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4077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docx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导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

《石钟山记》课文及导学案

石钟山记

(1)《水经》云:

“彭蠡

(2)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5),声如洪钟(6)。

是说(7)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8)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9)始访其遗踪(10),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11),北音清越(12),桴止响腾(13),余韵徐歇(14)。

自以为得之(15)矣。

然是说也,余尤(16)疑之。

石之铿然(17)有声者,所在皆是(18)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19)七年六月丁丑(20),余自齐安(21)舟行适临汝(22),而长子迈将赴(23)饶之德兴尉(24),送之至湖口(25),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26)。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27)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28),闻人声亦惊起,磔磔(29)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

“此鹳鹤(30)也。

”余方心动(31)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32)如钟鼓不绝。

舟人(33)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4),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35)而为此(36)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7),可坐百人,空中(38)而多窍(39),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40)之声,与向之(41)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4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43)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44)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45)!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46)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47)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8)虽知而不能言(49)。

此世所以不传也(50)。

而陋者(51)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52),自以为得其实(53)。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

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

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

振动。

5、搏:

击,拍。

6、洪钟:

大钟。

7、是说:

这个说法。

8、磬(qìng):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

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

旧址,陈迹。

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

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

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

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

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

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

腾,传播。

14、余韵徐歇:

余音慢慢消失。

徐,慢。

15、得之:

找到了这个(原因)。

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

更加。

17、铿(kēng)然:

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

到处都(是)这样。

是,这样。

19、元丰:

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

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

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

到临汝去。

适,往。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

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

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

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焉:

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

晚上。

莫,通“暮”。

28、栖鹘(hú):

宿巢的老鹰。

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

鸟鸣声。

30、鹳鹤:

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

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吰(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

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

波浪激荡。

36、为此:

为,形成。

此,指噌吰之声。

37、中流:

水流的中心。

38、空中:

中间是空的。

39、窍:

窟窿。

40、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41、向:

先前。

42、汝识之乎:

识,记住/知道。

你记住/知道那些(典故)吗?

43、周景王之无射(yì):

《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44、魏庄子之歌钟:

《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

庄子,魏绛的谥号。

歌钟,古乐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

古代的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不余欺,即“不欺余”。

46、殆:

大概。

47、终:

终究。

48、渔工水师:

渔人(和)船工。

49、言:

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50、此世所以不传也: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缘故。

51、陋者:

浅陋的人。

52、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53、实:

指事情的真相。

课前·自主学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

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读——想——写

1、读一读。

请同学们通读全文:

可粗读一遍了解大意,然后深入读疏通字词句。

不清楚的或不敢断定的可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也可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

但对于自己有疑之处一定不要忘了做一些便于自己听课、复习的符号噢!

2、想一想。

①同是游记,《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有何异同呢?

②文章阐明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呢?

又是如何得出的呢?

③苏轼在本文中的见解你是如何看的呢?

能简要的说说理由吗?

最好与同学交流一下。

3、写一写。

读完本文,你也许会为文中优美的语句而赞叹不已,你也许会为作者的有疑必察的精神而敬佩不止,你也许会为作者独出心裁的构思而心动涟漪……有这样好的文章,有这样的感动,有这样的情致,何不挥毫潇洒一次,写下自己的感悟。

一、识记字音

蠡()桴()铿()磔磔()噌吰()

罅()莫()识()无射()窾坎()

镗鞳()

二、1.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至莫夜月明

(3)汝识之乎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的活用。

(1)微风鼓浪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大石侧立千尺

(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5)空中而多窍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征。

(1)所在皆是也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余是以记之

(4)石之铿然有声者

(5)得双石于潭上

4.文言文中有偏义复词现象,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C.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D.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5.选出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这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

A.石头能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这样。

B.被敲击时能够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的。

C.石头被敲击时能够发出响亮的声音,到处都是这样的。

D.石头被敲击时能够响亮地发出声音,到处都是的。

课堂·合作探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分别写了什么?

 

2、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观点,是怎样的观点?

作者赞成他的观点吗?

那么,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用原文回答。

 

3、月夜绝壁之景有何特点?

你最欣赏哪个词(句)?

