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6194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武威六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历史《必修3》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4页,大题2个,小题32个。

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B.美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C.英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D.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衰退

【答案】B

【解析】图表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的变化,题目图表不能说明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故A错误;根据图表可知,从1880年至1890年,可以看出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超过了同期的英国,这说明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故B正确;题目图表只是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的变化,没有涉及到其他国家,所以不能推论出英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故C错误;题目图表只能说明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落后于美国,但是不能据此推断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衰退,故D错误。

2.1937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开始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

沿海和临战地区的民营工厂和国营工厂,特别是兵工厂陆续内迁。

其主要目的在于

A.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B.保证官僚资本稳定快速发展

C.重建国防工业支持抗日战争D.为战时“陪都”建设打基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1937年9月2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工矿调整委员会,开始全面负责战区工厂的内迁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重建国防工业支持抗日战争,故C正确。

改变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没有反映抗战的大背景,故A排除。

保证官僚资本稳定快速发展,不符合材料信息和抗战的背景,故B排除。

战时“陪都”为重庆,材料未涉及,故D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企业内迁

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

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⑤使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成为中国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⑥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是图表型材料选择题,试题新颖,通过设置情景来了解历史,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对图表的解读,联系所学的知识,再结合排除法,可明显知道选项②的说法是错误的。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排除,本题选择B正确。

考点: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影响

4.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

文章论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出:

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

这一评论发表的背景是

A.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B.受苏东剧变影响国内改革停滞不前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91年,从世界局势看,东欧剧变,苏联受到影响,两极格局瓦解,根据题目中《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说明当时社会主义遭遇危机,对我国的改革形成一定的影响,故B项正确;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展开的,故C项错误;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1992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诗中赞叹的科技成就产生于

A.18世纪中期B.19世纪早期C.19世纪后期D.20世纪中期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电气”可以知道诗中赞叹的科技成就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因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答案选C。

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6.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讲学,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翻译。

在上海,泰戈尔可能会看到的社会现象有

①公共汽车的运行

②民众观赏电视节目《吉檀迦利》

③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

④改良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中国是1958年才有电视台的;1924年上海开始公共汽车的运行;自由恋爱成为一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改良旗袍是20世纪20年代后;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习俗的变迁·服饰、习俗、大众传媒

7.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

“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

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

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的关键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可知当时很多人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本质是在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这种财富分配是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这实际上是对新政的误解,因为它的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故B正确。

A是新政的特点,但与题干中的抨击新政无关。

C不正确,因为新政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项是新政的影响。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8.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分项题意可知,该学者一方面看到了斯大林体制设立的目的是尽快的实现工业化,另一个方面也认识到斯大林体制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最终却实现了工业化,从两个方面看问题,较客观的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故选C。

AB是列宁时期的政策;D项是斯大林之后的改革。

所以应选C。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认识

9.《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

“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对“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A.造成了美苏冷战局面出现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合作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元的崛起,标志着美国建立了经济霸主地位,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的主要是美苏两极格局,是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10.有学者认为:

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之下进行的,仅是:

“资本运动的全球化”。

其结果也只是“资本的胜利”,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

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A.加快了资本运作的全球联系B.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

C.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合理发展D.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可见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主要受益者,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故选B。

题干中“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说明A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A。

“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说明C不是作者的观点,排除C。

题干中作者是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待经济全球化,无从体现强调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排除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名师点睛】经济全球化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

11.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

“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

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

”在这里,王船山

A.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B.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

C.重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即强调儒学(儒者之统)与传统政治(帝王之统)的共生关系,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道是指“儒学之道”非道家思想,B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明清时儒家思想依然占据正统地位,C选项非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王船山作为儒学家依然维护封建儒学,没有改制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与传统政治•关系

12.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

“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

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材料表明

A.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

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希腊智者运动相关概况。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等,材料主旨揭示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与智者运动的联系,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错误;C项“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表述绝对化,具有片面性,排除;D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材料内容无从体现,排除。

故选A。

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希腊智者运动·相关概况

13.恩格斯在评论某一时期思想家们的致思趋向时说: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所评论的“某一时期”指的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启蒙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