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4401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7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docx

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

分类号—————————————————————————————————密级—(宋体小五号)

UDC

本科毕业论文

 

2011年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

 

学生姓名董仕学号010012008009

指导教师姜霞

院、系、中心海洋环境学院

专业年级大气科学2008级

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5月31日

中国海洋大学

2011年台风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签字:

答辩小组成员签字:

 

摘要

本文主要是运用Argo浮标和海表面温度等观测资料,对2010年南海海洋上层混合层对所经过热带气旋的响应进行相应的分析。

通过分析,获得了以下的结论2011年南海台风对海水上层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引起混合层深度的加深,对混合层的温度起了降温的效应;台风强度越强,混合层的深度加深程度越大;而风速对于混合层有着较强的降温效应而且风速越大降温效应越明显,台风风速和海表面的温度具有负相关。

 

关键词:

热带气旋南海混合层Argo浮标

 

UpperoceanresponsetotyphoonintheSouthChinaSeaduring2011

Keywords

目录

1引言1

2资料和处理2

2.1热带气旋观测资料和处理3

2.2Argo浮标的观测资料和处理4

2.3TMI数据资料5

2.4WindSaT数据资料5

32011年南海热带气旋特征分析5

3.1南海台风的概况5

3.22011年南海热带气旋气候背景7

4海洋上层对热带气旋的响应7

4.12011年8个台风对混合层温度、混合层深度的影响7

5个例分析9

5.1台风HAIMA个例分析9

5.1.1台风过境前后的海温变化情况9

5.1.2台风过境前后混合层深度的变化12

5.1.3背景场分析13

5.2台风NOCK-TEN个例分析15

5.2.1台风过境前后的海温变化情况16

5.2.2台风过境前后混合层深度的变化18

5.2.32011年6月、7月南海背景场对比分析20

6结论20

1引言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有组织对流和确定的强烈气旋性地面环流的非封面性天气尺度系统,中心为暖心结构,同时它也是一种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会对受影响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灾害。

足够大的暖性洋面为热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能量,而海洋的上层提供了能量的主要部分。

热带气旋过境时,海表面的风力迅速加大,使得海洋的混合层下部的冷水上翻,与上层温度高的海水混合,使得混合层海水的温度下降同时混合层的深度也在加深

,Price认为海水变冷是海洋混合层到大气的热通量最主要的原因,而直接的海气热交换引起的降温效果比较小

刘增宏、许建平等人对2001—2004年期间西北太平洋海洋上层对热带气旋的响应已经做了相应的研究,认为热带气旋过境后混合层的深度会加深;70%以上的混合层温度会下降,最多可达到5℃,并且温度的下降与所在气旋路径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超过一半的混合层坡面的盐度会下降。

杨晓霞等人已对1998-2000年热带气旋对起南海海表面降温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热带气旋过后通常会在上层海洋引起冷迹,即路径附近的海表面温度降低,有43.7%的热带气旋(46.7%)引起的最大降温位于热带气旋路径右侧

热带气旋过境时,海面及海面以上的风力十分的大,由于夹卷作用,会引起巨大的波浪和海流,再加之热带气旋的路径难以预测,通过过去的测量仪器很难精准的测得热带气旋经过时海洋上层的实际观测资料。

为了研究1999年8月Den2nis飓风经过前后北大西洋海域海洋上层的变化,DAsaro曾利用空投中性浮子(观测深度和温度)来进行统计研究;一些锚碇浮标的时间序列观测资料也被用于偶然经过的热带气旋对海洋影响的研究

而近来,由于卫星的发展,人们将卫星遥感数据广泛的应用于研究海洋上层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例如用TMI和Windsat等资料来反应热带气旋过境前后大气背景场的变化。

从2000年国际Argo计划正式的实施到现在,已有成千上万的Argo浮标被投放到全球的各个大洋中,截止2012年3月21日,全球各大洋一共投放了8512个Argo剖面浮标,其中活跃浮标为3324个,每年将可提供多达10万个剖面(0~2000m水深)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每个浮标每隔10d发送一组取自2000m到海面的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

在全球大洋内每隔大约3个经纬度布设一个浮标,其数据通过卫星快速传送到气候(或海洋)预报中心

大量的同步的Argo资料将会使人类能更好地监测全球海洋上层的动态变化,可大大地加深对海洋混合层、温跃层的温度、盐度垂直结构、环流及能量、淡水平衡过程的了解,提高对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热带气旋和热带气旋风暴)的预报能力,揭示海气相互作用的机理,进一步完善海气耦合模式,提高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的预测能力。

本文就是针对Argo浮标的数据对南海热带气旋和南海海洋上层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2资料和处理

本文要研究的是热带气旋过境前后海洋上层的各要素场的变化,所用的数据来自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或美国全球海洋数据同化试验(GODAE)设立的全球Argo资料中心(GDACs),结合日本气象厅(JMA)所提供的热带气旋数据,根据台风的路径筛选出2011年时间上在热带气旋过境前后,空间上位于南海热带地区(3—23°N,100—122°E)的Argo浮标,将台风中心位置与相应的Argo浮标对应起来,经过计算、统计、对比,得出热带气旋过境前后海洋上层的相应,包括混合层的深度、温度变化。

