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5325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docx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

[自学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课程

课程

一、填空题

问题:

1.泰勒1944年出版的《______》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其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______。

答案: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原理

问题:

2.完整的课程理论应该能够兼顾课程的______性和______性。

答案:

理论应用

问题:

3.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每一个单元中,至少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问题:

4.______(概念)是对于任务完成状况做出判断的依据。

答案:

评价标准

问题:

5.一般说,哲学对课程的影响有两个层次,一是______的层次,二是______的层次。

答案:

哲学本体论方法论

问题:

6.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做出最大贡献的学者是______。

答案:

赫尔巴特

问题:

7.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问题:

8.______(概念)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答案:

课程设计

问题:

9.我国将逐步建立______、______、______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答案:

国家地方学校

问题:

10.______被称为“教育评价之父”。

答案:

泰勒

问题:

11.一般说,在各种不同的课程论体系中,有一些范畴比较普遍,是人们在讨论课程时经常采用的,这样一些范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问题:

12.根据布卢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三个部分:

______领域、______领域、______领域,并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由低到高的区分。

答案: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问题:

13.近代以来,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

即______、______、______,尽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名称和实施状况往往不同,但这样三个层次及相应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

答案: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

问题:

14.在制定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到以下两点:

评价标准应当______,评价标准应当______。

答案:

突出重点有一定的弹性

问题:

15.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______的课程设计工作、______的课程设计工作、______的课程设计工作。

答案:

宏观中观微观

问题:

16.泰勒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其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泰勒原理,这四个问题是: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问题:

17.泰勒认为,评价程序共有四个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确立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

问题:

18.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或两个部分:

第一个层面,是关于课程______方面的探讨;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课程______方面的探讨。

答案:

基本理念设计或编制

二、单项选择题

问题:

1.下列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

A.德国

B.美国

C.加拿大

D.英国

答案:

D

问题:

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1世纪初

答案:

B

问题:

3.课程设计的方法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A.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

B.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

C.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D.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经验法

答案:

C

问题:

4.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这种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生活本身

答案:

A

问题:

5.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A

问题:

6.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以极大的魄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

A.桑代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答案:

B

问题:

7.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

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的观点。

A.人文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知识本位课程观

D.能力本位课程观

答案:

A

问题:

8.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卢姆

答案:

D

三、多项选择题

问题:

1.当课程被认识为知识并付诸实践时,一般特点在于。

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B.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重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的

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ABCDE

答案:

ABCE

问题:

2.当课程被认为是经验时,一般特点在于。

A.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B.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C.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

D.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E.课程内容强调以间接经验为主ABCDE

答案:

BCD

问题:

3.当课程被认为是活动时,其特点在于。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B.强调以活动方式开展课程教育教学活动

C.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D.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

E.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ABCDE

答案:

ACDE

问题:

4.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

A.思维领域

B.身心发展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动作技能领域ABCDE

答案:

CDE

问题:

5.在国内外,如下观点比较接近课程本质的定义的是:

A.课程是标准

B.课程是教育教学本身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经验

E.课程是知识ABCDE

答案:

CDE

问题:

6.根据目标的性质及其与课程的关系,课程目标可以进行垂直分类,以下属于这种分类方法的是:

A.教育目的

B.认知领域

C.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D.课程目标

E.情感领域ABCDE

答案:

ACD

问题:

7.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标

D.教科书

E.教学内容ABCDE

答案:

ABD

问题:

8.课程的一般结构在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的基本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趋向于统一

B.趋向于多元化

C.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D.保持原有的基本结构

E.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ABCDE

答案:

CE

问题:

9.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每一个单元中,至少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练习题

B.主题

C.任务

D.评价标准

E.教学大纲ABCDE

答案:

BCD

问题:

10.制定自主性探索学习的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

A.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

B.评价标准应当突出重点

C.评价标准应该量化

D.评价标准应该有惟一标准

E.评价标准应当有一定的弹性ABCDE

答案:

BE

问题:

11.泰勒认为,不同的教育流派、学者和学校在教育目标的来源上往往强调某个方面,而任何单一的来源都不足以成为课程目标的基础,课程目标应当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A.对学生的研究

B.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

C.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D.国家的需要

E.教师的教学水平ABCDE

答案:

ABC

问题:

12.泰勒认为,解决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应考虑。

A.学校信奉的教育和社会的哲学

B.学习心理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

C.教材的结构

D.教师的要求

E.社会和家长委员会的意见ABCDE

答案:

AB

问题:

13.能否选择好学习经验,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实现。

泰勒为学习经验的提出和选择制定了几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A.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B.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C.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D.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E.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ABCDE

答案:

ABCDE

问题:

14.泰勒认为,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A.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

B.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

C.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

D.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E.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经验ABCDE

答案:

ABCD

问题:

15.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必须组织起来形成连贯的计划,才能使它们产生“累积效应”。

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主要准则,这些准则包括。

A.连续性

B.循环性

C.顺序性

D.整合性

E.模糊性ABCDE

答案:

ACD

问题:

16.组织学习经验,可以说就是完成将学习经验从最高单元到最低单元的编制程序。

泰勒陈述了这一程序的具体步骤,包括。

A.“对课程组织的总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

B.“对已确定的每一个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致的看法。

C.“对采用的低层次单元的种类,取得一致的看法。

D.“制定一些灵活的方案或所谓的‘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交道时使用。

E.“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班上从事的特定活动。

”ABCDE

答案:

ABCDE

问题:

17.泰勒提出了课程评价的程序,评价程序共有以下几个步骤。

A.确立评价目标

B.确定评价情境

C.设计评价手段

D.利用评价结果

E.采取果断措施ABCDE

答案:

ABCD

四、判断题

问题:

1.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问题:

2.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著名论争,结果是主要以人文科学为基础和内容的课程大规模地发展。

答案:

B

问题:

3.课程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

答案:

A

问题:

4.“三育”是体、美、劳。

()

答案:

B

问题:

5.课程结构就是: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

答案:

B

问题:

6.当课程被认为是知识时,一般特点在于: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答案:

B

问题:

7.就国内情况看,人们普遍接受的主要还是课程是知识的观点。

但是,如果我们从课程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则更为合理一些,更接近课程本质的定义。

答案:

A

问题:

8.完整的课程理论,应当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

答案:

A

问题:

9.哲学对课程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次:

一是哲学本体论的层次,二是方法论层次。

()

答案:

A

问题:

10.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答案:

B

问题:

11.关于课程目标的垂直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布卢姆,根据布卢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三个部分: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

B

问题:

12.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中西莫不如此。

答案:

A

问题:

13.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是典型的科学主义的课程观。

答案:

B

问题:

14.从产生上,科学主义课程的产生要晚于人文主义课程,而且是以人文主义思想对封建神学的批判和否定,才有了近代科学和科学课程。

答案:

A

五、名词解释

问题:

1.课程

答案:

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问题:

2.课程目标

答案: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问题:

3.教学大纲

答案: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问题:

4.教科书

答案:

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问题:

5.课程设计

答案:

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六、简答题

问题:

1.什么是课程论?

答案:

顾名思义,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但是,在以课程论为名的理论体系中,实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除了不同的流派之外,还存在着研究层次上的区别。

大体说来,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或两个部分。

第一个层面,是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的探讨,是人们对于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通常由一些思辨性较强的题目,以及相应比较概括化和抽象化的理论性观点及其说明论证构成。

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课程设计或编制方面的探讨,这通常是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的说明和规定构成。

问题:

2.谈谈如何建立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

答案:

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在每一个单元中,至少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1)主题。

主题是课程单元的主要内容。

以自主性探索学习为基础的课程,每个具体的课程单元总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

主题所涉范围相当宽泛、灵活,可以来自学科课程的某个内容,也可以来自社会和自然的现实。

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应当遵循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统一的原则,并富有教育意义。

(2)任务。

任务是在一定的课程单元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必须完成的学习作业。

任务是根据主题确定的,学生的学习及由此可能得到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任务的设置规定的。

任务的设置应当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而制定,在同一个主题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于任务完成状况做出判断的依据。

在此类课程的每一单元中,都应当有根据主题、任务、学生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评价标准。

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在这种课程结构中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在时间和空间上,乃至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大得多。

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到以下两点:

①评价标准应当突出重点。

②评价标准应当有一定的弹性。

问题:

3.简述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答案: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

