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633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docx

银行校园招聘专项辅导计算题三

经济学计算题归类分析

一、股票价格计算题

例1:

某甲购买了某股份公司上市发行的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与其每年每股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银行存款利率为4%,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1年后某甲的股票价格是(C)

A、1000元               B、12000元C、12500元              D、15000元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面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存款利息率

1000×10×5%÷4%=12500

演练:

1、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息为4%。

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C

A.12500股B.10000股C.8000股D.7500股

2、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

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了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A

A.15元B、20元C、30元D.40元

解析:

A.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先算股票市场价格为20元时的银行利率:

0.4/20=2%。

现在银行利率提高2%,即为4%,预期股息为0.6元,此时股票价格为:

0.6/4%=15(元)。

知识链接:

考查知识点:

股票

方法:

掌握并熟练运用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票面金额×预期股息率/银行利息率

3.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到2%时,他的股票(B)

A、升值35000元B、升值30000元C、贬值25000元D、贬值20000元

二、商品交换

例2: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若1把斧子换15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请回答:

(1)为什么需要交换?

答:

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而且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为什么能够交换?

因为它们都有使用价值,且两者有共同的属性,即价值。

 

(3)为什么1把斧子能够与15千克大米交换?

答:

因为1把斧子与15千克大米的价值量相等。

(4)何物是交换价值(或等价物)?

15千克大米;

(5)这种交换是商品流通吗?

为什么?

这种交换是物物交换,只有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是商品流通 。

(6)交换时的比例关系会变化的吗?

为什么?

会变。

当生产两者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或两者供求关系发生不同等比例变化时。

(7)假如生产斧子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1把斧子= ()千克大米;假如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把斧子=15千克大米。

答:

15;1/2  

(8)这种交换的现象与本质各是什么?

答:

现象是物与物的关系,本质是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

三、商品价值量(交换价值)的计算题

1.2008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09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C)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2009年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属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因此仍然是600万元。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09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6÷(1+20%)=5元。

所以选C。

2.(09全国Ⅰ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B)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信,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所以本题选B。

3.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B)

A.2 B.4  C.8  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

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故选B项。

4.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B)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260÷(1+30%)=200元。

甲生产者今年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因此,价值总量是200元×2=400元。

所以选B。

例1、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

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B、12.5元C、18元D、18.75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计算此题分两步:

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综合式为15÷(1+50%)÷(1-20%)=12.5。

正确答案应为B

例2、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

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D、121亿元和121亿元

解析:

此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

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额的关系,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100亿元看成一个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它条件不变,2008年劳动者数量增加10%,即为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10%,使用价值总量为1+10%,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100亿×(1+10%)=110亿元。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M商品的价值总额不变,但M商品数量增加10%,即现在的数量为1+10%。

把110亿元看成1单位商品价格总额,则1+10%个单位的M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10亿×(1+10%)=121亿元。

即M商品在2008年的价值总额=100亿×(1+10%)=110亿;价格总额=100×(1+10%)×(1+10%)=121亿。

正确答案应为C。

例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B、0.80元C、0.85元D、1.25元

解析:

此题考查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及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把1元看成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5%,即商品数量为1+25%,价值总量依然为1元,则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元÷(1+25%)=0.80元。

正确答案应为B。

例3:

若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换

A、1件上衣                 B、4件上衣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解析:

设原来生产1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原来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

则等式为  x=2y设现在生产1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现在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b。

则等式为   a=2x b=y/2a:

b=2x:

y/2=4y:

y\2=8

演练:

1、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

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C)

A.4克B.8克

C.16克D.32克

解析:

去年:

1克黄金=16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

今年:

2克黄金=16克白银5件A商品=4克黄金=16克白银

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D)

A.28040B.24020C.48020D.416040

解析:

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总量与(个别、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3、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

其原因是:

D

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

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D.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4、在同一市场中,等离子电视机这类高档商品的售价比阴极射线管电视机这类普通商品的售价要高,这是因为:

A

A.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高档商品包含较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C.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大

D.高档商品的使用价值比较完善

5、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技术研发资金15亿元,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自主研发出我国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