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6399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docx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

城市规划原理习报告

 

学院: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年级:

2008级地理科学

姓名:

丁志勇

0810********

 

一、实习时间:

2011年7月6日

二、实习地点:

金阳新区花溪青岩古镇

三、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体系;在现有体制下,如何规划和管理开发区使之能达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使我们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模糊的理论变得清晰起来。

使我们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虽然只有短短一天的实习,我们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二、三产业分布与结构、城市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金阳新区的规划,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在校的学习下的成果,弥补课堂学习之不足。

四、实习内容:

(1)金阳新区

金阳新区建设概况:

金阳新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南北面,距中心仅5公里,时空距离10—15分钟,是与中心区联系最便捷的片区。

东临黔灵山脉,南接三桥马王庙,西靠百花山脉,北与白云区相接。

交通、区位优势突出,贵遵、贵黄高等级公路及321、210国道穿境而过,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全面覆盖,黔灵山路、北京西路等让新区与老城实现无缝链接,已经开工的贵广快速铁路和正在规划修建的沪昆、成贵、渝黔、湘黔、黔桂等快速铁路在此汇集,贵阳城际快速铁路、城市轻轨等从金

阳始发,快捷、高效的现代交通道路网络正在形成。

贵阳新客站和客运站的建设及启用,将使金阳新区成为一个纵贯南北、横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和运输重镇。

9年来,新区坚持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建设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截止2009年底,通过市场化运作,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

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正向40平方公里拓展;随着贵阳奥体中心、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等一大批城市配套设施拟于2010年建成使用,城市功能正在完善。

(2)了解贵阳新一轮总体规划内容:

在金阳新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在贵阳城市总体规划、金阳新区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金阳文化商贸区、实施建设区17平方公里的城市设计和金阳新区然气、给水、排水、消防、公共交通、环卫设施、城市道路、电力、电讯等专业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通盘考虑建筑、绿化、雕塑、环境、生态、交通、信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协调,强化精品意识,为金阳新区的基础建设和规划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区的居住区建设、大型公建项目,在规划上采取招标竞争的方式,按照建筑布局和建筑物要求体现时代性、地方性,注重艺术风格,展示生态型、园林式城市要求,获取最优方案,用于指导建设。

  国务院2000年6月2日批准的贵阳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

“贵阳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城区西北部的金华、阳关一带建设一个城市新区。

”省委、省政府强调:

城市重点启动贵阳金阳新区开发和一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贵阳市瞄准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金阳新区开发建设是贵阳市抢抓机遇,拓展发展空间,谋求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缩短与先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差距,实现强市升位的重要举措。

目前,金阳新区建设全面启动,正成为众多国内外投资者注目的热土。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以行政办公、居住、文教科研和高新科技产业为主的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将展现于世人面前。

金阳新区建设投资对于贵阳乃至贵州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日益显示出来。

(2)青岩古镇

概况: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

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

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明初,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

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

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

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

九寺(九泉寺、慈云寺、观音寺、朝阳寺、迎祥寺、寿福寺、圆通寺、凤皇寺、莲花寺)、八庙(药王庙、黑神庙、川主庙、雷祖庙、财神庙、火神庙、孙膑庙、东岳庙)、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

青岩古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

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

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

  该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市场。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底蕴,多民族聚居。

全镇总人口中,汉族占总人口数的61%,少数民族占总口数的39%。

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布依族占绝大多数。

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

以磷化工、建材、保健三大支柱产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发展快速。

2003年,全镇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3063万元。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区域优势,旅游经济收入上升趋势明显,与乡镇企业互为补充,行成该镇两大经济支柱。

青岩古镇在贵阳市花溪南12公里处的213国道旁。

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

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

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其实小镇有特色且有着深厚历史背景的建筑还有很多。

爬上镇边一侧不算太高的山坡(当地人称黄家坡)可以鸟瞰小镇的全景,由于小镇并不是建造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所以从高处望去,整个小镇的格局给人一种在别的古镇中难以看到的立体美感。

寺庙、城门,这些主体建筑在袅袅炊烟缭绕中屹立着,向人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的古老故事。

让人诧异的是,小镇中除了众多的寺庙,竟然还保留着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

保护和利用方式:

    编制规划,理清保护内容。

规划是有序发展的龙头,是古镇建设保护的关键,是解决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原有古镇风貌与发展经济,促进古镇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大问题。

地方政府委托贵州省建筑设计院编制《青岩古镇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古镇保护的内容和具体对象,采取分级分区,“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

“点”是指对分散于古镇范围的历史建筑、文化古迹、革命名人住址、典型民居;“线”是今后的发展计划即城镇新区用地发展方向;“面”是将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编制《青岩古镇区旅游区规划》以及《花溪区青岩镇总体规划》等。