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

这一层次的课程设计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问题。

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基本结构等。

(2)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

宏观的课程设计完成之后,进一步需要做的,便是将其具体化为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并且以教科书或其他形式的教材为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这一层次的设计工作以宏观的课程设计为前提和基础,是在具体的课程门类基础上进行的。

(3)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

无论中观的设计是比较详细还是比较概括,在进入课程实施领域,必然地还要由教师进行再设计。

问题:

4.简述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

答案:

这是指根据目标的性质及其与课程的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将课程目标区分为不同层次的分类方法。

(1)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反映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与该社会最根本的价值观一致,通常有较强的哲学理念色彩,以及浓厚的社会政治倾向。

这一层次的目标经常被写进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法,或其他形式的重要的课程文件之中。

(2)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

按照一般的含义,这一层次的目标适用于一定阶段的具体课程,比总体目标更为具体,是总体目标在特定课程领域里的表现。

这一层次的目标比总体目标具体,对于课程的关系也更为接近,总体目标是以具体课程领域的目标为中介作用于课程的。

(3)课程目标。

这是更为具体的,与课程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目标。

这一层次的目标在具体的课程领域内部展开,对于课程的作用最具体、最直接。

以上两个层次的目标能否真正体现和落实到课程中,主要取决于能否科学和恰当地分解为这个层次的目标。

问题:

5.简述课程最常见的、最一般的结构形态及其近年来的变化特点。

答案:

近代以来,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

即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尽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名称和实施状况往往不同,但这样三个层次及相应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

这一结构的三个层次分别包括如下内容:

(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它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

教学计划在课程结构中占有极为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纵向结构中最宏观的安排,同时也展现课程的横向结构。

(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是按学科分别编写的;教学计划的每门学科,都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

(3)教科书:

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一般说,可以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称为课程的宏观结构,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称为课程的具体结构。

课程的一般结构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基本情况大致是:

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出现了与原有特点相反的迹象,强调统一性的开始有所松动,注重多样化的开始进行适度控制。

(1)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2)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七、论述题

问题:

1.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它们对课程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案:

(1)课程论与哲学。

在课程的各种理论基础中,哲学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这主要是由于哲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一般说,哲学对课程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次。

一是哲学本体论的层次,二是方法论的层次。

哲学对于课程论的作用有时是通过中介进行的,通过对课程论有着更为密切关系的其他学科,间接地影响到课程。

(2)课程论与心理学。

作为课程论主要理论基础之一的心理学,与哲学相比较,对课程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明显,也更加具体。

不仅如此,哲学对于课程论的影-响,往往还要通过心理学作为中介实现。

随着课程论和心理学各自的发展,心理学作为课程论理论基础的作用也越来越加强,越来越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哲学。

首先,与心理学的结盟是课程论形成独立科学的主要条件。

其次,心理学在称为独立科学并且成为课程论的基础理论后,对于课程论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甚至部分地取代了哲学对于课程论的影响。

(3)课程论与教学论。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的课程论和教学论将共同存在。

针对这样的趋势,应当强调,课程论的发展应当注意与教学论的联系,自觉地将教学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教学论成为课程论的理论基础,首先在于二者本身的联系。

其次,虽然长期以来国内没有独立的课程论,但在课程问题的研究上并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

问题:

2.如何理解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答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伴随着课程的成长与成熟,在课程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声音。

一种声音是,课程应当给予学生间接经验;另一种声音是,课程应当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从实践的角度上看,课程应该同时关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不同的课程、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课程应该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不同的侧重。

例如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知识与能力。

课程究竟是应当给学生某种完整的或某种意义上实用的知识储备,还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是课程必然要回答的问题,也是课程历史上十分古老的问题。

在这一基本关系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冲突,比较著名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著名论争。

第二次是以20世纪中叶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代表的。

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意识到课程只关心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于是将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如何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能力的良好发展,并且对于只关注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的课程进行了批判。

我国课程的发展在这一基本关系上曾经是存在片面性的,事实上,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3)分科与综合。

分科与综合的关系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也是由来以久的,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是课程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只是在当代才成为课程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十分突出的课题,成为今天人们制订和设计课程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和处理的关系。

具体说,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

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中西莫不如此,而近代课程是分科的。

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尝试在二战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