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18461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docx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

多元沟通促进和谐互动

——家长工作经验分享

摘要:

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本文从多元沟通渠道、沟通方法、技巧等方面,总结自己在家长工作中的经验,希望能够与大家产生共鸣。

关键词:

幼儿教师家长多元沟通互动

在文章开始前,先来请大家听听我与家长之间的故事:

故事一“被投诉”——故事发生在07年。

中途接班成为“后妈”(应彩云曾经这样形容插班的班主任老师)。

我认为,只要认真扎实地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用心的对待孩子、真诚的面对家长,自己的付出家长迟早会有回报。

于是一直“专业、细致、认真、默默无闻”的开展班级各项工作。

结果呢?

收到家长投诉!

家长直接到园长办公室说“这位新来的班主任老师不热情、不主动接待,班级开展了哪些工作我们不清楚!

”我当时非常不理解:

为什么认真工作,最后得到的是否定?

领导的一句话让我改变:

“你做了很多,有谁知道?

家长只有接送人的时候来,他们会习惯性的用一时的感受来代替对老师的整个评价。

我们要学会宣传,不是宣传自己,而是宣传班级管理、宣传孩子的成长、宣传班级团队;学会沟通,让家长在了解我们工作的同时,更多的解读我们的工作。

反思:

在专心工作的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与家长沟通。

因为家长不可能用“猜”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师也不可能用普遍的教育规律来准确判断作为独特个体的家长、幼儿的想法。

所以必须要善于运用各种渠道的沟通,才能有助于彼此理解,更好的开展工作,最终共同教育幼儿。

故事二:

“感动”——故事发生在09年六一节“快乐六一你我牵手”的系列活动中。

这次活由家长委员会策划、组织。

以下记录的是为孩子而忙碌的家长。

组长——KIKI妈妈,用心的组织家长开会、讨论活动方案;联系新闻媒体现场报道;联系社区幼儿一起和我们共同活动扩大活动影响;活动结束以后,和记者沟通,文字编辑、照片的选定等等。

副组长——斯斯妈妈和怡怡妈妈,前期活动构思、活动现场奖品发放、现场专业摄影人员的联系。

照相大师——小谢妈妈,自备了专业的广角镜,爬在地上、坐在地上、蹲在地上给小朋友捕捉精彩的镜头;活动结束以后,马上赶去照相管,第一时间将孩子和家长精彩、快乐的瞬间冲印出来。

财政、采购大使——瑞瑞、跳跳妈妈,提前几天就在定王台将小朋友的礼品、奖品购置好,并且细心的考虑到男孩、女孩的性别特点,选择不同的礼品,认真的准备礼品袋、写上学号……

反思:

这曾经是一个因为频繁的换老师,引起家长很大的意见的班级;家长们经常组成小团队到园长办公室投诉班级工作;私底下被老师们评论为最难搞定的家长。

面对阻力、挑战,经过两年与家长真诚沟通,与孩子平等的相处,实例一“被投诉”事件中主角,现在在各类亲子活动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工作,连续两届担任班级家长委员会会员,多次被家长和孩子评为“优秀家长”。

在家长工作中经历了“怀疑、接受、理解、肯定”的过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家长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事幼儿教育已经第10个年头,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有理解、不理解的,有过欢笑、泪水,在经历一个个故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问题,深切地感受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用心工作、真诚付出中,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家长工作方法——“多元沟通和谐互动”,和大家分享。

如何和谐互动的开展家长工作呢?

一、明确家长(家庭)、教师(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家庭教育则是起点和重要助手。

二者都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形式内容有异,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①

很多班主任总会认为:

让家长积极配合班级工作、及时看班级通知、收集教学材料,给家长发放通知、布置亲子作业、公布教学内容等,就是开展家长工作的目的。

其实,家长工作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作为促进幼儿健康富有个性成长的手段,即目的都是为了整合并充调动家庭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育人”。

二、对“家长”的范畴进行扩大范围的界定。

“家长”只是一种习惯称谓②。

一提到家长,我们自然就想到父母及其监护人,因为,在约定俗成的观念里家长就是父母及其他监护人。

家长工作对象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在工作中,不管教育水平如何,所有参与教育的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教育技能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所以,我认为每一位教育者,跟孩子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纳入到家长的范畴之中,形成“大家长”的教育观念。

特别是我们老师,只有把自己视为“家长,才能真正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家长的想法、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家长工作,最终促进幼儿成长。

当教育者把自己界定在“家长”的范畴之内后,很多家长的抱怨、疑虑就能够理解了。

如:

为什么家长会紧张孩子生病?

