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4698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docx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概括说明的内容

  2、赏析生动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品味本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3、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难点:

  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

嫩嫩的,绿绿的。

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

枯死了。

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

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

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

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扫清字词障碍。

  多音字

  连翘(qiáo)衰草连天(shuāi)观测(guān)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鬓毛衰(cuī)玄观(guàn)记载(zǎi)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

  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méng)发:

萌芽、发芽。

农谚(Yàn)衰(shuān)草连天

  次第:

一个接一个。

  翩(piān)然:

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簌(sù):

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

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销:

消失。

匿:

隐藏。

  周而复始: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周:

绕一次。

  草长莺飞:

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草木荣枯:

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

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语:

鸣叫。

  风雪载(zài)途:

风雪满路,风雪遍地。

载:

充满。

  年年如是:

年年像这样。

是:

代词。

此,这样。

文言文中是用法:

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三)精读课本,贯通全文

  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结构。

  1、先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再合并成几个意义段。

  第1自然段: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第2自然段:

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4段:

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5段:

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7段: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

  第8段: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第9段: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第10段:

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

  第11段: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12段:

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

  2、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师小结:

[课文主旨]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四)细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答案:

  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标出有关词句。

  答案:

  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

  3、本段的结构是:

  答案:

  先分后总。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摹状貌、举例子。

  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明确:

  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总: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二)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回答:

  1、思考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

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哪两个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的?

  答案:

  草木候鸟两个方面。

从植物写到动物。

  师小结

  第二自然段: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

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

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

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

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条理十分清楚。

  3、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提示:

  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4、什么是物候?

什么是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说明:

什么是物候?

分析时抓住第3自然段第一句这些自然现象中的这些指第2自然段中的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总结:

第一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释题),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条理十分清楚。

此外,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趣味性。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段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提示: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应用在农事上:

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

观测手段:

活的仪器,即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

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举例子。

作用:

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例子是:

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四个因素:

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能对换。

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

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所以(第7段)作用:

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第8段)作用:

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3)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

(第9段)作用:

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

(第10段)作用:

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师小结: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清楚。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11、12自然段)

  思考: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意义?

  答案:

  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