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408107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给初中生的信.docx

写给初中生的信

 

身体篇

 

谈相貌:

写给不是帅哥的你

“才貌双全”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但愿望通常不是人人都能实现,否则也就不值得向往了。

如果你不是帅哥,那么你极有可能是满脸痘痘、“满面疮痍”,或是身材矮小、低人一等,至于身宽体胖、横肉环生,也可能代表着你的一些身体特征。

或者,你只是一位极普通的初中男生,没有光芒四射的外表,相貌平凡得近乎乏味,无法带给你任何骄傲的资本。

不是帅哥,到底会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最近发生的一则新闻,据《重庆晨报》报道:

2010年3月30日,四川大学学生曾世杰在江安校区明远湖边将同校女生彭某杀死,并将另两名同校男生砍伤。

事后,经多方调查和曾世杰自己交代,他与受害者并不认识,只是进入大学后,认为自己遭到周围同学歧视,又因容貌遭到别人嘲笑,最终出手杀人。

“因容貌遭到别人嘲笑,最终出手杀人”——这骇人听闻的行为,竟发生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可见相貌问题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精神压力?

而这压力绝非一日之寒,它源于你对自身相貌的不自信。

这种不自信可能会让你变得不合群,变得十分在意旁人评价,变得要拼命去买衣服来打扮自己。

但这些是男子汉所应有的行为吗?

我们不妨来看看历史上的若干人与事。

一、“丑貌”自有人美化

前段时间,鲁迅夫人许广平完整记录鲁迅一生的《鲁迅回忆录》手稿本正式发布。

其中有不少关于鲁迅相貌的描写在1961年初版时曾被删去,原因自然是这些描写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那种横眉冷对、精神奕奕的鲁迅肖像不太一致。

许广平是这样写的:

鲁迅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走到大街上,绝不会引起一个人的注意。

论面貌、身段、外面的衣冠等,都不会吸引人的。

至多被人扫射一下,留下了淡漠的印象:

在旧时代里的一位腐迂,或者是一个寒伧的人;一位行不惊人的朴素得连廿世纪的时代似乎也遗忘了的从乡下初出城的人士一般。

简单来说,许广平眼中的鲁迅是一副“乡巴佬进城”的样子。

这还不够,许广平还进一步拿“瘾君子”参比鲁迅的相貌,她接着说:

而他的面色灰暗,乍一看有似长期吸毒(鸦片烟)的瘾君子……在去杭州的时候,因此吃过亏,更加使当时的军警严厉的搜查。

我们不要以为当时的政府会那么好,关心到人民生活,用各种方法严查吸烟的人;也不要以为当时的军警也是关心人民生活,严格执行法律的人;他们是别有企图,查出吸毒的人或物,就可以从中发一笔横财的,是不怀好意的工作态度的。

鲁迅不仅长得像“瘾君子”,还被军警当做“瘾君子”搜查,这是何等窘迫的遭遇。

我们无法揣测鲁迅当时的心境,但从他夫人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相貌问题并不影响鲁迅在许广平心中的地位,所以她并不避讳这段往事,也不怕告诉大家,鲁迅那“其貌不扬”的相貌。

我上面引述有关许广平描述鲁迅相貌的文字,在1961年初版时的许著《鲁迅回忆录》中被删得只剩一句无关紧要的描写。

但半个世纪后,当许著《鲁迅回忆录》完全亮相时,鲁迅之子周海婴却毫不留情地表示,1961年的版本是“妈妈执笔,集体创作,上级拍板”的,有不少违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动的“左”的痕迹,而真正能够反映真实的鲁迅一生的书,就是这本“手稿本”。

一个相貌问题,被掩埋了半个世纪,当我们回顾这个故事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一、“丑貌”自有人去美化。

当年出版单位之所以要大幅删去许广平描写鲁迅相貌的描写,其实也不过是想维护鲁迅的高大形象。

谁能接受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长相近似“瘾君子”呢?

