分开。

各区域使用的工具不能共用,人员相对固定,逆向流动需严格进行消毒,区域间最好有门和围篱等设施进行隔离。

3.加强防疫和污染控制

肉牛场大门要建消毒池,宽度要宽于大门,长度3米以上。

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肉牛场应建引进肉牛隔离舍、病肉牛隔离舍、兽医室和粪便处理场等防疫和控污区域,均位于肉牛场主导风向的下风处。

一般采用“干清粪”工艺,肉牛粪清理收集后,堆积于贮粪池,经发酵产热杀灭病原后,用于种植业。

4.优化生产模式

中小规模肉牛场应采用“自繁自养”模式进行生产,此模式可大大减小肉牛疫病风险,降低仔肉牛生产成本,在肉牛价格波动剧烈,市场风险大的情况下,均能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生产区设计

1.生产模式

“全进全出”模式是设计肉牛舍、安排栏位时必须予以优先考虑和无条件满足前提,此模式可有效减少不同批次肉牛群间疫病传播的几率,利于疫病防控。

中小规模肉牛场生产区应尽量使母肉牛、保育、育肥三个区分幢生产,专门设立引进肉牛只的隔离检疫区域,经过21天隔离检疫的肉牛只,经过消毒,方能进入生产区。

2.肉牛舍结构类型

结构设计应合理,做到通风换气良好,能彻底及时排出粪便、垫料和污水等废物。

为使肉牛舍通风、透光和保温性能好,采用有窗封闭式;墙壁以砖砌,离地1米水泥抹面;屋顶以钢或木架结构支撑,房顶以石棉为主,产仔母肉牛舍和保育舍尽量使用泡沫板吊顶,使保温、防暑效果良好;地板的混泥土摸面,防渗和防滑性良好,保育、育肥舍可尝试使用“发酵床”;粪尿沟至少30厘米宽,舍门高0.8米,宽0.6米,窗长与高皆为0.6米,窗上框距墙顶0.4米。

3.结构形式

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肉牛场。

双列肉牛舍常用双坡式,特点是跨度大,保温效果好,投资较多,适合中规模肉牛场。

4.空怀、妊娠母肉牛舍

肉牛栏布置多为单走道双列式,一般每栏饲养空怀、妊娠母肉牛2~3头,每栏面积一般为7~9平方米;也可采用单体栏,每栏l头。

地面注意防滑,以防母肉牛跌倒,舍温要求15~20℃,风速小于0.2米/秒。

5.分娩哺育舍

分娩栏多按两列式布置,分娩栏位结构采用单体栏,中间部分是母肉牛限位架,两侧是仔肉牛采食、饮水、取暖等活动的地方。

母肉牛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门,前门上设有食槽和饮水器,供母肉牛采食、饮水,限位架后部有后门,供母肉牛进入及清粪操作。

可在栏位后部设漏缝地板,以排除栏内的粪便和污物。

6.仔肉牛保育合

网上培育,减少了仔肉牛疾病的发生,利于提高仔肉牛成活率。

采用l~2窝一栏网上保育饲养,自动落料食槽,自由采食。

7.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肉牛

这三种肉牛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自由采食,其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饲养头数和肉牛体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三)肉牛舍设备、饲养规模及工艺相适应

肉牛舍设备选择与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的设备是提高肉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肉牛栏应易于清洁、冲洗和消毒;保育、育肥个区域都要建立独立的饮水加药系统和独立的排污系统;有专门的防鸟、防鼠设计。

(1)肉牛栏

妊娠肉牛栏有两种:

一是单体栏,由金属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栏长2米,栏宽0.65米,栏高l米。

分娩栏的尺寸与选用的母肉牛品种有关,长度一般为2~2.2米,宽度为1.7~2.0米;母肉牛限位栏的宽度为0.6~0.65米,高1.0米。

仔肉牛活动围栏每侧的宽度一般为0.6~0.7米,高0.5米左右,栏棚间距5厘米。

中型肉牛场仔肉牛保育栏多采用高床网上培育栏,它是由金属编织网漏粪地板、围栏和自动食槽组成,漏粪地板通过支架设在粪沟上或实体水泥地面上,相邻两栏共用一个自动食槽,每栏设一个自动饮水器。