对个例2011年6月第4号台风HAIMA和8号台风NOCK-TEN进行个例分析,挑选出这两个台风强度、路径、经历时间、风速等详细的数据,通过TMI、Windsat绘制出的海表面温度和风场分析台风经过前后的背景信息,筛选与各台风相对应的Argo浮标进行计算、差值等处理,得到混合层深度、混合层温度等数据,最终总结南海海洋上层对台风的各种不同的响应。

2.1热带气旋观测资料和处理

热带气旋的观测资料来自日本气象厅(JMA),该资料涵盖2011年所有21个台风,并且包括21个台风的名字、经历的时间,对应时间的等级、台风中心位置(经纬度)、中心气压值、风速值等信息,并且其从达到热带低压级别开始每6个小时进行一次记录。

图12011年西太平洋台风路径图

 

由台风中心位置的坐标,我们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21条南海热带气旋的路径图。

本文所研究的是南海热带地区(3—23°N,100—122°E)的台风对海洋上层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途径南海的台风全部筛选出来,以供研究,得到8条台风SARIKA、HAIMA、NOCK-TEN、NESAT、HAITANG、NALGAE、BANYAN、WASHI。

3号台风SARIKA有别于其他的7个台风,是唯一的西北向台风于6月8日生成于南海的东部,到6月10日00时达到最强,中心低压996hPa,最大风速为40m·s

,到11月6日降低为热带风暴,观测数据较少

台风HAIMA和台风NALGAE路径有别于台风SARIKA但其二者同为东西走向,其二者不同的是台风NALGAE的强度要远远强于台风HAIMA,因此可以做相应的比较,4号台风HAIMA于6月16日生成于西太平洋,到6月19日移动到南海,对南海的海洋造成影响,到6日22日达到最强中心低压为990hPa,风速为40m·s

,走向为东西走向横贯南海,具有较多的观测数据供个例研究;19号台风NALGAE也是在太平洋生成的,整个台风的生命期为9月26日到10月5日,台风发展为最强时,位于南海的东部边缘,中心气压为935hPa,风速为95m·s

,该台风强度比较的强,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对南海中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2.2Argo浮标的观测资料和处理

Argo浮标以10d为周期,测量海面到预定深度(一般2000m)之间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

Argo资料水深的精度为0.1m,温度的精度为0.001℃。

本文所用的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是从全球各大洋的Argo浮标进行筛选。

对于Argo浮标的筛选,首先将空间上位于南海热带地区(3—23°N,100—120°E)的Argo浮标筛选出来;按照南海的台风经历的时间,从6、7、9、10、12月份的Argo浮标中,挑选出各台风影响南海时间段内所有的浮标;经过筛选过,所剩的浮标数量较少,最终将浮标的时间地点和台风中心的时间地点结合起来,找出台风经过之前10天内、台风经过时,以及台风离开后7天之内的距离热带气旋气旋中心200千米范围内的浮标。

在18号HAITANG和21号台风WASHI在台风半径200km内没有相匹配的可以用来研究的Argo浮标,因此本文主要是对2011年经过南海的其他6个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类、探究,通过对应地理位置和时间的6个Argo浮标来反应台风经过后这8个热带气旋对南海海洋上层的影响。

Argo浮标的数据本文主要应用到得有它的浮标号、经纬度、时间、深度、温度、盐度,由于混合层的温度垂直变化很小,因此取混合层表层的温度即海表面温度为混合层的温度(MLT);在计算混合层的深度方面,有人的定义是混合层为比海表水温低0.5℃的深度以上的水层

,由Argo浮标数据的精确度较高,温跃层也存在一定的厚度,为了减小误差,因此取垂直方向海温的梯度小于0.1℃·dbar

为该浮标所测海域的混合层来计算得混合层的深度(MLD)更为准确。

2.3TMI数据资料

本文对南海海表面温度SST的研究,利用微波卫星遥感所观测的高分辨率TMI月平均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提供了从2000年12月到2012年4月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分辨率为0.25°×0.25°。

微波卫星遥感的优点是它的观测不受各种天气现象的影响(如云、雨天气),对全球的海气要素进行测量,十分有利于对台风这种剧烈的天气现象进行测量。

2.4WindSaT数据资料

本文所使用的海面风场数据是全球快速散射卫星(WindSat)的观测,由美国遥感系统(RSS)提供的。

该数据提供了全天气方向和风速、低频风速、高频风速信息,风向分辨率为1.5°×1.5°,风速分辨率为0.2°×0.2°。

本文所选来分析热带气旋过境时的海面风场特征的海面风资料为三天平均的低频风速。

32011年南海热带气旋特征分析

3.1南海台风的概况

编号

名称

等级

路径

生成源地

最低气压

(hPa)

最大风速

(kt)

生命周期

(d)

开始影响南海的时间(月、日)

1103

SARIKA

TS

西北向

南海

996

40

2.5

6.8

1104

HAIMA

TS

东西向

太平洋

985

40

8.75

6.19

1108

NOCK-TEN

STS

东西向

太平洋

985

50

7.25

7.26

1117

NESAT

TY

东西向

太平洋

950

80

7.75

9.26

1118

HAITANG

TS

转向

南海

996

35

3

9.24

1119

NALGAE

STY

东西向

太平洋

935

95

9

10.1

1120

BANYAN

TS

转向

太平洋

1002

35

5

10.12

1121

WASHI

STS

东西向

太平洋

992

50

5.75

1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