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

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逻辑思路。

 

课后·拓展演练素养积淀,拓宽视野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鹳鹤(ɡuàn)磔磔(zézé)B.栖鹘(hú)无射(yì)

C.谥号(shì)穴罅(xié)D.莫夜(mù)铿然(kěnɡ)

2.选出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鼓:

振动。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

到……地方去。

C.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尉:

做尉官。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臆:

缺乏客观证据的主观想法。

3.给“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焉”的意思有:

A.语气助词,无义;B.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C.兼词;D.代词。

(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2)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3)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5)然力足以至焉()(6)且焉置土石()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②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B.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①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②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5.与下列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6.选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A.古之人不余欺也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二、本课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殆与余同殆:

大概。

B.虽知而不能言言:

说。

C.余是以记之是以:

因此。

D.此世所以不传也所以:

表示……的原因。

2.比较下列句中“而”所表示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②而言之不详

③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④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也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也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同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自以为得其实④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⑤余方心动欲还⑥空中而多窍

A.②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

4.下面选项对于文章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亲自把钟磬放入水中,结果无论多大风浪都无法让它发出声音,苏轼以此质疑李渤得到石钟山命名缘由的说法。

B.在湖口,作者终于有机会参观石钟山,到了绝壁下,在明月的照耀下,作者看到景象和听到的声音都令人恐怖。

C.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故而得名。

D.文章叙议结合,记叙了作者亲身考察石钟山的经过,结尾抒发了感慨,认为事情没有耳闻目睹,不可以主观臆断。

5.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

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

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

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漱枕潭际,影沦波中。

询诸水滨,乃曰:

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徐歇。

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

乃知山仍石名,旧矣。

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点的词。

(1)山涵其英涵:

(2)山仍石名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兹:

(4)濒流庶峰庶:

2.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A.有仙则名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D.而此独以钟名

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4.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

文中是怎样说的?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

(用原文语句回答)

 

在课本中搜集材料在写作中灵活应用

读透文章,学会在字里行间找信息

《石钟山记》:

①讲述“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道理,强调亲身实践、观察的重要性。

②从李勃身上发现:

用木槌敲石就定下石钟山的命名,如此轻而易举,但最终被定为陋说。

这说明真理不是天上掉馅饼,不是臆想天开,更不可能唾手可得。

③从士大夫角度探询:

他们不肯以小舟泊绝壁,致使谬误从唐到宋流传几百年,由此看到他们懒于辨真伪,无求实精神,无社会责任,他们关心的大概只是官有多高,禄有多厚。

④从苏轼夜泊小舟至绝壁看A、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臆断,是守正的知识分子应有的良心。

B、质疑陋说既要有知识,更要有胆识。

C、读书是求知,实践也是求知。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李渤是孤陋的,他用木槌敲石就自认为得到石钟山的命名。

士大夫们是故步自封的,从唐代到宋代,几百年谬误流传,他们宁可信其真,不愿信其伪,石钟山乎?

与官与禄无关,睁一支眼,闭一支眼又何妨?

不过,到底苏轼从这冷漠中走了出来,他划一小船,夜泊壁下,他要亲耳去听——听噌宏如钟鼓不已,他要亲眼看,看山石水浪相吞吐,他要探石钟山命名的真伪,他要发问李渤的陋说,他要用自己的亲身见闻告白世人:

追求真理,反驳谬误是一个真正的士大夫应有的准则!

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求实精神。

夜探石钟山下,不避艰险,只为求真。

苏东坡不迷信不盲从的求实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提醒,永远回荡在人们耳旁。

《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不经调查即道听途说,或瞎指挥,肯定误事。

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虽也未弄清真正的原因,但其精神行为就值得赞扬。

(可用于“调查研究”“科学态度”等话题)

 

《石钟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古今异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

往,到;今:

适合,舒服)空中而多窍(古:

中间是空的;今:

天空中)

自以为得其实(古:

两个词连用。

其,那,指示代词。

实,事情真相,名词;今:

一个词。

义为“实质上”)

二、通假字:

南声函胡(通“含糊”,重浊模糊)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汝识之乎?