育成育肥栏有多种形式,其地板多为混凝土结实地面或水泥漏缝地板条,也有采用1/3漏缝地板条,2/3混凝土结实地面。

混凝土结实地面~般有3%的坡度。

育成育肥栏的栏高一般为l~1.2米,采用栏栅式结构时,栏栅间距8~10厘米。

(2)饮水设备

肉牛用自动饮水器的种类很多,有鸭嘴式、杯式、乳头式等。

由于乳头式和杯式自动饮水器的结构和性能不如鸭嘴式饮水器,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

(3)饲喂设备

肉牛场一般采用固定饲槽,以水泥浇注在隔墙或隔栏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内侧,便于肉牛采食。

饲槽一般为长形,每头肉牛所占饲槽的长度应根据肉牛的种类、年龄而定。

中等规模肉牛场可采用方形自动落料饲槽,单开式的一面固定在与走廊的隔栏或隔墙上;双开式则安放在两栏的隔栏或隔墙上,自动落料饲槽为镀锌铁皮制成,并以钢筋加固。

(四)肉牛场主要设施

1.肉牛场的出口和入口

出肉牛台是病原传人肉牛场的最危险途径之一,出肉牛台划分为脏区,应安排在场外并尽量远离肉牛舍,冲洗出肉牛台的污水也应避免流向场内。

应避免饲料运输车直接进入生产区,饲料库面向生产区的投料口设计。

要设计供出入生产区人员淋浴的淋浴室,淋浴室的污水也应避免流向场内。

要在生产区入口建立消毒室,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和物资都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2.隔离检疫设施

隔离适应舍应建在离肉牛舍较远的地方,肉牛舍大小要根据肉牛群规模、更新率和隔离饲养时间长短来定。

肉牛场平均每年母肉牛更新率35%~40%,贸然引进肉牛是重大的疫情隐患。

3.病死尸处理设施

肉牛场正常会产生病死尸,加上胎衣、死胎等废物,数量巨大,不实施无害化处理将对肉牛群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除采取挖坑土埋、消毒等处理办法外,肉牛场设计时应建小型焚尸炉,对病死肉牛等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4.粪污的处理设施

为减轻环保方面的压力,普遍采用人工干清粪的方式,这种粪污处理方式设计时应考虑净污通道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各区要有专用的储粪场所,要防止通过粪车把污染物带进肉牛舍。

同时要采取措施避免外来运输车和肉牛粪转运车、肉牛粪转运车和场内粪车之间的交叉接触。

5.环境控制措施

每头肉牛年产粪尿约达2吨,人工干清粪方式明显减少了粪污处理量,但肉牛尿及冲洗肉牛舍依然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往往严重影响到附近人们的生活环境。

设计肉牛场时,应采用雨水与污水分离,在生产区地势低及下方处,建设污水沉淀池、发酵池。

沉淀池沉积的肉牛粪收集进入储粪池,发酵池污水最好直接用于种植业。

小型肉牛场设计时,可考虑采用“肉牛+沼+果蔬”模式,通过沼气池发酵实现节能和粪污综合处理。

6.肉牛场防疫消毒制度

大门、生产区入口及肉牛舍门前设消毒池,消毒池放3%~4%的火碱水浸湿麻袋消毒,每周至少更换2次;肉牛舍带肉牛消毒应在清扫后进行,每周消毒1次,可采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喷雾肉牛体及肉牛舍;出栏后,肉牛舍地面、栏墙或地板漏缝、栏杆,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百毒杀等喷雾消毒1次;环境大消毒(包括肉牛舍外道路、空地等)每月进行1次,可用3%~4%的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车辆消毒。