所以,他们要在鲁迅死后替他“整容”,在文字上,在雕塑上,重塑金身。

这些人乐此不疲地为鲁迅“整容”,别无其他,无非是因为当事人是鲁迅。

不把相貌问题变成自己的包袱,而转为别人的包袱,这才是男子汉的本领所在。

二、“丑貌”并不影响真爱。

尽管许广平坦言鲁迅相貌近似“瘾君子”,却没有人怀疑她对鲁迅的爱。

事实上,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中有关鲁迅相貌的描写,也是在为后文描写鲁迅演讲的风采做铺垫,她在后面又写道:

他那灰暗的面孔这时从深色的罩上面纱的一层灰暗中放出夜光杯一样的异彩。

人们听到他的声音就好像饮过了葡萄美酒一般舒畅。

两眼在说话的时候又射出来无量的光芒异彩,精神抖擞地,顿觉着满室生辉起来了。

可见,如果鲁迅不是鲁迅,而仅仅是一个相貌近似“瘾君子”的人,许广平也自然不会爱他。

但正因为鲁迅是鲁迅,所以在妻子许广平眼里,鲁迅无需刻意美化,也不用形象包装。

二、“丑貌”偏偏有人爱

如果有人说你长得像一头牛,或者乌龟,这肯定不是什么好话。

但在我国古代,却偏偏有人喜爱“丑貌”。

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人却认为“圣人皆有异表”。

意思是说,圣人一出现,就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尤其是在相貌上,如史籍里就有以下记载(括号里的话,是我的点评):

伏羲人身蛇首,神农人身牛首(小头儿子和大头爸爸);

帝曾骄齿(估计有些暴牙);

尧眉八彩(眉毛颜色杂乱);

舜目重瞳(大概是白内障);

禹耳三漏(耳朵上有三个耳眼);

汤臂三肘(体型异常);

文王四乳(体型异常,唐高祖据说也是“体有四乳”);

汉高祖左股七十二黑子(如果汉高祖去游泳,定会被取笑);

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相貌近似外星人);

南北朝陈武帝日角龙颜,垂手过膝(与刘备有相似之处);

孔夫子海口、牛唇、虎掌、龟脊,头像尼丘山(可以作为动物标本);

这些描写自然是史家的夸张,是为了迎合所谓“圣人皆有异表”的观念。

但我们也不妨以一种玩笑的精神来开导自己,如果你真的有近似上述大人物的表现,可能你有圣人之命了。

不用老是看古代,看看当代名人名家,也有不少相貌惊人者,马云、冯小刚之类比比皆是。

三、“美男子”的下场

中国古代似乎不太崇尚“美男子”。

所以,不少美男子的归宿并不太好。

比如潘安,他坐车上街,不少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投向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

但后来,潘安依附外戚集团而留下政治污点,声名扫地,以致宋人将他从《二十四孝》中删去,用宋代的故事代替。

又如卫玠,他的美貌众人皆知,于是不少人来围观他,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

这个典故就是《世说新语》中的“看杀卫玠”,多么滑稽可笑。

再如高长恭,不仅貌美,而且骁勇善战,但却有贪财的毛病,最终被皇帝赐死。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引述了。

“美男子”最大的危险是太打眼,打眼容易遭受打击,别人都来关注你,未必就是好事,你一点点错误都可能被放大。

“美貌”可以带来声名,但人往往被声名所累。

被人看死的卫玠就是一个极端事例。

记得原来看过一篇文章,名为《帅哥的烦恼》,似乎更能以一个初中男生的角度来思考“美男子”的“弊端”。

文章的基本大致是,一个男孩子长得太俊美了,就会花很多时间来装扮自己,也会有不少小女生来“骚扰”自己,光是鸿雁传情、眉来眼去,就会浪费不少时间。

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帅哥是很烦恼的,他们要面对那么多的干扰和诱惑,是很消耗个人时间的。

问题是,当一个男孩子把最宝贵的青春时光都消耗在别人的无聊关注上,他能给自己一个怎样的未来?

