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5627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docx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1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复习专题

1.《关雎》是怎样抒发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

首章四句,写男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结成配偶。

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

末章八句,写男子因相思出现幻觉,仿佛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求而得之的欢乐。

2.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

赋:

直接地陈述铺叙。

比:

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兴:

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想想这些兴句对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

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

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

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3.《关雎》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1)题目取自于句首。

(2)基本句式是四言。

(3)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4)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5)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2.全诗三章,每一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每一章都是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3.诗歌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

4.《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

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执著专一。

⑵注意景与情的结合。

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

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D)

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

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

C.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D.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2.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

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

“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3.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

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

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请作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

诗人设想别后:

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5.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附: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观沧海

曹操

建安五年(200),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后,于建安十二年(207),又亲率大军北上,大破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在凯旋班师途中登上碣石山,面对着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对《观沧海》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登临的地点和目的。

“观沧海”一词统领全诗。

两句显示了作者的壮阔胸怀。

B.“水何澹澹”等六句,写海水和山岛的景象。

“竦峙”表现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形容杂草的长势,给人以人生苦短的感受,最后表现了大海的气势。

C.“日月之行”等四句,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

诗人的丰富奇特的想像绘制了大海的形象,并借此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是合乐时终止句,一般与正文内容无关,但本诗中却与诗的意境融为一体。

2.对《观沧海》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点明了地点,侧面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作者惊讶、赞美的感情。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实地写出了大海吞吐万物、包罗万象的奇观。

3.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

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

主要写了哪些景色?

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

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5.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

能说出这景象吗?

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

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

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极其开阔,博大胸怀的境界,你能悟出诗人写实虚景的感情吗?

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壮丽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诗人目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虚景描写是诗人实际借助丰富奇特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以沧海自比,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博大胸怀和豪迈气魄。

7.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附: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饮酒》(其五)

  陶渊明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心远地自偏”以上四句的思想意蕴是什么?

 哪几句诗是写景的?

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4.“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

所以苏东坡也说:

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

有何深刻意义?

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所以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

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

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

“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

“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

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6.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

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7.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附: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 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D)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下面是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

“风正”是风大之意。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3.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4..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5.填空。

①正、悬两字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②作者从炼意着眼,用“生”“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

“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景色,有何特色?

“平”“阔”“正”“悬”炼得好: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和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的恢弘阔大;“悬”字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如果风虽顺,风力却很忙,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以小景传大景之神”,通过“一帆悬”的小景,把视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也表现出来。

“潮平”一语又为颈联中“江春”一语做了铺垫。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任选角度,做简要的赏析。

在描写景物、节令中,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露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等;“生”、“入”字用拟人手法更具情趣。

8.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的这么快,诗人离家已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客旅他乡,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

这两句紧承颈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附:

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王湾,唐代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年间进士。

在唐代较有诗名,但流传的诗作不多。

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在江南一带,当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写下了千古名篇。

全诗境界开阔,情景交融,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初生、江上春早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情怀。

其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更是遣词平实而构思奇巧,画面清新而文辞隽永。

使至塞上

王维

1.对本诗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B)

A.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交代了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

B.“征蓬”两句既言事又写景,也传达出作者即将见到边关将士的激动欣喜。

C.五、六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

“长河”就是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从萧关的候骑那里得知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2.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三两句,既写眼前景物,又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春天出塞的。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却没有看到将官,一问才知道“”:

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诗歌却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3.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既言事又写景,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更传达出诗人孤寂抑郁的微妙情感。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体现了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4.填空。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言律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了雄奇壮美的塞外大漠风光。

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抓到了西北边塞的特色。

“孤烟直”“落日圆”,表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也是沙漠上的气候特征。

无际无涯的大漠中,一缕烽火台上的孤烟,直上青天;长河似带,落日降临,异常浑圆。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作“诗中有画”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体现了绘画的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7.写诗讲究炼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二字更是历来受人称道,请谈谈你的理解。

这句诗写的是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的宏伟奇特的风景,画面开阔,意境壮美。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繁复的景物,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随后一个“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

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视野所及,横贯其间的黄河杳无尽头,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

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强调其浑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8.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颈联所表现的景象。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映,单调而壮阔。

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云霄,黄河杳无尽头,在长河之上,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阔大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附:

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齐名,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工诗善画,博学多艺。

晚年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传世。

他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不衰,如极富代表性的《使至塞上》就是其中之一。

苏轼曾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能通过无形的语言,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副美丽的图画。

《使至塞上》是一首五言律诗。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察访军情,慰劳将士。

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诗中叙述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边塞奇丽壮阔的景象,也写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更是在写景叙事中传达出孤寂抑郁的微妙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这首诗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2.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C)

A.诗人想将“愁心”托付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

C.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的诗作中很少出现,可为这首诗的独特之处。

D.这是一种奇特的艺术想象,同时体现了诗人内心对友人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3.古人论诗有云: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

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悲苦哀怨。

5.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拟人。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附:

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不仅风格豪放、想象丰富,音律和谐,而且有时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