(因为对于独生子女家长来说,这是唯一。

)为什么家长总是问:

“今天孩子学了什么?

”(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什么当被别人的孩子打了时,很多家长总质问老师?

(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会莫不关心吗?

)……

三、寻找有效的工作方法——“多元沟通和谐互动”。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自己在家长工作中的重要职责——指导家长。

家长工作不仅仅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指导,更多的是一种双向互动。

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在开展家长工作中,我首先是找互动的“路”,即沟通。

沟通才能互通,互通才能互动。

家长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人,工作过程复杂多变,所以寻找多变的路——多元沟通,是我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思考路要怎样走?

有“路”是前进的方向,而“怎么走”才是最重要。

因为精彩与否,取决于走的方法。

无论是哪种方法,我遵循的一个宗旨就是:

以孩子的发展为基础,让家长知道我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家长成为是教育的主人。

让家长了解班级工作,参与班级工作,实现——和谐互动。

(一)口头沟通,打通互动渠道。

经历了“被投诉”事件后,我把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口头沟通放在打通互动渠道的首要位置。

1、利用日常接送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面向全体沟通”。

“面向全体”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幼儿,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都应赋予他们同等的机会,采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面向全体沟通”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家长,给其提供同等的沟通的机会,公平的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第二,沟通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

第三,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等,与家长进行因材施教的沟通。

在日常接送环节,我主要实现第一层面的面向全体。

目的在于保证每一位家长享有同样的沟通机会;教师做到平等的、一视同仁的对待与每一位家长沟通。

首先,多听——听意见、听唠叨。

面对任何家长的表达(理解的、不理解的,愤怒的、平静的)作为高素质的教育者一定要听。

因为在没有沟通前,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持有自己的观点,必定存在“误解”,“听”成为了解决矛盾的首要方法。

其次,多问——问孩子的近况、问对于孩子教育有什么困惑、问对班级活动有何建议、意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产生与老师沟通的愿望。

最后,互动。

具体的交流、互动会在接下来的途径中具体分析。

2、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渠道,进行“集体沟通”。

“家长会”是老师特别头痛的一件事情,因为每学期初、末都要进行一次。

新班主任会感到紧张,因为缺乏经验而不知道说什么;拥有工作经验的班主任,——因为每年做着重复的工作,不知道怎样创新的开展工作。

我同样困惑,怎样做才能不浪费家长宝贵的集中会议时呢?

给家长什么?

怎么给才是有意义的?

我想:

一定要利用“家长会”这一契机,集中对家长先进、专业教育指导,让家长读懂班级工作、认同班级的教育。

首先,“不打无准备的仗”重视会议的准备环节,用认真来体现对家长的尊重。

认真总结本阶段孩子的特点,从中了解教育的方向;调查家长的需求,确定会议内容(每次都有不同的教育主题);思考创新的会议形式,如——教师讲座、会议中互动游戏、幼儿参与、专家讲座的等。

其次,在会议中,重视沟通的内容,即每次的主题。

主题选择在方向上要注意与家长共通——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内容上要体现教育的专业性,生活护理的科学性;主题的讲解通过精辟、短小的文字进行提炼、总结,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加深家长对主要内容的理解。

最后,会议中的各种承诺,无论大小,一定要落实在自己的工作中,增强教师的威信。

“开放日”相对来说在幼儿园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如汇报表演、亲子游戏、亲子制作、运动会等等,教师各项神通。

每次面对开放活动时,我都会用10—15分钟的时间跟家长沟通组织开放活动的目的、内容、方法、幼儿表现等等。

让家长明白举行“开放日”潜在的教育意义,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让“看热闹的家长”转变为“纵向看个体成长的专家”。

总之,通过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中的形式,通过专业、科学地与家长沟通开展教育工作,让家长在“知其然”的同时“知其所以然”,真正读懂班级工作。

实例一:

小班家长会议内容摘录

主题:

如何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身体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弱,隔代带养“捂”得多;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在小班阶段最关注的就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问题。

从内调——增强身体素质;外养——进餐、午睡等,方面跟家长进行了沟通,并与家长产生共鸣。

(“内调、外养”简短的四个字进行说明,让家长能更清楚、明白。

A、内调——加强身体锻炼。

(用具体的数据、方法给予家长科学的指导。

幼儿园怎么做?

(略)

家庭怎么做?