依据《青岩古镇保护规划》,地方政府投资2069多万元,对12个项目进行修缮与抢救性修建,促进了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

    搞好建设,实施保护工程。

青岩古镇现有5座城门、4条正街、26条小街巷,朝阳寺前的大坪为场坝,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整座城在布局设计上保持了我国古城的建筑风貌。

因岁月沧桑,古镇许多文化建筑破坏严重,有的危在旦夕。

按照规划抢救修复,强调“遵照规划、树立精品、机制创新”的原则,投资1600万元完成了万寿宫、定广门、慈云寺、寿佛寺、赵公专祠、文昌阁、北城楼等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景点的修复工程;投资500多万元分批实施了南街古驿道、北街、状元街、背街、下寨山步道及南出口古驿道等古街道的恢复建设工作;从2003年开始,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古镇典型民居和南北明清街的民居抢救修复工作。

严格规划审批程序,采取以点带面,政府补助的方式,逐步进行了10多户民居修复改造工程,今年计划完成50户民居改造工作,“点”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发掘文化内涵,提升保护价值。

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青岩融中西文化于一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

经过收集整理,提炼出青岩古镇独具魅力的三大文化现象:

一是“全”,古镇虽小,但文化丰富,既有传统儒家的文化,又有“四教并存”的宗教文化;既有来自中原、江南的汉族文化,又有贵州世居的布依、苗族文化,此外还有汇集华夏诸多省份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长征、抗战留存下来的革命文化等。

另外,青岩古镇人才辈出:

有《康熙字典》编撰之一,诗作传世的清翰林大学士周渔潢;有名振京华的贵州状元第一人赵以炯;有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辛亥革命先驱平刚等。

二是“神”,古镇选址布局看似自然随意,实为用心独具,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一宫一楼五门八座(现存三座)牌坊法天像地,立城像理,是中国古代风水营城理论的现实典范,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是研究我国古代传统建筑学的活教材。

三是“霸”,古城墙用巨石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是贵阳市南部最近的最佳军事防御点,格局合理,镇外防御体系浑然天成,充分发挥了雄霸贵阳南大门的军事堡垒作用。

文化是古镇保护的灵魂,将进一步收集整理材料,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认识古镇的文化内涵,充分动员全社会关注和保护古镇。

    合理开发,发挥保护作用。

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古镇恢复建设伊始,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全镇工业、农业、城镇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将旅游放在优先产业的位置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旅游服务、市场营销、文物管理、民族产品开发等项目,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模式,合理开发古镇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以政府主办、公司承办、社会参与的方式,利用“黄金周”、古镇民俗节气等时间,举办“古镇民间艺术游”、“民俗文化周”、“古镇庙会”、“元宵古镇灯会”、“中秋古镇赏月游”等旅游文化活动;借助电影《寻枪》的市场效应,组织《寻枪》原班剧组重游古镇活动等。

旅游产业的兴起,促进二、三产业发展,镇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0个百分点。

群众得到了实惠,正逐渐意识到“增加收入靠旅游,旅游发展靠古镇”。

因此,古镇保护与我们的切身利益相关,道出了保护工作的真谛,也只有更好地保护,古镇才更有希望发展。

    强化管理,经营保护发展古镇。

管理是保护的具体体现,建设与管理的同步推进是古镇保护的又一个重要原则。

城镇管理对于我们而言,是一场新的考验,如何从农村管理向城镇综合管理转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对古镇内违法违规建筑、文物景点、城镇环境卫生等实行综合治理。

与此同时,继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先行的原则,在严格保护古镇的同时,开发新区,抓好配套,以新区的开发来解决古镇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合理布局旅游文化区、配套服务区、居民生活区、行政办公区等城镇分区,有效保护古镇;抓投入,着力改善历史街区的道路建设和管线下埋等工作,搞好污水排放治理的实施工作,多渠道争取资金,全方位筹措资金,搞好文物景点陈列和抢救修复工作,积极完善停车场、公厕、垃圾清运站等市场基础设施;在管好、建好、保护好古镇建筑的同时,注重古镇整体空间尺度的保护,实现古镇历史风貌格局的整体保护;抓机制创新,逐步实现管理权、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各负其责的管理经营模式,变建设历史文化名镇为经营保护古镇,促进发展。

 

五、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体系;在现有体制下,如何规划和管理开发区使之能达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使我们对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模糊的理论变得清晰起来。

通过城市与区域综合实习,使我们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通过一天的实习,我们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城市的二、三产业分布与结构、城市旅游、城市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城市规划应从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城市是人们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低矮,破旧的棚房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

随着房地产商加紧开发的脚步,城市的面貌被一天天地改变,直到面目全非,步入城市只能感觉到钢筋混凝土的森林。

我国几千年来发展的城市文明一下子湮没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