由此看来,多亏你不是帅哥,你被上帝预留了充足的时光,全部由你来支配,不受闲杂人士干扰。

应如是

2011年3月16日

 

谈运动:

写给不爱运动的你

首先声明,学生时代的我也是一个不爱运动的男生。

并且,我是个胖子,运动于我而言,多少有点“自取其辱”的嫌疑。

但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体育运动绝非简单的四肢活动,也不仅仅是课业之余的身体放松,它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对男生。

一、被你小看的体育运动

196年前,当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败拿破仑时,这位被誉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场胜利是从伊顿公学的球场上开始的。

”熟知欧美教育的人都知道,伊顿公学是英国一所十分重视体育运动的学校,其宗旨是为了培养永不服输、拼搏奋斗的精神。

将身体训练和精神训练有机结合,这是西方教育的一大特色。

旅美学者薛涌也曾在多篇文章中指出,体育是美国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等水平下,大学体育教练的工资可以比教授高出十倍。

美国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美国这种重视体育的精英教育,隐含着深层次的对领袖人才的培养需求,我们来看看薛涌的分析:

说起培养领袖,球场比课堂是个更合适的场所。

球赛不仅更接近战场,而且球队之中时刻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你要出风头才能成为领袖,但你要只顾出风头,就会遭别人嫉恨,失去队友的信任。

真正的领袖,要有办法让队友心悦诚服地把重大责任交给自己,在关键时刻不负众望。

同时,还要维持全队的团结,让队友相信,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队里的利益,不是为了个人的权力。

这种直白的表述让我们不禁反思,体育运动所带给我们的,绝非简单的体能提升,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内涵。

这种社会内涵也不是一般的“团队精神”所能概括,它还包含着深层次的心理博弈——如何在体育赛场上协调大家的想法。

当然,体育运动能够让你变得高大强壮,这是最直接的好处。

所以,也有人分析指出,华盛顿之所以能够从建国精英群体中脱颖而出,一大原因便是他个子高,往那里一站,把别人都镇住了。

二、受人误导的体育运动

你不爱体育运动的原因,从历史上来追溯,可能是受了中国文化思维的误导。

中国人自古有“崇文抑武”的思想倾向,尤其是在宋朝以后,伴随着专制集权的强化,为避免天下割据、武人干政,中国的主流思想便将文人抬得高高的,武人贬得低低的,并推行一系列“崇文抑武”得配套政策,让武人闲死,让文人“老死于文字之间”,如此便天下太平了。

我读宋诗时,就曾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宋初有位大诗人叫王禹偁,他曾写诗抱怨说,文人的待遇不如武人,而抱怨的理论起点便是武人不如文人。

看来,这种观念早已绵延千年,根深蒂固于咱们老祖宗的思想中。

“崇文抑武”本是一种治国策略,但风行之下,却将中国人的人才观念严重扭曲,将身体与精神脱离开来,认为身体是简单粗浅的,精神是复杂深远的。

推移到体育运动上,大多数中国人则认为体育运动是头脑简单者的专长,至多是强身健体的一种点缀,还很少有中国人将体育运动与男生的人格塑造和领袖气质的培养结合起来。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反向思考咱们老祖宗的用心,和美国人的思考多少有些不谋而合。

作为古代中国的领袖们,以及他们的统治集团,如此卖力推行“崇文抑武”,如此拼命削弱国人的“尚武”精神,让大伙儿都变成病怏怏、软绵绵的文人模样,不正是因为他们不想有新的领袖“犯上作乱”吗?

所以,我们不该再受这样的误导。

何况,在国际化竞争的今天,如果没有领袖人才,何以应对世界竞争?

三、关于体育运动的两点补充

即使你不在乎领袖气质的培养,但也请你记住:

“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我们不谈学习,不谈好的运动习惯和好的身体对学习促进作用。

我们将眼光放远一些,看整个人生。

事实上,人活一辈子,难免会有一些敌对面,有些敌人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战胜。

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们比命长,以“活到最后”来换取“笑到最后”。

日本人吉田石松从1913年起就坐冤狱,一坐坐了22年,出狱时已57岁。

吉田石松出狱后一直要求平反,拖到1964年,政府才正式宣布他是无辜的,当时他已84岁。

吉田石松为自己正名的行为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但前提条件是他有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不是吗?

