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13031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docx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钢铁标准网

《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随着市场对优质钢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炼钢工艺对其使用的钢水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

国内各钢铁企业不断对其炼钢设备及工艺进行改造与完善。

二步炼钢的发展及应用,为提高钢材质量与产量,奠定了基础。

但仍有一些炼钢车间,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仍采用陈旧设备,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提高钢材质量,就必须在其工艺与所用辅助材料的更新及应用上进行调整。

为此市场上出现各种的所谓预熔型铝酸钙,为了保证炼钢质量,更好地规范市场,制定《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标准十分必要。

根据工信部工信厅科[2009]260号文下达计划要求由辽宁天与矿产、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负责编制《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编号2009-1996T-YB。

1.2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单位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材料的收集、走访调研,拜访业内专家,2010年4月提出标准初稿。

经过内部专家的反复讨论,结合钢厂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多次修改,2010年8月提出标准讨论稿,2010年9月在辽宁台安县天与矿业公司召开标准讨论会。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重庆大学、鞍钢公司、天与矿业公司等3个单位的代表共计8人。

会议针对天与矿业公司提出的标准初稿进行讨论,通过反复的讨论与交流,最终确定了标准的框架、主要技术内容。

2、制定标准的原则

2.1制定标准的意义

目前全国全预熔型铝酸钙渣主要采用高温预熔法生产,产能可达到15万吨左右,由于这种产品其生产的预熔铝酸钙成分稳定,CaF2含量极低,属于21世纪冶金行业的环保型炼钢辅料。

预熔型铝酸钙选用优质材料烧结或熔炼合成,具有成渣迅速、埋弧、造渣、吸收钢液夹杂脱硫等作用,有很强的脱氧、脱硫效果,可减少钢中气体,降低钢中夹杂。

该产品是精选各种原料烧结或熔融,生成以12CaO·7Al2O3为主的矿物,其含量大于85%,大量的钙化成份能与钢水中的氧、硫反应生成低熔点易于上浮的产物,达到净化钢液的目的。

在炼钢与钢包精炼中,可以有效缩短炼钢时间,具有较强吸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能力,对净化钢液有显著作用。

目前,国内钢厂对预熔型铝酸钙精炼渣还没有达到共识,应用过全预熔型铝酸钙精炼渣的厂家主要有宝钢、鞍钢、太钢、包钢等,年需求量大约为20万吨左右。

采取该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a)具有很强的脱硫能力,脱硫率高,终点硫含量达0.003%以下,在钢水中把硫化物与硫氧化物减少到最低,不产生回硫现象;

b)形渣快,渣流动性好,不易结盖,形成白渣后进一步脱硫,并能吸附夹,净化钢水,钢的高低倍质量级别降低0.5级,提高了产品质量;

c)缩短了冶炼时间,提高功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d)预熔型合成渣成品为颗粒状,不易吸潮,便于运输;

e)工艺方法简单,产品质量好,用量少。

2.1.2节能效果显著

传统精炼渣是在添加氧化钙(石灰)的基础上配加部分萤石(CaF2)或铝矾土(Al2O3),这种精炼渣氟的含量通常会达到5%甚至10%以上。

从脱硫能力上来看,含有这些物质的精炼渣脱硫效果会与全预熔型铝酸钙精炼渣相当。

但预熔型铝酸钙精炼渣的熔点低、熔速快、硫熔量高,可缩短冶炼时间,脱硫效果好,且不含有害元素氟,钢厂粉尘少,还有利于提高炉衬与钢包的寿命,便于储存与运输,因此被誉为21世纪冶金行业的环保型炼钢辅料。

宝钢LF炉使用预熔铝酸钙精炼渣的试验表明,LF炉供电时间平均减少4min,电耗降低6.7kwh/t钢左右。

转炉脱硫预处理使用铝酸钙能够实现节能,标煤1.5~2.0kg/t钢。

2.1.3不含有害元素,实现环境保护

预熔型铝酸钙有害元素为微量,基本不含F-、Na+、Ba2+,属于21世纪冶金行业的环保型炼钢辅料。

而传统精炼渣产品的(F-+Na++Ba2+)含量可达到10%以上。

为了更好的推广该产品的实际应用,实现炼钢的节能环保制定该标准。

3制修订标准的原则

Ø考虑资源综合利用,实现节能环保。

Ø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级别,最大限度满足使用要求。

Ø符合国情,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4标准主要内容

4.1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由“炼钢用全预熔铝酸钙脱硫剂”改为“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该名称使用简洁的文字将应用的领域、制作的工艺以及产品的主要成分全部表达。

4.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用预熔型铝酸钙,包括转炉、电炉炼钢与精炼。

4.3牌号

由于不同的使用厂家生产条件与生产钢种等不同,对成份也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成份的产品,原料的使用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应用场合、适用条件也有所差异。

因此,需要对铝酸钙产品进行牌号的划分。

本标准的牌号按氧化铝含量分为5个牌号,分别是CA-50、CA-45、CA-40、CA-35与CA-30。

牌号由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CA取自英文单词Calcium与aluminate的第一个字母;阿拉伯数字表示氧化铝最高含量。

这种牌号的命名较直观地反映出产品的主含量,便于使用。

4.4技术要求

4.4.1化学成分

为保证钢水的质量,根据炼钢需要,我们考虑设置了10项化学成分来控制该产品。

预熔渣中氧化钙主要是与氧化铝、氧化铁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另外还有提高碱度,吸收夹杂等特性。