(略)

B、外养——恰当的护理(讲解细致;在“如何增减衣服”问题上结合班级现在的具体情况进行重点指导,进行科学分析。

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略——从原因和做法进行科学的分析)

重点:

运动前后的护理。

(略——反馈幼儿园是怎么做的。

家长如何穿衣服才是合适的:

(略,从《幼儿教育》《早期教育》《家长学校》等杂志、书籍中收集专业、科学的方法)。

会议效果:

会议结束以后,将教师的承诺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

如关于增减衣服的问题,每天早上就会在教室门口给每一个孩子摸衣服,跟家长沟通孩子的穿着情况;晚上家长来接孩子时,如果有增减衣服的一定会跟家长沟通自己做了些什么样的衣服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第二天早上会记得问上一句:

孩子晚上在家还好吧?

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

通过这些会议与日常沟通想结合,作为“后妈”的我,开始逐渐被家长所接受、认同、理解。

3、注重电访、家访等渠道,进行“个性化沟通”。

“一刀切”是学校教育这种组织形式的一大弊端:

统一的活动内容,统一的活动目标,统一的活动材料,统一的活动进程,统一的教师提问,统一的活动评价……不同的个体接受着如此统一的教育。

在召开家长会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很认真的听,但总有一部分家长自始至终没有参与,有的家长听到自己孩子的情况时饶有兴趣,没有被点到名的家长人在心不在,还常见在会议中打哈欠……

我们无法将责任归结于家长的不认真,不尊重老师,因为这种“集中沟通”的做法,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的。

如何解决幼儿园家庭沟通中的这一矛盾能?

在“以人为本”等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必须重视、深入与家长进行“个性化”的沟通渠道,如电话、短信、家访等。

其次,有针对性的的交流。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有观察、思考才有针对性,有合力才能事半功倍。

以下用案例来说明在个案教育中,如何才能与家长更好的沟通,共同教育具有独特个性的孩子。

案例一:

快乐成长

第一步,观察在园行为观察:

果儿小朋友,09年初转入我们班。

记得刚转到我们班时,妈妈跟我沟通:

“我实在没有办法了,老师说他每天打小朋友、摔玩具,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会没有救了;听了老师的评价后,我只能给他换个环境,希望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的确,这个孩子到了我们班以后,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地方:

当遇到不开心的时候,无论面对谁总是说——我讨厌你!

我不喜欢你!

你走开!

生气了的时候,一直的哭,不听任何人的劝说。

当他走过小朋友、椅子旁边时,总是以很快的速度撞过去;于是,小朋友倒了了、椅子倒了;在他经过的地方,总是“风生水起"。

第二步,调查孩子的身边的教育环境(社会、家庭、幼儿园):

社会——中国现在的普遍的家庭模式是“42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代、爸爸妈妈一代、独子一代),在这种模式下,自然家庭的中心就放在了“1”上,而且成为了“唯一”,家庭所有的爱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果儿的家庭——以爷爷奶奶带养为主,孩子生性好动,有时年龄大的爷爷奶奶招架不住孩子的折腾,便满足他的各种要求;爸爸性格比较急躁,遇到不顺的事情习惯用动手、大声说话来解决;妈妈性格温柔,善于跟孩子沟通,一直关注幼儿教育,并与各类教育专家沟通,经过老师的点评以后,特别怀疑自己的教育。

幼儿园——因为班上孩子不多,从小班开始老师就特别的宠爱果儿,于是家中的“小皇帝”在幼儿园受到了同样特殊的对待。

孩子本身——善良、天真。

第三步,分析这一个体独特的教育环境下,幼儿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

因为隔代教育的“溺爱”、父亲解决问题时专治方式的“榜样作用”、父母教育的“非一致性”、幼儿教师“特殊对待”,导致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行为可能产生后果不做太多考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四步,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教育,普遍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对这一个孩子有什么利弊?

大家首先会用——调皮、捣蛋、难管、不听话,等等字眼认定这个孩子,如果这样下去,他的小同伴会渐渐认为他是一个调皮、不友好的孩子,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不听话”就成了孩子的标签。

我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第五步,家园沟通,取得合力:

第一步,家访。

协商一致的教育态度——爱无痕,教育无声,不给孩子“不听话”的定位;协商一致的教育行为——平静的对待孩子的任何表现,不打、不骂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协商对孩子一致的认识——善良、聪明、天真,重新建立家长的对孩子的信任;协商教育策略——鼓励为主,扬长避短。

第二步,保持密切的电话联系。

因为爷爷奶奶带,父母很少接送,但母亲每天晚上都陪着睡觉。

通过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家园的各种表现,共同商量针对每日孩子情况的教育方法。

第三步,设立专门的奖级机制“评五角星”。

第四步,持之以恒的家园联系。

教育效果:

到现在为止快两年了,我们每天关注着这个孩子,与家长保持电话、短信、QQ等方式的个别、有针对性的沟通,等待着这个孩子的变化。

在落实教育措施期间,充满爱的要求和规则、无数的拥抱、从不吝啬的鼓励,“犯错”时成人的理解、包容。

终于,在不经意间,他快乐的长大了。

现在,他是班上的“小老师”“减小噪音小卫士”。

每次老师在关钢琴盖的时候时候,他总不忘记说——小心一点儿;每次老师准备上课时,他总是不声不响的把小椅子送到你的面前,然后不声不响的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当他身上脏了的时候会主动的跟小朋友说——请您帮我弄干净一下好吗。

他的善良、关怀让我很平静;他的快乐,已经弥漫了这个班级;他的成长,带给成人无限的惊喜、感动。

(二)文字沟通,引导家长互动。

作为幼儿园教育,其教育目的、方式、方法,很多时候是一致的,教师不需要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跟每一位家长重复,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文字沟通渠道。

1、善于利用班级门口的黑板,帮助家长养成关注班级工作习惯,激发主动参与的热情。

因为其方便、易操作,是我们老师经常会用到的。

如何更好的利用,起到宣传班级工作、宣传教育、相互沟通的作用呢?

首先,及时更新教育方向、方法,每天公示幼儿园教育情、家长配合情况,让家长养成每天看通知的习惯。

如,在培养孩子“准时入园”的良好生活习惯中。

很多家长早上九点钟了,才慢慢悠悠的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特别是一些奶奶们,尽职尽责的对老师说:

反正上幼儿园,没有关系,宝宝每天在床上要磨很久才起床,起床以后还要看会儿电视,然后喂他喝牛奶、面包等等……从问题入手,寻找与家长进行文字沟通的方法。

第一步,从“健康”的角度沟通“早睡早起”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对孩子的好处,以及“懒惰”习惯养成的弊端。

第二步,结合进入学校生活(小学、中学、大学)必须“独立”的角度,在黑板上张贴各种资料,让家长感受不良习惯给孩子在学习、生活上带来的困难。

第三步,针对爷爷奶奶的特殊方式。

有了前面的两点,对于父母来说,已经能力理解,并且能够配合做。

可是,有些爷爷奶奶还是挺心疼孩子早早的起床,特别是冬天。

这种隔代教育观念上的差异、矛盾,怎么调和呢?

于是,我利用班级黑板每天将早上8:

30以前的孩子用黄色的粉笔公开表扬。

每天在晨间谈话中,增设一个表扬环节,放大孩子优点,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利用“竞争机制”来激发家长按时送入园。

经过围期一个月,每天更换黑板的表扬名单,孩子、家长养成了每天在黑板上找自己名字的习惯,孩子们渐渐来得早了。

一位原来经常迟到的奶奶说:

星星老师,我们家桐儿的名字终于用黄色的粉笔进行表扬了,孩子已经跟我要求过好多回了,要快点起床,不要迟到。

其次,采用“评奖五角星——公示结果”的竞争方式,激发家长主动配合教育。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一种习惯养成了以后,还需要不断地用一些方法督促家长和孩子坚持。

《幼儿一日情况反馈及接送表》以评选五角星、比赛等方式,帮组孩子坚持。

每天孩子们都会到教室门口,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数五角星,然后告诉爸爸妈妈,我今天表现很好。

家长也可以从表的情况,看出孩子一日的表现,哪些地方需要配合,于是主动与老师沟通,该怎样配合。

再次,结合中国现阶段的教育现状,注重教育教育内容的全面沟通。

“赢在起跑线”“终生教育”是两种看似矛盾的教育理念,如何平衡两种需求?

让家长“长期有信心,近期很安心”,即感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基础知识的准备。

在我们班级有两块黑板,一块是“教育动态”,以诸如上面的习惯培养为主的教育沟通,让家长知道在习惯培养方面老师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家长要怎样配合。

理解教育才能配合教育。

另一块就是“教学动态”以教育教学为主。

以五大领域为基础,每天一定让家长知道孩子们在幼儿园做些什么,进行了哪些基础知识的准备。

利用“温馨提示”公布关于天气、关于生活护理等等,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细致。

利用“活动速递”—公布亲子活动、班级(幼儿园、年级组)活动,以及活动结束后,对家长的感谢,感受幼儿园活动丰富。

2、其他形式的文字沟通,进一步调动家园互动的积极性。

(1)引导家长利用家园联系册沟通在家情况、教育困惑等等。

方法:

提醒——每周五提醒孩子记得拿,并提要求:

告诉孩子,老师很想知道孩子周末在家哪些地方表现好,哪里进步了。

一定要让妈妈把这些写下来哦。

检查——每周一早上当着孩子的面,有选择的阅读家园联系册情况,树立榜样作用。

(之所以有选择的阅读,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的家长不一定都是写孩子好的地方。

)教师填写——为每一位孩子用描述性的语言,讲述孩子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

当家长在家园联系册中反映了教育问题时,班级老师会共同讨论该如何回复,在教育过程中改如何配合,要进行与家长怎样持续性的沟通。

反馈——每周通过黑板报表扬上交的幼儿、提醒未交的家长。

效果:

孩子将家园联系册作为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每周都能提醒家长拿,而家长也能够及时回复、反映孩子周末在家情况。

(2)落实“周末小明星”激发家长对班级工作持续的关注。

为了鼓励孩子们能将自己良好行为坚持下来,形成一种习惯,班级老师共同配合,做好一周一次“小明星”活动。

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一周观察的情况,进行自荐、推荐、拉票、投票等评奖过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幼儿自主参与整个过程。

将“评选目的”“评选方式”评选主题”(如:

劳动小明星、礼貌小明星、进步小明星、午睡小明星、进餐小明星等等)“评选过程”“评选结果”这一活动过程向家长进行公示,不仅仅只是公布“评选结果”。

每周的“小明星”评奖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通过评选,不但认识了自己的,也能够接纳别人。

站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与家长进行细致、全面的文字沟通,获得了家长的支持。

家长知道该从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评奖的自身基础)、鼓励孩子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并能够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优点以及客观的评价同伴(有评奖的表达方式)、鼓励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有评奖的群众基础)等角度去教育孩子:

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小明星”称号。

通过“小明星”家长、幼儿园一致的对孩子进行习惯、能力、情感的培养。

(3)大型活动书面调查、通知、工作安排。

每组织一次大型的活动,老师劳心劳力以后,家长还怨言多多。

不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就是自己孩子表现不突出等等。

如“蜡烛般的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无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而是“打开按钮、启动程序、各部件自主运作”的自动化。

以“六一”活动组织为例,来跟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文字沟通,调动“各部件”即各家长进行自主运作。

案例:

▲2009年5月5日下发征集通知——让家长知道幼儿园准备做什么,尊重家长的意愿开展活动。

即让家长知道,活动民主,不是教师的单向要求。

▲2009年5月15日开始;以家长委员会名义陆续公布活动策划、组织、安排的全过程、下发活动通知,将家长推到活动组织者的位置上。

教师负责宣传,让所有家长知道家长委员会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其他家长要配合什么。

在满足大多数家长的基础上,民主开展活动,

如:

家长委员会下发的通知。

四、善用技巧,促进“和谐互动”。

幼儿,是家长工作的中心,也是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对象。

以促进幼儿成长为切入点,与家长产生共鸣,自然会使沟通事半功倍,更加和谐。

怎样从孩子的角度切入才能促进和谐的互动呢?

1、多点尊重给孩子,赢得家长的信任,平等互动。

《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书中提到,作者在一个美国朋友家中

润滑剂和催化剂(下面会有详细说明)。

当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时,好不吝啬自己鼓励的掌声、拥抱等等,让孩子感受快乐、自在;定期跟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并用通知的形式感谢、鼓励家长的配合与参与。

最后,将以上活动利用黑板告知家长(包括活动的教育目的、对幼儿终身发展的意义、幼儿园做了什么、家长如何配合等),与家长互动。

经过这样的活动,教师用行动给孩子做了示范、孩子用行动给家长做了示范;实现了“无法改变一个人,但能感染一个人。

”现在的家长能够主动与老师打招呼,并能提醒孩子大声的问好。

不仅关注自己的孩子,并且能够体谅其他的孩子,鼓励其友好的与同伴交往。

教育无止境。

在工作中,以礼貌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如“独立生活教育”“善良教育”“友好交往教育”等,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因为家园目标一致的“为了孩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家长能大力支持,知道该如何将配合,更好的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3、善用鼓励,促进家长主动互动。

及时肯定、鼓励是我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常用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因为我坚持“在鼓励中成长,在打击中落寞。

”于是,对于家长的每一滴付出、每一次配合、每一种有利于班级工作想法,都会通过黑板公示、个别沟通、海报展示、网上公布等方式,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以小见大”“不断放大优点”,在肯定、鼓励先进的同时,让没动的家长心动,让心动的家长行动。

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轻松、愉快、和谐。

结束语:

家长工作是富有创造性,教师只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实践解决方法,必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家长工作方法,与家长、幼儿进行和谐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