如果你到现在为止,还将体育运动看成是为了减肥,或是学习之余的一点放松,说明你的视野太狭小了。

最后,说说注意体育运动的安全问题。

美国人迈克尔•拉尔戈有一部很有趣的作品,名为《死亡大辞典》。

他以死因单词首写字母顺序为依据,从A到Z,一一罗列死亡原因。

你可能并不知道,在公元1700年的死亡证明里,描述死亡的原因只有不到100种,而现在则超过了3000种。

有一种死因名为死于“健身设施”(EXERCISEEQUIPMENT),据迈克尔·拉尔戈的调查数据显示,仅1975年,便有4399个美国人在使用健身器材时死亡,这些器材包括踏车、划艇机、举重器、健身自行车以及跨国滑雪机——一个个用于延缓衰老和死亡的工具,最后却成为剥夺人类生存权利的无情催命手。

由此可见,在你从事体育运动时,安全问题是首要考虑事项。

应如是

2011年3月17日

谈性趣:

写给一知半解的你

对,是“性趣”,而非“兴趣”,你没有看错。

这是“身体篇”的最后一篇,我们来谈谈“性”。

生理学上的“性”,应由专业老师来讲解,何况以一封信的篇幅,要想全面介绍性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想和你谈谈对性的态度。

我的总观点是:

可以好奇,但别学猫

西谚云:

“好奇害死猫”。

我想,“好奇”是可以,但别学猫,尤其在性方面。

“好奇”并没错,它是一种求索精神,但猫的“好奇”却总在阴暗面。

即使是在一片阳光下,它们也通常是鬼鬼祟祟地去“好奇”,左顾右盼,贼头贼脑。

如果一个人以上述态度去满足自己对性的“好奇”,通常会有两个结果:

一、被忽悠

一个人如果老是慌慌张张,便极易被忽悠。

在我读中学时,我的某位同学,总会向我们炫耀他通过秘密渠道拿到的一本秘籍,一本女性人体写真。

他宣称,这本书是书摊老板经过重重关卡,才“捎”给他的。

因此,他每次都要多给老板一点辛苦费,大约是10元左右,才能拿到写真。

他每次去书摊上拿写真集,都跟猫似的,蹑手蹑脚的。

他一般带着帽子,还老是特别嘱咐老板给写真集套上黑色塑料袋。

一本写真集,加上额外的辛苦费,通常需要他省吃俭用大半个月才能筹到钱。

可是,不幸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一次,我去某家大书店,看到书架上赫然放着一列列人体写真集,全都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根本没有任何秘密渠道可言。

于是,我将这消息偷偷告诉这位男生。

他听完后,先是疑,继而耻,末而怒,想去找书摊老板理论,但左思右想,最终打消了这一念头,终于回到“哑巴吃黄连”的老路上。

试想,如果这位男生正大光明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还会被这样忽悠吗?

当然,你会说,一个初中男生怎么好意思去书店买女性写真集?

我的看法如下:

如果没有相关法规,明确指出初中生不能买女性写真集,那你就有权利买。

问题是,你买写真集时的“好奇”之心指向哪里?

所谓“圣者阅之以为圣,浊者阅之以为淫”,你需要认清自己内心的方向,判定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

否则,即使不买写真集,你也可以像猫一样,偷偷摸摸串到别的地方去“猎奇”,比如在互联网,那危害也许更大。

我想说的是:

不要学猫鬼鬼祟祟地去“好奇”,否则,你极有可能因情绪紧张而被忽悠,轻则伤及自尊,重则危及性命。

二、被误导

即使你有信心不被人忽悠,但由于你像猫一样,神情紧张,慌慌张张的,从而来不及全盘掌握信息,导致偏听误信一些错误的观念,包括性观念。

我手中年有本书,名为《言言斋性学札记》,是现代著名学者、翻译家和藏书家周越然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晶报》上译介的一系列有关现代性学的文章。

其中一篇讲到一个故事,说是一名外国女子因长期手淫而深感愧疚,难负心理重压,留书一封,选择自杀。

可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方,性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男女平等程度也比较有限。

这名女子,因“好奇”而接触并沉迷手淫,但因受到错误性观念的引导,认为女人手淫是耻辱的,无法正面了解性知识,才走上了不归路。

其实,不仅是女性,男性手淫也会给心理造成负担。

如果你不懂得通过正常渠道去了解性知识,只知道在手淫时的性快感和手淫后的负罪感中反复沉沦,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更会对你的心理造成扭曲。

同样,许多人都爱提“性解放”、“性开放”这类说法,你若反对,则会被划入土鳖一类;你如赞同,成年人就会拿性疾病来总结“性解放”带来的后果。

其实,上述两种结论都过于简单。

“性解放”、“性开放”难道完全等同于个人性行为的放纵吗?