氧化铝也是形成低熔点化合物,吸收夹杂,有利于脱硫。

氧化铁是形成低熔点化合物,提高炉渣氧化性,有利于脱磷。

其他7项化学是该产品应控制的杂质含量。

我们在制定标准期间,曾对相关单位进行调研,调研数据汇总见表2。

标准中的化学成分是根据炼钢需要与各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确定的,详见表1。

表1

项目

指标

CA-50

CA-45

CA-40

CA-35

CA-30

Al2O3%

50>Al2O3≥45

4>Al2O3≥40

40>Al2O3≥35

35>Al2O3≥30

30>Al2O3≥25

CaO%

45>CaO≥35

50>CaO≥45

55>CaO≥50

60>CaO≥55

65>CaO≥60

SiO2%

普通>4.0,低硅≤4.0

MgO%

≤12.0(低镁:

≤4.0,4.0<普通)

Fe2O3%

≤2.5(低氧化铁:

≤1.5,1.5<普通≤2.5)

P%

≤0.08(低磷:

≤0.05,0.05<普通≤0.08)

S%

≤0.15(低硫:

≤0.05,0.05<普通≤0.15)

F%

≤4.0(低氟:

≤1.5,1.5<普通≤4.0)

C%

≤0.10(低碳:

≤0.05,0.05<普通≤0.10)

TiO2%

≤0.08(低钛≤0.03:

0.03<普通≤0.80):

各生产厂家的数据统计见表2。

各生产厂家的成分统计

生产厂家

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

 

CaO

AL2O3

MgO

SiO2

Fe2O3

CaF2

S

P

TiO2

DY

≥45

≥38

 

≤4

≤1.5

 

0.1

 

 

 

50±5

31±5

7±4

≤7

≤5

 

 

 

 

 

50±3

30-40

≤7

≤7

≤1.5

 

 

 

 

 

≥45

≥40

≤4

≤4

≤1.5

4~6

 

 

 

 

45-55

35-45

≤5

≤6

≤1.5

 

 

 

 

 

45-50

35-40

≤5

≤7

≤1.5

 

 

 

 

 

45-53

39-44

≤5

≤5

 

 

 

 

 

 

20±2.5

30±3

3±1

7±1.5

≤0.5

40±3

≤0.05

≤0.05

 

 

45-50

41-46

≤5

≤5

≤1.5

 

 

 

 

 

≥48

≥38

≤3

≤3

≤1.5

 

 

 

 

 

48-58

28±3

 

≤6

≤0.3

≤0.3

<0.5

 

 

 

 

 

 

 

 

 

 

GY

 45-50

35-40

 

 ≤4

 

 

 ≤0.1

 

 

 

 

 

 

 

 

 

 

 

 

YM

48-54

36-44

≤2.0

≤3.8

≤2.0

 

≤0.05

≤0.05

≤2.5

 

≥45

≥36

≤2.0

≤4.0

≤2.0

 

≤0.05

≤0.05

≤2.8

 

47-53

39-45

≤2.0

≤3.5

≤2.0

 

≤0.05

≤0.05

≤2.5

 

50-56

32-38

≤2.0

≤6.0

≤2.0

 

≤0.05

≤0.05

≤2.5

 

55-64

25-35

3~6

≤5.0

≤2.0

 

≤0.05

≤0.05

≤2.0

 

43-53

26-36

6~8

≤7.0

≤5.0

 

-

-

≤2.0

 

44-49

43-48

≤2.0

≤5.0

≤1.5

 

-

-

≤0.3

 

 

 

 

 

 

 

 

 

 

RS

48-56

38-45

 

≤3.5

≤1.5

 

 

 

≤1.8

 

47-50

38-41

 

≤4.0

≤2.0

 

 

 

≤2.0

 

34-40

32-45

 

≤5.5

≤2.0

 

 

 

≤2.5

4.4.2物理指标

4.4.2.1体积密度

是鉴别预熔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标准设置这项指标。

4.4.2.2粒度

由于炼钢进料口的限制,产品颗粒不能太大。

因此该标准规定了粒度小于等于100毫米,只要满足这个上限粒度对使用没有任何问题。

4.4.2.3物相

物相是区分铝酸钙采用预熔与其他工艺的重要指标,为防止弄虚作假,扰乱市场,根据专家的建议考虑设置此项指标。

但物相的测定没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且具体数值要通过试验才能确定。

现正在试验中,待结果出来后,再确定。

如标准中规定设置此项指标,标准将增加物相检测定方法,作为该标准附录。

4.5验收规则

在验收产品中标准设置了两种检验。

即:

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当原料、工艺没有改变时,且正常生产较稳定情况下,每批产品可进行出厂检验。

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又可减少检验成本。

出厂检验项目为:

氧化钙、氧化铝、二氧化硅。

这三项指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指标。

而型式检验是本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项目的检验。

当产品出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Ø原料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Ø停产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恢复生产时;

Ø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Ø正常生产,每半年进行一次。

4.6组批规则

该标准组批为60吨位一个检验批,主要按一个车皮的数量考虑的。

4.7取样、制样

该标准的取样、制样选择引用了GB/T2007.1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GB/T2007.2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4.8验收与判定

本条规定了三种判定形式即:

Ø检验结果按技术要求进行判定。

Ø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可重新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

验,仍不符合要求则整批判为不合格品。

Ø需方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应在收货之日起15d内提出,并会同供方重新取

样复验,按复验结果判定产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