运输肉牛和饲料的车辆在装运前后必须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雾消毒。

1、密闭式肉牛舍。

肉牛舍无窗,与外界环境隔绝。

优点是避免了严寒、酷热等不利条件,有利于肉牛群生长发育。

缺点是投资多、耗能大。

只有用于少数示范肉牛场。

2、有窗式肉牛舍。

肉牛舍可利用侧窗、天窗或气楼自然通风,也可关闭门窗实行纵向通风。

造价较低,施工方便。

应是大多数肉牛场的首选。

3、开敞式和半开敞式肉牛舍。

肉牛舍两侧或四面不设墙叫开放式;南面无墙叫半开放式。

省能源,造价低,施工期短。

4、零排污肉牛舍。

以大棚结构为主,有顶棚,四面无墙只有1.2米高的围墙,地面铺据末养肉牛,每平方米造价30元左右。

5、农村过度开放肉牛舍。

只有几平方米的遮掩棚,舍内挖坑,雨雪天气,满圈泥泞,应该淘汰。

应该改造为有棚肉牛圈,使雨水落不到圈内。

(五)畜舍粪便清除通常采用机械消除和水冲清除。

(1)机械清除:

当粪便与垫料混合或粪尿分离,呈半干状态时,常采用此法。

清粪机械包括人力小推车、地上轨道车、单轨吊罐、牵引刮板、电动或机动铲车等。

采用机械清粪时,为使粪与尿液及生产污水分离,通常在畜舍中设置污水排出系统,液形物经排水系统流入粪水池贮存,而固形物则借助人或机械直接用运载工具运至堆放场。

这种排水系统一般由排尿沟、降口、地下排出管及粪水池组成。

为便于尿水顺利流走,畜舍的地面应稍向排尿沟倾斜。

1.排尿沟排尿沟用于接受畜舍地面流来的粪尿及污水,一般设在畜栏的后端,紧靠除粪道,排尿沟必须不透水,且能保证尿水顺利排走。

排尿沟的形式一般为方形或半圆形。

乳牛舍宜用方形排尿沟,也可用双重尿沟,排尿沟向降口处要有1-1.5%的坡度,但在降口处的深度不可过大,一般要求牛舍不大于15cm。

2.降口通称水漏,是排尿沟与地下排出管的衔接部分。

为了防止粪草落入堵塞,上面应有铁篦子,铁篦应与尿沟同高。

在降口下部,地下排出管口以下,应形成一个深入地下的伸延部,这个伸延部谓之沉淀井,用以使粪水中的固形物沉淀,防止管道堵塞。

在降口中可设水封,用以阻止粪水池中的臭气经由地下排出管进入舍内。

3.地下排出管与排尿管呈垂直方向,用于将由降口流下来的尿及污水导入畜舍外的粪水池中。

因此需向粪水池有3-5%的坡度。

在寒冷地区,对地下排出管的舍外部分需采取防冻措施,以免管中污液结冰。

如果地下排出管自畜舍外墙至粪水池的距离大于5m时,应在墙外修一检查井,以便在管道堵塞时进行疏通。

但在寒冷地区,要注意检查井的保温。

4.粪水池应设在舍外地势较低的地方,且应在运动场相反的一侧。

距畜舍外墙不小于5m。

须用不透水的材料做成。

粪水池的容积及数量根据舍内家畜种类、头数、舍饲期长短与粪水贮放时间来确定。

粪水池如长期不掏,则要求较大的容积,很不经济。

故一般按贮期20-30天、容积20-30㎡来修建。

粪水池一定要离开饮水井l00m以外。

(2)水冲清除:

这种办法多在不使用垫草,采用漏缝地面时应用。

其优点是:

省工省时、效率高。

缺点是:

漏缝地面下不便消毒,不利于防止疾病在舍内传播;土建工程复杂;投资大、耗水多、粪水贮存、管理、处理工艺复杂;粪水的处理、利用困难;易于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采用漏缝地面、水冲清粪易导致舍内空气湿度升高、地面卫生状况恶化,有时出现恶臭、冷风倒灌现象,甚至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