(通“志”,记住)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通“叩”,敲击)

三、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微风鼓浪(吹动)而此独以钟名(命名)桴止响腾(用鼓槌敲击)

动词使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使……鸣响)

名词作状语: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在夜间)

事不目见耳闻(用眼睛,亲眼;用耳朵,亲耳)

形容词作名词:

枹止响腾(声音)

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

宾语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省略句: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磔磔(于)云霄间/有大石当(于)中流/

余固笑(之,代李渤的做法)而不信也

状语后置句:

得双石于潭上/而大声发于水上

判断句:

所在皆是也/或曰此鹳鹤也/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此世所以不传也

四、一词多义

1、鼓:

微风鼓浪(鼓起)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声)

如钟鼓不绝(一种乐器。

名词)

2、绝: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

噌吰如钟鼓不绝(停止,消失)

3、而:

扣而聆之(表承接)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并列)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转折)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因果)

4、搏:

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森然欲搏人(抓;动词)

5、然:

然是说也(然而)

石之铿然有声音(……的样子)

6、自:

自以为得之矣(自己。

代词)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

介词)

7、焉:

硿硿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

心不在焉(指示代词,那里,这里)

且焉置土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于是余不叹焉/如乐作焉(语气助词,啊,呀。

8、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名词)故莫能知(不。

否定性副词)

9、得:

得双石于潭上(发现,找到。

动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

助动词)

10、始: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才。

副词)始舍于其址(当初。

副词)

【参考答案】

课前

一、答案: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

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二、1.答案:

(1)“函胡”通“含糊”

(2)“莫”通“暮”

(3)“识”读“zhì”,通“志”(4)“扣”通“叩”

2答案:

(1)名词作动词,振动。

(2)名词作状语,乘着船。

(3)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鸣。

(5)形容词作动词,是空的,有很多。

3.答案: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

(3)宾语前置。

(4)定语后置。

(5)倒装(状语后置)。

4.答案:

D解析:

A.偏指“钟”;B.偏指“钟”;C.偏指“深”。

5.答案:

C

课堂

1、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

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3):

释疑

2、郦元说:

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搏发声说;李勃说:

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

对郦元说,"人常疑之";原因: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对李勃说,"余尤疑之";原因: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

观察的角度:

由上(视觉)到下(听觉)。

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

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

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4、因为古书上记载: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

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课后

一、基础巩固

1.答案:

B解析:

A.“磔磔”的“磔”读“zhé”;C.“穴罅”的“罅”读“xià”;

D.“铿然”的“铿”读“kēnɡ”。

2.答案:

C解析:

C.官职名。

3.答案:

(1)B

(2)C(3)C(4)A(5)D(6)D

4.答案:

B解析:

A.拍打/搏斗;C.大概/危险;D.振动/弹奏。

5.答案:

C解析:

C.意动用法。

A、B、D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6.答案:

C解析:

C.定语后置。

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二、本课阅读

1.答案:

B解析:

B.“言”应为“用文字表达、记载”。

2.答案:

C解析:

①承接,②转折,③并列,④因果。

3.答案:

A解析:

①亲戚:

古义范围广。

⑤心动:

古义“内心受到震动”。

⑥空中:

古义“中间

是空的”。

④其实:

古义“他实际上”。

4.答案:

A

5.翻译略

三、课外阅读

1.

(1)蕴含

(2)沿袭(3)这(4)众多

2.D

3.

(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4.

(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

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5.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水经注》上面说:

“洞庭湖的出口处,有山名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声音响亮好像是大钟一般,于是授予它这个称呼。

有隐居的人,在湖东钓鱼,沿着水流走到尽头(到了)这个地方。

于是登岩过岭,穿越石洞,探访它的遗迹。

在南隅临时住宿,忽然发现两块石头,横斜在水潭边上,影子倒映在水中,向住在水边的人询问(原因),才说:

“这就是石钟啊,有铜铁一样奇异的声音啊。

”敲打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含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响声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

如果不是潭水滋润了这座山,这座山又蕴涵了它的精气,潭水与山峰蕴含的精气联合起来凝结成美好的气质,生发成为至纯至美的灵气。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怎么能够产出这样奇异的石头呢?

于是知道山依照石头而得名,这是原来的说法。

依照郦道元的说法,那么濒临水流众多的山峰,都可以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它。

姑且修订过去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