它没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吗?

它没有任何正面影响吗?

它的消极影响仅仅是各式各样的性疾病吗?

我想说的是:

不要学猫四处摸黑般地去“好奇”,否则,你极有可能因耳目闭塞而被误导,轻则庸人自扰,重则枉送性命。

总的来说,我盼望你正面看待自己对性的“好奇”,通过正常渠道去满足自己对性的“好奇”(比如正规书籍、身边师长、自家爹妈),不要在性的求知之路上,鬼鬼祟祟,孤军作战,要大大方方地去了解性。

应如是

2011年3月20日

 

生活篇

 

谈父母:

写给似懂非懂的你

这封信,想和你谈谈对父母的态度。

人人皆有父母,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家庭观念至上,父母之重要毋庸置疑。

加之,现在的中国家庭多以“三口之家”为主,仅从人数上看,父母在家中已占三分之二,其重要性便显得更加突出了。

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但一些不理性、不正确的观念,却扭曲着我们对父母的认知。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我们要把父母当“恩人”吗

东汉的孔融,你一定不陌生,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也是“孔融让梨”的当事人。

但你或许不知道,就是这位孔融,在对待父母的观念上,提出了一套惊世骇俗的理论——“父母于子无恩论”。

他认为,父母生育子女,是自然行为,无恩可言。

这番言论自然颠覆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父母于子恩重如山的惯有定位,把父母从“恩人”的高位上一把拉了下来,成为日后孔融遭曹操杀害的罪状之一。

许多年后的1919年,胡适写了一首小诗,名为《我的儿子》。

他是这样写的:

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花落天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我所期望于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这首诗发表后,又引来一场争论。

争论的焦点,依然是不能容忍“父母于子无恩”的说法。

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父母于子无恩”的说法难道全无道理吗?

我觉得一味强调父母是我们的“恩人”,其实有许多弊端:

一是把父母的爱功利化了。

父母的爱本是毫无功利色彩的,但一说“恩人”,便有了施予与被施予的关系。

在施予与被施予的关系中,有两种情感倾向是不健康的。

一种是“上与下”的情感倾向,施恩的一方总是高高在上的,而受恩的一方总是低回在下的,不利于培养我们的独立人格。

另一种是“施与报”的情感倾向,在父母是“恩人”的角色定位下,我们与父母在一起似乎仅仅是为了报恩,而父母的施恩仿佛也仅仅是为了我们报恩。

但我相信,多数父母不同意这一说法。

二是误导了我们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恩”?

我们很难给出清晰定义,尤其对十多岁的你来说。

如果你认为父母施予你的不是“恩”(比如你讨厌父母成天唠叨要你学习),那你是否就不需要“报恩”?

是否就可以任意妄为?

总的来说,用“恩人”来定位父母,用“报恩”来引领自己的成长,多少会误导我们的努力方向,把自己变成父母的寄生体和负债人,你丧失了真正发自内心的成就欲,而只有一股简单的道德压力在逼迫自己。

何况“恩”的感受又是那样宽泛,你觉得父母有恩时,就报报恩;觉得父母无恩时,就知恩不报,甚至是恩将仇报,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其实,我最想告诉你的是:

不管旁人是否赞同“父母于子无恩”的观点,你都不要让这个“恩”字把自己缩小了,不要老是带着道德上的歉疚感去生活。

还记得前面胡适那首诗吗?

其中最后一句——“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胡适为什么要这样说?

因为,“一个堂堂的人”大多能做“孝顺的儿子”,但一个“孝顺的儿子”却未必能在社会上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我还想说,多数父母其实并不稀罕儿子来报恩,我想,他们最大的遗憾和担忧应该是:

当自己日渐衰老,甚至弥留人际时,他们的儿子还仅仅是孝顺,却并不独立,不是丛林社会中的强者。

二、我们何时才能做“孝子”

我们何时才能做“孝子”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白“孝子”的定义。

其实,“孝子”的古义与今天的意思完全不同。

《礼记》云:

“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大致意思是:

父亲或母亲刚去世的时候,非常哀痛,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称作“哀子”;过了一段时间,哀痛慢慢减轻了,停止了哭泣,这时再祭奠去世的父亲或母亲,称作“孝子”。

因此,“孝子”是祭奠的时候才使用的称谓。

后来一概把居丧的男子称作“孝子”。

多么具有象征意义的词义啊!

父母一般年长我们二三十岁,他们在人生经历上遥遥领先于我们,他们永远会比我们先尝试人生各个阶段的苦辣酸甜,即使我们再新潮,再努力,在人生的征途上,也只能永远落后于他们。

只有当他们在人生之路上停下来,永远地停下来,我们才可能一步步去接近他们,去理解他们。

这个时候,你才可能真正透彻领悟他们的所谓“恩”,但也已来不及回报,他们已经永远离开我们。

我们何时才能做“孝子”?

按照《礼记》的说法,是要等父母去世以后。

这种已经过时,却颇具象征意味的说法,其实是在警示我们:

我们和父母的关系,首先是时间关系,是一段年龄上相距二三十年却要硬凑在一起、彼此迁就、互相改造的关系,但这种时间关系却终会因父母的先行离去而结束。

多留点时间给父母吧,这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并且尽可能让你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一点快乐。

写到这里,想起前些天,一位家长发给我的诗,是纪伯伦写的,名叫《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捷远飞。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应如是

2011年3月23日

 

谈敌友:

写给初涉人际的你

前三封信全都集中在你的身体范畴,所以,在“生活篇”的开篇,我准备从“你”跳出来,谈谈你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谈谈我们对敌人和朋友应采取的态度。

你或许会感到奇怪:

敌人和朋友是两类人,你为何不分两次谈呢?

可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恰恰是,敌人和朋友在我眼中其实有不少共通之处。

一、敌人和朋友皆一生难求

“敌人和朋友皆一生难遇”,这个标题多少会令你有些费解。

但听完下面的故事,你或许就能体会我这种感受。

据宋人记载,王安石晚年与政敌苏轼有一场会面。

当时,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已宣告失败。

两人见面后,王安石对苏轼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

整场变法运动中,至始至终支持我的,只有一个人;至始至终反对我的,也只有一人,这个人便是你苏轼;其他人皆如过江之鲫,朝三暮四,变来变去。

每每回想这个故事,我都在想,尽管王、苏二人互为政敌,但王安石能够对苏轼说出这样一番话,敌友之别,在他心中大概也变得模糊起来。

因此,不少研究者也指出,王安石和苏轼在晚年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解。

但事实上,王安石这番话还给我带来了另一层更深的启示,它让我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都说真心的朋友是千金难求、千载难逢,但真正的敌人、为信念与你斗争到底的敌人又何尝不是千金难求、千载难逢?

王安石身居高位,阅人无数,纵横党争,也只收获了苏轼这一位真正的敌人,不正是说明敌人难求吗?

其实,同样的道理换用丘吉尔那句家喻户晓且充满实用主义精神的名言来解释,便一点也不难理解——“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站在丘吉尔的角度看,敌人和朋友都是变形虫,他们因利益而变,你想找个稳定的敌人或朋友,守住一个敌人或朋友“从一而终”,还真不容易。

既然敌人和朋友皆一生难遇,那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呢?

我的建议如下:

一是别太在意。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敌人和朋友,你可以和他们正常交往,但不要消耗自己太多精力,无论是为了义薄云天,还是还是为了报仇雪恨。

因为,你现在的敌人和朋友,很少能真正陪你一辈子,特别是敌人,犯不着为此浪费自己的光阴。

有些人,你以为他是你的朋友,谁知有一天,他竟然成为你的敌人。

有些人,你以为他是你的敌人,谁知有一天,他竟然成为你的朋友。

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讽刺。

二是适时转化。

美国总统林肯有一个观点,他认为,消灭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